果戈理讽刺风格研究

2023-06-07 23:04陈洁
南北桥 2023年4期
关键词:果戈里

陈洁

[摘 要]俄罗斯优秀的讽刺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钦差大臣》中体现了鲜明的讽刺风格,将俄国沙皇的黑暗历史深刻地展现出来,讽刺了沙皇时期官僚的丑恶嘴脸,批判了官僚主义的腐朽。本文首先对《钦差大臣》的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结合其创作手法分析了果戈理的讽刺风格。

[关键词]果戈里;讽刺风格;《钦差大臣》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果戈理是俄国批判主义作家,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奠定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是俄国文学中自然派的创始者[1]。果戈理对俄国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众多著名作家有深刻的影响,如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我国文坛也有众多作家受到果戈理艺术风格的影响,如鲁迅、赵树理和老舍等。《钦差大臣》是果戈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将当时俄国官僚社会的荒诞、荒唐、黑暗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俄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1 《钦差大臣》简介

《钦差大臣》于1836年发表,主要描写了纨绔子弟赫列斯达柯夫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引起官僚恐慌,从而闹出许多啼笑皆非的笑话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小城市,这个城市的市长贪腐,在这样的官僚统治下,城市变得腐败不堪,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贪官污吏们得知有钦差大臣乔装打扮来访时,顿时惶恐不安,于是,因赌博、游荡而辞官返乡途经此地且外形不凡的主人公赫列斯达柯夫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市长为躲避问责,不断地贿赂讨好假的钦差大臣,还开了一场隆重又盛大的欢迎会。赫列斯达柯夫在这样的恭维下向市长的女儿求了婚,想真正地升官发财,但是最终害怕骗局被戳穿而逃走了。之后,市长在一片热闹中收到了一封写着赫列斯达柯夫大肆嘲笑自己的信,官吏们哑然失声,这时真正的钦差大臣却到来了,故事的结尾就在大家的呆若木鸡中结束了。《钦差大臣》中的主人公赫列斯达柯夫表面斯文,而本质上却是一个游手好闲、嗜赌成性的人。赫列斯达柯夫原本也是一个小官,但是他不务正业,辞官后穷困潦倒。赫列斯达柯夫明知自己是假的钦差大臣,但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的生活,向市长的女儿求了婚,以借此与市长攀上关系。市长是《钦差大臣》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是这场闹剧的制造者。市长与他手下的官吏相互勾结,贪污腐败、自私自利、愚昧荒唐、欺上瞒下,是当时俄国社会官僚腐败的典型代表。

2 《钦差大臣》中的讽刺手法

2.1 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果戈理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在《钦差大臣》中其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充分表现出来。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作者不在作品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思想倾向较为隐蔽。果戈理在描写人物性格的时候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直接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比如,当赫列斯达柯夫进入市长家后,市长夫人和女儿以奉承和羡慕的眼光看着他,贵族们不敢在他面前坐下,可以看出当地的官僚主义盛行。在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中,赫列斯达柯夫明知道自己是假的钦差大臣,但仍然享受着贵族的恭维与谄媚,种种行为都可以看出他的爱慕虚荣。戏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形象特征,从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当中展现人物的性格,而这样的故事正是果戈理生活时期官僚社会的真实体现,果戈理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出来,更加写实生动[2]。

2.2 喜剧的讽刺手法

《钦差大臣》是一部五幕喜剧,一个不学无术、好赌成性的纨绔子弟将一群长期混迹于官场的贪官污吏耍得团团转,表面上是一场荒诞的喜剧,实际上是对黑暗官场的讽刺。《钦差大臣》是一部讽刺喜剧,借赫列斯达柯夫对以市长为代表的官僚们大肆嘲笑中隐含作者对他们的嘲笑,讽刺效果极佳,整个故事充满了荒诞。市长声称自己的骗技高超,骗过3个省长,甚至骗子都上过他的当,最后却被一个没有骗过人的骗子骗了。有学者认为,《钦差大臣》的戏剧表现在戏剧的荒唐错位巧合上、讽刺的语言上、耐人寻味的结尾上[3]。荒唐的错位表现在赫列斯达柯夫由一个纨绔的小官在穷困潦倒时,因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契机摇身一变成了人人恭维的钦差大臣,但最后因怕谎言被戳穿而逃走。还有以市长为中心的贪官污吏们本质上是一群贪赃枉法的酷吏,却要装成尽职尽责的好官,实在是荒唐至极。讽刺是喜剧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看到的喜剧作品往往包含着讽刺现实生活的成分。《钦差大臣》中讽刺现实生活的意蕴非常强烈,从对人物的描写当中就能展现出来,尤其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在这部戏剧中,市长和邮政局局长毫不避讳地将自己的恶劣事迹说出来,表现出当时俄国官僚社会的黑暗局面,上流社会的腐败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官僚主义形象。最后的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升华了全剧的喜剧效果,增强了讽刺性。

2.3 打破传统

《钦差大臣》中的情节不拘泥于传统戏剧中的惩恶扬善的结尾,赫列斯达柯夫 、市长、邮政局局长等品行恶劣的人物都没有受到惩罚,结尾以一个哑场收场,让观众在爆笑和沉思中对剧中的人物进行批判,这是最有力的讽刺[4]。在以往传统的喜剧中,剧中的主角往往是平民百姓,被贵族们愚弄嘲笑,但在《钦差大臣》中,统治阶级的贵族们是被戏耍的对象。戏剧的结尾在官僚们的哑然中落幕,这样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真钦差的到来会给官僚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官僚们会采取怎样的手段来面对真钦差突然到来的情况?看完这部戏剧会发现,剧中没有一个正面人物,最后登場的钦差大臣,作者并没有表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这样的戏剧留白增强了戏剧的讽刺效果,读者在阅读到最后一幕的时候,既能感受到喜剧的表达方式,也会对官僚们更加鄙夷,更对后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产生好奇,增加了戏剧的影响力,深化了这部戏剧对俄罗斯官场的批评力度。真正钦差大臣的到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果戈理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从市大人和他手下的小吏们在官场上纵横多年、腐败不堪却依然没有受到惩罚来看,真正的钦差大人的到来也不会改变现状。钦差大臣是直接为君主办事的官员,专门承接皇帝委派的任务,为皇帝办事,这样的身份就决定了钦差大臣势必会成为官僚集团贿赂的核心,因此钦差大臣非常容易在利益面前迷失,在果戈理生活的时期,真正的钦差大臣也难逃与假钦差赫列斯达柯夫相同的境遇。

2.4 强烈的对比

果戈理生活在尼古拉一世的黑暗统治时期,当时的俄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官僚主义盛行,农奴制严重剥削着底层人民。戏剧中从赫列斯达柯夫身份转变的前后对比就可以看出官僚社会的奢靡。而这样强烈的对比还体现在这座小城市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做着与他们职业相背离的事情。统治阶级本该为人民谋福利,而果戈理笔下的统治阶级却在拼命压榨着人民,剥削底层人民的幸福去创造官僚贵族的富裕生活。市长是这小城市最大的官,他应该励精图治,应该让小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好,而现实中却老奸巨猾、贪污腐败,市长当官当了30年,早已在腐朽的官场中游刃有余,当得知有钦差大臣来访时还能镇定地指挥下属粉饰太平。他要求福利院的督察为病人做一些干净的帽子,要求法官把法院前厅中的鹅赶走并取走在审判大厅中晾晒的旧衣服,扫清街道,运走垃圾,拆除破旧的栅栏,等等。这些他平时也可以做,却偏偏在钦差到来之前做;他有领导能力,却没有用在正途上。他还用各种名目敲诈勒索老百姓的钱财,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捞取钱财的机会。再如,慈善医院院长是一个阴险毒辣的人,却成了“慈善”医院的院长,不顾病人死活;法官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教育局局长每天喝得烂醉;邮政局局长明知犯法却偷看别人的信件……讽刺了官僚社会的混乱。还有赫列斯达柯夫肆无忌惮地搜刮钱财,他的仆人对事态的发展表示担忧,建议他早日离开,可赫列斯达柯夫毫不在乎,仆人的着急和赫列斯达柯夫的镇定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体现出赫列斯达柯夫的荒唐。

2.5 夸张的表现手法

果戈理在描写人物方面较多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通过夸张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人物描写,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了对人物的讽刺力度。比如,从得知钦差大臣到来的那一刻,官僚们的丑态就被夸张地描写出来。当市长得知钦差大人要来时,以市长为核心的官僚立刻惊恐不安,市长指挥着下属们粉饰太平、整顿市容,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问题被暴露得一览无余。市长艰难地吐露出钦差大人来的消息,客厅里充斥着官员担心自己前途的议论声,两个小官气喘吁吁地跑进客厅报告钦差大臣的消息,市长得知消息时惊惶地张大了嘴巴回忆自己犯下的错事,市长浑身抖得像筛糠似的夸张的动作、神态,描绘出了钦差大臣给贪官污吏们带来的影响,可见他们的心虚。如果官员们在平时就认真工作,何故会在得知钦差到来时慌乱不已,讽刺意味明显。不学无术的下层小官赫列斯达柯夫在官员们面前极度吹嘘自己的造假经历。全剧各处都运用了夸张的描写手法,夸张的语言、夸张的神态、夸张的动作,种种构成了生活中夸张的细节,达到了讽刺的目的。

2.6 人物自我剖析

纵观全剧会发现,剧中人物自己做的坏事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不是通过其他人的调查发现的,除了市长在第一幕对他的下属们部署任务时说了一部分,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做的坏事。市长回忆在自己的管理下,发生了“下士的老婆挨了打!克扣了囚犯的口粮!街上又脏又乱!”等事情。赫列斯达柯夫通过信件将自己把官员们耍得团团转的趣事表述出来,如果不是这样,官员依然被蒙在鼓里。果戈理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中语言描写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物的言语高度彰显着个性化特征,剧中的人物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暗地里的勾当在戏剧中通过人物的自我描述变成明面上的勾当,这与常理相悖,戏剧的冲突中蕴含着果戈理的批判与讽刺。

2.7 多重矛盾交织

《钦差大臣》中有着多重的矛盾,并不都是单一的下层人士与上流社会的矛盾冲突,还有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众官员与赫列斯达柯夫的矛盾,人物本身的矛盾,官僚集团与百姓的矛盾,官员之间的矛盾,甚至赫列斯达柯夫与奥西普主仆之间的矛盾[5]。众官员与赫列斯达柯夫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赫列斯达柯夫戏弄了精明的官员们,使官员们哑然、无法辩驳,推动了喜剧情节的顺利发展。人物本身的矛盾体现在外在与本质之间的矛盾:赫列斯达柯夫表面上衣冠楚楚、文质彬彬,内里确是一个轻浮、贪婪、好赌的纨绔子弟,在装成钦差大臣后狂妄自大、肆意敛财。市长表面上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清官,内里确是一个贪赃枉法、老奸巨猾、阿谀奉承的贪官。还有法官、慈善院长、警官、教育局局长等人的表里不一,都是人物本身存在的矛盾体现。官僚集团与百姓的矛盾体现在官员对百姓的压迫上,戏剧中主要通过对官僚们的描写体现出来,例如,将慈善医院的帽子洗净,病人应穿得整齐;法庭中应有较多的当事人进进出出;不能在法庭中养鹅、晾晒破烂;等等。这说明在钦差大人到来之前,这些事情是存在的,官员们并没有为百姓谋福利,而是为自己谋福利。还有市长要报复举报他的人,商人们向钦差大人报告还要被收取钱财,商人们被召集到市长家的垂头丧气等事件,均体现了对百姓的压迫。官员之间的矛盾体现在严格的等级上,赫列斯达柯夫与奥西普主仆之间的矛盾体现在赫列斯达柯夫在假借钦差的权力暴敛、吹嘘时的泰然自若,与奥西普的着急形成矛盾。多重的矛盾组合到一部仅有五幕的喜剧上,增强了讽刺效果。

3 结语

《钦差大臣》是果戈理讽刺风格的集大成者,披着喜剧的外壳,强烈地讽刺了当时社会官僚阶级的黑暗与腐朽,在俄国文坛上造成了巨大的轰动。《钦差大臣》中高度体现了作者果戈理的讽刺风格,通过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展现着生动的生活细节,更加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引人共鸣;颠覆传统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人印象深刻;最后,在较短的文字中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引人深思。超高的寫作技巧中蕴含着极强的讽刺韵味,笑中含泪,振聋发聩。

参考文献

[1]张腾宇. 果戈理《外套》中的虚幻手法探微[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8):89-92.

[2]王美薇. 读者接受理论视角下《钦差大臣》中译本修辞格的翻译比较[J]. 今古文创,2022(41):126-128.

[3]李厅. 浅谈《钦差大臣》的喜剧特色[J]. 俪人·教师,2016(2):159-160.

[4]闫光华. 从《钦差大臣》看果戈理的讽刺艺术[J]. 芒种,2014(9):73-74.

[5]王凯丹. 果戈理《钦差大臣》的讽刺艺术[J]. 语文建设,2016(5):31-32.

猜你喜欢
果戈里
果戈里写作
“让”见修为
张天翼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继承和超越
浅析《钦差大臣》的幽默讽刺艺术
果戈里烧稿
慈善的地主
一本“万宝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