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艾草品种光合特性的观察比较

2023-06-07 00:04齐文超覃德华王念丽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差异分析光合特性艾草

齐文超 覃德华 王念丽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艾草的需求快速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保证艾草人工种植的产量。选用安中达(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广西野艾、祁艾、北艾、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和九叶艾等9个艾草品种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七叶艾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四川野艾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广西野艾和祁艾的气孔导度和叶片蒸腾速率较大,广西野艾的气孔导度和叶片蒸腾速率最大;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的细胞间CO2浓度和Ci/Ca值较高,其中四川野艾最大;北艾的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和细胞间CO2浓度及Ci/Ca值最小,但北艾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而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4个品种水分利用率远低于其他品种,四川野艾的水分利用率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将9种艾草分为3类,即甪里艾、广西野艾、四川野艾和伏牛山艾为一类,太行山野生艾、九叶艾、祁艾和七叶艾为一类,北艾为一类。

关键词:艾草;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Q945.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6.062

艾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地,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及抗过敏等功效[1-2]。《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艾草的需求量不断增多[4]。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艾草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快速上涨,野生艾草产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须及时开展艾草的人工种植,提高人工种植艾草的产量[5-6]。

光合作用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作物的光合能力对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外关于艾草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提高艾草种植效益,笔者对艾草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艾草的优质栽培及品种选用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艾草品种选自河南舒尔康艾制品有限公司试验基地种植的甪里艾、四川野艾(引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伏牛山艾(引自河南省叶县)、广西野艾(引自广西防城港市)、祁艾、北艾、太行山野生艾(引自河南省辉县)、七叶艾及九叶艾(引自湖北省蕲春县),所选艾草為上一年移栽种植的艾草品种,艾草生长期间按常规管理,长势良好。

1.2 仪器与方法

1)实验仪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安中达(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2)实验方法。在第2茬艾草的旺盛生长期,在每个艾草品种中选取生长较为一致的植株10株,每株选取5个生长较好、大小相似的叶片进行光合能力测定。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在9:00—12:00对不同艾草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细胞间CO2浓度(Ci)和胞间CO2浓度与环境CO2浓度的比值(Ci/Ca)进行测定。在旺盛生长期每个品种选取代表性植株10株,连根拔起后带回室内,测定其生物学性状;每株取中部叶片5片,自然晾干后测定叶片干重。

1.3 数据处理

用SPSS、Excel和DP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Origin进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艾草品种光合特性比较

从表1可知,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艾草品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Ci/Ca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

1)9个艾草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七叶艾>北艾>祁艾>九叶艾>太行山野生艾>甪里艾>伏牛山艾>广西野艾>四川野艾,其中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九叶艾、北艾、祁艾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超过了6.608 2μmol·m-2s-1,高于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表明这5种艾草的光合能力较强。七叶艾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了

7.745 9 μmol·m-2s-1;四川野艾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只有0.618 9 μmol·m-2s-1。

2)9个艾草品种的叶片蒸腾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野艾>祁艾>伏牛山艾>甪里艾>四川野艾>

九叶艾>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北艾,广西野艾、祁艾、伏牛山艾、甪里艾、四川野艾的叶片蒸腾速率均大于2.000 0 mmol·m-2s-1,其中广西野艾、祁艾的叶片蒸腾速率均大于2.500 0 mmol·m-2s-1,处于较高水平。广西野艾的叶片蒸腾速率最高,达到了3.550 5 mmol·m-2s-1,北艾的叶片蒸腾速率最小,仅为0.860 7 mmol·m-2s-1,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和九叶艾均处于1.520 3~2.447 3 mmol·m-2s-1,属于中游水平。

3)9个艾草品种的气孔导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野艾>祁艾>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九叶艾>

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北艾,其中广西野艾、祁艾、甪里艾的气孔导度均大于0.145 0 mmol·m-2s-1。广西野艾的气孔导度最大,为0.193 8 mmol·m-2s-1,北艾的气孔导度最小,仅为0.045 2 mmol·m-2s-1。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和九叶艾的气孔导度在0.086 8~0.132 0 mmol·m-2s-1。

4)9个艾草品种的胞间CO2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川野艾>广西野艾>甪里艾>伏牛山艾>祁艾>太行山野生艾>九叶艾>七叶艾>北艾,其中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的胞间CO2浓度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均大于387.590 0 μmol·mol-1,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九叶艾和祁艾的胞间CO2浓度则处于中等水平,均处于245.113 8~300.791 5 μmol·mol-1。

其中,四川野艾的胞间CO2浓度最高,达到了409.228 4 μmol·mol-1,北艾的胞间CO2浓度最小,仅有107.367 9 μmol·mol-1。

5)9个艾草品种的Ci/Ca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川野艾>广西野艾>甪里艾>伏牛山艾>祁艾>太行山野生艾>九葉艾>七叶艾>北艾,其中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的Ci/Ca值大致相似,均大于0.895 0,处于较高水平;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九叶艾和祁艾细Ci/Ca值处于中等水平,在

0.600 9~0.775 2。四川野艾的Ci/Ca值最高,达到了0.956 0,北艾的Ci/Ca值最小,只有0.261 3。

6)9个艾草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北艾>七叶艾>太行山野生艾>九叶艾>祁艾>甪里艾>伏牛山艾>广西野艾>四川野艾,9种艾草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北艾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了9.437 0 g·k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九叶艾和祁艾的水分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均处于2.832 2~5.254 5 g·kg-1;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的水分利用效率远低于其他品种,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品种为四川野艾,只有0.30 g·kg-1。

2.2 不同艾草品种光合特性及叶片干重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知,净光合速率和细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相关,与Ci/Ca值呈显著相关;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相关,和细胞间CO2浓度及Ci/C值a呈显著相关;气孔导度和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

Ci/Ca值呈极显著相关;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Ci/Ca值、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相关,与叶片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Ci/Ca值和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相关;单个光合特性参数与叶片干重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2.3 不同艾草品种光合特性聚类分析

由图1可知,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9种艾草分为3类:1)甪里艾、广西野艾、四川野艾和伏牛山艾为一类,共同光合特性为净光合速率较低,叶片蒸腾速率较高,气孔导度较大,细胞间CO2浓度及Ci/Ca值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较低;2)太行山野生艾、九叶艾、祁艾和七叶艾为一类,光合特性为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细胞间CO2浓度及Ci/Ci值均为三类的中等水平,净光合速率较高;3)北艾单独为一类,其光合特性为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Ci/Ci值均处于较低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光合作用是自养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同艾草品种之间的光合特性差异较大,笔者通过对不同艾草品种的光合特性差异进行系统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太行山野生艾、七叶艾、九叶艾、北艾和祁艾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光合能力较强,其中,七叶艾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最强,四川野艾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光合能力最弱。2)广西野艾和祁艾的气孔导度和叶片蒸腾速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吸收和输送水分的能力较强,其中,广西野艾的气孔导度和叶片蒸腾速率最大,吸收和输送水分的能力最强,北艾的气孔导度和叶片蒸腾速率最小,吸收和输送水分的能力最弱。3)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的细胞间CO2浓度及Ci/Ca值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这4个艾草品种吸收和利用CO2的能力较强;9个艾草品种中,四川野艾的胞间CO2浓度及Ci/Ca值最高,表明其吸收和利用CO2的能力最强,北艾的胞间CO2浓度及Ci/Ca值最小,表明其吸收和利用CO2的能力最弱。4)北艾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甪里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和广西野艾4个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远低于其他品种,四川野艾的水分利用率最低。5)整体进行光合特性分类,甪里艾、广西野艾、四川野艾、伏牛山艾为一类;太行山野生艾、九叶艾、祁艾、七叶艾为一类;北艾单独为一类。

本实验通过对9种艾草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究了不同艾草品种的光合特性。在艾草品种选用上,干旱少雨地区可选用水分利用率较高的北艾品种;在降雨较多的地区种植水分利用率较低的甪里艾、广西野艾、伏牛山艾等艾草品种也能较好的生长;在雨水适宜且地力较高的地区可选择七叶艾、祁艾、九叶艾、太行山野生艾等品种。

参考文献

[1] 聂韡,刘畅,单承莺.艾草的本草考证及资源分布[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38(4):93-95.

[2] 张甜甜,孙立立,周倩.艾叶现代研究概述[C]//2010中药炮制技术、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成都: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124-127.

[3] 刘蓓蓓,郭双喜,万定荣,等.艾草规范化种植技术[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2):67-70.

[4] 顾海科,刘桂君,宋梅芳,等.艾草标准化人工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4):89-90.

[5] 吴向蕊.汝阳县甪里艾产业发展优势及发展策略分析[J].河南农业,2022(27):51-54.

[6] 王惠君,王文泉,卢诚,等.艾叶研究进展概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15-19.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差异分析光合特性艾草
艾草,爱了
艾草
艾草青青
艾草飘香的村庄
5个引种美国红枫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4种砧木对甜樱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