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生家庭视角,看傅雷的“苦心孤诣”

2023-06-07 17:55孟祥伦
关键词:傅雷家书原生家庭初中语文

孟祥伦

摘 要:要理解傅雷的“苦心孤诣”,离不开对原生家庭的观照。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傅雷从“受虐者”成为“施虐者”;但在傅聪出国后,傅雷竭力克服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施虐者”成为“反思并改正自己行为的父亲”:诚恳道歉、小心示爱、平等帮助和接纳赞美。这种反思与改正才是“苦心孤诣”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傅雷家书》;苦心孤诣;原生家庭

*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开发‘小创造力’: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育人新探索”(编号:2022JSQZ031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小创造力’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区域行动研究”(编号 :SJMJ/2021/02)、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传承与弘扬长江文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编号:LZD/2021/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儿子傅聪的来往书信辑录。傅雷的好友楼适夷称这本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很多人认为,傅雷对傅聪事无巨细的关心教育是其“苦心孤诣”教子的体现。从书信中可以看到,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涵盖方方面面。大的方面,如爱国教育——“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1]。小的方面,如朋友交往的指导——“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2]。对生活习惯的指导——“搔头的习惯务必革除,到国外去实在不太雅……饭桌子上切忌伸懒腰。出门勿忘戴太阳镜……”[3]此外,还有诸如生活理财的指导、礼仪习惯的指导,甚至连书写这种小问题也要叮嘱。

但是,查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可以发现,“苦心孤诣”的意思是:“尽心钻研、思索,务期达到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4]傅雷对傅聪的关心虽然称得上“无微不至”,但并非“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为何要称其“苦心孤诣”?笔者在备课中发现,要理解傅雷的“苦心孤诣”,离不开对原生家庭的观照。

一、 从“受虐者”到“施虐者”:原生家庭对傅雷教育方式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场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心理特点、个性特征、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交往等都与原生家庭有割舍不开的关系。[5]傅雷曾撰《自述》长文:“4岁丧父,父在辛亥革命时为土豪劣绅所害,入狱三月,出狱后以含冤未得昭雪,抑郁而死,年仅24岁。我的二弟一妹,均以母亲出外奔走,家中无人照顾而死。母氏早年守寡(亦24岁),常以报仇为训。因她常年悲愤,以泪洗面;对我又督教极严,16岁尚夏楚不离身,故我童年只见愁容,不闻笑声。”[6]傅雷在外玩耍时间过长,母亲就威胁把他扔进河里;成绩不佳,母亲曾滴热蜡烫他肚皮。

傅雷的童年是不幸的,失去了父亲,又遭受母亲的虐待式教育。更不幸的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最终还是可能会变成和父母一样的虐待者”[7]。傅雷没有能够逃脱宿命,在自己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中也成了“施虐者”。傅聪小时候练琴,边弹奏边偷看《水浒传》,父亲在三楼从琴声察觉出异样,下楼一声暴吼,“像李逵大喝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5岁时,他在客厅写字,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鼻梁,顿时血流如注”[8]。傅雷对孩子的粗暴和严苛,连好友楼适夷都很不以为然。

二、 从“施虐者”到“反思并改正自己行为的父亲”:傅雷在竭力克服原生家庭的影响

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傅雷早期的教育给儿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事实上,我们在《傅雷家书》中,能够看到傅雷在有意识地反思并改正自己的教育行为,竭力克服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这种反思与改正才是他“苦心孤诣”的主要表现:

(一) 诚恳道歉

傅雷在给傅聪的第一封家书中就非常诚恳地道歉。“有毒父母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极少(甚至从不)为自己的破坏性行为道歉。正因为如此,向你可能伤害过的人——尤其是你的子女——道歉是打破这一循环的重要环节。”[9]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至十九晚的信中又写道:“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10]傅雷直白地表明自己之前对傅聪的教育是“虐待”,直接向傅聪道歉“对不起”“补赎不了这种罪过”。“永远”两个字可见傅雷认识到错误的教育方法给傅聪带来的影响之大。对于在原生家庭遭受虐待的傅雷来说,反思自己的教育,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是何其困难。但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对错误教育傅聪的反思是深刻的,他还提到:“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11]他不但承认了自己错误的教育给傅聪带来的痛苦感受,还承认即使自己道歉了,仍然改变不了之前犯下的错误。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后能够主动道歉,这是一般父母无法做到的,也是傅雷苦心孤诣的一种表现。

(二) 小心示爱

“打破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作出承诺,和你父母当年对你的态度相比,你要更加体贴关爱自己的子女。”[12]傅雷向傅聪诚恳道歉后,他小心翼翼地向傅聪表达自己的爱。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的信中,傅雷写道:“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啰里啰唆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13]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可见傅雷对傅聪的思念与牵挂。但是傅雷忍住了沒有写,是怕傅聪“嫌烦”,可见傅雷已经将儿子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老是”两个字可见傅聪的童年和过往在傅雷心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傅雷在含蓄地、小心翼翼地向傅聪表达着爱意。虐待型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斥责、批评、否定是常态。而深受原生家庭毒害的傅雷,放弃批评与否定,小心地表达自己的爱,可以视为“苦心孤诣”的又一种表现。

(三) 平等帮助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不仅诚恳道歉,小心地表达爱,而且还主动作出改变,竭力调整自己和儿子相处的方式。

首先,傅雷放下了作为父亲的权威。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的信中,傅雷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14]傅雷把儿子视作朋友,并且认为这样做是最幸福的事。

平等交流是基础,随后傅雷主动向儿子提供帮助。在一九五四年二月五日的信中写道:“倘若要买乐谱或者唱片,尽管来信,我可以寄钱。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你要是喜欢我帮你一些忙,这是对我莫大的安慰。倘若精神上思想上我已经无能为力,至少别拒绝我物质方面的助力!前信已说过,你忙,少写信不打紧,决不怨怪。只是饮食务须有度,营养必须充分。”[15]“尽管”两字,是傅雷希望儿子在学习上花钱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自己是儿子坚强的后盾。“莫大的安慰”足见傅雷把支持儿子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和幸事。“至少别拒绝”“决不”两处可见傅雷期望甚至请求傅聪接受自己的帮助和关心的迫切。

在沟通中,傅雷也由往日的专制说教变为现身说法。就傅聪的感情问题,在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的信中,傅雷说道:“我二十岁出国,出国前和你妈妈已经订婚,但出国四年中间,对她的看法三番四次的改变,动摇得很厉害。这个实在的例子很可以做你的参考,使你做事可以比我谨慎,少些痛苦——尤其为了你的学习,你的艺术前途!”[16]傅雷诚恳说出自己年轻时情感的不成熟和波动,希望给儿子提供一些参考。参照傅雷的成长环境以及他前期对儿子的教育,不难发现,权威性已经在傅雷的思想中扎了根,但是傅雷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及,他竭力摒除自己潜意识里的权威思想,和儿子平等沟通,对儿子真诚帮助。教子的“苦心孤诣”让人心酸又感动。

(四) 接纳赞美

一九五三年,傅聪还未出国,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父子两个争论激烈,傅雷认为傅聪太狂妄,以致傅聪离家出走。“中毒的孩子十分需要父母的认可。”[17]在傅聪远赴异国他乡后,傅雷开始学会接纳和认可儿子。在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的信中,傅雷说道:“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18]“不在……又……”“不向……向……”“不来……又……”这几个关联词,表现了傅雷能够接纳儿子心中所有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认为这种接纳是作为父母的职责。

对于儿子取得的成绩,傅雷也能够发自内心地赞美与肯定。在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的信中,他写道:“一天练出一个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带华彩段,你的技巧和了解,真可以说是惊人。你上台的日子还要练足八小时以上的琴,也叫人佩服你的毅力。”[19]“真”“惊人”写出了傅雷对傅聪钢琴技巧和理解力极高的赞美与肯定,“佩服”更是表现了傅雷已经将儿子当作了榜样。

傅雷的妻子朱梅馥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他一贯秉性乖戾,疾恶如仇,是有根源的——寡母孤儿悲惨凄凉的生活,修道院式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傅雷童年的悲惨遭遇深深影响了他对儿子的教育,但是对儿子发自肺腑的爱,让傅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克服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当你自己从内疚、自我仇视和愤怒的家庭遗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解救了自己的子女。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20]

可以说,《傅雷家书》是傅雷重塑自己家庭未来的一本书,也是影响无数家庭未来的一本书。

参考文献:

[1][2][3][10][11][13][14][15][16][18][19] 傅雷,朱梅馥,傅聪.傅雷家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70,51,53,35,36,38,37,40,48,85,118.

[4]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59.

[5] 郭玲玲.原生家庭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品位·经典,2020(15):67.

[6][8] 蒲实.作为傅雷儿子的傅聪[J].三聯生活周刊,2020(12):26,27.

[7][9][12][17][20] 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M].黄姝,王婷,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100,297,289,174,298.

猜你喜欢
傅雷家书原生家庭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试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观的影响
新版《傅雷家书》中的人文情怀
我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从投射性认同角度谈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
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响,帮助孩子走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