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对婴儿乳头错觉产妇育儿胜任力的影响

2023-06-09 01:48凌静葛圆周芸覃桂荣饶倩羽徐明周贞伶余灿覃彭静
右江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错觉育儿胜任

凌静,葛圆,周芸,覃桂荣,饶倩羽,徐明,周贞伶 ,余灿,覃彭静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广西南宁 530021;2.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11月发布的《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母乳喂养对于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降低母婴患病风险,改善母婴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婴儿乳头错觉是国内外普遍面临的母乳喂养难题,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乳头错觉是指婴儿有强烈的觅食欲望,当触及母亲乳头时却躲避拒绝,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拒乳、含乳困难等,某些婴儿表现为只张嘴不含乳,被动等待乳汁流入等现象[1]。婴儿乳头错觉产妇是一类特殊的母婴群体,母亲不仅仅需要学习产后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护理方法,还需要应对母乳喂养不成功的挫败感,容易发生乳房胀痛,给身心带来巨大伤害[2-4]。“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新医科建设的要求,能够更深入、更广泛地为孕产妇服务。本研究为婴儿乳头错觉产妇提供“端到端”的“互联网+”智慧护理服务,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其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转至本院儿科住院,出院时由智慧护理团队评估存在婴儿乳头错觉的12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自愿选择母乳喂养,发生婴儿乳头错觉的产妇;②生产孕龄超过36周,单胎;③乳腺发育正常,无畸形;④自愿参加本研究,产妇家属支持母乳喂养;⑤意识清楚,既往无精神病史。排除标准:①患有母乳喂养禁忌证;②有精神或智力障碍不能配合者;③有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并发症者;④新生儿在儿科住院超2周者。脱落标准:①研究过程中要求退出者;②研究过程失访者;③干预措施交叉者。本研究所有产妇均知情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住院期间产妇及新生儿由责任护士进行产科常规护理,新生儿转儿科后由儿科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出院当天由产科/儿科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①出院当天根据产妇存在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重点宣教母乳喂养方法。②出院7天、1个月、3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与评估,解答产妇疑问,指导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及进行心理护理。③指导产妇到孕妇学校接受产褥期护理、育儿护理课程学习。告知产妇研究目的并获得产妇同意,所有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观察组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同对照组,并应用“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①成立智慧护理团队:在护理部领导下,成立由产科、儿科、心理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学科多中心融合的母婴健康智慧护理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心理咨询师共计20人,工作年限5~25年,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9人。产科/儿科医师主要负责线上咨询答疑,心理咨询师负责对产妇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和心理疏导;社区卫生人员和护理人员进行随访护理服务。②同质化培训考核:制作针对服务婴儿乳头错觉产妇的标准化智慧护理服务流程,建立医护协同工作群,开展岗前“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培训并每月定期培训,考核母婴护理知识与技能。③建立智慧护理平台:依托医院产科孕妇学校平台和医院互联网APP,设置母婴群体的模块,由专家简介、医护在线、科普宣教、典型案例、护理百科5个模块组成。专家简介具体介绍每个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特长。医护在线包括在线问诊及就医注意事项,产妇根据自身需求主动选择医生问诊,咨询母婴相关的育儿知识、康复知识、心理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智慧护理团队小组专人排班对产妇提出的问题8小时内进行答疑解惑。科普宣教由育儿视频和动画组成,包括母乳喂养方法、婴儿吸吮正确姿势、乳房胀痛护理、诱导乳头错觉婴儿吸吮方法等内容。典型案例详细描述产妇就诊、与医护沟通过程、母乳喂养成功、提升育儿胜任力的经历等内容。护理百科定期推送系列育儿护理知识。④预约居家服务:观察组产妇通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APP进行注册,上传个人信息,选择针对乳头错觉的服务项目,预约上门护理服务时间,由母婴健康护理服务小组成员提供3~5次护理服务内容。⑤定期开展随访护理服务:出院当天根据产妇存在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重点宣教母乳喂养方法;出院7天、1个月、3个月时进行追踪随访与评估,评估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育儿技能掌握情况,给予实时指导,主要包括:乳头错觉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母乳喂养指导、乳房护理指导、心理护理等内容。根据评估结果及产妇需求情况选择专业人士提供上门服务护理项目,解答产妇疑问、指导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及进行心理护理;指导产妇到孕妇学校接受产褥期护理、育儿护理、产后心理康复课程学习。⑥加强质量控制:同步建立观察组婴儿乳头错觉产妇QQ群,每周上传育儿科普视频及产后护理和康复知识两次。设置健康咨询专线电话,随时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由专人定期评价服务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采用我国学者杨晓等人[5]翻译为适于中国人使用的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量表包含效能(8个条目)和满意度(9个条目)2个维度共17个条目,其中2~5、8、9、12、14、16题采用了反向计分规则,总量表最高为102分,最低为17分,分数越高,表明参与调查对象的育儿胜任力水平越高。C-PSOC量表的整体Cronbach's α系数、效能维度Cronbach's α系数、满意度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2、0.80、0.85,在我国新生儿父母育儿胜任感的量化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在出院后7天、1个月、3个月时进行评估。

1.3.2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采用香港中文大学LEE翻译修订版本[6],量表共包含10个条目,内容涉及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心境、乐趣、应付能力、悲伤和自伤等。每个条目的表述分为4级,按其显示的症状严重程度从“从未”到“总是”,得分范围0~30分,EPDS评分越高,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EPDS评分≥9分者作为产后抑郁的判断标准,其Cronbach's α值为0.89。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测定产妇的产后抑郁状况。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及新生儿情况比较经过3个月随访后,对照组有3例产妇联系不上,3例产妇为干预措施交叉者而脱落,观察组有4例失访。两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产次、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得分比较两组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4.117,P组间<0.001),两组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得分均有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的趋势(F时间=114.560,P时间<0.001),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交互=3.623,P交互=0.028),观察组在产后7天、1个月、3个月育儿胜任感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得分比较(分,

2.3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个月、3个月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3.1 “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可提升婴儿乳头错觉产妇育儿胜任力婴儿乳头错觉产妇由于母乳喂养不成功,容易失去母乳喂养信心,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有研究[7]显示婴儿乳头错觉一旦产生,纠正和干预存在一定难度,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婴儿的摄食情绪,引起婴儿哭闹、烦躁,导致吸吮效率和摄奶量下降,也可导致母亲乳头受损破溃。婴儿乳头错觉产妇因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常常发生乳房胀痛,并且婴儿得不到母亲的情感支持和母乳营养,继而影响产妇喂养的积极性,降低产妇育儿胜任力。育儿胜任力[8]是指父母对自己能成功实现和完成各种与育儿有关任务的能力。从本质上看,育儿胜任感源自于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对自我效能的评价结果。从心理层面上可以将其归结为育儿行为的满足感。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得分从产后7天到产后1个月再到产后3个月逐渐提高,均有随观察时间延长而提高的趋势。究其原因,产妇经历了生产的过程,身体体力逐渐恢复,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的指导,产妇获得更多的育婴护理技能,产妇更有精力和信心照顾婴儿。刚出生婴儿的语言、动作、表情都能激发产妇的母婴情感,亲子关系增强,并且随着角色深入,育儿胜任感水平呈渐进性升高。观察组产妇产后7天、1个月、3个月育儿胜任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智慧护理团队通过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婴儿乳头错觉护理方案,能有效帮助产妇快速适应新的角色,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高婴儿护理水平,提升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对自我效能的评价。国外KNOCHE等[9]在研究中发现母亲的育儿胜任力较高,有益于孩子的心智发育。国内翁雪玲等[10]研究发现高危产妇在家庭支持度较低的情况下,育儿胜任感较差,育儿护理能力较低。也有研究显示通过对母亲提供具体的护理服务项目,有助于提高母亲的育儿胜任感和育儿能力,产生的影响效果要显著大于健康教育[11]。因此,本团队提供“端对端”的“互联网+”智慧护理服务项目,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和育儿技能指导,提升婴儿乳头错觉产妇的育儿胜任力,增强应对各种育儿风险的能力。

3.2 “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能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部分产妇会有自杀或杀婴倾向[12],还可能导致婴幼儿发育不良及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13-14]。研究显示广西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郭朋飞等[15]对广西9个地级市413名产妇进行调查发现,哺乳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8.50%。本研究观察组婴儿乳头错觉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时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1.48%、29.63%,与郭朋飞的调查结果相似,产后抑郁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婴儿乳头错觉产妇由于母乳喂养不成功,严重影响产妇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易发生乳房胀痛,产妇情绪低落易造成产后抑郁,婴儿乳头错觉危及产妇心理健康[16]。陈霞等人[17]在产后6周时对313名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母乳喂养压力及产后母亲胜任力不佳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高危因素。婴儿乳头错觉产妇存在母乳喂养压力及育儿胜任力不佳的问题,其对育儿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纠正乳头错觉知识、产褥期护理技能的需求更为迫切。本研究通过“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提供母乳喂养针对性指导、纠正乳头错觉的护理方法及产后护理知识,产妇的育儿胜任力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个月、3个月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信息网络化延续护理模式。婴儿乳头错觉给产妇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不仅影响产妇育儿护理能力,而且可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在婴儿乳头错觉产妇中应用“互联网+”智慧护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产妇的育儿胜任力,降低了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促进了母婴的身心健康。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病例数量不足,且只在一家医院实施,未来将在多家医院运用该模式,收集更多的病例数量,进一步证实该模式在婴儿乳头错觉产妇中的效果。

猜你喜欢
错觉育儿胜任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偷偷摸摸育儿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错觉极限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
育儿神器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