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督导工作实施路径

2023-06-09 07:11胡利婷
新教育·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督导双减小学语文

胡利婷

【摘要】做好课堂教学督导工作有助于实现减负提质,课堂教学督导应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夯实督导队伍建设、明确督导工作重点、创新督导工作方式等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督导实施路径。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督导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督导,不仅能检验“双减”政策在课堂主阵地的落地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实现“减负”和“增效”并举。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督导中存在的问题

1.重评价,轻诊断

当前,督导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成绩评价和结构化指标,重视的是教学要件的准备,通过传统听课监督的方式,机械检查各环节规定性动作,甚至只是机械地完成填表打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核心素养培养、学习兴趣保护等没有全面、细致、深入探究的观察和诊断。因此,督导工作浮于表面评价,未能从小学语文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发现和诊断出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和实质性增效。

2.重授课,轻学习

想要在“减负”的同时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督导也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这一主体。过去,课堂教学督导多局限于以教师为主要工作对象开展实地督导,重视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纪律,学生只是以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侧面服务于教师考核。“双减”背景下,对于课堂教学的督导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输出,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接收情况和师生共情水平,要充分考察学生是否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考察其学习目标是否科学明确、学习潜力是否得到激发、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保护,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真正爱语文、会语文和用语文。

3.重监督,轻引导

督导工作中的监督和引导是相辅相成的,新形势下引导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双减”政策出台后,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革命性更新,有效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从宏观角度和思想层面达到了高度统一,对学校落实“五项管理”情况、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整顿等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督,学生不合理课业和校外培训乱象得到了极大肃清。然而,对于微观课堂的引导还有待增强,“减负”要从理念落实为行动并见到成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难点在于课堂,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从根本上破除死记硬背、单向灌输等不当教学方式,亟需督导以“导”为重,以发展的眼光监督落实、培育示范,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各个角度加大正面引导。

4.重管理,轻改进

过去的教学督导更加重视结果,督导结果体现为教学绩效考核和指标得分,反映的是政府履职情况,主要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评优和绩效分配,结果运用的范围比较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持续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有限,导致督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形式轻实效、行政评价多改进举措少的问题。“双减”政策实施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督导工作应该进一步延伸,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和运用督导结果,既反馈问题也提供建议,提出的问题除了要纳入相关考核依据,还要持续、动态地跟踪实际整改成效,真正实现“以督促改”。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督导工作实施路径

1.实施原则

(1)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双减”政策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这一目标,督导人员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意识,进一步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和“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才,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双减”工作开展的主要阻力在于根深蒂固的分数关,督导工作既要带头破除这一难点,又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灌输教学、死记硬背等不良现象要循序渐进引导改进,给学校、家长和学生一定时间,把“双减”工作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密切联系起来、一体推进,切不可为了完成“双减”任务操之过急甚至弄虚作假。

(3)坚持公开公正原则。督导结果的使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升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而公开公正是督导结果使用的基础。一方面,对于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全面及时地诊断、反馈和指正,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示范、鼓励创新,通过督导发现、表彰和推广先进经验、典型案例。

2.具体举措

(1)夯实督导队伍建设。教育督导人员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顾问”,是“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情况的直接监督者和有力推动者,为此,一定要夯实督导队伍建设。一是要不断提升督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督导工作专业化的核心是督导队伍的专业化,也是落实“双减”工作督导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健全完善督导人员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督导人员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要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的精神实质和根本目标,在督导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是要转变督导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彻底改变过去重管理、轻引导的思想,走进课堂教学一线去真督实导;三是要与时俱进,适应和引导创新,不仅要全面更新自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创新使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创新督导工作方式,还要包容、鼓励、引导学校和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四是要针对“双减”政策具体要求,成立由教育教学专家、专职督学、责任督学、教科研人员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双减”专项督导队伍,确保“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效果的督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明确督导工作重点。切实提高课堂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是日常监督的重点,也是“双减”专项督导的焦点。为此,督导人员要以课堂为落脚点引导教师在以下重点环节整改提升:一是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要熟悉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材编辑脉络体系,从学生学习规律出发进行学期设计和大单元设计,选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提高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二是合理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熟悉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细节,善用情境导入、制造悬念、游戏和比赛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找准切入点引发学生联想和思考。三是熟悉和充分尊重学生,要把小学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要提升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以更加包容、更多爱心鼓励学生创新表达和自主阅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兴趣和个性化学习成长的需求。四是健全优化作业管理和评价制度,试行总量审核监管和定期质量评价,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适当,杜绝机械、重复和惩罚性作业,要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内容强化研究,协调推进日常作业、单元作业和学期作业的整体设计,提倡设计体验式、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拓展式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潜能,提升语文素养。

(3)创新督导工作方式。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大力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工具的使用,不仅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成为现实,还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融合创新和质量提升。实践证明,信息化技术应用不仅是“双减”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了创新督导工作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构建信息化督导平台,让“互联网+督导”成为常态。一是要利用互联网拓宽督导数据的采集渠道,建立动态模式,丰富数据类型,提高数据精准度,并对海量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及时、准确诊断“双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智能监测评估。二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多向动态追踪整改机制,通过开展整改结果反馈、满意度调查等,使督导人员更加全面高效地掌握课堂教学改进状况,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引导。

督导工作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后置性工作,但却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双减”工作常态化专项督导,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立体的评估,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献】

[1]罗奕华.“双减”工作常态化督导的新路径探索[J].教育观察,2022(20).

[2]刘朋.教育督导中课堂观察点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22(17).

猜你喜欢
督导双减小学语文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