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长性规划研究

2023-06-12 12:04葛静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全面发展创新创业

葛静静

摘 要:创新驱动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着育人导向不明确,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环节不充分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展开讨论,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互促进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创新精神滋养、创业舞台搭建、创业资源汇聚、育人体制完善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长性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全面发展;就业质量;成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5-0078-0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更加鲜明地突出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紧跟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政策导向,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环节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破解当前高校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实践对接等诸多方面的症结与难点,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激发探索的兴趣与动力,并以此为契机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与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最终落脚点仍然在毕业生能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满意的就业,因此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帮助大学生具备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思维与视角,获得长足的成长与进步,实现创业与就业的互融互促,正是本文所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概念起源于国外,总结诸多学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普遍认为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从事某一种崭新行业的素质储备或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的潜在能力。从中不难看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学生思维的启发为出发点,能力的培养为主方向,潜力的激发为落脚点,培养能够适應未来高科技行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现代的创业概念萌发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创业教育成为国外商学院一股新兴力量,到20世纪80年代创业教育真正的落地生根,彼时国外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数量快速增长[1]。学者Etzkowitz等在《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一书中强调了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系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进步中的积极作用[2]。Gamze则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2名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和分析,认为民主的新型领导模式对于改变大学的创新创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鼓励在大学内部开展广泛的合作[3]。Linton等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维运用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着重于如何通过设计思维创造可能的创业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形成[4]。Karlsson等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创新与创业的多样性关系以及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5]。

我国学者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深耕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大量文献从诸多角度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基于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对比,部分学者指出了我国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6]。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完备的技术资源,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也成果丰硕,为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8]。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只聚焦于学生理论知识与系统逻辑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于通过技能的提升全面升华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他们敢于奋斗、勇于突破的创业姿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劳动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细致缜密的求知态度[9,10]。而创造的过程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德育、美育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途径的探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11,12]。

2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互为”关系

2.1 创新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驱动力”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必备要求,而创新则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内驱动力”。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明确提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创新是给予大学生跳出传统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被动思考模式,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重新认知和审视世界的明确途径[13]。大学生全面发展,顾名思义是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培养,而通过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意识的引导使大学生敢于创造、善于立新,进而转化为创新实践源源不竭的动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自我与外部世界的沟通逻辑,即寻找到个体接受加工外部信息并进行再创造的恰当方式,这是大学生获得持续学习能力的宝贵资源。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活动的锻炼,大学生会逐步克服对未知知识的恐惧,主动寻求事物潜在的发展机会,形成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环。而社会的不断进步正是由每一个个体的创新行为和成果所构成的,大学生具备了创造与更新的意识与技能,自然而然会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带来更大的变革和进步。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正是依赖于外部世界的肯定和认同,当创新行为会带来良性收益时又会转变为大学生不断进步、寻求改变的契机和动力,因此创新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变革的要旨,二者相互促进,高校必须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位置,以战略眼光谋求创新的机遇,真正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属性。

2.2 创业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外部机会”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要求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摆在突出位置,并从政策支持、金融扶持、信息对接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资源供给,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证明自我的绝佳机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创业是社会经营管理者的范畴,极少有大学生涉足创业领域,大学中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更是寥寥无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内容的传授并鼓励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的意义并不在于实现多少财富积累,而是将对某一领域创新的设想勇于付诸实践,从无到有,由点及面,通过创业转化的过程体悟思维的火花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如何寻求外部资源的帮助,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管理的哲学,这些都是在大学的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切身感受。创业的过程难免会有失败与坎坷,正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帮助大学生全面对职业世界有了清晰的认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个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与实践的链接,并提供贯穿全过程的技能与心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了成与败、得与失在日后的职业生涯过程中才能保持理智健康的心态。在创业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职场“软技能”正是大学生初入社会所最为需要的,因此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意味着职业选择就变的单一,而是创业的经历会在大学生寻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无形的作用。

2.3 发展是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价值回归”

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主旨正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未来能否为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逐步在全社会营造追求进步的氛围,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才能就有了施展的沃土,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正是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价值回归”。变革的时代呼唤能够迎头赶上的青年一代,而大学生正是青年一代中最重要的中坚力量。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知识与价值引导对行业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步增强,因此高校努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建设并不仅仅基于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是以高等教育的力量为民族的未来贡献应有的价值。社会的发展又会带动各个行业的茁壮成长和科技的快速进步,高校的人才培养就获得了正向反馈。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应主动关注行业动向和最新的技术趋势,引导学生将创业的激情与所学专业的前沿技术相结合,学生的创业意愿转变为学习的动机能够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主动接触外部最新讯息来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为未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大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意愿其实非常强烈的,他们兼具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和些许莽撞,适时适当的引导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成长路径,以自己的兴趣和所长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稳定程度,将教育价值最大化正是高校孜孜以求的前进方向。

3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互融互促

各个高校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均包含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二者是相互独立地教学模块,但就课程的内容属性和教学目的来看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高校应以统筹规划的高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互融互促,回归人才培养的初衷,打破当前两门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的壁垒,充分借鉴各自的教学特点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提升,实现共通共享共赢的局面。

3.1 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的目标一致性

回溯根本,创新创业教育意在通过对大学生创造理念和实力的塑造增强个体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满足个体价值追求的同时服务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目标属性不谋而合。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并不是空中起楼阁,需要建立在对于自身的兴趣特长、性格特质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领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合理判断和分析,科学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动机,进而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增长知识见识,为日后的高质量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大学生发现自我潜能、增进专业认知的过程需要科学的引导和反复的尝试,甚至可能是一个迂回反复的过程。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可以帮助大学生以崭新的认知层次重新思考自己价值取向和优势所在,创业活动的实践过程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大学生的“微职场”经历,在象牙塔内为他们搭建起一个肆意放飞想象和灵感,容纳失败和挫折的家园,这对于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奋斗方向、收获劳动参与感与成就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往往会发现部分大学生求职动力不足,就业意愿不强,这正是由于他们在大学阶段没有找到清晰的职业目标,奋斗的激情逐渐消耗,在大学期间迷茫度日更加导致他们安于现状,对于未知的职业前景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调动自我寻求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二者对于高等教育的助力作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2 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的资源共享性

传统的通识课程或专业课程普遍以课堂教学+试卷考核的方式为主,侧重于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很低,考核的内容也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与运用,教学效果更多的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理解水平和呈现方式。而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教学特色和评价体系,二者在课程资源的需求上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均强调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而教师更多的扮演的是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角色,因此这就对教学的内容设置和设施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枯燥的创业理论和运营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会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自然难以理想。而职业规划课程发展较早,相应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高校应当深入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以现有的内外部资源基础,推动两门课程协同联动共同提高以获得育人效果的“最优解”。资源共享并不仅限于教学场地、硬件设施的共享,更需要高校主管部门牵头推动两门课程的师资力量共同辨析两门课程之間的有机联系,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评价标准层面实现逻辑闭环,学生才能将两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串联迁移,进而形成知识网络在创业与就业的过程中有所助益。

3.3 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的成效内隐性

教育活动的效果需要教学对象的反馈来检验,而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课程无法运用传统的考试工具来进行评价,这是由于二者的过程持续性和成效内隐性所决定的。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内涵在于提供学生一把开启职业前途无限可能的钥匙,能否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大门需要取决于每个学生是否真正从课程中找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要素,因此创新创业课程无法以统一的标尺来评价个体的教学效果,这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育人特征是一致的,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和延迟性。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课程仍以创业计划书或者职业规划方案作为单一的考核标准,这种方式显然无法契合课程的评价特征,也无法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要求。精准的结果反馈有助于教学主管部门和授课教师及时反思当前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因此高校应主动将学生群体纳入创新创业课程与职业规划课程的评价主体,建立多维系统的大学生职业成长评价指标。当学生由被考核对象转变为课程评价主体时,课程的感染性与活跃度自然会被调动起来,有助于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参与课程内容改进,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因此高校在着眼于优化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课程时要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利用现有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量变产生质变,当创新成为习惯,创造成为常态时,浓厚的创业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创业-就业生态也会带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长性路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并非一门课程或者一位任课老师所能完成的,它需要高校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全局观念整合现有资源、集合育人力量、开辟全新思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完善发展,本文以宿州学院为例,试图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长性路径以期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优化的和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些许思路。

4.1 以文化为引领滋养创新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厚的精神家园和传承符号,文化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和熏陶同样是深刻而久远的,能够内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持久原动力,而校园正是滋养大学生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理想之所,高校应善于从地方风土人情、典型人物事迹、校史校志等丰富的现实教育材料中发掘文化符号和育人要素并厘清其中的精神脉络与人文情怀,有机融入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全过程,带给大学生可观可感的精神洗礼。宿州学院以教育楷模孟二冬先生潜心研究、奉献自我、大爱无疆的精神为传承,组织学生以事迹寻访、座谈交流、心得感悟等丰富形式走进以孟二冬先生为代表的优秀典型人物,从前人的感人事迹中汲取奋斗的力量,激扬青春的活力,瞄准前进的航向,鼓励学生传承前人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将其转化为在专业领域突破创新的动力源泉,以知识的力量践行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同时宿州学院以人文情怀培育工科专业学生的精神积淀,丰富团委和党支部的活动形式,引入智能机器人、VR技术、元宇宙等新兴科技概念,将0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在生动有趣的拓展活动中打开创新的世界。

4.2 以平台为支撑搭建创业舞台

创新是对意识动机的培养,而创业则是对所有的创新想法灵感深入加工并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系列政策指导、金融支持、管理方法的专业建议与帮助,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管理、经济等专业人才智慧、开展创新创业政策解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广阔舞台。宿州学院依托特色优势专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场地和设施保障,鼓励有创新想法、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广泛展开创业尝试,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为有广大青年学子提供切实的创业指导与帮助。同时部分专业以创新实验室、科研平台等形式为有科研热情的同学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由专业课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帮助,增强科研技能与素养。如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该学院依据学科特点建立了电子创新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和3D打印实验室并进行方向细分,学生自大一入校开始就可以结合自身兴趣选择相关方向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进一步强化研究和动手能力,逐步成长能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复合型人才。

4.3 以人才为核心凝聚创业资源

大学生创业实践囿于自身有限的资源和社会阅历,在创业起步时面临着较大考验,而高校作为高级人才集聚地,能够为大学生的创业第一步给予多个层面的资源。因此高校应当统筹规划,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创业经验分享等形式为大学生解析创业初期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障碍,帮助他们理顺思路,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可以联系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多方力量,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帮扶。宿州学院以学校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机遇,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聚集为大学生创业实践传递资源,致力于培养素质与能力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一是以青年博士和学者为核心,通过博士导师制、青年大讲堂、我与博士面对面等精彩活动为大学生建立专业人才的指导与联系,巩固青年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实效。二是建立与创业成功校友的紧密对接,邀请他们担任在校大学生的校外指导专家,以自己深刻的创业体验和经历教会大学生如何开启创业之路,执行创业计划。三是建设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机制,融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中去,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找到职业发展的准确定位。

4.4 以育人为初心完善培养机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智育与德育共促共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教学目标不连贯,专业师资不充裕,過程评价不完善等影响教育成果的实际问题,高校管理部门要健全机制体制,化解管理盲点,疏通当前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学相互融入,以专业教学带动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升华教学成果。二是配强配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当前高校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度不强,教学内容与实际差距较远,师资结构亟待改善。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缺失,课程教学质量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宿州学院通过“两个精准”改进教学理念,驱动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一是精准把握育人导向,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因势利导,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课程。二是精准探析大学生成长路径,注重过程管理,设置大学生创新成长档案,因时而变,动态调整。通过培养机制的完善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作用才能最大化,助力高规格人才培养。

创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最强劲引擎,尤其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革命周期不断缩短,赋予了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更加艰巨的使命担当,同时也是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力冲击与挑战。高校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持续走向深入,才能回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卓越才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高等教育的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Kuratko D F.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hallenge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29(05): 577-597.

〔2〕Etzkowitz H, Zhou C. 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 Routledge, 2017.

〔3〕Gamze S. The new leadership model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J]. 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4 (57): 73-90.

〔4〕Linton G, Klinton M.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design thinking approach to learning[J].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9, 8(01): 1-11.

〔5〕Karlsson C, Rickardsson J, Wincent J. D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ere are we and where should we go in future studi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1, 56(02):759-772.

〔6〕郝帥帅,陈丽萍.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及启示[J].现代交际,2021,15(10):62-63.

〔7〕江茂森,王柯程,王涌吉.大数据视角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2,34(03):12-17.

〔8〕陈震,林婷.人工智能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1,11(11):78-80.

〔9〕蔡源,徐翠香,王蕴弢,姜丽红,詹书汇.工匠精神引领下化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1):117-119.

〔10〕刘明合,周丽.新时代共产党人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2,8(05):45-48.

〔11〕刘雯玮,杨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美育有效融合的实践路径[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3):108-111+118.

〔12〕陈小花.德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7,19(03):51-54.

〔13〕Drucker Peter. The Effective Executive[M].Taylor and Francis. 2018-03-09.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全面发展创新创业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