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与“皇后”

2023-06-14 15:20富丽
月读 2023年6期
关键词:麒麟皇后字形

富丽

“前后”的“后”虽然是个比较简单的常用字,但是说起来却稍微有点复杂。

今天的“后”在古代对应于两个不同的字:一个是“皇后”的“后”,一个是“先后”的“后”,本文要讨论的主要是表示方位概念的“后”,即后者。

“先后”的“后”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上面像绳索的形状,下面是一只脚趾朝下的脚,有行动缓慢的含义,上下合起来表示脚上有绳索系绊,因而行动迟缓、滞后。后来,字形中又增加了“彳”,也有的字形加“辵”,“彳”和“辵”都表示字的意思跟行走有关。今天这种写法,则是借用了跟它读音相同,但是笔画相对简单的“皇后”的“后”的字形。

这个“后”最初的意思是“走在后面”。《论语·雍也》:“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又《微子》:“子路从而后。”

走在后面也就意味着空间方位上是处在后面的,由此,“后”有了“位置在后”的意思,跟“前”相对。比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塞其前,断其后。”以及《论语·子罕》所载孔子的弟子颜渊感慨于老师的学问所说的话:“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间又像在后面,实在是高深难以穷究。

“后”进一步又表示“次序、位置靠近末尾的”。《吴子·励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论功行赏,功劳最高的坐在前排,席上设有珍馐美器;功劳次一等的坐在中排,席上的菜肴器皿等相应也要降低一等;没有功劳的则只能坐在后排,享受的待遇就更一般了。

由空间层面转移到时间层面,“后”又可以表示“时间上在后”的意思,跟“先”或“前”相对。《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意是说,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从容不迫,从容不迫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又《礼记·曲礼下》:“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营”是建造的意思。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再进一步,“后”又表示“迟”或“晚”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又《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这是当时位列九卿的汲黯向汉武帝说的话,“陛下任用群臣就像堆柴垛一样,后来的堆在上面。”这句话本有讽刺用人不当之意,然而,后世常用“后来居上”称赞后来的反而胜过先前的。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诗文中常见“后进”一词,意思却跟现在不同,指的是晚辈,而非进步较慢的人。《后汉书·孔融传》:“(孔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诱益”是诱导帮助的意思。《晋书·裴秀传》:“后进领袖有裴秀。”

未来在时间上比现在晚,所以,“后”又有“未来的”意思。《吕氏春秋·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后”分别对应于过去、现在和将来。

从血缘关系来看,时间上在后的是后代,所以,“后”还能表示“子孙、后代”的意思。《诗经·大雅·瞻卬》:“无忝皇祖,式救尔后。”大意是说,切勿辱没了你的祖先,拯救邦国为子孙。《陈书·高祖纪上》:“(高祖)汉太丘长陈寔之后也。”

《战国策·韩策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这是苏秦为联合六国抗秦而游说韩王所说的话。“牛后”指牛的肛门,比喻处于从属地位。“后”在其中所表示的意思实际上还是跟它“位置在后”的含义有关。

最后,简单说一说“皇后”的“后”字。它在甲骨文中写

成,跟“司令”的“司”最早是同一个字,表示发号施令的人。跟“司”不同的是,这个“后”所表示的发号施令的人指的是君主。不过,也有人认为,“后”在甲骨文中有一种写法,像女人产子的形象,并据此推断“后”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中对女性酋长的称呼,后来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又指男性君主。

可以肯定的是,“皇后”的“后”在早期的确是对男性君主的称呼。比如《离骚》中的“三后”指的是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后来,“后”逐渐演变为对帝王的正妻的称呼,这就是“皇后、太后、后妃”等词语中“后”的由来。

“皇后”的“后“与“先后”的“后”,来源和发展完全不同,对应的古代写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在阅读古文和日常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

凤毛麟角VS一鳞半爪

一部电视剧里有一句台词“造假的事情,我知道的也是凤毛麟角”。凤毛麟角用在这里并不恰当。

凤,指凤凰;麟,麒麟。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不是天天可以看到的寻常之物,只要一出现就代表祥瑞。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角,都是非常珍贵且稀少的物品。南朝宋时,著名文学家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很有才华,当时的皇帝称赞他说:“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感叹他的少有的才华,就像又出了一个谢灵运!后来,就以“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和物。所以“凤毛麟角”不单单是“稀少”之意,还有“可贵”之意,是褒义词。如果谈论造假之事,无论如何也跟“可贵”联系不起来。

其实,另外还有一个成语也可以表示“少”的意思——一鳞半爪。“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现在用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对于造假一事,知道的不多,仅仅是一鳞半爪,就很合理了。

“麟”和“鳞”虽然都读lín,但前者是是鹿字旁,因为“麟”本义是大鹿,“麒麟”基本形似鹿;后者是鱼字旁,因为古人在描绘“龙”这种想象中的動物时,说它“鳞似鱼”。(双亭)

猜你喜欢
麒麟皇后字形
麒麟“破冰”
对麒麟
它就是麒麟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遇皇后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被放逐的皇后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