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时空寻径

2023-06-15 13:37侯晶晶
中国德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空间分析融合教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的新的重要决策部署,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化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系统性、整体性更强,内容也更丰富。本期话题聚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从根本上破解高校思政课堂沉默化与师生关系“观演”化问题,须探寻生活化思政对策。在时间维度,有些工科大学生课程学习生活“重当下轻连续”,难以生成实践家国情怀所需的专业智慧。针对“长期闲适”现象的三重成因,高校需应对大学生深受中学标准化考试形塑的学习习惯,引导其赓续不断自胜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重视教师的身教与对话引领。在空间维度,本硕博在科研生活共同体中具有层级性,陷入“被放逐”困境不利于工科本科生形成科研报国志。针对该现象在教师侧的三重诱因,高校应帮助更多教师深刻理解学生过优质学术生活的双维重要性,合理减轻时间焦虑,通过同侪合作机制有效指导本科生科研,处理好学生层级性与分配正义的关系。在关系维度,高校宜应进一步倡导残健大学生亚群体“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解放观为指引更好地推进高校融合教育的招生与培养工作,弥合阶层固化生活经验与实践家国情怀之间的落差,助推中国教育现代化及共同富裕。

关键词 生活化思政教育;时间分析;空间分析;融合教育;分配正义

作者简介 侯晶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子、孟子等原儒思想家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与使人成人之自我实现的完善与超越功能。[1]我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赋予了传统教育理念以更加丰富系统的现代意蕴,并高度重视思政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阐述了学习政治学的重要性,并认为理想的学习者是罗格斯较发达的成年人。当今,除了高校少年班的学生,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2]。这是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做出的新的重要部署,“融入日常生活”的新思路对学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期待、提供了新进路。

在思政工作体系中,高校的重要作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3]关于重视程度,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大思政都非常重视。关于适应的情况,很多高校力争做到“三个适应”——适应新时代特征、适应现实生活和适应大学生成长,让大学生用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直观、全面、深刻地体验和感悟蕴含在身边文化资源中的中国共产党故事、改革开放故事,特别是新时代故事,从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4]。关于“做得好不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大思政教育效果近年来不断增强,同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融入日常生活”方面存在着提升空间。

一、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成长空间与既有对策分析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得好不好”,即效果之问,以及怎样做得更好,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自觉通过科研参与回答时代之问,探寻需要优化效果的着力点。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政教育需继续提升有效性,目前存在“沉默的螺旋”现象、师生关系从教学关系转变为“观演关系”等问题,“教师变成了表演者,讲台变成了舞台,学生则成为台下观众”。[5]“实证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高校思政课往往更容易出现‘课堂沉默’。”[6]外部意识形态及错误思潮的冲击,客观上会削弱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认同。为了应对此现象,很多教师尽力构建课堂“主流意见气候”以掌控课堂舆论导向。但是,该“普遍做法”容易简化为“制造”认同的过程,衍生更多的沉默。对“课堂沉默”类型的梳理表明,学生逐渐成为课堂上的主动方,沉默是其以特殊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7]除了对高校课堂的微观研究,还有学者进行了涵盖更多高校、涉及部门协同的中观研究,发现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在“专业能力、协同效能、教材建设、思政教育与业务融入、創新活力”五方面与上级要求之间存在差距。[8]

对此,有学者纵向研究了如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9]有学者横向探讨了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10]有学者认为在两者的一体化建设中,专业思政应成为主要着力点,应自觉促成“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并论述了其历史、现实、理论、实践四重逻辑——立德树人的时代召唤,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的现实需要,“课程、专业、学科”之内在关联,以及完善“三全育人”格局。[11]隐性思政路径对纵横交织的显性思政的互补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有学者主张构建显性隐性教育协同的闭路回环实施模式,以“顶层设计——标准执行——独立评价——反馈评估——保障改进”的机制为实现途径,引导研究生健康成长,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思路有助于破解有些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理念重理论轻实践、设计重教案轻学生、组织重主导轻主体、形式重参观轻参与、评价重结果轻过程”[13]等失衡现象。

面对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期待,高校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地提质增效,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战略之需、大学高质量建设之需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需。笔者认为,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融入日常生活”的方针强化完整的“生活思政”理念,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回应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质量的新期待。为此,需重视从其逻辑起点——大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学术生活开始探究,结合典型案例,诊断原因,探寻提质增效的优化路径。“无论带着什么目的进入大学,教师要实现理想,学生要达成目的,都必须对学问产生热情,最终服膺于学问的要求。学问旨趣是大学专业生活的首则规训。”[14]可见,学术生活是大学生生活具有特质性的组成部分,亦是探讨大学生生活思政的适切起点。笔者认为,应从时间、空间、关系三个重要维度更好地回答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大问题。

二、时间维度:指导大学生妥善协调课程生活的当下性与持续性

时间、空间是通过思辨考察与把握事物的根本维度。而“調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辨研究提供必要的第一手材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研究。搜集资料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抓住本质,抓住规律,抓住全局”。[15]鉴于思政教育研究工科长期以来较为薄弱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科人才培养对国计民生、科技安全的独特重要作用,笔者访谈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双一流”工科高校‍‍研究生,发现了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大学生忽视学术生活连续性不利于回答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一)“长期闲适者”课程学习生活“重当下轻连续”之典例画像

受访工科硕士研究生KMSE①向笔者叙述:“‍后悔本科‍‍学习不够专注,专业基础未夯实,到研一研二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进行创新时,感到‍‍捉襟见肘,压力较大,也很担心将来求职就业还要为此付出代价。”此类案例显示,有些工科大学生倚靠短期记忆、‍‍快速提取、准确复现方面的突出能力,平时‍‍课程学习中“悠哉悠哉”,期末考试前三五好友分头搜寻共享往年试卷等“关键资料”,针对性与功利性很强地互助刷题,期末95分左右的高分唾手可得,还令其他同学羡慕仿效。笔者将大学生学术生活“重当下轻持续”的表征概括为:‍“闲适一学期,攻关一下午,觅得往年卷,‍‍照样九十五。”‍‍学术生活既有当下性,更有连续性。后者是指学术积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并对未来的学业发展或基于学术能力的职场表现具有持续的、长期的影响。大学生忽视学术生活连续性的现象不利于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培养的绝对不是‍‍短视的人、敷衍的人,也不是考试高手,而是具有家国情怀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家国情怀,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和‍‍一种意识,还需要落实为扎实的能力与通达的智慧。在本科阶段运用小聪明,必然阻碍生成真正的专业智慧。‍“智慧是一种正确行动并使事物朝正确的方向变化发展的实践能力,能根据事情的特殊性做出正确的决断与反应”。[16]专业智慧是科研创新与报国的一种基础素养,是较好实现学术生活连续性的前提。

(二)评价方式、文化传承、师生关系维度之原因分析

大学生过于重视学术生活的当下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学六年标准化考试的高频率、高利害、‍‍高精度(一般为百分制)三重特点易产生三种后果:‍‍高频率易导致众多学生对外在学习动机的依赖;高利害易导致学生与考试挂钩的班级、位次等‍‍身份标签的过度自指性关心;高精度易使学生陷入在意一分、半分的格局窄化,难以养成‍‍“浩然之气”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二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未能很好地赓续中华优秀文化血脉。随着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文言文学习资料在中学六年语文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然而,很多学生‍‍并未能‍借此做到很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是仅仅将其作为文言文标准化训练的材料,以应试取向对待这些‍‍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参透各种答题方法力争斩获高‍分,进行的是“买椟还珠”式的学习。‍‍三是在“双减”之前的高考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本科生,中学学业生活是由教师高度主导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进入大学后,他们如对此缺乏反思,则容易出现在学术生活维度“重当下轻持续”的现象。

(三)课程生活当下性与连续性相谐之对策寻径

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学术生活“重当下轻持续”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其一,本科阶段教育评价所隐含的思政教育作用亟待得到更多的重视。首先,本科阶段减少高频结果评价是明智的,但可结合目前‍‍日渐普遍的智能教学手段,适当融入过程性评价,以助大学生养成‍‍日常的深度学习习惯,主动探求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创新夯实基础。其次,低利害教育结果评价有补考、重修、再补考制度托底,这是国内外大学的普遍做法,善用之下,大学评价导向应‍‍不同于高中的标准化‍‍评价风格。‍大学阶段的评价既要注重确定性、基础性、理论性,也要注重灵活性、创造性、实践性。‍评价的适切导向与难度能够适当倒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学业责任感,有助于满足过好连续的学术生活的需要,处理好学术生活的当下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如果本科教育评价‍‍总体延续标准化风格,甚至‍直接沿用往年试卷的很多‍‍相似题型、具体内容,则易使本科生觉得驾轻就熟,‍‍在轻视评价的同时,放松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要求。再次,至少部分课程可以考虑采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等第制取代‍在当代区分度日显过于细致的百分制。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的‍‍问世与成熟,人类在复现微观知识、具体技能等方面的可替代性正在不断加深。评价计分方式应有意识地呵护大学生的战略思维、道德情感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将我国的科技安全长期置于无虞之境。‍‍

其二,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生读书社团等‍,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赓续自强不息、不断自胜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帮助未来的高端创新人才认识到学业、事业事关保障国家科技安全,努力将“小我”提升至“大我”,夯实自身德才基础,使之更好地“配位”,增加将来科研深造或就业创业的成功概率。提高自我修为,是仁者自爱、着眼长远的一种基本方式。[17]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对学业的热爱并持续求索。这既是培养大学生个体应有素养的前提,也是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体现“泛爱众”情怀的能力生成路径。

其三,重视教师的身教与对话引领。如果任由本科生自己发现“重当下轻连续”的问题,可能会为时已晚,错过夯实专业基础的黄金时段。这就需要有教师为学生们分析过于注重当下性的学术生活态度隐藏的弊端。‍‍本科生往往难以‍从学术生活连续性角度理解持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远离小机巧。小机巧当下看似有利无害,长久而言会压低学术升限,降低职场幸福感。‍‍本科生总体上处于学术高山的山脚处,教师则在山腰以上,能洞察学生较为完整的‍‍学术发展之路及其学术生活连续性的潜在而真实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身教与对话引领及时培养学生学问的旨趣和创造的志趣,以便在强大内在动力支撑下行稳致远;‍‍否则,‍至多只能斩获短期小胜,而难以通过长期积累获得有重大意义的决定性胜利。其中有些胜利对于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确保科技安全以及综合国力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三、空间维度:有效保障基础层级学生科研生活应得的分配正义

大学生学术生活既有个体性也有群体性,‍‍而群体性便涉及大學不同学段的层级性,同一学段的学生亦存在不同学术能力之间的层次性。这在需要常规化进行学术团队合作的工科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学术发展的空间维度,须把握好科研生活的层级性,这与高校、教师、学生多主体协同回答“怎样培养人”密切相关。

(一)基础层级工科大学生或成科研生活中的“被放逐者”

笔者对“双一流”工科高校‍‍研究生NMFP的访谈发现了本科生成为科研生活中“被放逐者”的现象。“每个个体都在相互连接的社会关系中继承了某个独特的位置,没有这个位置,他就什么都不是,或者至多是一个陌生人或被放逐者。”[18]有教师在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期间将适合博士生做的课题未加改造地交给本科生研究小组钻研,作为学科带头人对本科生甚少有精力指导,基本任其自由摸索,最终这三位本科生的科研学习总体上以“原地打转”告终。‍其中一位学生考上研究生后阅读文献‍‍时才发现:大三从指导老师处所获课题的破解路径虽不唯一,但都是博士生方可胜任的,远在本科生学术视野之上;相反,同期学业水平、科研努力程度相当的其他小组,有些‍‍本科同学分配到的课题对其研究水平而言具有可及性,科研成果获得校级甚至省部级以上奖项。奖项是重要他人以至科研共同体明确认可相关科研成果及其完成者价值的象征物。在师生科研互动中,定位过高的课题会剥夺本科生付出科研努力之后体验应得回报的可能性,妨碍其在宝贵的成长时间里实现原本可及的卓越,获得分配正义理论所指称的具有排他性的“位置性善物”(positional good)[19],进而生成和提升‍‍科研报国自信心。本科生处于高等教育基础层级。教师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应该平等地尊重本硕博‍‍各级大学生,而且要真正做到“以本为本”,不能‍‍以‍‍尽快协助团队或导师完成科研成果为取舍标准,‍‍功利化地对待处于基础层级的学生。

(二)科研生活中本科生“被放逐”现象的教师侧三重诱因

本科生在科研活动中被放逐的诱发因素从教师侧分析按占比升序排列主要有三:意愿不足、时间不够、了解不深。“意愿不足”类诱因是指极少数教师基本处于“为稻粱谋”的单维度经济人角色中,将科研经费甚巨的课题视为一己利益王国,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亟待“从私己性领域过渡到共同体生活”[20]的科研观。“时间不够”类诱因是指有些研究生导师在“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的压力之下,[21]‍‍面对高强度国际与国内职场竞争,‍如果没有高度自觉的分配正义意识以及学术组织微观制度背书,不易实现‍‍集体生活层级性与‍‍分配正义之间的适切关系。“了解不深”类诱因较之前两者更普遍,并与前两者可能具有交互作用。本案例所涉导师将适合‍‍博士生的科研选题不加改造地交给‍‍大三科研团队,主因即属此类。“双一流”高校研究生重点学科招生数量大多超过本科生,由于生师比、多位名师共建优质本科生课程等方面的原因,有些研究生导师采取师资组合方式给本科生授课。本科生如缺乏充分熟悉教师的机会,便较少主动发起求教教师的互动。‍‍工科项目又多由研究生协助导师完成,导师在科研工作和课程教学中接触本科生均很有限,因此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难免把握不准。有些研究生导师所获课题是国家级的,即便将其中最简单的子课题分配给本科生,也仍远超其能力范围。这需要教师在根据学校安排将科研任务分配给本科生之后,与之定期保持联系,方可及时发现和应对课题定位过高问题。

(三)优化大学生制度性的科研生活之对策探寻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制度性科研生活的主要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其一,高校应协助更多‍‍教师深刻理解大学生优质科研制度生活对培育科研报国志的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科研报国志这种“嵌入制度生活”的生成性价值认同而言,科研生活作为一种制度生活是重要的生成场域‍‍。[22]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发生机理研究显示,作为原初的“我们”与中国“这个更大的‘我们’相连通”。[23]大学有必要“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地转化、融合”[24],适当的制度安排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育使命担当,防止经济人维度身份过度膨胀及其负面示范效应。从层级性角度加以审视,本科阶段的科研体验对于工科大‍‍学生形成“研究者”自我概念具有初始化意义。库利的“镜中自我”效应较突出地体现在本科生身上。该理论认为,“个人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的。个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自我意识”[25]。本科生尤其在科研初始阶段对课题难易程度缺乏精准判断力,对导师的信赖也使很多本科生不会考虑课题定位不当的可能性,因此本科生对科研过程反馈会进行自指性归因。如果科研努力长时间无法获得进展,则很容易产生对自身科研潜能的怀疑和否定,即便考上或保送研究生也只会做职业打算,而甚少有自信做学术发展的长期规划,进而压低科研报国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应充分知晓对本科生的科研引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可获得的成果以及外界评价,理解科研生活“以本为本”的特殊重要性。

其二,通过学术治理减轻教师的“时间焦虑”,规避人才培养次级化现象。有研究发现,“时间焦虑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集体性症候。在一个效率主导的时代,在学术职业有充裕自主支配时间的表象背后,其实更多的是难以自主和难得空闲……处理烦琐事务的时间是我国大学教师的重要压力源,也是大学教师时间焦虑产生的主因,它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治理中科层制与竞争项目制的混合性特征”[26];而“缓解大学教师的时间焦虑,摆脱学术治理困境需要以减法思维探索削冗去繁的治理路径”[27]。 ‍此外,学术治理可帮助避免有些工科导师主持纵向、横向课题过多的现象,以防因研碍教进而导致“价值体系双重化”[28]。鉴于教师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培养单位可通过科研考核微观制度的‍‍价值导向更好地引导教师在科研创新与立德树人之间保持平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9]科研创新是研究型机构亦有的功能,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独有的功能与使命。‍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之外,还需做好科研思政。科研思政与课程思政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机会去“体现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统一”[30]。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1]的题中之义。

‍其三,通过同侪合作解决指导教师不够了解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重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社会正义。‍‍高校学术生活思政‍‍应致力于追寻师生客观层级生活中的‍‍关系正义和分配正义。‍‍‍高校以及高校教师需处理好本科、硕士、博士各学段大学生在‍‍师生科研生活共同体中的层级关系。本文案例所涉导师将适合‍‍博士生的科研选题不加改造地交给‍‍大三学生团队,并非主观上不重视本科生科研发展,而主要是客观原因导致对本科生缺乏了解。此类情况需要工科高校在学院乃至学校做出前瞻性的统筹思考:是否所有的工科研究生导师都适合做本科生科研导师?研究生导师做本科生导师时,是否需要就其课题层级以及年资进行组合,以解决“加速”时代越是高层级导师时间焦虑越深的问题,更精准地设计保障“以本为本”有效指导、分配正义的制度前提。基于此,培养机构可以做出结构化部署,可由本科教学多元参与‍‍,处于不同职级以及负责不同科研任务的教师形成小型团队,协同指导工科本科生科研,以使时间资源、课题资源、学术指导能力资源育人效用最大化,帮助其在与科研最初的相遇中形成具有胜任力的学术自我概念,萌发学术自信心与报国志,很好地发挥科研生活的思政育人功能。心理学研究显示,第一印象往往有深刻的印刻作用。有些本科生在首个课题受挫之后便自我断言“不是做科研的料”,‍‍于是更容易出现“闲适一学期”的现象。目前的思政研究‍‍往往单纯关注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对学校制度安排甚少涉及。‍‍实际上,科学、完备的制度具有个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关系维度:发展高等融合教育是生活思政教育的重要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特殊教育的当代发展方向与国内外主流形式均是融合教育。为此,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生活的融合性,包括残健亚群体共同生活的和谐性,共同过好学术生活,面向世界历史做大写的中国人。这关涉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一)“融合”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及共同富裕具有前提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的教育发展方向之一是“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我国的融合教育主要关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与残疾学生融入普通学校教育。据多项研究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仍有较高比例的残疾学生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之迫切性也远大于“寒门贵子”问题,因此,残疾人教育是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课题。对于残疾人教育,“融合”主要包括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的融合以及残疾学生与教师的融合,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平等共生的存在状态。“融合发展”的要义为融合教育的发展,其核心是残疾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以及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而这些必然与制度伦理、学校道德氛围、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更加注重”意味着对教育的新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对思政教育的新期待。立德树人的目标在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作为具有家国情怀者,对于同胞必然是善于合作之人、善于悦纳之人、乐于服务之人,而这些都建立在尊重他人、平等相待、彼此信任、相互关心的基础之上。可见,发展新时代思政教育离不开高等融合教育的长足进步,它关涉培养对象是否堪当民族复兴重任,‍‍能否回答好“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

(二)高等融合教育有助于弥合阶层固化‍‍生活经验与实践家国情怀‍‍之间的落差

大学毕业生一般会以某些形式进行公共服务,其家国情怀充分现实化的前提是了解‍‍国家由怎样的一些亚群体构成。我国中小学的学区体制使得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同质性很强,‍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阶层固化的心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地方甚至国家政策的未来制定者、实施者要从今日的大学毕业生中诞生。如果‍‍基本上仅仅了解其所在阶层或圈层,‍‍而所制定、实施的各种政策又是要面向大众的,那么中间必须避免‍‍生活经验与将来实践家国情怀‍‍要求之间的落差,‍‍因此有必要利用时间自由度较大的大学阶段去‍‍了解广阔的生活画卷,与不同的人群融合,为他们服务。‍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基本上是一体或同构的,大学毕业生要尽量要求‍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能够承载人民情怀,‍‍使人民情怀的意向和各种亚群体的所需‍‍相适应。‍为此,残健大学生都需要有较强的自我超越意识。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与建设高质量的高等融合教育应该起到双向促进作用。高校应招收培养更多的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学生,并且促进残健群体在校内校外的融合。应该重视创设情境促使大学生在学校内外关心陌生人,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助他的价值与幸福感,强化善良意志。这样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拓展学生道德责任感中“有效他人”的概念,将原本具有较大心理距离的陌生人转化为情义互通的他我,对其合理需要葆有敏感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乐于给予回应与关心。[32]我国有8,502万残疾人,其中包括上千万名残疾青年。自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普及化以来,我国在融合教育方面实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使残疾青年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将我国的人口数量红利更彻底地转向人口质量红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有赖于很多“四有”教师自觉将教书育人工作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以大爱帮助残疾青年拓宽生命成长空间,以智慧润泽学术新苗健康成长;以坚韧的理想信念支撑融合教育探索,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师者正能量,以扎实的学识高水准发挥教师作用、以仁爱之心实践有教无类的立德树人理念。[33]研究借鉴朱小蔓先生等大先生的高等融合教育生命故事,有助于更多高校教师做到初心不改,携手莘莘学子共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不断超越自我;为学做人,培养定力;追求真理,涵养浩气。这对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以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可望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三)以马克思主义解放观为指引更好地推进高校融合教育的招生与培养工作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要点包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的解放包括个体、群体、类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残障亚群体的融合发展便是一种超越自然之限的深层次解放,也是人类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是人类解放中‍‍挑战性较强的‍‍部分。‍‍‍我国高等融合教育近年取得了很大发展。南京师范大学为此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許多教师以大爱和智慧将笔者和其他多位残疾学生培养为民族复兴事业的筑梦者。毋庸讳言,个别高校在招生与培养等环节以及高校残健学生交往中仍存在排斥残疾学生的前现代现象,这也印证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高校思政教育应自觉地使更多残健学生理解融合式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对于人类解放事业的独特重要性,理解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言行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微观建构作用。此外,还需充分估计融合发展与过度内卷之间的内在张力,从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适度控制冗余竞争的教育环境,减少“内群体”(我们)与“外群体”(他们)的过度出现及其冲突;以家国情怀充盈残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杜绝“精致利己主义”与“空心病”等现象。高校思政教育还应着重强调社会责任和职业伦理,帮助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应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在建筑无障碍以及智能产品的无障碍设计和开发等方面,注重保障残疾人的无障碍合法权利,多措并举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大学生学术生活视阈中的思政教育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强化“未来已来”意识,自觉加强学术修养的磨砺;需要学校协助教师做好制度设计,通过分配正义实现层级之间的平等与层级之内的平等;需要教师以高度的责任与“共鸣”意识,尽力化解“加速”时代普遍存在的时间焦虑,在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空间的同时,以适切的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学术成长方向。学生、教师、学校共同践行生活思政理念,多方各司其职,有针对性地协同努力,便可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之教育根本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峻杉,张敏,武枫智.先秦“化”的思想之于当代“文化”的教育意涵[J].教育研究,2021(10):83-92;郭文良.论教育境界的理想追求[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3):15-2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王易.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 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金课”[N].人民日报,2022-09-20(11).

[4]赵峰.做到三个“适应”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2023-01-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587903730852395&wfr=spider&for=pc.

[5][6][7]吕焰.何种沉默?如何应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沉默”的认识论转向[J].江苏高教,2022(3):80-86.

[8]李海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0):88-95.

[9]石书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7-31+45.

[10]尹夏楠,孙妍玲.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S1):127-129.

[11]楚国清,王勇.“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四重逻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8-23+40;

[12]郑心语.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同的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51-54.

[13]夏海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取径之误与取向之思[J].江苏高教,2022(3):87-91.

[14]王一军.大学学术文化:抵及学生心灵深处的隐性课程[J].江苏高教,2022(12):15-29.

[15]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22-23.

[16]张汝伦.重思智慧[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9.

[17]侯晶晶.毕业生:以知仁勇直面就业挑战[N].中国教育报,2022-09-01(6).

[18]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42.

[19]程亮.教育的道德基础——教育伦理学引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21-222.

[20]龙静云,孙银光.公民国家认同教育的生成逻辑与现实路径[J].中州学刊,2022(9):99-106.

[21]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郑作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3.

[22]龙静云,孙银光.公民国家认同教育的生成逻辑与现实路径[J].中州学刊,2022(9):99-106.

[23]张晒.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发生机理——基于广义国家视角的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22(9):27-35.

[24]习近平.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N].人民日报,2020-04-28(1).

[25]缪建东.家庭互动:家庭教育的实践机制[A].缪建东.家庭教育学(第一版)[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5.

[26][27]阎光才.大学教师的时间焦虑与学术治理[J].教育研究,2021(8):92-103.

[28]张彦,李岩.“德福一致”何以可能:“加速社会”中的德育危机与理念再造[J].教育研究,2022(2):110-121.

[29]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2016年9月9日)[N].人民日报,2016-09-10(1).

[30]高国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J].教育研究,2020(9):23-28.

[3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2019-03-18(1).

[32]侯晶晶.融合视角下儿童关心他人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3.

[33]侯晶晶.公平而有质量的全纳研究生教育之个案研究——朱小蔓先生培养“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之生命叙事[J].中国特殊教育,2018(5):15-20.

责任编辑 刘洁

猜你喜欢
空间分析融合教育
浙江省麻雀数量变化与环境关系研究
无锡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监管平台设计与应用
基于GIS的汽车4S店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
基于Matlab的水下碍航物可视化研究
基于遥感与GIS空间分析的电力优化选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