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共青团参与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和路径研究报告

2023-06-15 13:37团中央委员会农村工作专门委员会
中国共青团 2023年9期
关键词:团组织电商数字

团中央委员会农村工作专门委员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正日益成为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帮扶成果、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团员青年成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生力军”,团中央农村专委会组织调研组,全面深入了解共青团参与数字乡村发展现状,探究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的路径。调研组以实地考察、座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湖南、内蒙古、山西、江苏、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面向1.4万名农村党员干部、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化已逐渐成为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动能。2019年以来先后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了“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等要求,部署了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治理能力提升等8个方面的重点行动,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行动指南。同时,随着近年来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已安装宽带网络、覆盖4G网络和数字电视网络。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群团组织,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应在基层发挥好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农村团组织始终坚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牢牢遵循为党培育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根本逻辑,科学处理全团行动与分类指导、集中动员与科学推进、服务乡村振兴与服务青年发展的内在联系,将数字乡村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1. 积极参与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把推进电商发展作为共青团参与乡村数字经济的主要渠道,通过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农产品,向上同快手、抖音、淘宝等直播售货平台达成合作,向下培养规范化网络主播,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展现出蓬勃生机。调研发现,培养专业人才、给予技术支持、拓展销售渠道是各地推动乡村电商的主要举措,超过50%的村团组织直接组织或参与了电商助农产品直播活动,75%的村团组织开展了青年农民网络信息技能培训。湖南、山东分别举办“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青创齐鲁”青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以金融、电商、文创人才赋能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助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四川依托“青创计划”乡村振兴专项、“蜀青振兴贷”等项目,从培训、资金、导师、平台、交流等方面开展系列培育扶持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农村青年电商。

2. 积极参与乡村数字文化打造。顺应数字互联发展趋势和文化旅游新趋势,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作用,促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产品、文化旅游上线,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持久动能。调研发现,90%的村团组织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等内容的宣传。广西依托团属新媒体矩阵,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云南聚焦深耕红色文化,通过结对共建、部门联动等方式强化团建联盟建设,打造青年红色教育圈。湖南永顺举办“全民网红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全方位展现乡村文化新样态,为乡村文化增添感染力和感召力。此外,71%的村团组织制作了推广本土风土民情的文化产品,56%的村团组织曾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

3. 积极参与乡村数字民生服务。以服务乡村发展、便捷村民生活为目标,以村微信群、“智慧团建”、“志愿汇”、“微心愿”等平台为依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发展智慧团建等方式,推动加强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政务等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调研发现,超过80%的村团组织利用互联网宣传医疗政策、提供医疗信息,利用新媒体手段提供政务办理、活动通知、科技信息、办事流程等便民服务,大多数村团组织都为老人、留守儿童和残障人士提供过信息化帮扶。

整体来看,数字乡村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难度大,近几年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中仍需要破除一些障碍,共青团还有不少可以作为的空间。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一是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较明显。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还不完善,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建设比较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乡村网络环境氛围较差。由于互联网环境复杂,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导致广大农民对网络信息产生抵触和不信任心理,影响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乡村信息服务共建共享平台缺失。部分偏远地区地域广、人口分布较散,基础数据采集和更新维护的工作量大,难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大部分地区的数据平台之间未实现互通互联。

(二)专业数字化技能人才较为缺乏。一是部分地区基层组织的数字化专业人员人口缺口巨大。中西部地区仅能保证每个村配备1名 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懂得电脑操作的年轻干部。据《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到2025年仅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就将高达350万。二是相关人才数字素养总体偏低。目前农产品电商人群,仍以中等文化水平为主,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1%,数字技术和管理综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三是农民数字意识处于较低水平。在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落后地区,农民的数字意识普遍淡薄,缺少利用数字提升自身和利用数据创造收入的意识,难以在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乡村治理中发挥出数字优势、释放数字红利。

(三)乡村数字应用化水平较为滞后。一是农业农村数字化与农村居民适配性不强。农村居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某县“一件事一次办”微信小程序注册用户数仅为20.38%,仍然存在“数字鸿沟”,加之目前的APP、小程序过多且零散,便利性不够、实用性不强,导致使用率不高。二是乡村居民数字技能有效培训不足。部分基层组织对如何有效提高乡村整体数字化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学习活动不多,技术门槛还普遍存在。三是宣传推广不足。包括团组织在内的一些基层组织在宣传推广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主动作为的意识不足,还存在一定的“等靠要”心理,一味等待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宣传,对居民应用数字技术的引导不充分。

(四)数字乡村治理主体较为单一。当前,乡村数字治理的主体还是基层政府,尤其在数字乡村建设资金方面还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乡村数字化项目建设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农村基层團组织更多是被动地在政府驱动下扮演政务信息化平台使用者的角色,在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各类志愿者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还不够,青年干部、青年组织、青年人才多元化协同参与和运营的机制尚未有效构建,青年社会力量参与缺失与多元主体整体性治理原则的矛盾依然突出,还未能有效形成共青团引导下的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数字化治理格局。

(五)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活力较为低下。一是信息化建设进展比较缓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口分布、乡村地貌、农作物、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整合比较困难,相关数据也难以做到及时更新。二是数据深度应用比较欠缺。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总额13.1万亿元,线上农产品销售数据为4221亿元,占比仅为3.2%。调研显示,仅有不足一半的村建立有自己的电商品牌。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始终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充分发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作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和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力量和汗水。

(一)优化体制机制,构建青年引领数字乡村发展新格局

一是协助做好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是青年人,各级共青团要充分结合青年群体特点,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政府相关规划与指导文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治理权限、治理方式以及合作空间和合作方式,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制度支撑。二是积极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青年社会组织和团员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形成“团员—青年社会组织—政府”联建机制,共同构建共青团引领数字乡村发展新格局。

(二)聚焦学习培训,促进乡村青年数字素养技能迈上新台阶

一是拓宽培训渠道。依托电视、广播、抖音等渠道发布培训内容,或者派遣数字技术专业人员下乡指导,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基层团组织每年组织对乡村青年进行数字乡村建设培训不少于2次。二是选准培训对象。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科学做好数字乡村培训的统筹规划,把团员、乡村年轻基层干部、有一定农业产业知识的农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群体作为主要培训目标,提高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三是优化课程设置。团组织要主动协同组织高校、科研院所、数字乡村一线工作人员等,共同编写数字乡村操作教材;按照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需要,设置信息技术、设备维护等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基础课程。

(三)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乡村青年数字技能人才新高地

一是加强青年人才引进。推动建立完善数字专业技术人才和团队的精准引入政策,推出数字乡村及乡村振兴类人才“人才公寓”和直系亲属随行安置等措施,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优待条件,确保工作和生活无后顾之忧;每年推动赴相关职业院校召开校园人才招聘会2次以上,鼓励本地生源高职、专科学校等毕业生回乡创新创业,引导信息化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二是加强青年人才内培。大力支持本地数字类、科技类新型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合作培养,设置数字乡村建设指导员等岗位并纳入乡(镇)统一管理,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数字乡村建设指导员。三是注重青年人才激活。各级团组织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乡村人才培养、认定、激励、保障、管理机制,推动“青年农业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互联网培训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认定、培训工作,为每个行政村提供1个以上的青年公益岗位,提升职业荣誉度和价值感。强化乡村振兴指导员、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青年人才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激情和活力。

(四)完善治理方式,拓宽青年参加数字乡村建设新渠道

一是协助建立乡村数字治理基础数据库。依托乡村振兴智库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一批精通数字信息技术的专家,引导具有一定数字技能基础的青年和团员,协助收集乡村自然环境、地质地貌、资源要素等数据,建立乡村种植业、医疗、教育、政务、自然资源等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库,与上级部门实现互通互联互享,不断缩小“数字鸿沟”。二是组织“三下乡”数字乡村治理暑期服务队。以服务数字乡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及时补充、更新、完善数字乡村建设相关基础数据,帮助培训村支“两委”干部、在村青年熟悉使用信息化技术装备,做到35岁以下村支“两委”干部熟悉数字技术应用全覆盖。三是将提升村民数字素养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着力推广如“数字智慧共青团”、“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到每个行政村培养10名以上青年数字人才。四是设立数字乡村治理志愿者岗位。基层团组织要鼓励熟悉信息技术、对乡村治理有热情的农村青年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拓宽农村青年参与数字乡村治理的渠道。

(五)创新发展模式,点燃数字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是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组织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行动,开展经济基础知识、国家电子商务政策、短视频拍摄技巧等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村青年从事电商、直播助农等工作的能力本领。二是重点培育电商品牌。组织农村电商主播和直播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及品牌建设培训会,强化品牌意识,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电商特别是青年电商的扶持力度,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业绩好、信誉高、口碑好的电商品牌,不断培育壮大当地“区域公共品牌”,做到每个行政村培育1个以上龙头电商品牌,形成“1+X”示范带动效应。三是积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发动当地的团员和青年人才,对当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自然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采用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变成虚拟场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推动形成乡村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

(六)注重宣传发动,掀起数字乡村建设氛围走向新高潮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宣传舆论阵地的重要作用,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引导青年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和活动,营造拥抱数字生活、学习数字知识的浓厚氛围。一是积极组织宣传发动。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发动乡村青年人员,运用各类媒体资源,积极协助镇、村,通过“村村响”、宣传栏、电视台等传统媒介,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数字媒介宣传数字乡村建设,协助开展智慧党建、数字政务等平台安装推广工作,增加知悉度、安装度、使用度,真正让数字乡村建设“动起来、活起来、飞起来”。二是组织举办各类交流座谈会。基层团组织要充分结合农业部门举办的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召开2次以上青年数字人才、青年农业技术人才、青年电商等交流座谈会,学习宣传数字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地区经验做法,让乡村青年看到建设数字乡村带来的优势和益处,主动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相关政策的执行者。三是激活青年参与动能。各级团组织可对数字乡村建设贡献度大、参与度高的青年人才,推荐参评“乡村振兴数字人才”、“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等荣誉称号,扩大数字乡村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影响度,增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团组织电商数字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电商下乡潮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