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乡村好青年”行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2023-06-15 13:37团重庆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3年9期
关键词:选树留人区县

团重庆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探索实施“乡村好青年”行动计划,抓实青年“引、育、留、用”,全年动员近16万名青年投身乡村振兴行动,为1.74万名涉农领域青年提供创业帮扶,累计发放各类优惠贷款24.91亿元,吸纳1668名涉农领域青年加入团属协会,带动各类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紧扣吸引各类青年优秀人才入乡这一关键,切实做好“外引优秀青年人才、回引本土青年人才、下引专业青年人才”三篇文章,持续引导青年入乡发展、就业兴业。

外引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建重点团队、实施专项计划、举办赛事活动,吸引1.3万余支团队、14万余名学生参与。依托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新招募3266名西部计划、“山茶花”志愿者赴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新动能。

回引本土青年人才。整合区县人才引进、学生成长等需求,深化开展“扬帆计划”、“返家乡”等实习实践,不断优化岗位征集、信息传播、岗位培训、条件保障,吸引8万余名大学生报名参与、组织1.1万名学生上岗实践。实施外出青年返乡创业“燕归巢”工程,通过发放返乡优惠券、举办专场招聘会、召开资源对接会,进一步提升在外青年回报家乡的积极性。

下引专业青年人才。优化实施“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等项目,持续选派青创导师、青年农技人才到“田间地头”开展帮扶指导173场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服务涉农创业青年7589人次,帮助解决创业青年产业发展、技术更新等需求。结合流量经济特点,选拔带货达人、正能量网红组建直播助农团,举办青年电商农产品销售大赛、“青耘重庆”直播带货活动助销农特产品1.2亿元。

不断系牢血缘、亲缘、地缘纽带,深入实施“发掘乡村历史、选树先进典型、强化联系覆盖”三项举措,持续引导青年沉淀、厚植对家乡的真挚情感。

大力发掘乡村历史。聚焦传统文化的挖掘、推广,举办“乡村振兴青春助农”农产品包装及品牌logo设计大赛,吸引420件作品参赛,4个项目落地转化。推出《十天爱上一座城》等爆款文化产品,深入开展“我和我的家乡”故事征集,引导青年了解乡村历史、热爱乡土文化,自发为美丽乡村代言。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推动市级“青年五四奖章”、“向上向善好青年”、“两红两优”等团内典型选树向涉农领域青年倾斜,占比分别达到15%、12%、6.5%。举办“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重庆)颁奖仪式,吸引2.5万人次收看;印发《“重庆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选树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市级层面寻访选树,涉农领域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吸引273万人次点赞关注,激励青年转变就业理念、投身家乡发展。

强化联系覆盖。及时摸清19个成员单位联系服务的涉农社会组织青年底数,通过加强流动团员管理、优化服务供给,成功打造涵盖情感联络、技术分享等功能的综合平台。着力引导涉农领域青年人才加入各级青联组织,并择优向各级人大、政协推荐农村青年代表,实现来自农业生产等基层一线委员比例不低于10%。扎实推进县域团属青年就业创业组织建设,实现区县青企协、青商会、青促会等团属协会100%覆盖,成功吸纳1668名涉农领域青年加入,积极带动各类青年创业兴业。

聚焦“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制度留人”三个方面,持续加强政策倡导和服务供给,及时回应在乡青年就业、情感、社会融入等现实需求。

坚持事业留人。依托农村特有资源、特有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区县团委积极培育创业项目、挖掘本土就业岗位,继续实施“乡村振兴青年贷”,累计为9538名涉农创业青年提供利率不高于5%的低息融资担保贷款24.87亿元,成为入选重庆市稳经济政策包。

坚持情感留人。一体推进“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服务站+青少年之家”三级体系建设,依托1048个团属阵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安全自护等活动2900余场,覆盖青少年20.3万人次。深化实施“希望工程”、“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新春关爱行动,筹资1689.5萬元,资助4391名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完成学业、2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援建偏远区县“希望小学”3所及配套设施21个,帮助3万余名农村儿童实现新年“个性化”心愿。

坚持制度留人。推进《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青年婚恋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实施,推动在万州、云阳等区县举办“青春之约”青年婚恋交友活动139场,服务包含涉农领域青年在内的单身青年1.1万人次;发动高校团干部结对帮扶3363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帮助3055名学生在家乡就业,就业成功率达90.8%。

立足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维度,通过技术对接、培训辅导、宣传推介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青年带头人。

助力乡村发展。深入实施“青联组织服务千村”计划,争取全国青联支持,为黔江、忠县等区县捐建6个“希望小屋”、30万元物资,组织青联委员到结对乡村开展爱心捐赠、科普课堂30余场次。举办“青马工程”农村班、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电商云课堂、基层团干部培训等11期,帮助868名基层团干部、涉农领域青年提升“三农”工作本领、产业发展技能。

助力乡村建设。重点打造“洁小青”、“河小青”、“林小青”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农村房屋清扫、河流排污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覆盖1.2万人次。深入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举办线上学习、集中培训194场次,帮助5952名涉农领域青年变身成为“新农人”。

助力乡村治理。推动11258个村(社区)全部配备35周岁以下青年委员,投入200万元打造潼南、荣昌、城口等5个“青村茶舍”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市级示范点,新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1个,组织青年讲师团、青年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理论宣讲、民意收集、纠纷化解等活动71场次,持续推进乡风文明。

猜你喜欢
选树留人区县
首发集团工会启动第四届“首发工匠”选树工作
做好劳模选树 激发奋斗力量——工会组织选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经验谈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选树先进典型的实践
点把点的他留人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四步把脉”塑造先进典型——洛阳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经验做法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县级医院怎样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