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个工作体系”擦亮“青春江南”特色名片

2023-06-15 02:46团南宁市江南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23年9期
关键词:团干区委团委

团南宁市江南区委

團江南区委围绕党政中心和共青团主责主业,梳理工作脉络,积极探索“干部全过程培养、组织全方位覆盖、改革力量全领域协同”三项并进的“三个工作体系”,纵深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持续擦亮“青春江南”特色名片。

构建团干部“选、育、用”全过程培养体系。坚持四方揽才,择优选拔团的工作骨干力量。一是创新选拔机制,建立团干“人才库”。在设置2名兼挂职副书记的基础上,选派2名青年党员到街道挂职团工委副书记,从优秀社工队伍中选拔2名机关办公室挂职工作人员,选聘13名在校大学生到各镇(街道)团委(团工委)担任兼职副书记。二是创新培养机制,帮助团干“能立足”。鼓励团的干部“到基层、到一线、到现场”,建立“10+2”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即团委机关每年安排一半的干部在机关工作10个月,在基层团组织工作2个月。建立“4+1”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制度,机关干部每周至少拿出1天时间到基层报到。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实现团干“留得住”。制定《江南区团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办法》,建立团干部述职考评制度,对连续两年(含)以上考核优秀的作为推荐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构建团组织“点、线、面”全方位覆盖体系。坚持“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职责使命,以点带面立体化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一是“点”上发力,阵地引领。充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服务站等阵地资源,建立10个“青空间”团组织实体阵地,有效延伸共青团联系青年触角。建立团办青年社团3个,开展活动350余场。二是“线”上贯通,行业牵引。城区838个团组织全覆盖,建立社会领域团组织728个,建立学校领域团组织110个,建立城区级团代表联络站1个,42名团代表进驻团代表联络站。在符合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团的组织,共建成两新组织647个。三是“面”上拓展,多维聚力。加强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紧扣城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建由18支队伍600余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服务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多个重点领域。

构建改革力量“高、多、深”全领域协同体系。列出任务清单,标明改革任务和完成时限,定期调度推进,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团委落实”的改革格局。一是高站位统筹。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江南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高位谋划改革思路。二是多部门联动。贯彻落实《江南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健全由党委、共青团、组织、宣传、教育等多部门组成的青年联席会议制度、少先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分模块牵头推进改革,提升工作合力。三是深层次推进。制定并推动落实《共青团江南区委关于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的若干措施》,着力构建制度的保障和落实。将“党建带团建”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实行“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对学校的考核,城区团委联合教育工委开展督学督教,以督导促进改革走深走实。

猜你喜欢
团干区委团委
阵地前移接地气主动创新勇作为
——小店区委党校宣讲模式初探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时代团干,应该如何“正心”怎样“修身”?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
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宣传部专题
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干管理方法研究与创新
追随历史的脚步——《中共北方区委历史》评介
医院团委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团干素质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