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的一次探索

2023-06-15 02:46张志君田晓放
中国共青团 2023年9期
关键词:团员青年团干部团员

张志君 田晓放

近年来,团四川省委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团员青年向居住地乡镇(街道)团组织报到工作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契机,聚焦拓宽团干部来源渠道,探索推进面向在校大学生团员青年公开选聘兼职基层团干部的“统选兼用”工作,效果不错,被团中央评价为“学生主动、学校支持、基层满意”,并向全团推广。从2021年启动至今,累计7206名大学生在基层团组织兼职团干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基层团组织“缺人”的桎梏,也为大学生团员青年提供了工作平台。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前,全省共有4610个乡镇(街道);改革后,共减少乡镇(街道)1509个,乡镇(街道)平均户籍人口由1.8万人增至2.93万人,平均幅员面积由106平方公里增至156.7平方公里。对于乡镇(街道)团组织来说,意味着服务对象增多、工作“幅度”加大。尽管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有序换届,更新和补充了一些力量,但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例如,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行政区划调整前,面积为46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青年4630人,团员420人;调整后面积新增30平方公里,人口新增1.3万人,青年新增2646人,团员新增499人,而该镇换届后团委仅有9名团干部,加上村(社区)团干部,也仅有兼职团干部29人,平均每个团干部要联系服务250名青年,团干部数量与团员数量、青年数量比例过低,仅为3.15%和0.39%。除此之外,通过“学社衔接”,全省每年有近40万左右大学生团员将组织关系转到乡镇(街道)团组织,进一步增添了团组织工作“负荷”。

做好基层团的工作,人是关键,没人做工作是不行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解决干部问题,要么扩大规模,要么提高技能,虽然两者需要同步推进,但目前来说,进一步扩大规模才是重点。因此,要采取不同于党政机关的组织形式和干部配备方式,正视和回应基层团组织缺人问题,及时把优秀团员青年吸纳进基层团组织,进一步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从而推进共青团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相对县级及以上团组织的专职团干部力量来说,基层团组织特别是乡镇(街道)一级团组织的工作力量要薄弱得多,两个90%(90%的基层团干部是兼职,兼职团干部90%的时间没干团的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仪陇县马鞍镇共有团员青年1449人,无专职团干部,仅有镇村兼职团干部28人,团组织力量薄弱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当前村(社区)团组织存在“关系在但人不在”的“空巢”现象;很多团员青年向人口更密、经济发展更好、就业更多的乡镇(街道)聚集,造成乡镇(街道)出现了“关系不在但人在”的“飞人”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乡镇(街道)一级团组织缺人矛盾。

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必须聚焦在用人矛盾更为突出的乡镇(街道)一级团组织,不能采用行政命令、主观分配等方式补充团干部力量,而要坚持需求导向,采用“量体裁衣”的方式为其补充团的骨干力量。

补充基层团组织的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找准“牛鼻子”。通过开展大学生向居住地乡镇(街道)报到工作,结合四川“2个2/3”的实际(全省团员中有2/3是学生团员,学生团员中有2/3是大学生团员青年),必须知道和明确,大学生团员青年这个“大多数”团员中的“大多数”就是我们需要找到的“牛鼻子”。通过对8万份高校大学生的问卷分析,有超过70.81%的受访者愿意在假期为家乡或大学所在地区作贡献,其中,尤其是本地籍大学生团员青年的服务意愿更加强烈。他们不仅熟悉当地情况,对家乡具有天然的归属感,而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充沛的精力为家乡服务,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丰收”。乐山市金口河区团委负责人反馈,他們率先探索从报到大学生中选聘了以本地籍大学生为主的9名大学生团员青年兼职乡镇(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本地籍大学生为主体的团员青年在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渠道探索中具有众多“先天”情感优势和“后天”能力潜质,将这些讲政治、有知识、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团员青年转化为基层团组织骨干力量,不仅能及时有效补充当地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解决基层团组织用人的眼前问题,还能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储备优质人才资源,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在抓住了“统选兼用”工作转化对象这个“牛鼻子”之后,需要进一步思考何时开展“统选兼用”工作以及何时发挥兼职团干部作用的问题。相对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干部和其他有自己主业工作的对象来说,大学生团员青年有近3个月的寒暑假时间,这期间可以全身心投入基层团组织工作,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专职团干部”。并且,对于有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需求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兼职基层团干部能满足其需求,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团的基础工作和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为做好职业规划积累经验;对于尚不知道怎样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的部分大学生团员青年来说,兼职基层团干部正好能为其寒暑假“赋能”,解决大学生假期“干什么”的问题。与此同时,团成都市新都区委负责人反馈,寒暑假期间正是“学社衔接”、春运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集中开展时间,对于基层团组织来说,寒暑假期间用人需求矛盾最为突出,这期间开展“统选兼用”工作,能够及时补充工作力量,有助于基层团组织完成主责主业工作和助力中心大局工作。

寒暑假这一重要时间段,是开展“统选兼用”工作把志愿者“升级”为团干部的最佳时间,能让团员青年找到团组织、让团组织找到青年,有利于打通校内外团的建设和工作。大学生团员青年作为兼职团干部在假期间履职尽责,不仅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也符合基层团组织阶段性用人矛盾的需要,同时还可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和常态化联络机制减小物理空间的阻碍,做到“不在场但不缺场”,实现长期性补充基层团组织力量的目的。

在前期开展大学生团员向居住地报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先行先试经验,2021年开始,团省委在全省包括32个改革试点县在内的75个县(市、区)启动实施了以面向大学生团员青年为主体,选聘团县委青年干事、乡镇(街道)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等团组织工作力量的“统选兼用”工作。

省级尽心“统”。团省委制定了《全省统选兼用工作实施方案》和“保姆级”《工作操作手册》,明确了工作标准和选聘流程,鼓励全省21个市(州)和32个试点县先行先试,激发基层探索创新,并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厘清内在逻辑,形成工作经验,通过“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每月要情》、《青年动态》等平台进行推广。

市县细心“选”。各地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在开展岗位需求摸底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设置选聘条件,细化工作流程,严格工作纪律,组织专家队伍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择优筛选,确保选聘人员政治素养和能力素质“双过硬”。团宜宾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统选兼用142名乡镇(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广元市利州区结合小区团建选优配强小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眉山市彭山区结合校地共建选配大学生兼职团区委干事。

县乡精心“用”。威远县、资阳市雁江区等地对新任职兼职团干部进行专题培训,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团务及团内纪律教育。汉源县、岳池县、平昌县与兼职团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工作清单,定期实施考核,并发动团员青年、群众、媒体进行监督。成都市邛崃市、南充市顺庆区、达州市达川区等地建立岗位激励、级别激励、薪酬激励等机制。

回答“怎么做”问题是探索破解拓宽团干部来源渠道的关键环节和决定性步骤,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过程。回答好“怎么做”的问题,需要从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更加全面、科学、系统的角度做好工作部署安排;需要从微观层面做好工作的落实,实现省、市、县各级团组织一体化推进,并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性化原则,做到因岗选人和因人设岗相结合。同时,进一步加大推进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完备的选聘、培养、考核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团组织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展“统选兼用”工作,找到了一条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一是拓宽了干部来源渠道。探索形成了一套“将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的路径和模式,招引了一批团员青年,补充了一批团干部,建强了一批基层团组织。二是探索建立了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干部选用方式。从彰显团员先进性的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从兼职团员青年实际情况出发,量体裁衣设计符合大学生团员青年身份属性、情感需求、能力特征、时间特点等情况的团干部选配方式。三是强化了基层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引导团员青年担当作为,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体现了团组织的政治性;把优秀大学生吸纳进了基层团组织,激发彰显了团员先进性;打通了校内外团的建设和工作,让团组织找到了团员青年,实现了从青年群众中来到青年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团组织的群众性。

猜你喜欢
团员青年团干部团员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如何创新基层团员青年工作
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用新媒体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开卷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
开卷
百名专业团干成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