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对话与共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的三重构建原则

2023-06-16 12:25陈希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鸣对话高校

[摘要]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朝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维系自身教育正义、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与达成“立德树人”根本追求是当下高校思政课亟需破解的三重常见难题。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革新师生共同体建构原则分别予以应对。依循“承认”原则,师生通过在爱、权利与成就3个领域建立起承认关系,可防范思政教育场域中不义现象的萌生。依循“对话”原则,师生通过规范的主体间课堂语言互动共主课堂、共享视域、共筑信念,可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循“共鸣”原则,师生通过聆听与回应世界与彼此来祛除育人活动中的“全面掌控”思维,可有效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思政课师生共同体;承认;对话;共鸣;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08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13

当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育“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朝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三重常见难题亟需破解。第一重难题关乎思政课的底线问题,即高校思政课应如何维系自身的教育正义。第二重难题关乎思政课的核心问题,即高校思政课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三重难题关乎思政课的根本问题,即高校思政课应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同时思政课要注重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1]。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这些论述都提示我们,思政课归根结底是教师与学生的思政课,办好思政课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投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何种原则对待彼此将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和育人效果。因此,重思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建构之道是破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发展难题的合理出发点。

一、维系教育正义底线的“承认”原则

对于正义的探讨简而言之就是要回答如何能让人过上良善的生活这一问题。因此,对正义的追问既是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教育的归宿。但欲使教育能够保持其初心、实现其使命,师生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必须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守正义底线。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同样也是在这双重意义上与教育正义问题紧密相关。一方面,就其教学内容与目标而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担负着确保新一代青年理解正义、追求正义、维护正义的使命。而且更为重要的则在于,高校思政课所阐述与传递的是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而非其他意义上的正义观。这种正义观将身处其中的个体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以便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视为判断一个社会或集体正义与否的核心标准。相应地,对社会不义的批判的目的也不局限于公正地分配某些权利或“好事物”。这种批判更多地旨在破除各种限制个人以及人类朝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各种障碍。借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追求正义便是“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3]。对于这种正义何以可能的追问正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起点与归宿。另一方面,就高校思政课日常教学实践来看,践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师生共同体能够正常开展思政教学活动的前提保障。如若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自身尚且不能践行其所传递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那么不仅关于正义的教育无从谈起,甚至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得其反,引发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厌恶与反感。

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必须坚守教育正义底线,在教学过程中应极力杜绝诸如言语或身体暴力、不公正对待、强制打压个性成长等现象的发生。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耐特看来,这些行为看似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主体对于他者的“蔑视”,是对于他者的“承认”的遗忘[4]。而为避免此类不正义的“蔑视”现象萌生,师生当以“承认”为原则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即理解彼此对于“承认”的渴求,给彼此以获得“承认”的机会。根据霍耐特对于主体间“承认”关系的分析,师生共同体间所需构建的“承认”关系应包含3个不同层面,涉及3种具体形式,分别防范3类教育不正义现象的发生。

首先,“愛”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应予以重视的第一种主体间承认领域。在师生日常相处过程中,学生首先渴望的便是被教师承认为爱的对象。这里所谓的爱是指:老师能够给予学生的介乎于父母对待子女、朋友对待朋友之间的无附加条件的情感关怀。换言之,师生在爱的层面建立起承认关系意味着:教师因学生与其具有特殊的师生伦理关系而自愿地向学生倾注心血、表达关心,而学生则不需事先做出任何独特成就便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到这种关爱。从心理学上看,当学生能够充分地享受这种无附加条件的关爱时,便会打消掉心中潜在的恐惧感,不再担心被地位高于自身的教师抛弃、拒绝、嘲讽、虐待,进而更为自信地投身到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之中。反之,如果学生受到教师辱骂、体罚或者更为恶劣的身体侵犯,那么学生将陷入由无法自主掌控自己身体而引发的失落、无助和幻灭之中,进而丧失与他人进行实践交往的自信心和对于外部世界的信任。因此,理解学生对于教师之爱的渴望,在师生之间架构坚实的情感缔结是通往教育正义的第一步。而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够走近学生身边、走到学生之中、走入学生内心,有边界、有分寸、有技巧地向学生表达诚挚的关怀。

其次,“权利”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应予以重视的第二种主体间承认领域。在爱的基础上,学生还渴望被教师与同学承认为是与所有同学具有同等权利的个体。在课堂中,学生对于权利平等的要求通常包含两个具体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互为补充的。一方面,学生要求既定的课堂规则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全体同学同等有效,进而保证共同体中所有个体享有同等的义务和权利。这些权利和义务包括班级中全部学生都可以均等地享受教学资源,接受统一标准的考核等多个方面。另一被忽视的方面则是,学生还要求包括自身在内的全体同学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制定课堂规则的权限,进而保证共同体中所有个体的诉求都能得到同样的对待。例如,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经由全体同学提议和商讨后通过的课堂规则往往能够得到学生的真心认可与践行。学生对于由老师一人规定的或少数同学提议制定的课堂规则往往表现出轻视和怠慢。更进一步看,学生对于权利平等的强烈诉求反映的是其对自我尊严的捍卫。而一旦某个或某些学生在课堂中被当作“权利的他者”而被不公正地特殊对待,学生不仅会为被褫夺了合理权利而愤怒,更会为自己的尊严受到藐视而深感挫败。因此,尊重学生对于平等权利的要求,在师生之间建立开放、公正的课堂规则制定与执行机制是高校思政课维系教育正义的进一步任务。而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时将部分权利公平地让渡给全体学生,使其在制定课堂规则和监督课堂规则实施状况中有发言权和参与感,以便提升课堂规则的合理性、适用性与公正性。

最后,“成就”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体应予以重视的第三种主体间承认领域。除了对爱与权利的期待之外,青年学生还渴望其自身独特的成就能够得到集体的承认。这里所谓的成就泛指共同体中某位成员为实现共同体的共同目标所做出的贡献。而就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情况而言,师生共同体的共同追求目标可以粗略地划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是直接的、可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的且易于量化考核的目标,即习得特定范围内的知识与技能。共同体可以通过举行公平考试的方式来对于某一学生是否达成这一目标进行较为客观的评判。然而除此之外,师生共同体还有指向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其他学习目标。但第二类目标往往是间接的、需要团体配合完成的且较难量化考核的。也正因如此,学生往往更需要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达成的结果予以充分的多种形式的具体承认。无论是卷面考试的成绩分数还是对来自同学与师长的由衷赞美、肯定或表扬,不同形式的承认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极大的自豪感。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难以得到来自教师或同学的公正、及时的积极反馈,这种自豪感便难以萌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也会相应减弱。因此,呵护学生求学过程中追求成就的进取之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公平竞争、真诚赞许的融洽氛围,可进一步筑牢高校思政课教育正义底线。而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探索适合思政课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学生综合考察方式。综合考察方式应兼顾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囊括基础标准考试与多元个性点评,融合教师评判与生生互评,最终建立全员积极投入、互相真挚肯定、共同成长进步的良好学风。

二、开启课堂有效教学的“对话”原则

思政课课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也是重构思政课师生共同体的核心指向。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有3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是形式有效,即教学形式能有效适应时代新特点。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因此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主动运用新技术、革新教学形式,将难以在信息碎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对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新一代青年形成吸引力与引领力。其次是内容有效,即教学内容能有效满足培育时代新人所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承载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关切时代之问,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清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关涉真理之问,以深厚学理作为支撑,把道理讲深讲透;关心个体之问,了解学生之所惑,有针对性地回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最后是结果有效,即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能在认知的基础上对所学理论形成认同,在接纳的基础上将课堂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终身践行的理想信念。

由此可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成形式、内容与结果3个层面上有效教学。而这也就要求思政课课堂要以合理的原则构建师生共同体,促进师生共主课堂、共享视域、共筑信念,最终共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因此,能够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前提保障的“对话”原则应被视为构建高校思政课课堂师生共同体的又一重要原则。所谓的“对话”是指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的基于交往理性而进行的主体间的话语互动,是“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的一种核心经验”,可以促进不同的参与者“克服自身最初的主观观念实现共同的合理理念”[5]。更具体而言,思政课师生共同体应依循的“对话”原则包括以下3方面的更为具体的要求。

第一,将课堂教学视为主体间进行的课堂语言互动行为。在“对话”原则下,教师与学生都应将对方当做是有独立人格、不同主见、一定能力且可与之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主体来看待。对于彼此主体性的认可和尊重是展开有效课堂语言互动的最为基础的前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话”原则的这一主张应从两个层面予以贯彻。从外在与形式的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模式应从教师一人“独白”向师生双向“对话”转变,让学生从“被动沉默者”转为“主动言说者”。但是从内在与实质的层面来看,为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师生双方还需要进一步地改变对于各自身份的传统认知与定位。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作為“先闻道者”在学识的深度与精度上优于学生,但在人格上与学生并无高下之别;学生则应发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自己在信息获取途径和获取能力上并不逊于师长,因此对师长应保持礼貌但不必一味盲从。只有经过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师生才能共同将教学活动视为精神平等、人格独立的主体间的无强制性的相互敞开与彼此接纳的过程。因此,内在与实质的转变是促进课堂外在与形式的革新的基础。目前,随着智能化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教学模式正在不断革新。但无论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抑或分众式、问题式等创新教学模式,归根结底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都是其中“活的灵魂”。

第二,师生共享的“生活世界”是教学语言互动得以开展的基础与核心主题。依据哈贝马斯的见解,“生活世界”是进行交往行动的主体们已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自明的世界。它是全部交往行动得以发生的基础。进行交往行动的主体们所共享的“生活世界”将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储蓄库”为其全部的对话提供语境、话题、内容、语词、语法以及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等。更进一步看,“生活世界”包含有文化、社会与个性3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文化指向关乎客观世界的各种知识,这些知识既是社会成员彼此理解的前提,同时也是共同创造的成果。社会指向关乎社会世界的秩序与规范,这些秩序与规范能够促成社会成员的团结。个性指向关乎主观世界的个体言语与行动的权限,个体通过行使这些权限参与社会交往并实现自身的社会化[6]。就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情况而言,其教学内容可以被视为对师生共享的“生活世界”的重新发现与承继创造过程。尽管师生共同体在相对独立、封闭的教学空间中展开交往行动,但是这种借由教学语言展开的交往行动仍然与师生共享的整体“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高校思政课全部教学内容都围绕“生活世界”而展开、基于“生活世界”而有效、指向“生活世界”而有意义。在回答“时代之问”时,师生共同体本质上是在对“生活世界”中的文化要素进行承继。由此,学生将对客观世界是怎样的形成认知。在回答“学理之问”时,师生共同体则是在对“生活世界”中的社会要素加以体悟。由此,学生才能对为何如此理解世界产生认可。在回答“学生之问”时,师生共同体对“生活世界”中的个性要素灵活运用。由此,学生最终对身处社会中的个体应有怎样的使命产生认同。换言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所需回答的3种追问与“生活世界”的三重要素正相契合。也正是通过回答这三重追问,教师才能最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的准成员过渡为正式成员。

第三,师生共同体基于理解而达成共识、获得真理并促成实践,但为此师生的对话需遵循一定的规范。学生是否获得知识并形成信仰是衡量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结果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后仍只能死记硬背、一知半解地记住一些零散知识碎片和价值观口号,那么这种课堂教学显然是无效的。但更进一步来看,在这些无效教学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则是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症结,即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换言之,正是理解的缺失使得学生难以被教师领入真理的场域,因而只能畏于师长的权威、考试的压力囫囵吞枣地简单记住若干教条,并且在理解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就更谈不上去践行所学内容了。因此,让教师教得会、让学生听得懂是高校思政课提升教学有效性所必须解决的难题。正如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如欲使对话双方互相理解并形成共识,参与话语互动的主体双方必须对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加以规范,并尽可能地为这种理想对话的发生创造环境。基于相同的道理,思政课师生共同体也需要对彼此间的语言互动加以规范,使得课堂对话满足真实性、合法性与真诚性3项基本要求。其中,真实性要求师生都保证各自只提出真问题与真命题;合法性要求师生遵守社会一般用语规范;真诚性要求师生都抱有赤诚之心分享各自的经验与见解。通过改善师生间话语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师生共同体最终可以促成彼此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达成“立德树人”追求的“共鸣”原则

门类齐全、课时充足的正义、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但并非全部图景。因为从更为根本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是基于课堂教学但又高于课堂教学的对人的道德教育活动,以“立德树人”为其根本追求。将思政课的本质理解为对人的道德教育活动意味着:首先将进行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受教育的主体均理解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活生生的感性的人;其次将教育活动的过程理解为人与人、灵魂与灵魂间的承认、对话和触动;最后把教育活动的目的定位为使得受教育者在社会中能够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高校对于人的道德教育活动则有着更为明确的指向。受教育的主体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当代青年人。而使其继承革命理想、吸纳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升个人品德,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而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追求,一方面,每一门课程乃至每一节具体教学都应在其基于学科逻辑而开展的显性教育之中贯穿启智润心的隐性教育;另一方面,思政课应为教师的育人工作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留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这些具体而现实的要求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在“承认”与“对话”两重原则的基础上,思政课师生还应以何种原则对待彼此、结成教学共同体,以便共同完成感性的人对于感性的人的道德启迪活动。

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著名学者哈特穆特·罗萨的“共鸣”理论可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罗萨同样观察到了现代社会中教学与教育发生背离的现象。他指出,在各种技术的加持下精准的教学变得更为容易,但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却更易被忽视[7]。甚至,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教学活动非但不再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是教育的反面。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严格地“掌控”着学生,将学生视为有待分析、形塑、规训的对象,并时刻对学生进行精准测评以便确认其仍处于教师预设的轨道中。而这种“全面掌控”恰恰阻断了学生对于世界的倾听与回应、阻碍了师生之间心灵的呼应,更将全体学生拖入了无意义的成绩“内卷”之中。因此,罗萨认为应该通过重新发掘人与世界的“共鸣”关系以此对抗教育过程中无处不在的工具理性思维,让学校教育回归其育人本质。在其看来,无论是一个人、一处风景、一段旋律或是世界中的任意片段都可能对主体产生一定的触动。当主体接受到外界的触动并对其自主地发生回应时,主体与世界的某一片段便发生了“共鸣”。处于“共鸣”之中的主体会因这一独特的偶遇发生一定的转变,使得自身变得丰盈。但不同主体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必然具有不确定性。概言之,触动、回应、转变与不可控的成长被罗萨看作是理解主体与外界的“共鸣”关系的四个关键词[8]。而当高校思政课面对类似的育人挑战时,以“共鸣”为原则构建师生共同体是一种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的尝试方向。

第一,增进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固然能够提升其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理性把握,但引发学生与世界的某一片段产生“共鸣”才能使其萌生道德情感与动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将自我视为促进学生与世界发生“共鸣”的引导者。而相应地,学生则应主动接受教师引导积极地与世界发生“共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是不能达成育人目的的[9]。反之,如果思政课教师能够善用“大思政课”,“会讲故事、讲好故事”[10],让学生在鲜活案例中受到感动与启发,思政课的育人工作则水到渠成。事实上,无论是善用“大思政课”还是“讲故事”,其本质上都是要求教师为青年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心灵能够倾听世界的呼声进而产生悸动。处于与世界的某一片段“共鸣”中的学生将把这些由触动而产生的感受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经验,并由此产生个性化的自我发展。可见,引发学生与世界的“共鸣”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由途径,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也需朝向促成“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共鸣”而努力。这也就要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案例、情境,在以对话形式展开的显性教学中时刻贯穿激发“共鸣”的隐性教育。

第二,学生通过与世界的某一片段发生“共鸣”进而获得自身成长的过程往往是个性化的、开放性的与渐进发展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正确理解学生人格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对于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和结果施加不当干预。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11]。如果将帮助学生与世界产生“共鸣”视作思政课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创新路径之一,那么思政课教师也应充分把握学生与世界所建立的“共鸣”关系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半掌控”的态度来陪伴学生,支持其完成自我成长。在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当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展示某一素材时,不同的学生能够从其中“聆听”到的信息各不相同,每个学生内心涌现出的“回应”也与各自的专业背景、学习经历、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这一现象表明个体与世界的“共鸣”总是个性化的。同时,教师通常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其展示的教学内容获得特定的启发,但学生基于教学内容产生的所思所想时常会超出教师的预期。换言之,在特定契机下个体与世界究竟能够产生怎样的“共鸣”总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此外,学生的自我成长总是有赖一次又一次的“共鸣”,学生只能在反复的触动和回应中循序渐进地成长,并且不同个体的成长具有显著的不同步性。概言之,学生与世界的“共鸣”具有一定的“不可掌控”的特点。如果教师秉承工具理性思维,提供“标准答案”强制学生获得同样的“感悟”、采用“量表”反复测算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度,无疑会破坏学生与世界的“共鸣”关系。但减少“全面掌控”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就此可以完全放弃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只是在“共鸣”原则下,思政课教师应以一种“半掌控”的態度面对多元化的学生,既做好学生成长的把关人,又为其个性成长留有余地。

第三,引入“共鸣”原则不仅能够帮助思政课师生共同体理顺学生个体与世界之间、学生个体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调整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共同体的整合与发展。在“共鸣”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维度应以一种隐性的方式静谧但有效地彰显出来。在课堂中,学生需要通过自我体悟那些蕴含在思政课教学素材中的无声的道理来获得灵魂的滋养与多元化的自由成长。而教师则是这一过程的辅助者,并且以非工具理性的全新视角去发现、记录与鼓励学生的成长。相应地,当高校思政课不再机械地、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窄化为灌输知识、提升成绩、优化数据时,作为受众的广大学生也便能够从无止境的成绩“内卷”中摆脱出来,以同样超越工具理性的“半掌控”的态度来探索、接纳与肯定自我人格的特质与魅力。正因如此,“共鸣”原则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以非竞争、非功利的心态对待自身与同伴,改善生际间日益显著的疏远甚至敌对的关系;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共鸣”原则的引入还可以减轻学生对于思政课课程成绩的焦虑,防止青年学生过早地因在无止境且无意义的同侪竞争中感到挫败而陷入倦怠乃至选择“躺平”。

参考文献:

[1][10][1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78-385;386;385.

[2]新华社.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28.

[5][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36;189.

[7][8]哈特穆特·罗萨.不受掌控[M].郑作彧,马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109;54-61.

[9]田丽,赵婀娜,等.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报,2022-05-22(01).

(责任编辑:刘丽)

Recognition, Discourse and Resonance:Thre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Commun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HEN Xi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three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urses are to maintain educational justic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pursuit of “Build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se issues can be solved by reforming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the teacherandstudents community. By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recogni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of recognition in the three areas of love, rights and achievement.Then they can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injustice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By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discour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codirect the class, share the field of vision and strength their belief through normative inter-subjective classroom language interactions. Then they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resona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o eliminates the “complete control” mindset can listen and respond to the world and each other during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n they can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teacher and students commun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recognition; discourse; resona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收稿日期]2022-12-28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陈希(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東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共鸣对话高校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