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6-17 20:28司志超
公关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文化传播红色文化

摘要: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形成的特定资源。渭华起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北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文章将渭华起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分析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文化传播,红色旅游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立足于中国实际,为解决中国不同阶段的历史问题,为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而产生的先进文化。这种先进文化既包括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包括各种历史革命纪念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等。渭华起义是在全国革命陷入低谷时,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全国最有影响的起义之一,打响了西北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是陕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1],是红色文化资源、党的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应把渭华起义这片红色阵地坚守好,把红色故事讲好、讲活,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2]作为渭华起义的物质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渭华起义纪念馆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AAA级旅游景区。以渭华起义纪念馆为依托,发展渭华起义红色旅游,促进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华州区委、区政府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力度,着力打造以渭华起义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全区红色旅游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注重交通建设,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要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就必须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其他完善的公共设施。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华州区县城的西南方向,位置偏僻。为此,近几年来,华州区委、区政府在党中央针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号召下,在村村通国家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由310国道直达纪念馆的红色线路,建立了华州西高速口,可以下高速后直接到达这条红色线路上。这条线路方便了人们对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其沿线旧址和沿线的宣传海报也对教育后代传承革命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州区红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渭华起义作为陕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其文化精神需要传承。纪念馆工作人员从建馆之日起已出版或参与出版《渭华起义》《渭华起义故事民谣集》《渭华起义英烈谱》等10余种书籍,协同拍摄、制作了《渭华起义》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纪念馆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活动,如深入部队、机关、学校进行宣传;聘请老红军到纪念馆给参观者作报告;与军队、多所学校、单位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书等。同时,成立陕西省首批党性教育示范基地渭华干部学院,学院以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为灵魂,在“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基础上,让参观者领略到了大西北的红色气息。

(三)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速红色旅游发展

由于起义旧址不仅含有纪念馆内的五处遗址,还应包括三教堂、郭家庄小庙、药王洞、高塘会馆等,所以华州区委、区政府在扩充红色文化板块的同时,还将通过渭华起义纪念园与高塘小城镇深度融合,将原有的高塘会馆、药王庙、秦岭一号漂流、毛氏远祖地、毛沟村、涧峪等文旅景点串联,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实现红色旅游新的跨越,以红色旅游带动绿色发展,提升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一)渭华起义影响深远

1928年5月爆发的陕西渭华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北方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西北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是当时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革命暴动,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3]渭华起義虽然失败,但它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创立西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验教训,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党培养出一批优秀革命骨干与领导人物。“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渭华起义将永远存记于人民群众的心中。

(二)政府重视红色旅游

发展红色旅游,是国家的重大决策。“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红色旅游规范化发展水平”[4]。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以弘扬中国的民族精神为主题旅游活动。它将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人民大众的参观游览过程中,以此增强对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专项旅游。渭华起义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应当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渭华起义的历史、渭华起义精神通过旅游的方式展现出来,传输给人民大众,让人民大众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渭华起义,了解革命先辈的艰苦以及目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给予人们精神的激励与思想的启迪。

(三)渭华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渭华起义纪念馆地处关中东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与渭华起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互补,旅游资源丰富。如渭华起义纪念馆向西距离古城西安90公里,向东距离国家5A级风景区华山风景名胜区50公里,两者中间风景众多,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骊山风景区、王尚德烈士陵园、被专家学者誉为“陕西的九寨沟”的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除此之外,渭华起义纪念馆所在区县——华州区有“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5],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皮影、剪纸、面花、黑陶、蹦鼓、竹艺等,对游客有较强吸引力,可以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

虽然在华州区委、区政府以及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渭华起义红色旅游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要以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旅游的需要,在客观上,与其他红色旅游发展地区相比,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华州区西南部的高塘塬上,这里虽然修了直达渭华起义纪念馆红色线路,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但是渭华起义纪念馆周边基础设施差。首先,渭华起义纪念馆距离市区中心较远,专线道路狭窄。若遇到重大节日,例如清明节、渭华起义周年纪念等节日时,会出现交通堵塞尴尬局面。其次,周边住宿软硬件有待提升。虽然渭华起义纪念馆距离镇中心较近,但是由于高塘镇发展缓慢,街上的宾馆主要是卫生等各个方面不达标的民宿,游客若想休息,就必须驾车前往渭南市区或者华州区县城里。再次,周边饭店不达标。若一些游客对于食物有所挑剔时,则会导致游客需要自带食物或者饿着肚子去其他地方就餐。

(二)缺乏有力宣传

作为西北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渭华起义的影响就全国乃至全省来说是非常有限的。首先,虽然渭华起义在中共党史上具有很大影响作用,但是如今的知名度有限,对其革命历程的了解,只有相关研究学者与当地群众略知一二。[6]其次,就华州区本身而言,它在红色旅游产业的宣传方面与周边县市相比还有差距。例如,富平县在宣传时有重点,有规划的进行宣传,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旅游路线,而华州区在这方面做的有所欠缺,旅游线路的开通上与富平县差距较大。

(三)缺乏参与性与体验性

首先,随着人们所受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旅游业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人们更加注重该旧址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纪念馆才会对游客有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而目前,渭华起义纪念馆的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属于参观浏览型,展示形式多为过去的一些遗物和一些文字介绍让游客参观学习,缺乏新意。同时,馆内配备的讲解员讲解过程中呆板不生动,缺乏与游客的互动性。其次,就渭华起义纪念馆而言,现阶段它仍是倚靠政府政策扶持,注重政治教育,而非红色旅游产品发展,不注重游客的参观心理,这样的结果也会阻碍渭华起义本身红色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发展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渭华起义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强调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宣传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导致红色旅游会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节假日时呈现出排浪式的发展趋势。就渭华起义纪念馆而言,要完善旅游设施。针对交通堵塞而言,建议交通管理局与旅游局应及时引导自驾游游客,缓解交通堵塞状况。就旅游住宿而言,建议修建一批有关中特色并弘扬渭华起义精神的宾馆,让外地游客能身临其境的感知关中文化以及渭华起义精神。就游客吃饭而言,建议精心打造一个具有高塘镇特色的美食城,让游客能够品尝到本地的美食;同时,研发一批可以让游客带回家的真空食品,将高塘镇的美食文化传播出去,促进渭华起义红色文化传播。[7]

(二)多元化拓展对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的传播

對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的传播,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善于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扩大宣传。首先,政府、企业、民众等作为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应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动渭华起义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不仅离不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更离不开大众媒介的传播。在大众媒介传播上,需要拓展网络传播形式,例如开通渭华起义纪念馆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扩大传播的覆盖范围,满足各类群体的需求,从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再次,就政府而言,建议其通过招商引资、旅游推介、商贸洽谈等多种方式传播渭华起义的红色文化,同时优化投资环境,将资金、人才流向红色文化的旅游发展中。最后,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不应仅仅局限于它以前的历史文化,而应与时俱进,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诠释其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用新途径去传播,以此来拓展渭华起义的红色文化传播,推动其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创新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形式

由于渭华起义红色旅游形式比较单一,对游客而言,缺少参与性与体验性。为了增加渭华起义纪念馆对游客的吸引力,建议当地政府将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结合,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让游客深刻感受到华州区红色文化的熏陶。对于渭华起义纪念馆来说,开发一些可以通过模拟当年的战争、生活、工作的场景的互动性设施,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在展览馆里,可以采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将所展览内容通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如红色文化VR阅读的实施、建立数字化资源的展示与传播。除了这些组织参观浏览外,还可以让游客穿一次军服,当一次参战民众,吃一次当时的食物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性,从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促进渭华起义的红色旅游发展。

本文系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维度研究(ky2021-1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忠杰,由文光.弘扬渭华起义精神加快建设西部强省[N].陕西日报,2008-05-07(002).

[2]王萌萌.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J].文化产业,2023(02):45-47.

[3]雷云峰.渭华起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J].人文杂志,1988(6).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05):28-46.

[5]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映像华州[EB/OL].(2023-03-22)[2023-04-21]http://www.hzqu.gov.cn/resources/site/1/html/ zjhz/hzqq/202212/151681.html

[6]吴晓涵.论红色文化在渭南城市形象构建中的运用[J].新西部2017(10).

[7]王晓霞,肖薇薇.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传承,2016(09):8-12.

(作者简介:司志超,职务:助教,研究方向:文化哲学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雪威)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文化传播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