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及“菜+N”词义与词源探析

2023-06-18 06:12漆玉铃
客联 2023年2期
关键词:词源词义

漆玉铃

摘 要:通过对“菜”及“菜+N”名词进行分析,诠释“菜”字的构词能力,发现“菜”的新义及“菜+N”名词的出现受方言或是俗文化的影响,可见语言间存在着历时上和共时上的影响和交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丰富,语义也会出现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展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语境特征。

关键词:“菜”;“菜+N”名词;词义;词源

一、引言

随着近些年电子竞技及游戏产业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PC端和手机客户端都拥有了庞大的资本群体和受众,由于其独特的竞技对抗性以及广大玩家操作、职业、年龄、层次等的不一致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对战交流语词,如“菜”“菜鸟”“菜鸡”“菜狗”“菜鸡互啄”等,其中“菜鸟”“菜鸡”“菜狗”可依据其相同的结构形式和语法关系概括为“菜+N”形式,其中“N”代表为“菜”所修饰的中心语。

二、“菜”释义分析

在《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对“菜”的释义未涉及懦弱愚蠢等形容詞词性的含义,仅列举了蔬菜、肴馔总称等名词义及通“采”而表示摘取的动词义。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典》所收纳的“菜”的相关构词,可见当时“菜”字的核心词性是名词,主要体现为“X+菜”的结构,“菜”字作为形容词性的比例非常小。

词义的发展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已经包含了对“菜,质量低;水平低;能力差”的形容词词性的释义。“菜”的形容词词义自衍生以来,就得到了广泛运用,因其为单音节语素,不拗口,使用起来也极为方便,故而在游戏平台、网络社区乃至日常现实生活中都极为常见。相关用例如下:

(1)说你菜还真的不是没有理由,你赶紧回家吧,别被小兵打死了。

(2)把你送到菜市场,不用吆喝,就有一大把大爷大娘来买,好菜啊!好菜啊!

(3)墨子这个英雄强是真的强,菜是真的菜。(新浪微博)

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菜”字共有六个义项,其中形容词性的义项有:①愚笨;懦弱无能;②次,差,不顶用。而其中收录与这两个义项相关的词条有:菜瓜、菜乎、菜包、菜货、菜娘、菜梨、菜鸽、菜猪、菜包子、菜虎子、菜脚子、菜窝窝、菜包子柏木,共计十三条。这些词条从构词形式上来看都是“菜+N”结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甚至收纳了“菜鸟”一词,将其解释为:“初学者;新手。也指在某些方面技能低下的人。”“菜鸟”一词的出现与流行,离不开“菜”的构词能力。

三、“菜+N”名词词义与词源分析

1.“菜鸟”

“菜鸟”起初是在网络上兴起的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指的是“网络初学者”或“网络新手”。也可理解为“差劲的新手”,与“恐龙”(长得丑的女生)、“青蛙”(长得丑的男生)、“大虾”(网络技术娴熟的嘲民)等网络用语一并流行着。后来范指各行各业业务技能很差的新手。因此,菜鸟泛指对某个领域缺乏基本知识的人,是对这类人的一种非正式称呼,而比较正式的说法应该叫“新手”或“初学者”,对应的英文可以是“newbie”。但“菜鸟”最初不是来源于网络,只是因为网络而流行,因“菜鸟”常被网民用于自称,故常被认为是产生于网络。

一说认为“菜鸟”源于香港,本义即为“新手”,因频繁用于网络而特指“网络新手”,一说则认为“菜鸟”源于台湾口语。

在台湾,“菜鸟”一词原指军中新进的新兵,无论是义务役、志愿役,还是进入军校的新生,都会被称作“菜鸟”。在台军营中,在单位服役有一段时间,清楚许多情况,能够亲自教导新进人员,本身体能战技、本职专长都足以当榜样,说话有点份量的资深士兵,私底下会戏称自己为“老鸟”。故“菜鸟”与“老鸟”相对,为刚从社会进入军中,尚未适应部队规律及生活节奏,随时需要干部或资深士兵的照顾以防出错的新进人员。

葛本仪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说:“和所有词的形成一样,造词也必须具备词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以及已有的语言材料。”“菜鸟”的“菜”,依源于台湾口语一说,解释为“差”或“逊”,而“鸟”在口语中则一般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二者组合构成复合词,“菜鸟”即指“在某方面很差的人”,这和“新手”的含义相距不远。

因此,在电子竞技及游戏对战过程中,“菜鸟”常常用于自嘲、宣泄烦闷或讽刺某一个或几个队友拖全队的后腿。相关用例如下:

(1)玩了三年的游戏,从菜鸟到菜鸟门派首席。(新浪微博)

(2)我就是个狒狒,我就是个菜鸟,我太菜了,我不配玩这个游戏,心态炸裂的一天。(新浪微博)

(3)坚持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还是卸载了,不氪金就打不过,卡等压制血量,本菜鸟是受够了,不想肝了。(新浪微博)

从中可以看出,“菜鸟”含有“水平低下;差;次等”之意,且在具体使用情境中,使用者还可能使用修辞手法以加重语气从而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

2.“菜鸡”

“菜鸡”一词也常在游戏双方态势焦灼或紧张时的己方会话列表中出现,甚至还可能出现游戏结束后玩家于对话框私聊,一对一地彼此攻击的情况。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菜鸡”在福建泉州闵语中为名词,释意“脓包”。又《汉语方言大词典》有载“脓包”之同音词“脓胞”,释为“憨愚的人”,见于西南官话及吴语,但并不见于闽南语。但“脓包”一词关于“讥笑软弱无能的人”的用法早已有之,如《西游记·第四回》:“脓包!脓包!我已饶了你,你快去报信!快去报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谁知他是个脓包,这一点他就担不起了。”因此,“菜鸡”一词的语义重心看似落在“菜”字上,但细推敲起来实有独特的语义源流。

关于“菜鸡”在游戏及网络中的广泛流行,与“鸡”这一语词也大有关系。随着游戏产业的开发、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等的逐渐成熟,游戏的受众群体总量大、层次多、职业差异、素养参差等造就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多方匹配参与环境,一个个“谐音梗”也应运而生。谐音,即利用汉字之间多同音或近音,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从而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当今时代,“造梗”是人们自娱自乐、舒缓解压的有效方式。

社会的迅速发展造就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寻求竞争高压的间隙与工作之余的喘息,常选择便捷的网络及简单粗暴的游戏来进行消遣,但在这一过程中如遇不满或压抑则会加重难以排遣的郁闷及强烈宣泄的渴望,再加之在“净网行动”对塑造文明社会的要求下,部分詈骂语词的封禁促使人们另“造”新词,与“垃圾”谐音的“辣鸡”就是人们选用简单语词运用谐音双关的简单方法“造”出的。“辣鸡”一词在日常语言运用中使用方便,詈骂效果同“垃圾”不相上下,且接受理解容易,如此便很快流行开来。

转而进入竞技类游戏的具体情境中,由于“竞技”对抗性质对水平的格外强调,“辣鸡”就和形容“水平低、经验缺乏、技巧不足”的“菜”联系起来,促进了“菜鸡”一词的广泛流行。也因此,在网友们看来,“菜鸡”比所谓的“菜鸟”还要低一个等级。“菜鸟”多是因刚入门而水平低,“菜鸡”则是实打实地自身实力不足。

3.“菜狗”

“菜狗”与“菜鸟”“菜鸡”一样,都符合“菜+N”的构词形式。“菜????狗”原本出自日本一位插画师朋吉(ぽん吉)之手,是他的“蔬菜精灵”系列作品之一,是一个用于激励???小孩子多吃蔬菜的动漫形象,与苹果猪、生姜鸭等类似。拥有海量用户的QQ应用程序新上线了一款卷心白菜狗表情,指的就是“菜狗”,多用于形容对方或自己“又菜又爱玩”的具体语境。自然而然地,人们就把这个作品与含有戏谑、嘲讽义的“菜狗”联系了起来。相关用例如下:

(1)最近玩游戏,跟敌人对枪很少有能打过的时候,导致极大地不快乐,菜狗的不快乐。(新浪微博)

(2)游戏里的菜狗,真的好多。(新浪微博)

(3)不好好打游戏、不开麦、公屏聊天的连体婴菜狗情侣能不能退出王者峡谷。(新浪微博)

这与我国自古以来“狗”的相关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古代,“狗”与“犬”两词并存,但“狗”本指小犬,后才泛指一切犬,到了现代汉语中,“犬”成了古语词,“狗”为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狗”一词的意义解释是纯理性的,然“狗”在汉语中实为一个文化语词,即“在特定的民族、或地域、或阶层中所具有的或流行著的同特殊的文化现象相联系的、表现了特定的文化内容的词语。因此,同其他民族语言不同,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是以贬斥、否定为情感基调的,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詈骂语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狗”共包含二十个相关词条,但其中“狗吃屎、狗胆包天、狗苟蝇营、狗咬狗、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狗皮膏药、狗屁、狗屎堆、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尾续貂、狗熊、狗血喷头”等十四条都含贬斥义。其中“狗熊”的义项之一为“称怯懦无用的人”,且这一词条乃至其他词条在语言运用中都极为常见,足可见“狗”的贬斥性文化内涵对语言的渗透之深。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快节奏导致的压力与空虚感增强,人们对狗作为家养宠物的陪伴与关怀更加注重与感激,“狗”的贬斥及否定性文化内涵有所淡化,攻击性有所降低而戏谑性有所增加,加上表情包文化的促进,使得“菜狗”一词在网络社区及游戏端口的交流中也流行开来。

四、结论

跟名词与动词相比, 形容词的复杂性在于它的词汇意义大多带有感情色彩, 因为形容词所反映的是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评价。因此“菜”这一语词因其本身的“懦弱愚蠢;水平低下;差劲”等形容词义而在语言运用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一定的不满与嫌弃等主观评价,又因其与“鸟”“鸡”“狗”等在我国文化蕴涵中指有生命的低人一等的其他动物的语词相结合,辅之以情绪或状态处于崩溃迸裂边缘等的具体语境,构成了表示主观情绪程度不等的“菜+N”等可指代或形容具体人物的语词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娟.汉语“菜”字的义项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

[2]葛本仪著.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词源词义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法律解释中的词义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试论汉日同形词词义的异同
字意与词义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