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3-06-20 23:00卢志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应用

卢志强

【摘要】“八桂教学通”智慧教学平台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 ,它是国家数字资源推广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领域的应用对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的灵活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初中九年级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保障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数字资源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八桂教学通”  数字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088-03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并不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教学课堂,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体验感没有增强,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八桂教学通”提供了家校互动功能,在家中也能够看到孩子的状态。软件使用了清爽的布局,所有的功能都在页面中整齐排列。使用方式简单,没有复杂的操作,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八桂教学通”还能自由地切换不同的课程,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合适内容。孩子们的学习进度都会保存其中,等待着家长们来查看。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制定合适计划,最大化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在“双减”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的应用功能,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数字资源的利用效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化学学习课堂,保障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效果。

一、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丰富化学知识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化学课本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标准,并且仅仅让学生掌握化学课程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这种限制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广度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深度不够,同时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的优势,利用其网络搜集、数字资料库等功能,为学生匹配最适合化学知识学习的资料,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内容。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明确“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物质构成的微粒”这一概念,笔者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为学生搜集、展示了“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动画视频。在学生观察视频的过程中,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品红会在静止的水中扩散?”这时,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被很好地激发起来。接着,笔者再播放“分子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笔者还在课堂电子课本中运用工具的“放大”功能,引导学生认识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有序观察,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辅助理解内容的目的;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作用下,学生们会意识到: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无数微小粒子构成了物质。再接着通过深入的探究,学生们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那样,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大大提升了这节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针对性强的课外化学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二、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文字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很难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效果很难有效提升。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应该注重营造化学教学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每个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等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端正其使用化学品的态度。笔者利用“八桂教学通”的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功能,出示“化学品爆炸泄漏事故”等新闻,此外,引入“化肥生产保春耕”“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产量数据”等新闻视频,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化学物质能够促进生产,利国利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的图片、动画功能所吸引,并且这些图片和视频加上线上解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效果。同时,笔者还利用平台上的书签工具,有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补充巩固练习、梳理知识要点。

三、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现象的能力。但由于化学与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存在着非常普遍而且又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必须指导他们了解并留意生活中出现的许许多多的化学问题。当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去理解这些问题之后,往往都会引以为自豪,并觉得很快乐。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八桂教学通”系统介绍了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知识,将化学课程的知识点和平时生产生活实践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可以更有效地打开学生们的思想大门,启迪了学生的思考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为下一节更优秀的化学课程铺下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掌握化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进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例如:笔者在讲授碳酸盐时,课前笔者使用“八桂教学通”中的“搜索”软件,从教材上檢索到了碳酸盐物质在生产生活的实际用途究竟是什么,课堂上教学生们使用厨房的物品去除水垢,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物品的特性,来鉴别日常中的“真”和“伪”(真假金属,真假自来水等),还教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去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常见问题(水华现象、酸雨、高温作用、开啤酒冒泡等)。并结合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指导学生们去加以分析,让学生边学边揭开了日常中的一个个谜团,进而使学生们感到莫大的快乐,也满足了学生们浓厚的需求愿望。同时,笔者还利用平台上的课堂活动,设计趣味性十足的游戏练习,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在课堂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趣味性课堂的形成,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课堂教学上“八桂教学通”的使用,不仅是为了讲授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同时还改革了以前常规的教与学的方式,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的氛围,给学生们创造了一种良好课堂环境,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与求知欲,引领学生们更广泛地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可以积极主动地掌握化学,并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四、运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突出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學难点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构成学习系统最关键、最富有内在实质的学习元素,而课堂教学难题是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障碍与问题。假如知识要点不能把握,难题都没能克服,那么将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完成。在化学课程中,很多不能用文字表述的东西,笔者能够使用“八桂教学通”来辅助教材,将其形象地表现出来,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都转变为学生易于掌握的问题。

例如:从初中化学第四章中“化合物结构的特殊性质”就可以看出内容在逐步变难,而初中学生对掌握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也在此逐步地减退了。讲到化学方程式的运算、物质间的互相变化联系等,一些学生即使兴致很好,可是如果一次次被难住,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步降低,进而降低了学习成绩,所以让学生攻克重难点也就十分关键了,笔者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中的电子教材,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比如化学用语中的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 笔者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中的电子教材,采用分批识记。从绪言出发,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得对不对;二查配平是不是对;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要求有没有注明:五查该画“↑”或“↓”的地有没有画等。把常用金属的化合物、酸的溶解度,编成化学口诀让学生识记,合理地解决了课程中的要点,攻破了重难点,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的发挥,从而提升了教学品质。

五、利用“八桂教学通” 数字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不仅要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的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生本课堂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课上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其建立化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化学反应、结果进行推理,促进其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撒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吗?”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中和反应”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的“计时”工具,限定时间让学生对土壤的酸性进行假设。同时,根据假设内容,具体地列出“Ca(OH)2+H2SO4=Ca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等化学反应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确定了答案:“在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将酸性物质变成盐和水,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六、利用“八桂教学通” 数字资源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听讲,课堂氛围非常沉寂,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乐趣。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缺乏兴趣,那么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效率和效果都很难得到保障。对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数字资源,将“八桂教学通”智慧教学平台中的各种工具、功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氛围要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将“八桂教学通”智慧教学平台中的“投屏”功能进行应用,在实验之前,教师提出问题:“燃烧后装有红磷的锥形瓶质量会怎样?”学生纷纷答道:“质量会变轻。”这时,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称重装有红磷的锥形瓶,记录数据;将红磷点燃,观察实验现象;对化学反应后装有生成物的锥形瓶进行称重。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智慧教学平台中的“投屏”工具,让学生细致地观察数据,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燃烧前后的总质量相同呢?”这时,笔者对方程式5P+2O2点燃2P2O5 进行讲解,并渗透“物质守恒定律”。这时,再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促进其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提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桂教学通”智慧教学平台功能强大,将传统纸质教材数字化,资源丰富,巧妙借助平台特有的电子教材、音频、聚光灯、电子朗读等多种功能实施教学,不断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高。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灵活地、创造性地组合使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多样且功能齐全的工具,积极探索“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的应用功能,比如音频、视频、动画、微课等资源,让课堂教学更立体、更直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丰富、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八桂教学通”各界面的使用都恰到好处,课程资源的运用做到了为课堂、为学生服务。精美的图片、活泼的音频、动态的视频,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有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双减”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资源备课,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可以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平台常态化应用,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龚从荣,何浪.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7)

[2]孟庆宏.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Z2)

[3]李凤华.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1(12):31

[4]刘福增.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5):93-94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应用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图书馆员新角色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