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乐 入口/出口

2023-06-21 08:49傅一波
智族GQ 2023年6期
关键词:黑色

傅一波

拼色条纹西装外套 Versace拼色格纹翻领毛衣 白色牛仔短裤 均为 Ami黑皮鞋 John Lobb暗红色半截袜 造型师道具

黑色镂空短袖 Emporio Armani黑色皮质短裤 Coach黑色皮质短靴 Ferragamo黑色袜夹 黑色条纹丝袜均为造型师道具

忙碌与幸福

三月底的新片刚杀青。五月,耿乐就要赶赴新剧组。2023年伊始,节奏突然快了起来,综艺、平面拍摄也会穿插着奔向耿乐的生活空间。

去年,耿乐有足足4个月“没什么像样的工作”。

“好,我接受。”无事可做对他似乎也不意味着无所事事。“在生活啊。”他说这话时笑得坦然,看不到丝毫的情绪波动。似乎只要是过去了,就无须再放大、重复。

何止4个月,漫长的30载里,他从没有后悔和彷徨。在他特有的“慢节奏”里,耿乐从一个长发的文艺青年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变得平和且专业。

1994年,管虎筹拍处女作《头发乱了》。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就到中央美院碰运气。当时的耿乐20岁,穿皮夹克、留长发,一眼被相中。他就这么入了行。

于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聚了起来,他们抹去了“专业”和“业余”之间的界限。耿乐在其中得以自如地体会“从无到有”的感觉。此后,他也接触到了许多“又敬业、又专业”的优秀演员,慢慢打磨演技,慢慢摆脱稚气。

“当你完全清楚该做什么,目标是什么,也就不再紧张。”

提起《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忆仿若昨日。“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剧组的所有人像是熟悉的小家庭。”如今,变化是巨大的。“(剧组)人更多了,但也更远了。”

所有人为了一部电影耗时7个月。“现在那么奢侈的机会不多了。”耿乐说。

《刺猬》和《嘉年华》算是耿乐自己印象很深的作品。导演的细心指导,耐心微调,让耿乐切实感受到了幸福。

“这种幸福是拍摄作品的享受,而不是制作产品的‘工作。”

温吞水

慢、随性、社恐——这是耿乐形容自己的三个关键词。

他是个慢性子,温吞水的个性,总是最后登机的那个乘客。他说:“同一架飞机,就算你走得那么快,飞机也不会因此而提前起飞。”慢性子、随遇而安的心态亦成为他工作与生活的指北针。

他没有盲目的分享欲,比起单方面的输出,他更在意两个人之间的交流。“我很在意我说的时候他有没有听,或者他说的话题我有没有兴趣,这个很重要。”

他形容自己是社恐,甚至一度夸张到“为了消除紧张感而讨好陌生人”。时至今日,圈内好友仍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孤独和孤僻。相熟的朋友之间,耿乐也很愿意倾听、交流和分享。

荧光绿短款毛衣 Acne Studios编织草帽 Loro Piana

他认为演员是偏“被动”的职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项任务、工作是什么样的。”这种状态与耿乐的性格颇为相似。刚入行的时候,剧组的数量不多,拍戏的节奏很慢,一年拍一部戏也很正常。

他也曾产生过自我质疑。入行五年多时,耿乐陷入了“虚度光阴”的焦虑之中。那时他还没有开始接拍电视剧,一年可能只拍一部戏。大把大把的时间无事可做。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耿乐只能待在家里,看碟片。

“要不然还是画画吧。”

这个念头突然就冒出来了。当时闲得实在没事做了,才会去画画,如今想画画了,却需要挤时间。今昔对比,不免感慨。

ETERNAL GOLD黄K金项链ETERNAL GOLD黄K金图章戒指ETERNAL GOLD钻石装饰黄K金图章戒指均为 Prada

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磨,亦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蜕变。他说不会去做太热闹的事,但也不会是一个苦行僧一样的艺术家。

也许正是这样的慢性子,给予了他很多仔细雕琢的机会。《不速之客》里的变态杀手出租车司机,《突围》里脾气火爆的牛俊杰,《执念如影》里断案如神的刑警队长,个个都不像他,但个个都是他。

本来就是不渴望大红大紫,也不会去毛遂自荐的人。在这样的心态下,“边缘角色”反而更有生存空间。他们也许并不起眼,但耿乐总能找到灵魂共鸣的地方,将其刻画得有血有肉。

蓋不住的羽翼

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some birds weren't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管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有演员的耐心和谨慎,也有艺术家的自由和执拗。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在耿乐身上奇妙地融为一体。

这和他从小到大“自由散漫”的生活环境有关。小时候,父母会替他请假,带他沉浸于电影周;初中毕业,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更是投入了自由群体的怀抱。随后,来到中央美院,甚至连老师都默许了他的散漫和自由,“我竟然在上大三的时候,拍了两部电影。”

而拍戏也不是他的唯一选择。

大学刚毕业时,耿乐在某家公司做平面设计。在闷热天里,穿着西装衬衣、打好领结,到固定的工位、打卡,对着同一台电脑做重复性的工作。日复一日,像个提线木偶。

这种“被束缚和浪费”的感觉让耿乐难受,不到半个月,他辞职了。

他讨厌“流水线”的机械性工作。“演戏是有创造性的,每一天都不一样。就应该在一个很宽松、很自由的环境里,才能无中生有、才能做白日梦、才能创造。”

也许就是这股自由不羁的感觉,让管虎导演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留着长头发的“怪才”。

第一次去摄影棚的时候,耿乐还是个外行。满地的各种器材、来回穿梭的工作人员,不免有些杂乱无章。等他熟悉以后,才发现摄影组、灯光组、美术组、服装组、化妆组……各个行业的艺术家井然有序,凑在一起为了一件事去努力,“这个就挺过瘾。”

黑色西装连体裤 黑色皮质套袖均为 We11done黑色皮質短靴 Ferragamo

孔雀蓝针织上衣 卡其色裙裤均为 Yoikadakada 焦糖色编织凉鞋 Loro Piana

当然,飘逸的长发未能“存活”太久。高中时物理老师让剪,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姜文导演也让剪。耿乐直愣愣地问一句“为什么不能用头套呢”,逗乐了姜文。

半路出道的耿乐,初入剧组时还是个“愣头青”。会在开机时不知所措,也会在熬夜拍戏时脾气暴躁,但他就这样慢慢学着。及至后来,耿乐还能在与导演意见相左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变动的环境给了他坚持的理由,但真正推动他行走三十载的,不是“喜欢”,而是“不痴迷”。

不管是演戏还是画画,耿乐从来不会痴迷于某一件事。拍摄平面时,他自然、舒适,会跟摄影师主动沟通,也会积极去看样图效果。前卫大胆的服装下,他的肌肉轮廓清晰,身材挺拔——但健身也不是他的必需品。需要投入时间、生命,甚至整个自我的爱好和职业,太累。

“不痴迷,也就不会被消磨。”

工作与生活就好比一方容器,容纳了他的所有不羁和散漫,在不停的奔赴之间,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就此跃然荧幕。

在“玩”的路上

人生很长,他从没想过加速奔跑,也不想提前预览。

对耿乐而言,最好的状态不是“挑战”,而是“玩儿”。演一部戏就像一次旅行,耿乐享受在现场“玩儿”的感觉。也许在外人眼里,拍戏这件事,无非是冰冷的影棚与机械式的对白,但身在其中的耿乐清晰地看到乐趣所在。

拍了多年电影,初次接触电视剧时,耿乐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量的台词、快速的工作节奏,不熟悉的感觉让他非常紧张,“你拍过电影不等于你可以胜任电视剧”。

第一个转变很快就来了。2009年,耿乐接到了一个剧本——《跟我的前妻谈恋爱》。刚看完剧本的时候,耿乐下意识就要推掉。因为他要饰演的角色是一个“话痨”,是一个能把老婆吵得哑口无言的人。这与现实中的耿乐相去甚远。

经纪人劝他:“你为什么不试试呢,你怎么知道你演不了呢?”

“好吧,那我就挑战一下。”

每天收工以后,耿乐就开始背词,一直背到晚上12点。开拍时语速需要特别快,还不能卡顿,这对不健谈又慢性子的耿乐来说,确实压力很大。看到他苦背台词的模样,搭档小宋佳都忍不住说:“这真的是,让全世界最不会说话的人演了一个最会说话的人。”

硬着头皮演完的感觉并没有那么糟糕。最后看到成片时,耿乐大吃一惊,“这人可真能说,但是肯定不是我。”有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了,这部戏因此成了耿乐的转折点。

他说,别自己给自己设限。

在2018年拍摄《突围》时,耿乐问搭档闫妮:“你觉得牛俊杰这个人物跟我哪里像?”结果闫妮回了一句,“你跟他哪都不像。”

短暂的诧异之后是兴奋。耿乐开始享受转变,毫不相似意味着他的创作空间有无限大。“这个太爽了。”于是就有了脾气火爆的“人间清醒”牛俊杰。

耿乐不喜欢打无准备之仗。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他会非常自信。他让许多边缘角色有了“生存空间”,同时也给了自己无限的“成长空间”。每一部戏都有可供挖掘的东西,每一部戏都有可以学到的东西。

正如他所言,东奔西跑,才是演戏的乐趣。上台领奖,不是。

永远在适应,永远在“玩”的路上。面对过去,他偶有怀念,但绝不追忆。面对未来,他不怕挑战,也绝不给自己“设限”。

大约十几年前,耿乐和同学做过一次关于《出口/入口》的艺术展。

耿乐为自己参展的作品取名为《相》。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20岁之前的人生:用近百个五官石膏随机拼贴后,置于一面白墙之上。另一部分,是他转型成为演员后的作品剪影:以投影的形式,循环投影在石膏像群上。站在远处看,二者偶有重合,却又完全不同。

现在的耿乐好像仍在“出口与入口”处驻足,也在独特的慢节奏里,与时间并肩而行。

猜你喜欢
黑色
黑色的太阳
小心,黑色闪电
寻找黑色风衣
黑色的“炸弹果”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黑色
漆黑一片
黑色灵光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