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文化生态现状及思辨

2023-06-21 17:15高妍杨柳
艺术评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

高妍 杨柳

摘要: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体现了湘西北地区人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信仰依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它不仅有典型的文化标志,还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然而,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发展使得湘西北地区文化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依附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也随之发生着舞蹈表演形式上与功能上的变化。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对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旨在关注在历史长河中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建立起来的文化特征及地域特色。

关键词:湘西北  民间传统舞蹈  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4-0001-04

“文化人类学家普遍认为,一种文化或者说某一个人类群体的文化是由各种文化要素所构成的,它是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或整合系统,而不是若干文化要素的偶然堆积。在文化要素聚合的长河中,不同的文化要素交互作用,不断加入新的要素,摒弃旧的要素,从而使文化整体得到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国的地方性民间传统舞蹈也是如此,中国地方民间传统舞蹈发展的当下不仅有保守继承的方式,其还渗透到了民俗、音乐等意识形态领域及社会文化生活方面。

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反映着湘西北人民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多样。21世纪后,随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也在当今时代发展中面临着转型。为新的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带来新的生机与动力的重点是要凸显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自身发展,去审视湘西北传统民间舞蹈是否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自身的艺术和地域特性。因此,通过分析文化生态现状及变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及背后变化的原因和由此获得的传承路径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标。

一、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文化生态与文化内涵解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1955年第一次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文化生态学提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并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这个层次通常被称为群落。如果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超有机体的文化因素,那么,在生物层之上就建立起了一个文化层。这两个层次之间交互影响、交互,在生态上有一种共存关系。”这样的共存关系,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会影响着整个文化的产生和创造过程。拉德克利夫·布朗曾说过:“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本身蕴含了湘西北地区湘楚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得益于浑然天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风情及风格特色,以及当地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

(一)依山傍水、物华天宝的自然佳境

“湘西北,位于湖南的西北部地区,主要是指常德市辖区的9个区县市和5个管理区。它东临洞庭之滨,西承武陵山脉,北连荆江平原,南抵雪峰余脉,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之‘三湘四水中沅澧两大水系由西向东穿境而过注入洞庭湖,冲积而成滨湖平原与澧阳平原,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常德,古称武陵、鼎州、朗州等,是个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地方。“左抱洞庭之险,右控五溪之要”“山林苍郁,湖水浚阔”。“沅澧两大水系由西向东流入洞庭,西北为绵亘山区,中部为起伏丘陵,东边是一望无垠的滨湖平原。常德人民,历来务本,‘勤于耕织‘以渔猎山伐为业,在世代勤于耕织的环境陶冶下,‘人气和柔,多淳朴。”从《嘉靖常德府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常德是一个天地人和、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为一个漫长历史时期保存传统的湘西北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创造了诸多有利生存条件。如:流行在常德鼎城区、桃源县、石门县等区县的“地花鼓”多是由民歌、小调或乡间山歌发展而来,它以笛子、大筒、打击乐等为伴奏乐器,曲调优美活泼,节奏简短而鲜明,从古至今影响了湘西和湖北西部等众多区域;流行于节庆期间的“花灯舞”,在湘西北不同地区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如“采莲船”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湘西北地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所体现出的独特民间艺术形式,这也得益于地处“鱼米之乡”“依山傍水”等自然地理优势。

(二)民俗多彩、民风古朴的地域风情

“人民信仰什么,不是孤立的,与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政治措施和个人爱好紧密相连。如道教,源如神仙之说,是战国末年一些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为逃避现实的一种幻想。”“五斗米道”是我国最原始的道教,初期并无很多群众,也没有什么威信,但由于汉武帝的提倡顿时地位大振,盛行全国。道教传人常德大约在汉武帝以后,“阳山庙汉时郡人建,以祀阳山之神,位于府东北三十里阳山之巅”《嘉靖常德府志·祠祀志》。从此,府城附近大兴土木,建筑庙宇,从汉至明,累建庙十七座,其中以金霞山的真武庙为最灵,“远近神之,趋赳无虚日”。有些湘西北民間传统舞蹈充分表现了湘西北民俗文化和民风的独特。将民俗文化融入了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之中,这对湘西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传入都影响了湘西北地区宗教民俗文化的发展,比如:佛教、道教等不同宗教信仰对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不同舞种的影响等。每次在湘西北文化旅游节等官方主持的大型节日和民俗文化活动中,都能看到大量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作品,如:“地花鼓”“花灯舞”“九子鞭”“花钹舞”等广为流行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正因为这些政府组织、民间社会自发组织举行的各类活动不断盛行,才得以让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得到了一定的传承。

(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在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中,有很大部分舞蹈动作反映了湘西北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湘西北人民的精神风貌。如:“采莲船”结合了湖区划船、采莲、采菱、打鱼等生活内容;“车儿灯”“竹马灯”分别结合了当地农耕交通小独轮车“鸡公车”和山地交通骑马的生活形态;“虾灯”“蚌壳灯”“捉龟舞”等则模仿水生动物的习性,用拟人的手法,充满了水乡生活的情趣;“板板龙灯”则借助于长条凳,蜿蜒曲折于丘陵山田之间。正月的舞蹈表演还有传统的“龙舞”“狮舞”“麒麟舞”等,都属于正月期间闹花灯时才出现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这些传统民间舞蹈中所体现的舞蹈动作都较好地保留了生活的原生形态,直接反映出了湘西北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们勤劳勇敢、乐于劳作等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二、湘西北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现状

(一)年轻人参与热情不够

当今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活动在国家“非遗”政策的支持下,尽管当地人民整体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上年轻人的参与度还是很低。如:笔者在2019年的实地观看常德鼎城区“地花鼓”中,所见之处参与者基本上以老年人为主,可以说几乎难以寻觅年轻人的踪迹。笔者随机采访了当地一名年轻小伙观众,他说:“那是老人家玩的东西,我们大多数年轻人需要赚钱养家,即使有时间也不会浪费在搞这些没有钱的事情上……”另一位抱着孩子的女人说:“其实这类舞蹈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到,但这近十年来我发现很少看到这样的舞蹈,可能是没有人愿意去学……”事实上,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年轻人参与热情不够的情况在中国民间传统舞蹈中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总体而言,这种现状对于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十分不利。

(二)湘西北民间部分传统舞蹈濒临消亡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更加多元化的现代娱乐方式兴趣极高。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面临着逐渐消失或消亡的境地。结合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常德地区资料卷),笔者又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已失传,比如:曾经流行于常德鼎城区的法事舞蹈“搬郎君”,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会跳此类舞种的艺人了。笔者通过实地采访了解到,大部分会跳这类舞蹈的传承者年事已高,但他们的后代几乎并没有人继承他们的技艺。此外,“打钹舞”“板板龙灯”“麒麟舞”等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已经在湘西北地区鲜为人知多年。

(三)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地域性辨识度不明显

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其中较为流行的是各类“花灯舞”。从正月花灯舞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采莲船”“车儿灯”“竹马灯”等载歌载舞的形式;另一类是纯舞蹈而没有带歌唱形式的“蚌壳灯”“捉龟舞”“板板龙灯”等。当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工具使用的便利,各地区间交流密切,这也使“花灯舞”表演逐渐出现了同质化和不同区域雷同的现象,例如:有些“花灯舞”本来是以灯、舞、歌一体等综合性艺术为特点的,如今却经常被简单地呈現,歌也已没人去唱了。随着现代化工厂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很多传统手工花灯已经渐渐被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化工艺灯所取代,从而使得各地区生产出来的花灯没有特色可言。这样的趋势意味着地域性辨识度的降低,非常不利于湘西北传统舞蹈多样化的传承。

(四)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功能转化

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依附的地域文化土壤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功能也会相应发生转化。如:由于国家推行文明丧葬,湘西北地区部分丧葬类的民间传统舞蹈就失去了其原来的祭祀仪式功能。例如:以前是土葬的方式,而现在是火化的丧葬方式。原来在亲人死去后需要请道士做法事,而现在失去了这样的场地进行仪式。还有一部分是仪式宗教类的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由于缺乏一定的观赏性而失去原有表演场域,如今逐渐向广泛的舞台化方向发展,娱神民间传统舞蹈演变为娱人性功能的舞蹈,如:傩舞、跳丧舞、瑜伽焰火等,这些都是目前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功能转化的体现。

三、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态嬗变分析

(一)舞蹈本体与人的因素

在民俗艺术中,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影响力远不及其他艺术门类,如:常德丝弦、刺绣、诗歌、工艺美术等。并且,在众多中国民族民间舞种类中,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表现形式缺乏代表性,特别是缺乏向舞台化转化的典型性舞蹈素材,这也是因为其自身缺乏独有而显著的艺术特征和具有一定代表本地特色的舞蹈语汇及风格特征。此外,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主题不够标新立异,大多数舞蹈编导并没有对其进行舞蹈艺术提炼,可以说大部分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只是对简单生活的重现。当前,湘西北大多地区也没有开发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舞蹈表演项目,基本上只对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进行了机械性宣传,其自身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年轻人对湘西北地区民间传统舞蹈的文化还不够深入了解。并且在当代不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大多数年轻人对这样枯燥乏味的舞蹈艺术形式参与热情不高,因此,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传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问题。

(二)传统原始村落及族群的没落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发展,传统原始村落人口流失相当严重,目前有些地区的村庄甚至无人居住,而有些农村得到政府的大力投资和建设后,从聚族而居的传统村庄搬入了政府提供的安置楼房,这种趋势改变了原有居住方式,使当代传统原始村落及族群逐渐没落,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表演场域也发生了转移。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家族仪式逐渐没落,这也使得舞蹈表演主体“表演者”丧失了表演的平台。与此同时,很多湘西北本地人民并不了解自己本土族群的历史及文化,特别是当今的青少年,他们在本土传统文化和族群意识方面相当薄弱,这也就使他们很难具备传承本族群文化的自觉性。

(三)节庆节俗时令淡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原来的春播秋收冬闲的习惯也会逐渐被改变。节庆民俗节日通常是伴随着农业社会生产劳动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会使一些节日也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这种节庆、时令的淡化使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存土壤,并逐渐衰落。

四、对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现状的当代反思

(一)按照功能归位,拓展多渠道

对于湘西北民间“宗教祭祀舞”,要让它在原生地以“原生态”存留,不需要“人为”干预;对于“习俗类”民间传统舞蹈,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需制定相关政策去保护当地节气习俗,定期举办各类形式的节日庆典和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地花鼓”“花灯舞”等类型的舞蹈,相关人员应丰富其舞蹈动作及语汇,对其音乐、服饰道具等进行整体的加工、提炼和再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例如:“九子鞭”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其影响力不大,辐射范围也不是很广,这就需要舞蹈编导去开发多种渠道,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首先,可以通过学校非遗教育传承的方式,让湘西北地区的学生们能够真正了解到本地域的民间传统舞蹈,让“九子鞭”这类舞蹈更加普及化;其次,当地文化馆及文化部门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文化馆可以把“九子鞭”开发广场舞教程,传授给当地群众,以达到普及、推广和宣传作用; 最后,通过当地舞蹈专业团体和艺术组织对其进行提炼和加工以推广舞台化演艺,扩大常德市歌舞团、武陵区歌舞团等地方文艺团体的影响力。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当然也可融合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比如:参照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杨丽萍的《云南印象》等原生态系列歌舞剧等。目前,在湘西北桃花源风景旅游区就有大型实景山水实景剧《桃花源记》,该剧以桃花源景区秦溪河流为媒介,以桃花源人渔樵耕读的原始劳动生活为主要元素,还原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之绝美景象。这都充分地体现了地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二)保留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内涵

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想要得到有效传承,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因为这不仅是湘西北人民群众能够形成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能够传承下去的内在因素。显而易见,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且大多传统舞蹈形式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之精神。比如:“地花鼓”在舞蹈表演形态上是“左右对称”的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傩舞”大多舞蹈形式是为了体现“舞和合”。因此,其发展需要突出中国地域性传统文化特色,以避免各区域民间传统舞蹈的雷同,应挖掘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内在文化内涵,呼吁湘西北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对本地域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三)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态的调适与再造

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要想得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就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生态,这方面可以借鉴周边湘西地区的“湘西苗族鼓舞”。此舞蹈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苗族民间传统舞蹈,过去只在祭祀和节庆中出现,而在民俗节庆活动日渐消退的今天,其依然在湘西地区璀璨生辉。归根结底在于,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形态及功能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发生了改变,其表现为:第一,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表演形态是从单一的鼓点逐渐加入复杂的技巧性展示。舞蹈表演形式由简单的生产生活劳动的再现加入武术、戏曲等艺术元素,配以倒踢紫金冠、平转、下叉等舞蹈技巧动作而进行新的舞蹈形式的创作;第二,舞蹈表演人数也由一至两个人在村庄草坪场域演变成多人参与的舞蹈团体表演;第三,舞蹈表演内容的变化主要在于音乐形式在鼓点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音乐伴奏形式,如苗歌原声伴奏及音乐合成伴奏等;第四,舞蹈表演功能也由原有仪式、节庆等功能演变为由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共同举办的文艺节日庆典、社会盈利组织的商业艺术交流活动等,这提供了传统湘西苗族鼓舞新的生存发展空间。从“湘西苗族鼓舞”的案例中可以借鉴的是,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如果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那么就要对文化生态变迁后的舞蹈表现形式进行相应的调试与再造,这样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发展中更好地传承下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的艺术形式会随着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基于此,如何把握这种文化生态变迁的内在规律显得格外重要,而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也成了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文化生态和舞蹈形式的转型和变化中,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要有传承中国民间传统舞蹈的文化自信;既要客观分析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所面临的问题,也要通过反思来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既要坚信湘西北民间传统舞蹈不会被同化或消失,也要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參考文献:

[1]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55-156.

[3]钱正喜,杨柳.湘西北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种类与分布[J].文教资料,2018(26):59-61.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供给侧视角下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模式探讨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
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