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中西药治疗和预防

2023-06-23 21:39折晓英王宗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预防

折晓英 王宗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诱发的疾病类型,当前在生猪养殖工作进行时,该疾病呈现高发趋势。病猪在患病后,感染部位化脓,发热,生长发育速度受到极大制约,部分病例还会产生中枢神经症状,且该疾病的传染性强,一旦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会对养殖业发展造成极大的打击。由于该疾病发病症状多样,用药不科学,极易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单一用药会影响治愈率,因此临床用药时可借助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通过进行疾病的预防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基于此,文章对猪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结合和预防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中西药治疗;预防

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疾病高发与饲养管理不当及防疫工作不到位等因素有关,若是忽视做好预防,极易造成疾病反复的出现。另外,治疗不科学,还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威胁养殖工作的发展。所以实际养殖工作进行时,饲养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防疫知识的学习,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并且科学的治疗疾病。

1 流行特点

1.1 易感动物

猪链球菌病其传染能力强,流行范围广,主要会感染各个品种和各个年龄阶段的猪,新生仔猪、妊娠期母猪自身的免疫力较差,感染几率更高。成年猪其免疫力较强,感染几率较小。除此之外,疾病还会在犬、猫、牛、羊等动物间传播,可能传染人,造成人畜共患。动物患病后,会出现关节炎、脑膜炎、肺炎等多种疾病,人容易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1]。

1.2 传播途径

疾病主要会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消化道及伤口能够作为传播和感染的渠道。患病豬和带菌猪是该疾病主要的传染源,病菌能够通过口腔、鼻腔进入到机体内,并寄居于扁桃体中。患病猪排出尿液、唾液以及患病猪的血液中,均可能存在大量病原体,健康猪通过与患病猪直接接触或是接触被其污染的环境,即可能出现患病的情况。病原菌还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进行传播,母体与胎儿间可能出现垂直传播。苍蝇、蚊虫叮咬容易导致疾病高发传播[2]。

1.3 传播时间

猪链球菌病全年均可能出现,夏季、秋季气候炎热潮湿的时候更容易高发。病菌有1周左右的潜伏期,外界环境刺激极易造成疾病传播感染。养殖密度不科学,圈舍通风不佳、空气质量差,消毒和免疫工作不及时均容易造成疾病高发。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败血型

该类型的疾病具体表现为疾病的病程短,发病急,疾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患病猪死亡,死亡率较高。症状具体表现为病猪出现高热症状,患病猪的可视黏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有浆性黏液流出,呼吸困难、咳嗽,全身皮肤有紫红色斑块存在。

2.2 急性脑膜炎型

该类型疾病多是哺乳仔猪与保育猪易患,其病程非常短,通常在哺乳仔猪感染后1~2 d即可能出现死亡的情况。日龄比较大的猪在感染后会逐渐恢复,并转变为关节炎型病例。病猪会出现转圈、共济失调等症状,神经症状明显。

2.3 关节炎型

关节炎型多是由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逐渐恢复过渡而来的,成年猪可能由于伤口感染而诱发关节炎型症状,病程可会持续2~3周,造成病猪行走和站立困难,出现跛行。

2.4 淋巴结脓肿型

淋巴结脓肿型具体在育肥猪中比较常见,由于育肥猪自身的免疫力比较强,因此其患病后病程持续时间比较长,约为3~5周。患病后其颌下、咽部、颈部的淋巴结有炎症,患病猪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身体日渐消瘦。

3 诊断

结合患病猪的临床症状能够进行初步诊断,由于疾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多样,诊断难度比较大,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所以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等方式,做好精准诊断。

首先,可采集病猪的肝脏、脾脏等器官组织,无菌环境下,进行革兰氏染色,之后进行镜检,检查是否存在猪链球菌。

其次可进行生化实验。同样可采集病猪肝脏、脾脏等部位的组织,将其置于糖发酵管中,35~37 ℃恒温环境下培养24 h,并对该过程中发酵管的状态做好综合判断[3]。

最后,可以进行药敏实验,这能够为后期的治疗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4 中西药治疗

4.1 西药治疗

患淋巴结脓肿型的病例,组织创口存在溃烂和发脓的情况,分泌物中存在猪链球菌。可以在脓肿成熟后,使用无菌刀片切开创口,并挤出脓汁,之后用3%双氧水冲洗,并涂碘酊消毒。脓肿溃烂严重,还可以在冲洗消毒后使用茶油+青霉素混合物进行涂抹,起到较好的抑制细菌和预防感染的情况。每天进行清洗消毒,直至病情好转。

在患病猪确诊患有猪链球菌病后,多会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具体可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患病猪较为敏感的抗生素类型。刚断奶的仔猪,可皮下注射阿莫西林,剂量为5~10 mg/kg·bw,配合静脉注射200~300 mL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3~5 d,即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如果患病猪有神经症状出现,还需肌肉注射的氯丙嗪2 mg/kg·bw,1次/d,连用2~3d。

败血型脑炎型猪链球菌病在治疗时,可使用阿莫西林注射液,剂量为5~10 mg/kg·bw,配合使用2万~3万IU/kg·bw的青霉素,联合用药,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若病猪存在高热不退的症状,还可以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注射液,剂量为3 mg/kg·bw,1次/d,连用3~4 d,能够较好地缓解症状。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在治疗时,可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为4~12 mg/kg·bw,配合安乃近3 g,青霉素钠、链霉素2万~4万IU/kg·bw。

由于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对于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临床用药时,还需配合药敏试验等,提高疾病治疗的科学性,降低耐药几率的发生几率,用药时可联合使用2~3种抗生素,通过联合用药和交替用药的治疗途径,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4.2 中草药治疗

方剂一:重楼15 g,紫花地丁30 g,白头翁、忍冬藤、菊花各60 g,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煮,候温后灌服,1剂/d,连用3~5 d,即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方剂二:甘草15 g,金银花、蒲公英各20 g,栀子、白芍各25 g,黄芩、黄柏、白芍、诃子各30 g,黄连40 g,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煮,服用方式同方剂一。

方剂三:栀子、知母、竹叶、黄连、黄芩、丹皮、甘草各15 g,赤芍、连翘、蒲公英、生地、金银花、地丁各30 g,野菊花、生石膏各60 g,可以加水煎煮让患病猪服用,可以混合研末,加开水冲调,让患病猪服用。

上述方剂中,甘草具有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的作用,能够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消除炎症;金银花能够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黄芩能够抗菌、抗病毒……通过做好上述药物的科学配伍,能够较好的缓解各种症状,配合西药进行猪链球菌病的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5 预防

5.1 环境优化

养殖过程中,为生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即能够有效降低生猪患链球菌病的发病几率。

首先,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好养殖密度,避免生猪密切接触,导致患病几率增加。

其次,要控制好圈舍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造成链球菌病高发,所以应做好圈舍温湿度的调整,保证圈舍的温湿度科学,适合生猪的生长,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还需定期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生长环境干净卫生。养殖场可制定科学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结合制度,规范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对于疑似患病猪,还需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日常消毒还需规范选择消毒药物,例如可应用5%烧碱、0.2%过硫酸氢钾溶液、0.1%苯扎溴铵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上述消毒药物可以定期更换,避免出现耐药的情况。养殖场应完善消毒设施,配齐各种消毒药物,在养殖场的进出口可设置消毒池,对进出车辆做好消毒。由于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饲养管理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穿好防护衣物。且疾病会传染给其他动物,且蚊虫、蝇等会传播疾病,所以应禁止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场,并做好蚊虫、蝇的防治。

5.2 接种疫苗

日常养殖过程中,还需做好疾病的监测工作,若是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病猪,还应及时做好隔离,对其生长环境做好彻底消毒,避免疾病扩散。对于生猪的生长情况要做好细致的观察,若是生猪存在发热、流鼻涕、气喘、咳嗽等症状时,还需及时进行关注,并及时隔离和防控。同时定期接种猪链球菌疫苗有助于提高生猪对于疾病的抵御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所以养殖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制度,结合相关制度,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且在接種前后的3 d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妊娠期母猪,可在分娩前30 d左右接种疫苗,能够降低其自身和仔猪的患病几率。仔猪在出生后15 d可接种疫苗,2周后进行补免。

6 结语

综上所述,猪链球菌病虽然在夏秋季节高发,但若是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疾病常年高发,对养殖工作造成极大的威胁。实际饲养管理工作进行时,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并且在疾病出现后,做好诊断与治疗,运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获得标本兼治的效果,科学用药,遵守休药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促进养殖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宝泉.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饲料博览,2022(3):67-70.

[2] 盛春田,李宜良.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中西医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4):28-29.

[3] 王睿,阿古达木.猪链球菌病的中西药治疗和预防[J].兽医导刊,2021(23):112.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