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肉牛养殖规模与现状调查分析

2023-06-23 03:14萨茹拉张军伶俐查斯图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全旗肉牛兽医

萨茹拉,张军,伶俐,查斯图

(1.赤峰市巴林左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赤峰 025450;2.赤峰市巴林左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赤峰 025450)

肉牛养殖是我国传统产业,也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和生活品质的升级,对优质肉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高档牛肉产品作为肉类产品的金字塔尖,成为更多百姓最喜爱的产品,随着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养牛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脱贫,乡村产业振兴的法宝[1]。巴林左旗作为自治区10 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国牛羊调出大县和内蒙古自治区33 个牧业旗之一,有着悠久的肉牛养殖历史和深厚的养殖基础,也是农牧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巴林左旗肉牛养殖业规模大小不等,主要养殖品种有西门塔尔肉、安格斯、夏洛莱、蒙古牛及杂交品种牛。近年来,养殖业已经成为巴林左旗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和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2]。巴林左旗具备发展壮大肉牛产业资源禀赋,乌尔吉木伦河沿岸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玉米种植传统优势,通过种养合理衔接配套,可重点引导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目前肉牛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加大先进技术应用,可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发展绿色优质农畜产品配套生产加工业,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从生产加工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体系,提升地区品牌知名度,提升肉牛产品附加值[3]。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1 主要内容

调查全旗肉牛养殖户养殖规模与现状。

1.2 预期目标

通过对巴林左旗肉牛养殖规模的调查,结合禽养殖产业政策和监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巴林左旗肉牛产业发展和政策调控、监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行业管理、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1)养殖规模。本调查从全旗抽4 828 个养殖户,135 185 头牛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90%以上肉牛养殖户饲养头数在60 头以下,20 头以下饲养肉牛户有2 805 户,占58.10%,10 头以下饲养肉牛户有1 527 户,占31.63%。调查结果显示,全旗肉牛养殖户以小养殖户为主,90%的小规模养殖户饲养60%的肉牛,10%的养殖户饲养40%的肉牛,中上规模肉牛养殖比例占40%左右。

2)饲养方式。目前主要的养殖形式按照饲养用途主要分繁育、育肥和自繁自育三种类型,牧区主要以繁育为主,农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以自繁自育和繁育为主。60%左右的小规模养殖户,主要以繁育为主,买犊牛和架子牛。少数养殖户是在小规模养殖户的基础上,从小养户收架子牛、犊牛进行短期专业化育肥卖肉牛。多数大规模养殖户以自繁自育形式生产经营。目前巴林左旗多种饲养形式并存,从业者以中小养殖户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相对少,主要经营形式为家庭经营为主,雇工辅助饲养的比较常见,企业化经营较少。

3)技术服务。中小养殖户饲养管理技术方面主要依靠经验养殖,兽医服务主要靠当地兽医出诊加兽药门店购药自行治疗;配种改良方面同样是依靠当地改良员,改良员人数偏少,培养支持力度不足;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面,基本全部依靠全旗计划免疫进行免疫接种及疫病监测。兽医和改良员队伍老龄化日益凸显,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社会自我造血能力明显不足,支持培训资源力量很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4)肉牛出售。销售主要有卖肉牛和卖犊牛2 种形式,犊牛主要给养殖户和育肥场,因本地没有肉牛大规模屠宰场,卖肉主要以活畜形式销往邻近地区。当地仅靠2 家主营肉羊屠宰的屠宰场为本地市场提供肉牛屠宰服务,产品转化能力较弱。

2.2 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养殖规模以中小养殖场户为主,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从业人数众多,中小规模经营主体占90%,规模化经营主体占10%。规模化经营主体拥有全旗40%的肉牛,从此可见巴林左旗肉牛养殖业基本达到40%的规模化经营。全旗各苏木乡镇和各嘎查村养殖规模之间未见显著差异,未见明显的地域差异,说明全旗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均衡,具备全旗共同的产业特点。

近年来,巴林左旗把肉牛产业列入地区主导产业进行政策扶持,重点做了四个方面工作:①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制定了《巴林左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同时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旗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贴息贷款,激励扩大养殖规模;②大力推广“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抓实肉牛养殖专业村建设,以户均精养3~5 头基础母牛为重点,提高适度规模效益;③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建设改良站(点)、举办肉牛改良技术培训班、引入胚胎移植技术等方式,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发展全株青贮、紫花苜蓿等饲草种植面积15 万亩,积极推广黄贮、微贮等技术,降低饲草料成本,提高秸秆饲料化水平;④加强品种改良示范引导。举办全旗首届肉牛改良成果展示评比大会,集中展示全旗肉牛产业发展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快全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全旗较大规模肉牛养殖场主要从事育肥,散养户主要繁育,卖犊牛。因育肥肉牛饲养周期短、疾病较少,育肥场很少雇佣专职兽医,且不需要繁育,不需要改良员服务。散养户因规模小,也不会雇佣专职兽医和改良员,因此,全旗肉牛兽医、改良专业技术服务主要依靠乡村兽医、执业兽医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兽医、改良员服务覆盖能力有限,改良员队伍相对薄弱,服务覆盖率有限,兽医、改良员与养殖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服务质量提升空间较大。

目前全旗肉牛产业链较短,各方力量仍相对松散,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强,育种改良方面存在单打独斗现象,集中力量培育提升本地肉牛品种质量还任重道远。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良种肉牛。全旗绝大多数肉牛是本地黄牛及初代杂交牛,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率不高,前期没有主推品种,引进杂交肉牛品种过多,肉牛良种场少,优秀基础母牛少,自繁自养自给能力差。养牛户以购杂交肉牛为主,大部分生长优势不强,不注重选育,品种退化严重,缺乏优秀的种母牛[4,5]。受资金、交通、耕种地域、农机影响,分散收割、粉碎、运输、加工、青贮比较困难[6]。一些玉米种植区域无法进行收获联合作业,劳动力及运费成本增加,导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无形中加大饲养成本[7]。

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仍是制约肉牛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瓶颈。尽管贴息贷款降低了贷款门槛、但对肉牛养殖场户活牛及养殖圈舍抵押贷款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虽然实施家庭农牧场奖补政策,但资助奖补不能解决所有资金问题,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7]。

巴林左旗具有发展肉牛养殖的优势,规模化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有存在的问题。如全旗整体上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完善、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低、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速度慢的问题。养殖户方面具有基础设施建不完善、资金投入能力弱、补贴优惠政策少、养殖技术水平低等问题[8]。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加大投资和政策补贴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广适度规模、激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畜牧业全面支撑体系、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建设等建议[3,9]。

5G 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物联网相关技术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在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全面转型发展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变革,制定了《巴林左旗乡镇肉牛智慧综合服务站及村级肉牛智慧综合服务点建设方案》,把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该旗肉牛产业中,促进了养殖产业的创新,整合肉牛产业资源,织密产业生态网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养殖属于一种革命性理念,从生产层面分析智慧养殖可以体现为养殖模式创新以及生产力提升,智慧养殖将成为该旗未来养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10]。

3.2 结论

巴林左旗肉牛养殖的小规模养殖模式,是一个可以让每个参与肉牛养殖的农牧户收益最高的一种养殖模式,它是一个实现乡村振兴的高效养殖模式,既给农牧户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也保护了当地脆弱生态环境,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应。肉牛产业对巴林左旗经济具有带动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农牧民的创收途径。小规模养殖模式非常适合在农区、农牧交错区推广,也就是适合在家庭协作条件下的农区、半农半牧区且具有种养结合优势的地方进行复制和推广。小规模养殖模式是一个能让养殖户获得收益最高的养殖方式。对农区、农牧交错区的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现阶段为克服小规模养殖模式中存在的短板,需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提升专业服务品质,完善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通过融合数字技术和畜牧业生产技术整合参与产业的各方面资源,提升畜牧业技术服务水平,推广普及智慧养殖,提升繁育、疫病防控、饲养技术是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全旗肉牛兽医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肉牛口炎咋防治
我是兽医志愿者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