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安稳致富思路与对策研究

2023-06-24 06:53潘惠杨荣华潘菲菲冯秋生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库区三峡

潘惠 杨荣华 潘菲菲 冯秋生

摘要:

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是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明确三峡后续工作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深入调查分析了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协同推进区域发展和移民自身发展两个维度,从区域(库区、安置区)和移民两个方面着手,提出促进三峡工程移民安稳致富五大方向,围绕加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提升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五大方向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新时期三峡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移民; 安稳致富; 区域发展

中图法分类号:TV5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3.06.023

文章編号:1006-0081(2023)06-0124-06

0 引 言

为全面了解三峡后续工作规划[1-2]移民安稳致富成效,进一步指导三峡后续工作对移民安稳致富的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有必要研究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内涵、思路、现状、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的新举措。

三峡工程移民从2009年搬迁安置完成,到2020年三峡后续工作帮扶10 a,移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三峡工程进入正常运行期,三峡工程管理背景和环境条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移民安稳致富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到2035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远景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不仅表明了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把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长期政策,更表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走向未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方针。由于三峡库区面积广阔,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总量巨大,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很大,在“三新一高”的指导下,三峡库区和三峡工程移民地区也应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实现移民和非移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近年来,国内学者和专家对于“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三峡工程移民安稳致富思路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曾德国[4]提出“十二五”时期实现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就业;邵蕾[5]在对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库区宜按照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从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城镇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杨顺湘[6]提出加档提速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库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移民安稳致富、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等。

1 移民安稳致富内涵

科学把握移民安稳致富的核心内涵,是提出新时期移民安稳致富思路和对策的前提。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综合考虑移民实际情况和不同时期发展诉求,移民安稳致富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产业高质高效、城乡宜居宜业、生活富裕富足、和谐共建共享、持续协调发展。

(1) 产业高质高效是移民安稳致富的根本。首先,系统性库区产业规划,是关系整个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重要因素。其次,把握库区产业发展方向,充分挖掘利用三峡库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帮扶,稳固农业基础,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使移民稳定增收,提升移民幸福感、获得感。

(2) 城乡宜居宜业是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在解决三峡移民基本住房、水、电、路、医、校等各种生活安置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人居条件、增加生活服务供给,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准,以顺应居民对生活的追求,既要使移民安置区环境美观,更要加强安置区管理,让移民生活的家园“好看”又“宜居”,从而使移民体验到可持续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幸福感、安全感。

(3) 生活富裕富足是移民安稳致富的落脚点。包括生活条件富足,衣食住行有保障,也包括精神生活愉悦,满足三峡移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按照不同阶段的需求层次,由搬迁初期基本土地资源的配置,到促进库区产业发展,改善库区就业环境,提升移民就业数量。生活富裕主要体现为保障物质生活、增加移民收入、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 和谐共建共享是移民安稳致富的第一要务。在三峡移民搬迁初期,移民能够稳得住、不返迁是最重要的目标。通过对移民进行生活安置和生产安置,在移民搬迁任务完成后,移民能够同安置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融合,能够运用安置地的各种资源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移民与非移民、安置区与非安置区协调发展,使移民逐渐淡化移民身份,直至高度融入安置区的经济社会。

(5) 持续协调发展是移民安稳致富的目标。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移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是一个综合协调系统。对个人来说,通过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提升移民的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对移民安置区来说,通过采取政策措施,移民能够拥有并运用生产生活资源,在库区和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以及安置区和库区其它相关资源支持下,不断提高自身生产生活水平,移民自身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实现安稳致富。

2 现状及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期移民搬迁安置实现了搬得出且初步稳得住,为致富创造了条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将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要的任务和目标,2011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若干问题[7-10]。

2.1 三峡移民安稳致富现状

(1) 库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由于三峡工程建设以来移民投资和国家对口扶持资金在库区的大规模投放,再加上库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库区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20年三峡库区生产总值达到10 630.04亿元,是2010年3 426.82亿元的3.1倍,年均增长率11.99%,高于全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9.83%,绝对值逐年稳步增长,但是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库区发展速度高于同期湖北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0.64%,与重庆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2.22%基本持平,保持适度合理经济增速水平。2020年三峡库区三产业比重为9.56∶41.31∶49.12,与2010年三峡库区三产业比重11.40∶52.10∶36.50相比,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逐步转化为“三二一”形态,农业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呈现合理分布形态,库区经济逐步走出产业的“空心化”,三次产业全面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与内涵,农村经济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日益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与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资源开发与加工、轻工制造、高新科技、农业加工等产业,高新科技企业持续入住,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效率明显改善。第三产业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而传统服务业也正在加速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库区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2) 移民安稳致富初见成效,发展成果实现共享。通过实施三峡后续工作移民安稳致富项目,对库区294个城镇移民小区和318个农村移民安置村实施综合帮扶,消除移民居住安全隐患,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老旧缺”配套,解决了移民“急愁盼”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升了居民居住安全保障和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功能。通过加强就业帮扶和产业扶持,培育经济发展环境、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101元,较2019年增长6.96%,与全国(17 131元)、湖北省(16 306元)、重庆市水平(16 361元)的差距不斷缩小。经过多年帮扶,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升级和优化。农村移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5.41 m2,较2010年增加11.4%,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均高于全国、重庆和湖北的平均水平。移民户砖混和框架结构住房的比例为96.8%,住房结构明显改善。移民生活环境也逐步完善,为库区农村配套了污水污物收集与处置设备、休闲运动场所及公共绿地,部分村按照村镇规划进行了房屋风貌改造。生活配套条件得到了优化,移民村组对外交通路网结构得到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出行难、用电难、就医难、危改难等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实现村组通硬化公路,安全饮水和用电设施不断完善。移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移民安稳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 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近些年来,三峡后续工作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力量,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使得劳动力素质逐年提高,培训效果较为显著,转移就业成效显著。据统计,2020年监测的移民户劳动力中,参加过移民技能培训的移民占22.07%,较2010年增加16.49%,对移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二三产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其中,农业技术培训包括柑橘种植及管理、蔬菜种植、养殖、农业销售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二三产业培训包括计算机、家政服务、电商物流培训、开店创业培训等,不断提升三峡库区移民总体受教育水平,增强移民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了移民社会竞争力。十几年来,安置地各级政府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在三峡外迁移民生产生活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帮扶、子女入学和解决移民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困难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三峡外迁移民对安置地适应情况较好,对语言适应的比例高达98.61%;对文化习俗适应的比例高达99.45%;对生活习惯适应的比例高达99.45%,邻近省(市)和本省(市)三峡外迁移民通婚情况也有所改善,外迁移民适应情况总体较好。

2.2 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存在问题

(1) 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支撑力度不足。三峡库区各项帮扶措施实施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库区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出台多种政策措施,推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移民收入水平总体已经接近当地居民平均水平。但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移民收入水平也存在区域差异大的问题,不少移民村组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与美丽乡村生活富裕的标准仍有差距,三峡库区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的规划目标尚未全面完成。部分区县以传统农业为主,且多为粗放型经营,缺乏移民受益大、辐射带动强的高效生态农业;第三产业文旅产业缺乏综合实力,尚未形成文化产业的旅游循环经济圈;产业融合度不够,产业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均不突出,农村产业范围较窄,农业附加值不高,农民收入不能合理增长。

(2) 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投入力度不足,“瓶颈”依然存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围绕库区产业发展和居住环境的基础设施仍需要继续改善。城镇移民安置区是移民安稳致富的重要核心区域,城镇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宜居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移民安置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但与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存在差距。例如基础保障仍有所欠缺,移民村安全饮水、道路、供电、物流、通讯网络等生活基础设施和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问题未充分解决。部分农村移民安置区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失,部分偏远农村安置点因地势原因造成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农村移民安置区卫生室、学校、便民服务中心、健身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村镇建筑缺少整体规划,大量民房乱搭乱建,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仍存在差距。

(3) 社会就业矛盾凸显,移民安稳致富任重道远。三峡库区总体上基础差、底子薄,库区移民稳定就业和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短期内难以全面改观。尽管库区移民受教育水平已有明显提升,但移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仍不能适应新的产业态需求,库区创业就业环境仍然较差。① 农业移民由于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的变化,自身劳务技术已无法发挥作用,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损失,导致就业能力的减弱;② 移民现有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不能适应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移民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水平偏低等情况,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用工要求有一定差距,结构性失业日益凸显;③ 部分新生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及技能水平不高,存在就业期望值高、怕吃苦的心态。

3 总体思路

在明确移民安稳致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形势及要求,以移民安稳致富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抓手,提出新时期三峡工程移民安稳致富总体思路。从协同推进区域发展和移民自身发展2个维度,从区域(库区、安置区)以及移民2个方面着手,提出促进三峡工程移民安稳致富五大方向及相应措施,如图1所示。

区域发展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入手,对库区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文旅产业发展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外迁安置区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帮扶和基础设施完善,以及通过加强后续帮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移民自身发展,应从提升移民生活水平、移民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等出发,在相关政策框架下,对移民生活水平提升方面重点支持能够改善移民收入水平的政策举措,比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非农产业经营等,逐步缩短三峡移民增收水平和其他地区非移民的差距;对移民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方面,支持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就业、再教育培训制度等措施以及对移民进行就业扶持,妥善地解决有关移民利益与稳定健康发展的累积性问题,实现移民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逐步提高;对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支持移民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庄公共环境和庭院整治等,实现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

4 安稳致富对策

4.1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根本上讲,移民安稳致富离不开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唯有推动库区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建设“致富”库区提供必需的物质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库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三峡库区特殊区情出发,应着力扶持库区产业发展,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①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提升旅游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支持库区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早日建立连通各大景区便捷畅通的旅游大通道和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使库区生态旅游资源得以优化利用;扶持沿江古镇旅游、打造沿江特色古镇片区;建设文物遗址公园,促进库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支持移民安置城镇商业街风貌改造,改善营商环境。②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库区安稳致富步伐。重点发展三峡库区柑橘、茶叶、中药材、脆李、花椒、魔芋、枇杷、有机蔬菜等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调整城乡农耕产业结构,极力改善城乡生产基本条件,努力提高城乡现代农产品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以确保农村农业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③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圍绕农耕产品,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农耕产业化的整体综合效益。深入挖掘现代农产品功能,大力发展以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环保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为主体的新型特色农业,把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发挥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打造收入增长点。同时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未来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4.2 构建库区发展条件和基础

从基础上讲,只有完善库区发展条件和基础,营造良好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构建“和谐”库区。从维护移民稳定和持续发展要求出发,对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提升改造,提升移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① 完善城镇移民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移民生活水平。基于三峡库区城镇化的发展态势,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和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布局,着重完善城镇移民安置区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综合市场、文化广场、公共厕所、体育中心、公共停车场等功能短板明显、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强烈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从而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三峡库区各区县城镇移民房屋、迁建企业破产关闭后的职工居住区房屋和中央直属企业的职工居住区房屋的居住安全问题,改善房屋居住环境,构建长效管理机制。② 改善农村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移民美丽家园。对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巩固拓展水库移民脱贫攻坚成果,把移民乡村纳入当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范围,加大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扶持力度,解决原移民集中安置地区美丽家园建设的标准还不高、人民和原移民群众对美丽家园的追求标准尚有差异的问题,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尽快打造一批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移民社区及美丽移民村,以促进美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打造新时代美丽移民村示范点,持续助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

4.3 加强教育培训与就业扶持

只有认真解决移民就业难,才能真正构建起“安稳”库区。坚持以发展经济带动就业发展的积极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现代就业发展服务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提供就业扶持,不断提升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① 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移民自身发展愿景为引导,以带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劳动者就业为主要目的,通过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创业就业技术培训,包括实用农业生产培训、二三产业职业技术培训等,提高移民的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能力,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升移民自我发展能力,拓展就业增收渠道。② 加大就业扶持,进一步扩展就业容量。通过创业扶持和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进行就业扶持,改善移民就业情况,着力解决移民就业难题。

4.4 维系生态安全与地质安全

强化生态环境和地质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移民安稳致富提供良好环境。加大库区生态环保力度,加强生态扶贫,巩固生态优势,支持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修复、水生态治理、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等,实现区域自然生态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三峡库区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指引。同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化路径。建议及时启动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三峡库区通过生态涵养形成的生态资源进行测算,转化为生态产品,由受益地区给予相应补偿,让群众能从生态涵养中得到收益。强化库区地质安全,保障库周群众居住安全和设施使用安全。

4.5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1) 延续并深化对库区的有关政策支持。国家已将三峡库区列入限制发展区,对这个特殊区域的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底线管控责任重大,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基于特殊发展定位,建议各层面建立长期支持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投入政策与机制。继续实施对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政策。探索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水北调受益区对三峡库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三峡水库产生的巨大防洪效益、提供的重要淡水资源为依托,探索建立长江中下游省份等生态受益区对口支援库区县区政策,以促进三峡工程上下游协同做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加大对库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返还比例,让库区经济能持续平稳运行。继续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政策直至初代移民自然消亡,平衡其心理,维持其荣誉感。

(2) 加大对三峡库区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力度。目前,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均属于财力性补助,中央财政切块下达到省级,由省级财政结合本省实际统筹安排使用,不能直达到县,不能很好作用于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库区的财政财力性补助转移支付力度,并直达到区县。同时,通过三峡后续专项资金、后扶资金等专项转移支付,对库区生态保护相关工作给予更多支持,延续全国对口支援合作机制以及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年限,用于三峡库区库周生态安全保护带、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安全防护带,集中开展城镇移民小区帮扶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

(3) 加大受益地区对库区横向转移支付力度。① 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实施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机制[9],建立三峡库区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以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契机,新建受益区与三峡库区之间的合作关系。② 以三峡水库产生的巨大防洪效益以及为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提供重要淡水资源为主要依托,积极争取中央及长江中下游及南水北调等受益地區地方财政收入中的补偿资金,用于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费、生态移民、特色产业扶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③ 以三峡水库产生的发电效益为依托,争取三峡水库扶持基金政策和税收返还政策。④ 以三峡水库产生的巨大防洪效益以及为长江中下游提供重要淡水资源为主要依托,探索建立永久性的对口支援政策。

5 结 语

三峡工程建设期移民搬迁安置实现了搬得出且初步稳得住,为致富创造了条件。但是库区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支撑力度不足、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鉴于三峡库区特殊区情以及维护移民稳定和持续发展要求,建议着力扶持库区产业发展,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库区发展条件和基础,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移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教育培训与就业扶持,提升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生态环境和地质保护,维系生态安全与地质安全,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移民安稳致富提供良好环境,并建立健全长效投入机制,从而带动库区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移民安稳致富。

参考文献:

[1]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后续工作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11.

[2]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14.

[3] 吕彩霞,王璐.着力补短板 锐意强监管 高质量做好三峡工程管理工作——访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司长罗元华[J].中国水利,2020(24):35-36.

[4] 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44-45.

[5] 邵蕾.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D].武汉:武汉大学,2013.

[6] 杨顺湘.推进和谐库区建设 实现三峡移民安稳致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1):4-8.

[7] 尹忠武,杨荣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续发展帮扶研究——结合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践探讨[J].人民长江,2019,50(4):212-216.

[8] 王迪友,杨荣华,宋为群.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对今后水库移民工作的启示[J].人民长江,2013,44(2):9-12.

[9] 杨荣华,潘菲菲.三峡库区后续工作总结及高质量发展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22,43(12):147-150.

[10] 朱光福,周超,赵军峰.新时代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难题和破解路径——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例[J].西部论坛,2020,30(1):90-99.

(编辑:李 晗)

Study on ideas of achieving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of migrants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countermeasures

PAN Hui,YANG Ronghua,PAN Feifei,FENG Qiusheng

(Changjiang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servoir area and the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of migration is the key element of the follow-up work planning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support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for the follow-up work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mig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and put forward five directions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mig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as well as regional (reservoir area,resettlement area) and migr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servoir area,such a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migrants,enhanc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migrants,enha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migrants,and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resettlement;prosperity and stability;reg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库区三峡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春到三峡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及结构调整的思考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