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释契诃夫《伊凡诺夫》在戏剧发展中的价值

2023-06-25 10:23何子婵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契诃夫

【摘 要】契诃夫不仅是一位短篇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剧作家,其创作了《伊凡诺夫》等经典剧目,为俄国戏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契诃夫的《伊凡诺夫》为过去僵硬、呆板的戏剧艺术增添了浓厚、鲜活的文学色彩,这部剧作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俄国引入了“俄罗斯”式的戏剧风格。但《伊凡诺夫》不仅是俄罗斯的,也是世界的。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价值;伊凡诺夫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引言

契诃夫的《伊凡诺夫》塑造了许多具有文学意义的人物形象,被认为是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其重新定义了喜剧内涵,并将剧本文学从二流水平发展至一流水平。因此,可以说其对于戏剧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一、为戏剧创造文学意义

《伊凡诺夫》是一部能够深刻打动人心的文学剧作。文学本身就是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习俗,反映现实、揭露现实、反抗现实,而《伊凡诺夫》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契诃夫正是从《伊凡诺夫》开始才真正关注和反映普罗大众的想法。虽然《伊凡诺夫》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仍然不失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过去的剧作更多的是拾人牙慧,但是《伊凡诺夫》在戏剧中融入了文学,使戏剧开始登上大雅之堂。《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第一部正式发表的多幕剧。之前他一直是以创作短篇小说为主,也并不需要通过剧作创作上发挥价值,但是他对当时的剧坛非常失望,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俄国剧院是剧作家受刑的断头台,是疹子,是一种恶性病。”他认为戏剧应该高于生活,但是当时的戏剧反而是低于生活,戏剧完全起不到反映现实的作用。尤其是当他看到真实生活甚至都比戏剧更深刻、更合理时,他更加意识到了戏剧的庸俗性,从此开始了剧本写作。他看到当时所有的剧本中都充满了简单的善与恶,都是烂俗剧本,因此打算创作一部与众不同的剧本,不再去做脸谱化的设计,而是选择刻画真实的人性,所以可以说,契诃夫最初创作剧本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有文学意义的典型形象。契诃夫通过自己的创作证明了艺术价值应该是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戏剧不应该仅仅是影响剧场观众的情绪,而是能够彻底重塑人们的内心。事实上,契诃夫的戏剧确实给俄国戏剧发展带来巨大变革,曾经戏剧作家并不等同于文学作家,只有二流的文学作家才愿意从事戏剧创作,戏剧与文学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紧密联系了,而契诃夫的戏剧则从一开始便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契诃夫的剧作充满真实又诗意的表达,使剧本和文学再次发生联系,剧本也不再是低等艺术。人们开始批判过去的戏剧表演方法,认为过去的戏剧表演缺少真實性,更反对所谓的明星主义。契诃夫的戏剧彻底重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戏剧与文学的关系,为后来俄国戏剧艺术价值的创造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凡诺夫这个人物拥有契诃夫所描写过的所有人物的共同特点,他具有复杂而真实的人格。然而当剧本发表后,很多人因为对契诃夫创作剧本的初衷不理解,以及对过去剧作风格的认可,导致契诃夫的剧本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虽然契诃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剧本的各种弊病。人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主角竟然是一个坏蛋,即便契诃夫用尽方法进行长篇累牍的解释,但是还是没有人认同他的观点。所以伊凡诺夫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很多人认为他自私自利,不应该成为主角。所以,契诃夫的戏剧天才直到《海鸥》出现后才被人们广泛认可。

契诃夫是现代戏剧的革新者,他重新定义了现实主义的内涵,将戏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契诃夫的戏剧能够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本质,看到剧本中每一个的人物的恐惧、担忧、不安等心理情绪。而真实的生活中既没有完全的悲剧,也没有完全的喜剧,有的只是无数的心理情绪,契诃夫通过戏剧创作让人们感受到了这些情绪。作为小说家,契诃夫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他仍然选择在戏剧舞台上进行一次冒险。当时俄国的传统戏剧总是不断地让剧中人物患上一些小众化的疾病、奇怪的病症,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不能反映公众的生活。这种戏剧更像是一种杂文怪谈,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剧本中虽然可以存在极端化的人物,但是应该有足够的篇幅去介绍这些极端人物的背景,并且极端化的人物应该是占少数,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极端人物并不多见。契诃夫知道自己想要创造的并不是过去剧作中的传统形象,而是要创作一种具有典型文学意义的人物形象。契诃夫作为作家,在剧本中充分发挥了文学功能,用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出人们的感受,用文学形式表现文化信念,其创作的戏剧极具张力,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因此,多年之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著名导演丹钦柯终于发现了《伊凡诺夫》带给剧团的强烈震憾,就是因为契诃夫凭借具有诗意的才能让文学走进了剧场。

正因为契诃夫的戏剧具有文学意义,因此在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中我们基本看不到强烈的矛盾冲突,也看不到什么刺激的故事情节,甚至连一些爱情故事都没有,他只不过是对一些场景进行描述,对一些生活片段进行截取。契诃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够将这些平淡的生活片段中丰富的精神内涵显现出来,体现出对生命的思考,正是这种平中见奇的创作手法让他描绘的生活场景有了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契诃夫的戏剧创作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黄金期,《伊凡诺夫》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在写出这个剧本之后,契诃夫是这样说的:“我头一回写剧本,错误是一定有的,不管剧本怎么样,可我还是创造了一个有文学意义的典型形象。”而这部作品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对自己曾经在短篇小说中描写过的失意的人、不幸的人都进行了总结性的表达。契诃夫传承了俄国文学的传统,其作品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是俄国的人文精神,正因为有这种文学基调在,所以他写的幽默故事才能让人感到如此温暖,让人始终无法忘怀。他写的角色性格其实与果戈里《外套》里面小市民的性格是非常相似的,而他写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又与屠格涅夫的罗亭有相似之处。但是《伊凡诺夫》仍然创造了一种典型的文学形象,主人公颠覆了以往主人公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反而是消极的,充满了负能量,对一切都不相信、不自信,对人生也没有期待,每一天消极处世,无所事事,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他对自己的家人也不闻不问,对爱情也非常冷漠,即便有姑娘愿意在他丧妻后主动跟他在一起,他也没有感到过温暖,更不觉得开心,而是始终保持着一个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信念、没有爱情的状态,其实这种表现手法正是契诃夫最擅长的。他创作的悲剧来自最平常、最日常的生活,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非常矛盾,因此他对于这种小人物才会有这样深切的同情,并且关注他们内心的细小问题,契诃夫将他们的个性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冲突完全压缩在一部戏剧作品中。主人公始终无法突破这些矛盾冲突,永远都无法从过去的不快当中解脱出来,而且这种对过去的不快情绪还与当下生活中的不快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这种不幸显得更加具有悲剧色彩,也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压抑和同情。

二、重新定义了喜剧内涵

伊凡诺夫是一个平凡人,他的平凡在于他的性格不是单纯的善良与邪恶,而是充满了复杂性,虽然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多余的人”。演员们感到迷惑,对这个人物完全不能理解,契诃夫不断地解释。直到《海鸥》出现之后,人们对契诃夫的评价才有所改观。伊凡诺夫作为一个在黑暗时代创作出来的人物,自然而然地要与当时的现实与历史挂钩,很多人都认为是丑恶的现实摧毁了这个好人,是环境的过错,是历史的悲剧,从此伊凡诺夫具有了政治意义,也引起了巨大争议,甚至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是在委婉地批判知识分子的软弱。但是中国的学者却重新建立了契诃夫的艺术体系。在契诃夫后来的几部剧作中,人们应该都能看到契诃夫其实一直在重塑一个新型的喜剧人物。《伊凡诺夫》可以说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剧本,因为它表现出了丑恶的现实,而不是像以往的剧作一样只是展现主人公的状态,但是不论你从伊凡诺夫身上看到的是美好善良,还是无耻邪恶,其实都说明了你并没有理解该剧的艺术性。我们应该从契诃夫的戏剧艺术角度来评判《伊凡诺夫》,而不能仅仅从政治角度和人物角度进行评判。因此,如何评价《伊凡诺夫》其实就涉及我们怎样评判契诃夫的戏剧。

契诃夫的戏剧是一种典型的悲剧与喜剧的融合。现实生活中悲剧与戏剧不是界限分明的,不是只有悲剧,或者只有喜剧,更多的其实是悲喜相交,没有那么多悲惨痛苦、荒诞无稽,也没有那么多快乐喜悦、顺心如意,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可能会悲伤落泪,也可能会开心欢笑。

虽然契诃夫认为《伊凡诺夫》是喜剧,但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毕竟他选择的这个人物并不具有喜剧色彩,而是一个完全被磨损了意志的、具有负能量的人物,并不能让人们发出笑声,所以一种更加受到认可的说法是契诃夫实际是进行了悲剧与喜剧的融合,重新定义了喜剧的内涵,而这就是对现代戏剧观念的开创性贡献。真正实现了喜剧人物可以扩展到所有人,不仅仅是低劣的人、邪恶的人,高尚的人和善良的人也可以有喜剧精神。从这部剧本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人物翻江倒海的心理变化,而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就如现实生活一样,即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甚至事情过去很久以后,我们也未必会在人的身上看到太多激烈的情绪变化。也许人们还会正常地生活、工作,而将深深的悲伤、痛苦埋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继续下去。而这也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乐观和坚强。生活不会因为苦难的发生就停滞不前,人们还会遇到新的人和事,还会有新的快乐出现。所以,生活和戏剧一样,也是苦乐参半、悲剧与戏剧共存的。

那么我們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契诃夫创作的《伊凡诺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庸俗的人,一个被消磨了意志的人,但它又不是《伪君子》那样的喜剧,“他用抒情的方式表现他的理想,用悲剧表示他的命运,用喜剧来阐述他的存在”,这种契诃夫式的、笑中带泪的戏剧方式完全开创了现代戏剧的先河,如今很多人的喜剧观念都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必须是全盘搞笑才是喜剧,喜剧中也可以带有悲剧。其实《伊凡诺夫》中的人物虽然具有庸俗感,但是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微笑着面对生活,在与一切丑恶做着斗争,也让观众明白生活里没有主题,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混合了深刻和浅薄,伟大和渺小,悲惨和滑稽。生活本身就具有美感,它并不是因为什么而具有美感,而是因为它真实才具有美感,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一种主题倾向是对的,而其他的主题倾向都是错误的,这样其实是在扭曲我们的生活,扭曲现实。戏剧应该是真实反映生活的,观众应该有权利在戏剧中看到真实的人类的淡漠、恐惧、悲伤与幽默。

三、使戏剧有了民族价值

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最好地诠释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属性,而契诃夫能够创作出《伊凡诺夫》,就是基于俄罗斯人特有的总是不由自主产生的模糊的犯罪感,契诃夫说只有俄罗斯人才会在自己家里有人生病、欠别人钱、借别人东西时,都感觉自己有罪。伊凡诺夫虽然是契诃夫创作出来的人物,但其实更多的是契诃夫根据俄罗斯人的共性特征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俄罗斯人的典型特征,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俄罗斯社会现实。

在戏剧史上,《伊凡诺夫》真正使得俄罗斯的剧作摆脱了对外国戏剧的依附,突破了对外国戏剧僵化模式化的生搬硬套,而是真正创造了属于俄罗斯的巨作。俄国的剧团之所以能够真正从此站了起来,就是因为契诃夫的作品带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标签——“俄罗斯”。那些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让艺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就来自于俄罗斯的民族力量。《伊凡诺夫》就是俄罗斯的,它符合俄罗斯的戏剧传统特点,也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伊万诺夫并不是契诃夫式的人物,而是俄罗斯式的人物,他真正反映出了俄罗斯社会中每一个人遇到不同处境时会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这是一种民族的共性,他真正颠覆了以往的剧作。但是契诃夫也不得不承认他虽然在不断地解释伊凡诺夫的性格背景,但是却在这种解释当中透露出了他创作上的“失败”,因为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借着伊凡诺夫身上的特质理解并鉴赏《伊凡诺夫》。而列夫·托尔斯泰却认为:“契诃夫创造了新的,在我看来对全世界来说是全新的写作形式,而跟他类似的人我从没有见过。”一直到《伊凡诺夫》演出之后的几十年,人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契诃夫的行为是一次冒险,他虽然带领戏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四、结语

因为契诃夫是完全创新式地创造出了这样一种伊凡诺夫式的人物,因此俄国的文学界、戏剧界都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他们既惊奇于这种人物的特性,又疯狂地在寻求契诃夫的解释,因此《伊凡诺夫》引起的争议本身就具有意义。一直到今天,我们才能真正给予契诃夫戏剧革新家的名誉,但是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的是《伊凡诺夫》带给俄国的震憾。

参考文献:

[1]玛·斯特罗耶娃.契诃夫与艺术剧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2]J L 斯泰恩.契诃夫对现实主义的贡献[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汝龙译.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丹钦柯.文学·戏剧·生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5]李辰民.《伊凡诺夫》和契诃夫的戏剧革新[J].苏州大学学报,1985(3).

[6]叶尔米洛夫.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7]戴启篁.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8]玛·斯特罗耶娃.契诃夫与艺术剧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何子婵(199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西安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戏剧史、电影评论。

猜你喜欢
契诃夫
写一部名作需要多久
写一部名作需要多久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121 页11 行到12 行
121页11行到12行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