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雅器

2023-06-25 12:18杨璐
理财·收藏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白瓷荷叶河南省

杨璐

砚的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由原始社会研磨器演变而来。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因质地坚硬,便于保存,又能在砚台上镌诗题铭、言志抒怀,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收藏佳品。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汉代制砚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砚台的形制由长方扁平形向有足的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发展,纹饰和雕工由朴素粗糙向复杂精美大步迈进。唐代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是第一个设立砚务造办处的王朝,在此期间砚的品种和样式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四大名砚于此相继出现,如广东肇庆的端石、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的歙石,甘肃临洮的洮石等,并出现了澄泥砚。宋代则已普遍使用,主要样式为抄手石砚,端庄大方,实用美观。明、清两代砚的品种繁多,中国砚史进入了全盛时期,制砚工艺在继承了唐宋式样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在创新和形式变化上又达到新的高度。本文选取河南博物院藏的部分精品砚,按年代、质地分类,对其造型、制作工艺及特点等分别加以介绍和鉴赏。

镂雕盘龙纹石砚(图1),东汉,通高12厘米,直径32厘米。1978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宋耿洛村出土。此砚通体呈灰褐色,扁圆形,砚面光亮平滑,有明显墨迹,应为墓主人生前使用之物。由砚盖、砚座两部分组合而成,砚面与砚盖相扣合处一周阴刻有隶书“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迁刺史二千石三公九卿,君寿如金石,寿考为期,永典启为,研直二千”,共计42字。砚盖用高浮雕法雕出六条相互攀缠的飞龙,六个龙头共戏一珠于砚盖正中,组成一个珠宝样盖钮,上面阴刻一个“君”字。砚盖边沿及砚盖外侧饰以圆圈纹和波浪纹各一周,砚座底部为下弧形,座下有等距浮雕三兽为足以承砚体,三兽均两耳直立,怒目圆睁,两爪按扶膝部做奋力撑托状。砚座外侧又有一周莲花纹饰。此砚造型气势恢宏,雕刻精湛,这种力量与气势之美,正是汉代艺术的本质所在,实为东汉文房罕见之宝。

白釉多足砚(图2),隋代,高7厘米,口径25厘米。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出土。体为圆盘式,砚心外突未施釉,周围一圈施白釉,深处泛青色,其下有18个泥珠形足。该砚造型独特,制作精巧,白釉光亮润泽。根据胎釉特征,应为河南巩县窑产品。早在北魏时期巩县窑已经开始烧制白瓷,这是白瓷烧制的萌芽时期。隋至初唐,巩县窑的白瓷进入成熟期,大量白瓷制品是供民众日常生活所用的相对粗放的产品,其中一些精细的白瓷被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多足砚是其中的典型器物,这件瓷砚对研究隋代巩县窑白瓷发展和制作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陶多足砚(图3),隋代,高6.8厘米,底径21厘米,口径16.7厘米。河南省安阳豫北纱厂出土。此砚红陶胎,砚台为圆盘形,盘心为微凹的圆台,台与盘壁之间环周凹槽,盘下砚底有一盆形圈足,上有20个如鼓锥形的足,足与足间分开,各鼓锥形足中间有20个圆形镂孔,排列有序。多足砚是在两晋时期三足砚基础上发展而来,形状皆呈圆形。南北朝时期的陶瓷砚出现五足、六足甚至十二足、十四足。隋唐时期继续发展,多足砚足数最多可达二十余足,本文这件红陶多足瓷砚,砚足就多达二十足。

澄泥砚(图4),唐代,长19厘米,宽12.5厘米,高4.5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队发掘出土。此砚通体呈黄泥色,簸箕形,灰陶质,质地光滑细腻;砚首较窄,砚尾较宽且立有两足,砚首至砚尾呈斜梯状以便储墨。澄泥砚取之于水,成之以火。制作澄泥砚所用的泥沙,质地较软,难经高温烧制,而低温烧制的成品硬度又不够,所以烧制的火候成为关键,然而澄泥砚所用的泥必须是黄河中下游的泥,水流越急的地方,泥就越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

抄手石砚(图5),宋代,通高3厘米,长15.5厘米,宽 9.8厘米。河南博物院旧藏。此砚大体呈長方形,砚面无研磨痕迹,砚首窄砚尾宽,砚堂略呈斜坡状。抄手砚是宋代流行的一种砚型,是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之所以称抄手砚是因为砚的底部从后端向前端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入底部将砚托起。宋代抄手砚端方四直,内敛静雅,注重整体气韵,蕴含深厚文化内涵。

雕狮球端砚(图6),清代,长20厘米,宽14厘米,高2厘米。河南省郑州市征集。此砚大体呈长方形,砚质细腻滑润,且有两眼,上有双狮戏球的浅浮雕文饰,砚面有使用痕迹,可谓砚之上品。端砚又名端溪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市)而得名。端砚石质细腻,石品绚丽,易发墨且贮水不耗,因赏用兼优,被誉为群砚之首。千余年来,制砚艺人利用端州石材,巧妙构思,精雕细做,成就无数名品佳砚;历代文人镌诗题铭、言志抒怀,彰显诗、书、画、金石造诣,赋予端砚丰厚的文化内涵。

人形灰陶砚(图7),清代,通长 15.3厘米,宽 9 厘米。河南省郑州市拨交。此砚为仰面站立人形状。从人物整体特征来看,面部清晰,五官清秀,身着宽松长袍,应为一文官形象,人物腹部有一圆形砚池。此砚构思巧妙,造型独特,人物面部和衣纹刻画精细,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气息。

“盘谷寺”石砚(图8),清代,高6.4厘米,长22.3厘米,宽12.3厘米。此砚由长方形砚盖、砚、砚座三部分组成,砚盖有宋代陆游七言诗《闲居自述》中的“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两句款识,砚座底部刻有山水、怪石、庙宇楼阁等图案,右上角刻有“读书所以明礼修身制事也”“磨崖碑”;砚上雕刻有蟹抓荷叶图;下部有“盘谷寺”三字。盘谷寺是河南省济源市重要的古建群之一,位于济源市东北克井镇大社村北的太行山南麓。该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479 年),是河南北部最早的寺院之一。砚石出源地还有个非常美丽的传说。传说盘古出世时踢破的蛋壳,被埋在了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细腻光滑的石头,用这种石头可以制成不渗水的砚台,由此成就了著名的“盘谷砚”。

青玉荷叶形砚(图9),清代,长 11.2厘米,宽9.3 厘米。河南省文物队拨交。砚大体呈不规则荷叶状,荷叶边沿自然向内翻卷;砚堂平展,墨池下陷,砚池有朱砂痕迹;砚背面 ( 底部 ) 雕有精细的荷叶纹理。此砚玉质莹润,触手温润滑嫩,包浆丰泽厚重。整器构思巧妙,造型端庄,雕工精湛细腻,繁简得当,雕工与艺术达到了完美统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用青玉雕琢成的荷叶状笔洗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

青玉蝉形砚(图10),清代,长14.5厘米,宽 9.2厘米。砚整体呈蝉形状,面上饰蝉羽纹,蝉头部有圆眼。两羽翼用阴线刻数道,中间素面为砚堂,底部素光。那深挖的砚池,成为奇巧洞开的蝉眼;开阔的砚堂,象征浑圆饱满的蝉身。蝉形砚是仿生形砚的经典形制,出现于宋代,盛行于明代,清代依然继续流行,是历代仿生砚中最普遍、传承最多的一种砚式。它是唐代箕形砚、宋代抄手砚的继承与发展。蝉形砚代表了古砚造型上的一次飞跃,是砚林中的佳品、珍宝中的典范。

上述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十方台砚,时代上跨越汉、隋、唐、宋、清等朝代,质地上包括石质、陶质、瓷质和玉质,装饰上体现了雕塑、书画、历史等文化艺术,有的端庄典雅、工艺考究,有的简单朴素、不事雕琢,这些砚承载着中原文明的历史记忆,彰显中原地域文化信息,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长河的重要文化见证。古人说“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砚”,足见砚在古人心中的地位。砚虽小,却是一个综合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集合体,历千载不衰,传万代不朽,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猜你喜欢
白瓷荷叶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荷叶像什么
王兴虎陶瓷艺术作品选
荷叶圆圆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