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6-26 05:19岳习泽
今日消防 2023年5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消防安全

岳习泽

摘要:大量火灾调查结果表明,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日常管理缺位,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流于形式等都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面对复杂严峻的火灾形势,建立健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分析了当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单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进一步强化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及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推进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才能有效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如何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不断突破,如何真正做到“防得住,灭得了”,成为当前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议题。

1 当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題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比较重视,但消防主体责任通常仅体现在纸面和口头上,普遍存在被动应付消防检查、等靠消防部门的业务指导等问题,甚至一些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成了“空口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较多漏洞。具体表现在:

1.1  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对规范标准不掌握

社会单位作为消防安全管理主体,其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反映单位的消防安全水平。部分单位的消防管理人员专业水准不高,且忽视对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学习,尤其是存在兼职人员对相关工作标准的理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一些单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不重视,心存侥幸,只是为了应付消防机构检查,导致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无法落到实处,预案和实际严重脱节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担当不起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一旦发生火灾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2  重效益而忽视消防安全管理,安全投入不足

从实践看,部分单位由于消防工作资金投入不足,消防设施设备带病运转、不能完好有效,消防器材损坏、缺失,防灾抗灾能力下降。同时,部分企业经营者滋生了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铤而走险削减消防安全投入,导致消防安全管理松懈,部分设施设备严重损坏,对整改计划及安全防范措施避而不谈,对消防安全重点岗位人员要求不高,部分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较为普遍,目前经过消防专业培训持证人员较少,因薪资待遇等因素呈现流动性大的特点,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完全掌握自动消防设施设备,存在较大隐患。归其原因为安全发展理念不牢,没有统筹好安全与发展关系,为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如杭州冰雪大世界“6·9”较大火灾事故,充分暴露出企业日常管理缺失,未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等问题。其营业期间违规动火作业,未落实动火审批手续,违反规定组织无消防设施维修职业资格和电焊操作资格的人员进行消防管道维修,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管,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擅自关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安全巡查、检查不到位等都是酿成惨剧的根源。

1.3  日常管理流于形式,员工培训缺失

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部分内容与单位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可操作性不强,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防火检查巡查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且未制定检查的点位及频次,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且缺乏消防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导致责任不明确,无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部分单位不能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或培训内容过于单一且只停留在形式上,有些单位无岗前消防知识教育培训,或推迟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导致员工不清楚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无法处置突发事件。从昆山“8·2”爆炸事故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工作人员竟然不知道铝粉会爆炸的基本常识。而一些单位负责人始终盲目乐观地认为“不会着火”的情况依然突出。

1.4  虚设灭火和应急预案,应急能力不足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力是评价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和演练都不是一次性的,应急预案的特性也决定了它是常改常新的,制定出来的预案需要通过实际演练来检验它的不足和欠缺,只有不断地通过演练来修改完善预案,才能实现其针对性及实效性,才能使员工更加熟悉应急预案,才能解决火灾发生时在场员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但有一些存在照搬照抄的情况,敷衍应付,部分单位的预案很多内容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内容笼统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因人员流动导致部分人员已不在本岗位或员工不清楚自己在预案中职责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些单位许多员工不知道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存在,导致应急状态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社会单位虽然每年也开展相关的消防演练,但是演练效果不佳,想定的模拟火灾场景过于简单,参加演练人数过少,不能发现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对预案的修订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如河南长垣县一KTV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事故调查报告指出,该KTV经营期间没有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未组织员工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员工不了解所在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不会操作使用消防设施器材,自救能力差,层层失守,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几乎都暴露出应急预案不切实际、员工不熟悉预案、演练走过场或者不开展演练等问题,根本无法实现“小火不着大,着大灭得了,着火不死人”的目标。

2 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结合工作实践,基于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做好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树立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只有意识上真重视,行动才能跟得上;其次行动需要以合理健全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只有配套的专业人员和配套设施的支撑才能保证行动的效率和效果;最后只有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才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1]。因此,需要结合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综合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1  进一步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意识

消防安全事关发展和民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营的安全屏障,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头践行一岗双责,既要承担业务工作,也要承担分管领域的消防工作,统筹好业务工作与安全发展的关系,这既是法律法规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是职责所系。单位及部门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决策,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要将日常的业务工作与消防工作相融合,做到业务工作拓展到哪里,消防工作延伸到哪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加强职工群众学习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的积极性,落实自身的岗位职责主动性,在提升安全水平上主动作为、恪尽职守,这不仅是对本单位、本场所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2]。单位要以更加严密的制度,更加严实的举措,进一步织牢织密安全责任链条,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始终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下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先手棋”,打好应对处置各类灾害的“主动仗”,掌握消防工作的主动权。

2.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单位日常开展消防工作的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组织研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制度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健全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并结合单位内部组织构成、岗位设置,逐级、逐岗位确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及任务,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全员化、岗位化及网格化,确保消防工作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加强用火用电管理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落实日常重点岗位人员值班和巡查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部位及频次,切实消除火灾直接致灾因素;应当明确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本部门的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并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部门负责人组织制定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預案;各岗位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单位和部门火灾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做到“四懂四会”。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变化、人员变动、发生火灾后及培训演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实现举一反三、由表及里,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及不足,及时对消防安全职责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并对各类管理制度及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定期培训和考核机制,对于不适合该岗位的人员及时更换。应加强特殊工种的培训教育,开展人员持证上岗、动火作业等重点督察检查;同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奖惩机制,切实厘清责任边界,划定红线底线,并督促员工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只有切实汲取事故教训,压实消防安全责任,严密工作措施,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2.3  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应急预案为实战提供了有力方案,也是展现一个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试金石”,是单位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为保证迅速、有效地开展灭火和救援行动、降低火灾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的根本遵循及有效手段。日常培训要覆盖全员,应急预案应符合现场实际,切实可行,能有效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人员能够正确有效处置初期火灾,一旦贻误灭火的最好时机极有可能小火变成大火,小灾成为大灾,甚至酿成惨剧。单位应遵循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实际的统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对规模较大、功能业态复杂、有两个以上业主、使用人或者多个职能部门的公共建筑,应当编制总体预案,各单位或者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场所、功能分区或岗位实际制定相关的分预案,建立健全区域联防机制,按照相邻互助、共赢的原则,与周边企业建立联防联控的消防安全机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数字化预案及应急处置辅助信息系统[3]。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单位的火灾危险性,合理制定演练的方案及时间节点。单位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应当坚持“全员参与,全要素演练”,应选择人员密集、火灾危险性较大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作为演练的目标,参演人员应熟悉各自职责任务,按照方案要求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演练后应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现场点评,进一步梳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查找预案存在的不足,重点对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演练目标的实现、参演人员的表现以及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层次评估。只有通过定期演练,才能不断完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和人员的消防职责,提升全体员工的协作水平并及时对预案进行完善和调整,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预案管理经常化才能发挥应急预案的应急作用,从而实现“救早、救小、救初起”的目标任务。

2.4  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员工是企业的基石,也是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的“最后一米”,所以“个人”的责任必须重视和强调。推进员工积极参与消防、关注消防,自发产生消防安全意识,是保证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的强大动力。企业要扎实开展好新员工入职的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创新消防宣传教育途径,充分借助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向不同岗位的员工推送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短视频、影视剧、读物、动漫等系列宣传教育产品,提高培训的效果;利用建立的微信群、企业群,开展职工群众“安全隐患随手拍”及学习打卡等活动,将消防元素融入企业文化,进一步强化员工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员工时时意识到自身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落实日常巡查检查、重点岗位人员值班、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报告火警、参与消防演习演练等工作中每名人员的职责定位,只有不断提升每名员工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才能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责任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政府、部门、单位、员工四者是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构成,只有厘清四者职责、问题和对策,全面划清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责任和边界,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责任,筑牢齐抓共管的安全防线,才能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社会单位要以案为鉴,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认真履行法定消防安全义务,不断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扎实推进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确保消防工作措施有效落实,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只有不断夯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才能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这既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全社会实现消防安全的本质要求。

參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释义与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Z].2020.

[3]GB/T 38315—2019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S].

Problems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 social units and countermeasures

Yue Xize

(Binhai New Area Fire and Rescue Division,Tianjin 300450)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fir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wareness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s not strong,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fire safety is not implemented, the absence of daily management, fire safety training, drills are formal and other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use fire.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 and severe fire situation, the role of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fire safety in social unit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social unit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hoping to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ed work.

Keywords: social units; fire safet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消防安全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