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2023-06-26 10:11王亭亭柳菲聂珊珊杨秋景杨杨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压缩性艾灸腰椎

王亭亭, 柳菲, 聂珊珊, 杨秋景, 杨杨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创伤微创关节科, 北京, 100029)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柱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90%以上脊柱压缩骨折发生在胸腰段,即T1~L2,与脊柱生物力学特点有关[1]。患者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发生后疼痛刺激必须卧床,且压缩性骨折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还可诱发腹胀、便秘等胃肠紊乱现象[2-3],甚者并发肠梗阻等。胸腰椎骨折早期并发腹胀、便秘的几率为40%~88%,单纯胸腰椎骨折早期并发腹胀、便秘的概率约60%,一般在胸腰椎骨折12 h后出现,急性期能够持续3~7 d,远远高于骨折疼痛带来痛苦[4],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已在多个医疗领域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便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有明确外伤史,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者,并行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椎体成形术(PVP);②未发现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其他严重合并症者;③无肠道器质性病变等内科疾病者;④受伤前无腹胀、便秘者;⑤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腹胀及便秘的诊断标准者;⑥自愿加入本研究者;⑦年龄30~75岁。排除标准①年龄<30岁或>75岁者;②妊娠或哺乳期、月经期者;③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甚至严重合并症者;④其他疾病引起腹胀、便秘者;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⑥服用其他药物或偏好食物易致便秘者;⑦皮肤病或过敏者;⑧皮肤感觉异常者。

将10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61.80±6.70)岁;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31~75岁,平均年龄为(62.70±7.3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照科室围手术期护理流程进行宣教,嘱患者术后麻醉平面消失后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饮温水;嘱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3组/d,200次/组;嘱患者有便意时及时排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干预。①艾灸治疗:艾灸脐周,1次/d,15 min/次,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选用温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安置体位,艾条灸距离皮肤2~3 cm,观察施灸处皮肤变化和患者神情变化,及时调整艾条和施灸处皮肤距离及灸量,以防烫伤。施灸完毕后,再予穴位贴敷治疗。②穴位贴敷治疗: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神阙穴,将已调制好的药膏直接贴压于此穴位上,用手掌大鱼际按摩1 min,使其发挥药效,1次/d,4~6 h/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若出现发红、瘙痒、疼痛、轻度水疱等症状,应立即取下并做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①显效:患者 1~2 d排便 1次,便质软润,属 4~5 型,排便时间≤10 min,排便容易。②有效:2~3 d 内排便 1 次,便质由干变软,属 3 型,排便时间>10 min,偶尔出现排便费力的情况。③无效:>3 d 排便 1 次,便质坚硬,属 1~2 型,排便时间>25 min,排便时极为费力。粪便性状:采取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进行评估,分为 1~5 型,1 型便为分散坚果样,5 型大便为分散团块样软便[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焦虑情绪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轻度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比较(±s)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50 50干预前56.13±2.07 55.78±1.63干预后40.05±3.81*32.06±1.86*#

3 讨论

PKP或PVP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其具有创伤小、疼痛缓解迅速、恢复椎体高度等优点。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肠道蠕动缓慢,是引起术后腹胀、便秘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治疗[7]。研究[8]表明,前瞻性优质护理不仅能降低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的发生,还能明显提高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中医认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会伤及气血,瘀血阻滞经脉导致气机不畅,从而使脏腑功能传导失调,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此外,术后创伤也会加重瘀血阻滞,导致腑气不通,加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胃肠蠕动缓慢,不利于术后消化吸收,进而发生腹胀、便秘等症状,影响了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和生活质量。

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便秘有其特色和优势。李艳慧等[9]研究表明,穴位贴敷疗法通便作用明显强于苁蓉通便口服液。一项纳入15篇文献,包含1412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穴位贴敷通便作用优于西药、中药或中成药,且便秘复发率较低[10]。李影等[11]根据便秘性质将便秘分为虚性便秘与实性便秘,分别于天枢、大肠俞、支沟穴(实性便秘)与天枢、大肠俞、气海、足三里(虚性便秘)行艾灸治疗,结果表明,艾灸治疗便秘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膳食疗法。艾灸神阙穴通过调节气机、温中祛湿、扶助正气,使患者脉络通畅,脾气得运,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便秘[12]。中药贴敷于患者神阙穴可起到行气通下、消胀除满的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改善便秘症状[13]。本研究将艾灸、穴位贴敷联合应用于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焦虑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术后便秘症状,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艾灸和穴位贴敷操作简单、实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压缩性艾灸腰椎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