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知多少

2023-06-27 19:32张玉萱徐玲玲
健康之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利尿剂拮抗剂阻滞剂

张玉萱 徐玲玲

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

老年人为高血压的主要发病群体,大多数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然而,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平日用药种类和数量较多,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易引起听力以及记忆能力有所减退,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因此,科学选择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α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其他新兴药物等。

利尿剂

主要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应用极为广泛。具有降低患者体液和钠含量作用,继而降低血容量,起到降压效果。优点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大,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的优点。

该类药物适用于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高血压,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患者使用;长期服用易引起脱水、低血钾、低钠、低氯、低镁等不良反应。应小量使用,也可与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

钙通道阻滞剂

主要有苯烷胺类,如依莫帕米、维拉帕米和阿尼帕米;硫氮杂卓类,如硫氮卓酮;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索地平、尼莫地平以及氨氯地平。通过阻滞Ca2+内流,导致小动脉平滑肌舒张、降低外周阻力而发挥降压作用。

具有突出的扩张血管作用的特點,降压效果明显,适用于老年性高血压,尤其是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但生物利用率较低,作用时间普遍较短。

β受体阻滞剂

主要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比索洛尔。可抑制交感神经,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可作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或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症的首选药。但心率很慢的高血压患者禁服,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慎用。

α受体阻滞剂

主要有特拉唑嗪、哌唑嗪与曲马唑嗪。α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对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并且不影响血脂和血糖代谢。优点是针对性较高,对小动脉未发生结构性改变的高血压患者效果较好;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还能够促进体内脂质代谢,使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得以提升,尤其适合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患者起身时动作要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主要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雷米普利等。能有效抑制转换酶,阻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向血管紧张素转化,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能降低缓激肽降解速率,使缓激肽含量不断增加,以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一种外肽酶,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优点是不加快心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管重构,使患者肾脏血流与肾小球滤过率得到一定增加,比较安全。但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严重肾功能衰竭、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以及怀孕妇女禁用。有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主要有非肽类(亦称沙坦类),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非联苯四氮唑类,包括依普沙坦及替米沙坦。能有效改善左室肥厚症状,具有血管重塑作用,提升心脏舒张功能;能有效抑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保护肾脏作用相对突出,比较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优点是不引起咽痒、干咳,是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类降压药,可提高高血压、心衰及心脏病发作患者的生存率。缺点是可能会升高患者的血钾水平。

其他新兴药物

(1)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其收缩血管的功能突出,使醛固酮与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抑制抗利尿素分泌。

(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可使患者血浆内一氧化碳含量上升,实现长期降压效果,能延缓高血压对各相关靶器官损伤,效果突出。

(3)新一代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为依普利酮,可针对醛固酮受体发挥作用,对雄激素及孕激素受体亲和力较低,逆转左室肥厚,肾小球超滤、减轻蛋白尿等作用突出,尤其适用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对肾脏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4)直接肾素抑制剂。可阻断血管紧张素的转化,降低血浆肾素活性,从而起到降压效果。比如阿利克仑临床应用较多,可降低利尿剂等导致的血浆肾素升高,对靶器官有良好保护作用。

(5)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阻滞剂。对脑啡肽酶降解肽类有抑制作用,防止尿钠肽水平上升,扩张血管,保护肾脏,临床常用药物为奥马曲拉。

(6)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对血管紧张素Ⅱ发挥强力抗拮作用,对其与肾小球内AT1受体的结合产生抑制,且对多巴胺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与心血管调节相关系统无作用,临床常用药物为泰咪沙坦。

(7)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扩张血管作用突出,且不影响脂类代谢,抑制肾素活性,减少外周阻力和降低血压,对心输血量及心率影响不大,临床常用药物为卡维地洛。

用药误区

主要表现为不遵医嘱用药;凭感觉用药;测得血压正常就停药;频繁更换降压药;相信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结束语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临床治疗最为常见、有效的方法。但用药方案和用药种类均较多,各有其作用机制,效果也各不相同。临床应用时,应在了解患者具体病情的基础上,确认适应证,选择无禁忌的药物。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应加以重视,并予以科学处理,可通过联合用药手段进行调节。

猜你喜欢
利尿剂拮抗剂阻滞剂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