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菊花”,预防痔疮

2023-06-27 23:47冯英强
健康之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肛垫外痔内痔

冯英强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肛肠外科常见病。有资料记载,我国18周岁以上成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达到了50.1%,而痔疮患病人数在肛肠疾病样本总量中占比约98.0%。痔疮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会引起肛瘘、肛裂等肛肠疾病,增加治疗的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对痔疮的认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对预防痔疮发生发展非常重要。

什么是痔疮

痔疮主要由肛管或者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引起的病症,患者排便时很容易发生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痔赘脱垂等。根据痔疮在人体不同的生长位置,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外痔:为齿状线以下的皮下血管丛病理性扩张、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患者能用手能够触摸到痔赘。常自感肛门不适。如果并发了炎症反应,那么肛周会出现显著疼痛。有时血液在皮下组织发生淤积,会形成肿块,称为“血栓痔”或者“凝血痔”。这种痔疮很容易出血,并有剧烈疼痛感。

(2)内痔:处于齿状线之上,通常不会经过肛门边缘外露,病情严重者局部脱出。主要表现包括出血、痔赘局部脱出、间断性便后鲜血等,通常不会引起疼痛。血液呈鲜红色,排便结束后会覆盖在粪便表层,部分情况下会成滴滴落,病情严重时出现喷射状出血。一些内痔病患因长时间慢性出血,会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包括头晕、乏力等。

(3)混合痔:处于齿状线周边,是由于痔内、 外痔静脉丛发生不同程度的曲张,且相互之间吻合贯通而成。这种类型的痔疮兼具内、外痔特点。混合痔患者症状会进行性加重,以环状脱出到肛门之外,称为“环状痔”。脱出的痔赘若不能尽早还原至肛门中,很容易引起“绞窄性痔”或"嵌顿性痔”,有水肿、瘀血等表现,伴有剧痛感。

痔疮的基本病因与诱发因素

基本病因

肛垫下移学说

肛管内侧存在着一个环状血管垫,称为“肛垫”,是由丰富的静脉血管网、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等构成,作用以闭合肛管、控制排便行为等为主。人体处于排便状态下,会有向下的压力作用在“肛垫”上,此时“肛垫”的位置会向下方移动。排便结束后,“肛垫”再收缩返回到肛管。如果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肛垫”的弹性回缩性被弱化,那么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下移且增生性肥大等情况,时间长了就会生成痔疮。

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内静脉密集分布,医学界将其称为静脉丛。处于该部位的静脉丛很特殊,内部不仅没有静脉瓣,处于腹盆腔的最低位置,并且周边分布的组织状态较为松弛,这一生理性特点增加了充血、瘀血的发生率。并且,这些静脉丛承受着一定压力,长此以往容易发生静脉曲张。若还存在长时间坐立、便秘、妊娠、肝硬化等因素,痔疮形成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

诱发因素

痔疮的发生一般是多种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诱因主要包括:

饮食因素

日常生活中时常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烧烤,以及长时间酗酒等,容易造成肛门局部充血、水肿,增加痔疮形成的风险。

不良的排便习惯

日排便频次过多、排便时间过于长久、排便过程过度用力,经常发生腹泻或便秘等情况,都极易引起痔疮。如经常便秘,容易因为粪便干结而对直肠产生明显的压迫作用,静脉血液回流过程受到一定阻碍,长此以往会引起静脉曲张、充血等,进而诱发痔疮。

感染因素

肛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问题时,容易诱发静脉曲张或血管内膜炎,造成静脉逐渐扩张,痔疮的发病风险会相应提高。

职业性因素

如司机、办公室文员、电焊工等岗位工作中需要长时间处于坐位或蹲位,痔疮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直肠处于人体下部,长时间久坐、久蹲会容易引发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遗传因素

既往国内外研究证实,痔疮发病具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性。即如果父母患有痔疮,那么其子女痔疮发生的概率也较高。

疾病因素

前列腺肥大、盆腔肿瘤肛管的慢性炎症等均可能造成局部静脉丛扩张、瘀血,不利于直肠静脉血液的正常回流,进而诱发痔疮。

其他因素

妊娠期及分娩时,因为子宫扩增、腹内压上升,对局部血液回流过程产生一定阻碍,容易发生痔疮。此外,机体长期的营养不良也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柔软无力,并引发痔疮。

预防痔疮的方法

(1)为了预防便秘,日常生活中要适度增加具有润滑肠道功能的食物摄入量,如麻油、蜂蜜等。多进食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萝卜、苦瓜等;以及一些粗粮,如玉米、地瓜、小米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物质丰富,还能对胃肠蠕动产生良性刺激,减少肠道中粪便堆积的情况。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油炸类、烧烤类、高脂及难消化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会对胃肠蠕动行为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容易造成粪便干结,且会对肠管产生直接性刺激,使其处于收缩状态。

(2)自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此外,一旦形成排便习惯,就不要轻易改变。到了排便时间,即使主观上没有便意,也要坚持如厕。排便过程中,注意不要久蹲、久坐,以免肛周的静脉回流过程受到阻碍,引起肛周静脉曲张。如果发现大便干燥或排便过程遇到困难,可以适量应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但是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以长期使用。

(3)维持肛门周边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运用高锰酸钾1:5000温水进行坐浴,具有收敛、消炎、活血化瘀等多重功能作用。

(4)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参与运动,如散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不仅能改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建议每天早晚分别进行一次提肛运动,每次30~40遍即可。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促进肛周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排便及预防痔疮。也可以尝试通过按摩肛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排便结束后,先使用温水清洗局部,随后再使用热毛巾按压肛门,分别按照顺时针与逆时针的方向按摩15次。

痔疮的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痔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没有症状的痔疮无须进行治疗,督导患者自觉改善日常生活习惯;(2)有症状的痔疮患者,治疗侧重点是减轻与消除症状,可能无需须根治;(3)治疗痔疮时,始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当出现绞窄性痔、嵌顿性痔合并坏死、II度以上内痔以及混合痔,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出现绞窄性或嵌顿性痔疮,且未及时进行复位,患者会出现剧痛。急诊医生的普遍做法是把痔块推回到肛门中进行复位,随后在局部使用纱布垫以防再次脱出。若出现坏死,则要酌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饮食及排便习惯,对缓解痔疮症状十分重要。

(2)痔疮急性发作期时,患者可以采用温水坐浴方式,每天进行2~3次为宜,通常能较明显地减轻炎症与水肿相关症状,缓解肛周不适和瘙痒感。但要注意水温不可过热,以防烫伤。

(3)当痔赘或痔块脱出时,要及时进行手法复位干预。建议最好在睡前复位痔块,休息一整夜后能够体验到病症显著缓解。若在排便时痔块脱出,则要在洗净后自行复位,利用手指或纱布堵住肛门口,以防再次脱出。

药物治疗

(1)局部外用药。如使用含有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的药膏,能够减轻疼痛;硝酸甘油软膏等具备解痉功效的药物有助于缓解出血、疼痛、瘙痒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成药痔疮膏或栓剂,如马应龙痔疮膏,1~2次/ d即可。

注射硬化治疗

这种方式可使痔或者痔块周边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黏膜下组织逐渐纤维化,进而使得痔块进行性萎缩。适用于治疗I、II 度出血性内痔疾病。具体操作是对肛周局麻后,插进肛门镜观察痔赘的解剖位置,随后将2~3 ml硬化剂注入痔黏膜下层中。若观察到单次次注射效果欠佳,则可以在1个月后再注射1次。若痔块数目相对较多,也可以分2~3次进行注射。

手术疗法

保守治疗欠佳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1)痔切除術。这是当前国内外临床公认的治疗严重痔疮最有效的方法,多用于治疗II、III度内痔与混合痔。

(2)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多应用于治疗II、IV度内痔,非手术治疗失败的II度内痔与环状痔。和传统切除术比较,这种手术疗法有操作用时短、术中患者疼痛轻微及术后身体各项机能恢复快速等诸多优势。

(3)血栓外痔剥离术:适用于治疗血栓性外痔疾病。

猜你喜欢
肛垫外痔内痔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