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2023-06-27 21:30佟明望
健康之家 2023年9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放疗鼻咽癌

佟明望

摘要:目的 分析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放疗后鼻咽癌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鼓膜穿刺法,实验组使用鼓膜置管法,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言语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言语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言语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鼻咽癌;鼓膜置管;放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

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耳鼻喉科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听力下降、复视、头痛等[1]。鼻咽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鼻咽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在我国有明显的南高北低的发病趋势,且男女发病比率男高女低。临床将鼻咽癌分为四类,即结节型、菜花型、溃疡型、黏膜下型,95%以上的鼻咽癌病理是非角化未分化型癌。另外,鼻咽癌还应该注意与恶性的淋巴瘤、鼻咽血管瘤、鼻咽结核、鼻咽慢性炎症增殖性病变、腺样体增生等进行鉴别[2]。

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关联系,鼻咽癌发病部位较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漏诊和误诊,一经发现应立即进行检查治疗,避免一些小的炎症,持续发生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遗症状,鼻咽癌持续发生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现象,早期治疗、早期发现对疾病的预后较好。鼻咽癌大多数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放疗之后患者常常会因为电离辐射对中耳和咽鼓管产生损伤,导致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在30%以上。临床中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比较多,有手术或者保守治疗方式,现在临床中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一般是选择鼓膜置管方式,对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析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放疗后鼻咽癌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7.29±7.31)岁。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7.57±7.6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了解本研究且簽署同意书;依从性高。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合并心脑血管;合并严重器官性疾病;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鼓膜置管法。指导患者取侧卧位,为患者实施局部麻醉;直视内径下经鼓膜后下方部位作2 mm弧形切口,将准备的导管缓慢置入后对中耳内积液实施引流;选择运用5 mg地塞米松注入,在外耳道部位塞上消毒棉球,原位置维持侧卧0.5 h。

对照组运用鼓膜穿刺法。选择侧卧位,为患者患侧外耳道、鼓膜实施消毒;行局部麻醉后将耳内镜置入,麻醉鼓膜15 min,运用穿刺针将患者鼓室中淡黄色分泌物缓慢抽出;然后运用5 mg地塞米松注入其中,同时在外耳道部位塞上消毒棉球,原位置维持侧卧0.5 h。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显效为经治疗耳痛、耳鸣、积液消失,听力恢复正常;有效为治疗后耳痛、耳鸣显著好转,积液大部分消失,听力有所恢复;无效为治疗后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2)术后随访6个月,复诊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和耳内镜检查。(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用(GQOLI-74)评估,共4项,75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言语频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言语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言语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且大部分以低分化鳞癌为主,同时鼻咽部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手术暴露困难,因而治疗方案首选放疗。但放疗后会引起耳部特别是中耳的损伤,放疗时无论如何优化放疗方案,中耳绝大部分结构均在放射野内,所以在杀死肿瘤组织的同时也会对照射野内正常的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由此可能出现的耳副反应将长期困扰患者。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便是其中最常见的耳副反应之一[4],发病率高达50%,并伴有产生严重的耳鸣、耳闷塞感、听力下降及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1/3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伴有持续性耳鸣、耳闷、渐进性听力障碍等,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症状是引起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与普通分泌性中耳炎不同,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一旦发生治疗极为困难。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鼓室硬化、慢性中耳炎等情况的发生,若感染细菌后还会进展为化脓性中耳炎等。近年来,虽然不断优化放疗方法,但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并未降低,并且治疗非常棘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深入研究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分子机制,开发药物防止其发生,从而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耳鼻喉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5]。

治疗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通过全身预防性抗炎治疗和局部抗炎治疗处理。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多为非化脓性炎症,但是放疗后全身和局部的防御能力减弱,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沿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中耳炎才会进展为化脓性炎症,此时全身治疗便很重要[6]。手术治疗是采用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引流或鼓室置管等方式,但目前对鼓膜切开和鼓膜置管存在较大争议。据有关研究中表示,此方法短期来看虽可以缓解阻塞,缓解耳部不适、耳闷、耳鸣等症状,却同时加重了炎症,并且从长期来看,鼓膜置管可能导致持续性耳漏和听力损失[7]。鼓膜置管手术不痛苦,在麻醉的状态下行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或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鼓膜置管术主要是用于治疗顽固性的渗出性中耳炎,经过反复咽鼓管吹张治疗,经过多次的鼓膜穿刺冲洗,均无法治愈的中耳炎[8]。仅能采取鼓膜置管,人为将鼓膜放置一个通气管使得鼓膜内外相通,鼓膜内外压力平衡,鼓室内的液体能够排到外耳道;同时中耳炎症消退,恢复中耳的正常结构功能,达到治愈渗出性中耳炎,一段时间后鼓膜通气管自動脱落。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言语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言语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选择鼓膜置管治疗的效果优于鼓膜穿刺,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运用意义重大。伴着现在耳内镜、鼻内镜等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临床逐渐开始重视手术治疗和局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内镜下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抽液是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最主要的两种方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鼓膜穿刺抽液可有效缓解患者耳闷、耳鸣症状,但好转时间只能够维持5~30 d,同时反复鼓膜切开抽液会导致鼓膜永久性穿孔。鼓膜置管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听力减轻耳鸣、耳闷、头痛等症状,每次置管的自然维持时间均为3~12个月。选择鼓膜置管治疗方式的效果更优,开展鼓膜置管术治疗,能够有效排出鼓室积液,缓解鼓室负压,维持比较长的咽鼓管两端压力平衡时间,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改善咽鼓管功能。

综上所述,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言语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 王娜.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5):587-588.

[2] 张微.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穿刺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4):398-399.

[3] 赵然师,青浩渺,钟时勋.鼓膜置管与穿刺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Meta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3):443-448.

[4] 韩鹏飞.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纯音听力及鼓膜室图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29(6):76-77.

[5] 金玮,陈红.鼓膜置管、曲安奈德局部灌注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21,27(9):1847-1851.

[6] 郭晨辉.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西藏医药,2020,41(5):42-44.

[7] 胡林,陈建超.耳内镜下鼓室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44(4):191-194.

[8] 刘婷.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指标及炎性介质的影响[J].天津药学,2021,33(5):43-46.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放疗鼻咽癌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