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和实现路径

2023-06-28 06:10黄文虎
唯实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黄文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此為标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我们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论断告诉我们,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一定义是关于现代化模式和路径的共性及个性的统一,也是现代化道路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统一。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立足于这种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不可偏废。我们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世界上已经实现现代化或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实现路径和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一是从发展路径来看,都是通过工业革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上,英国是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并在综合国力上领先于世界。美国则是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后来居上,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现在世界正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中国正处于从落后跟跑,到逐步并跑、争取实现部分领跑的关键时期,抓住了这次机遇,中国的现代化就大有希望。二是从发展水平来看,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现代化国家普遍经济高度发达,综合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处于较高水平。三是从发展的全面性来看,都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生态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四是从量化数据来看,联合国是以人类发展指数来评价各国现代化的水平与进程。这些指标包括人均GDP、服务业比重、城镇化率、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等。

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我们既要看到其中蕴含的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理解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有14亿多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近20%,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就是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在不断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使党成为风雨来袭时全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强国之路,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式现代化就会保持正确的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其本质要求是物质文明建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文明建设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社会文明建设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包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推动本国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平均每年对世界的经济贡献率达到38.6%。中国再怎么发展,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对外扩张,这是一条本质要求。此外,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结果,就是要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创造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新的方案。

二、始终坚持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世界上从来没有对所有国家普遍适用的现代化模式和路径。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存在于一个个具体存在的事物发展的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不能代表普遍性,普遍性也不能代表特殊性。我们常说,同一棵树上的树叶都有共同的生长规律,但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决定了没有一种现代化模式和路径是对所有国家普遍适用的。即使同为西方国家,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英国和美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个体企业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模式强调市场力量主导,倡导私有制加市场竞争。德国的现代化则更多是依靠政府力量和政治精英来组织信贷,协调和规划发展,实施重商主义,帮助企业发展壮大。而中国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只能是在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证明了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成功实现现代化。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在全面领会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及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守正创新,大胆探索,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完全模仿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道路不通。现代化进程具有“追赶”性质,一些发展中国家完全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样板,希望通过走西方的“老路”来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削足适履,至今或是经济停滞,或是政治动荡,或是长期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没有现代化的西方化”困境。与“没有现代化的西方化”相反,塞缪尔·亨廷顿还注意到另一类现象,那就是“没有西方化的现代化”,即坚守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在反对西方化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综上所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除了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规律和有益经验之外,唯有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取得成功。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五条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为此,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条原则在前面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已有说明,不再重复。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的根基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色和本质要求。只有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式现代化才算成功。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守正创新、大胆探路。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第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今后五年以至更长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的要求,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多方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因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終坚持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是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盼的就是克服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体任务包括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

三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党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必须首先把自身建设好。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此,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把这些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