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建设研究

2023-06-28 22:17叶佩兰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一站式网络平台新媒体

摘要:随着高校“学分制”“大类培养”等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班级建制管理方式与高等教育的改革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学生社区逐渐成为学生开展交流互动的主要载体和渠道,并成为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育人阵地。2019年,教育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指导各级高校积极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与领导下,各级高校以“一站式”为核心导向,以“以生为本”为指导理念,针对思政教育、党建工作、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等各方面,将配置最优化的资源下沉至学生社区,强化了管理的网格化和服务的精细化,全面提升了学生管理的质量与水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场域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且工作重心逐渐转移至新媒体网络空间,由此,以新媒体为主要导向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成为各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文章阐述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现实价值,并以新媒体为导向,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育人优势,针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建设提出相关路径建议,旨在为各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20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精品项目“以‘五心铸魂助推‘学生思政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XGJPG3022

近年来,各地高校在教育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下,积极构建了以“思政、服务、育人”为宗旨的“一站式”学生社区,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成长为目的,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为纽带,构筑起大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而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需要与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全面建设,这不仅是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强化高校学生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现实价值

(一)加强了组织育人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野蛮生长”,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信息和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和批判力,威胁着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始终以党建功能的发挥为引领,通过在学生社区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从而有效引领学生坚定政治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历史使命感[1]。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实现了党建工作模式“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构建,为党建工作线上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阵地,进而在网络空间强化了组织育人的实效性。

(二)强化了思政育人的亲和力

传统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受限于时空制约,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机械化与模式化色彩較为浓厚。而“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着力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壁垒,赋予了学生与教师同等地位的话语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师生间的凝聚力,为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践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思政教育更加人性化[2]。与此同时,针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建设,各级高校须强化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建设的软硬件设施,提供高效的线上服务,以师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提供可行且高效的解决措施,并要求教育者在服务中关心、帮助与引导学生,提升后勤服务的和谐性,提高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感。

(三)提升了管理育人的协同化

传统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各类管理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导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管理工作的步调难以保持一致。而“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强调各部门、各层级线上和线下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能充分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和功能优势,整合全校公共事务资源,避免大学生单独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某一问题,而是以协同配合的方式迅速且高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相关问题[3]。一方面,使学生管理工作摆脱了物理空间的制约,为各方的协同联动提供了有效渠道和载体;另一方面推动了管理育人的隐性功能,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强化了管理育人的感染力,进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基于新媒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育人优势

(一)强化网络思政育人的整体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交流和活动开展的主要渠道,因而教育部门将其列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网络平台[4]。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新媒体为导向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为高校思政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教育渠道,使其可以在新媒体传播场域中推动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灵魂塑造,助力大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当下,各类高校都在全面推进新媒体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其用户活跃度和受欢迎度始终保持较高的态势,依托新媒体在学生网络社区实施思政教育,有效实现了思政工作传播模式和教育形式的创新,使之与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偏好的转变更加贴近,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降低育人资源的利用难度

新媒体兼具开放性、共享性和信息庞杂性,基于新媒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使教育者和管理者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功能优势迅速实现教育资源的挖掘、开发、整合、处理及利用,提升了育人资源的丰富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全面挖掘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和热门事件,将育人目标内化于这些素材之中,强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5-6]。其次,目前新媒体平台的种类较多,这在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方面给予了高校充足的载体选择权,高校可以依据自身发展实际、师生发展诉求等选择甚至是自行开发合适的APP平台。无论是现有的还是自行开发的新媒体平台,其功能丰富性均应满足学生社区的所有需求,实现一个APP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大大提升育人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平台的信息管理

新媒体平台具有实名认证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以新媒体为载体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以真实的身份信息入驻网络平台,削弱了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虚拟人格,确保大学生以真实的面目展开网络学习和活动,并承担应有的责任,为大学生社区隔绝不良信息和错误观念提供了便利条件,提升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可靠性和可信任度[7]。同时,利用新媒体的后台管理功能,教育者可以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不受时空约束地实施监督职能,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及时批评、指正不良言论和错误做法,全面规范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8]。另外,新媒体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使教育者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全面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内心诉求和思想动态,并针对性地把握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有的放矢和个性化施教。

三、新媒体视域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强调党建引领,实现党建与思政的全方位融入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需要始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新媒体平台中打造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强化党建工作的线上效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建的统筹功能和指导作用[9]。

首先,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组织设计的系统性和规范化。以红色文化为导向,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手段,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学生喜欢而又避免泛娱乐化的红色教育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具有鲜明红色特征的思想引领阵地,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兼具校园特色和红色文化元素的各类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融入生活学习的全过程、全阶段,以丰富多彩的网络体验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政治理想信念[10]。

其次,要强化“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内容设计,整合新媒体育人资源和思政教育课程资源,结合新媒体开放性、便捷式和碎片化的特性,开发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内容,使学生在享受生活便利服务的同时,同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爱国主义信念,主动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

(二)推动队伍进驻,以全员参与形成网络育人合力

“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有赖于高校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媒体网络平台,首先,可以及时了解并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高校领导能够通过院长连线、学生座谈会等活动深入学生生活一线,为学生解决问题和诉求,并及时修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可以检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使思政教育者不断查漏补缺,通过新媒体渠道实施差异化施教,并以社区互动的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优化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再次,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功能优势实施数据汇总和任务画像,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管理人员通过学生社区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素质,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11]。此外,可以及时收集并分析大学生在进出门禁、网络保修、水电维护、意见建议等方面的信息,迅速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实现实际问题解决和思想问题解决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

(三)鼓励学生参与,实施全过程精细化育人管理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对象是大学生,因而高校和思政教育者需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参与到学生社区中。应借助新媒体实施全矩阵宣传,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其积极参与到学生社区的服务与管理中,加强学生模范的带头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价值感和获得感,以此来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12]。同时,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指导方向,高校思政教育者和管理人员可以依托新媒体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实施全过程的育人管理,将思政教育和后勤服务内化于学生生活的每个阶段,并以学生需求为依据,提升学生社区管理的针对性,注重思政教育的细节性,在细微处以人性化的教育和亲和力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发地提升思想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并在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得到灵魂的净化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完善功能保障,全面推动育人质量提升

要想完善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就需要以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习惯为依据,构建“以生为本”的菜单式线上服务平台,并结合网上审核、后台评测、自助办理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13-14]。对此,各高校需要强化建设力度和范围,结合智慧校园、学生大数据中心、素质发展中心等板块的建设需要,围绕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学生事务管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以及信息管理后台,实现学生思想素质发展、学业完成情况、身心成长需求、业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全面覆盖,以群体性视角描绘学生的学期画像,以个体性视角描绘学生的主题画像,从而提升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全面性[15]。

四、结语

以新媒体为导向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需要提高重视,强化与教师、企业、学生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配合,强化资源投入与制度保障,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全方位改革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打造成引领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沿阵地,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方位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最终保证人才资源质量不断提升,促进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陈城,李杨帆.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29-32.

[2] 李政,王程.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管理育人工作的研究[J].公关世界,2022(23):131-133.

[3] 宋婧,李忠喆,张燕.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宿管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22(11):14-15,19.

[4] 李育君.“一站式”高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2(10):4-6,9.

[5] 赵学洪.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中社会工作的嵌入研究[J].国际公关,2022(16):68-70.

[6] 宋婧.高校学生社区环境的育人功能审视与路径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2(8):3-5.

[7] 郭晓川,安利利.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3):14-18,66.

[8] 陈为化.高校学生社区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就业与保障,2022(5):148-150.

[9] 羅嫒,张志国.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1):305-307.

[10] 徐崇君,俞宁,龙婷,等.高校学生社区德育工作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8):74-77.

[11] 王肖风,何静.高校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1(4):86-88.

[12] 叶楠.高校学生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探索[J].大学,2021(8):25-27.

[13] 王雷.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1):58-61.

[14] 翁炎泉,邓敏君.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管理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20-21.

[15] 吕丰,宋木生,葛韵斐,等.高校学生社区党建活动室功能探索[J].法制与社会,2020(4):169-170.

作者简介 叶佩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一站式网络平台新媒体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