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落叶》版本情况与汇校体例*

2023-06-28 09:51赵欣悦
郭沫若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光华文集全集

赵欣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纪念馆,北京 100009)

《落叶》是郭沫若书信体(书函体)的情书小说,内容是日本姑娘菊子用诗一般的语言写给她的异国恋人洪武师的情书,由《前言》和41 封书信组成,时间从九月七日夜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夜近四个月,全书共五万多字,最短的“第三十八信”字数138,最长的“第十信”字数5247。从这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少女恋爱心理的解剖,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的温柔活泼,措辞异样的妩媚,实在具有樱花下面的风光,思想当然是只有爱,是忘却一切的事件的。①李霖编:《现代文学讲座——郭沫若评传》,现代书局印行,1932 年。

在福冈住了有半年的光景,为了实现研究生理学的志愿也曾去过一次东京,和四川经理员接洽,希图入大学院,继续领取官费。但没有成功,只领到一年前毕业回国时所应领的归国费,结局是仍然不能不作归计。但在回国之前,在十月间又在福冈与长崎间的佐贺县的山中住过一个月。这六七个月间要算是我最多产的一段时期。除开上述的一些译著外,我还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新时代》,写了《落叶》《喀尔美萝姑娘》《叶罗提之墓》《万引》《阳春别》,及《橄榄》中除掉《歧路三部曲》的全部。当时的生活纪录大体就留在了《橄榄》里面。②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 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年,176-177 页。

《落叶》创作背景正是郭沫若留学日本生活困难的时期,通过书信体情书小说恰如其分地传达异国男女爱情观,用这种独特的体验展示了中日文化历史错综复杂政治伦理相互涵摄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落叶》这部爱情小说为推进五四抒情小说发展、为中国文学的转型及文体的多样性做出贡献。虽然《落叶》远没有诸如《女神》《星空》等文学著作对后世的影响大,但对于郭沫若研究是不分高下的,从版本流变汇校微观视角做好基础性工作恰是研究郭沫若的重要手段。《落叶》从1925年首次发表到1957 年《沫若文集》出版跨度32年,在数次的出版更迭中,版本众多,并且被不同的小说集著作集收录。这期间随着时代变迁和郭沫若自身思想的变化不论主观还是客观都需要修改调整。

《落叶》最早发表于上海《东方杂志》月刊1925年9 月25 日~11 月10 日第22 卷第18~21 期,连载四期,竖版版式。其中第18 期包括《前言》和《第一信》至《第六信》共7 篇;第19 期包括《第七信》至《第十四信》共8 篇;第20 期包括《第十五信》至《二十三信》共9 篇;第21 期包括《第二十四信》至《四十一信》共18 篇。

初版是1926 年4 月10 日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48 开本,正文154 页,横版版式。“落叶丛书第一种”出版时间1926~1927 年,共五版(1926年4 月10 日第一版;1926 年6 月1 日第二版;1926 年9 月1 日第三版;1926 年11 月20 日第四版;1927 年6 月1 日第五版)。“创造社丛书第一种”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出版时间1927~1928 年,共三版(1927 年9 月1 日第六版;1928 年2 月20 日第七版;1928 年4 月20 日第八版)。“创作丛书”由上海乐华图书公司出版,出版时间1929~1930 年,共三版,(1929 年2 月20 日第九版;1929 年11 月10 日第十版;1930 年3 月20 日第十一版)。以上版本均为48 开本,正文154 页。

《沫若小说戏曲集第二辑》由上海新兴书店出版,初版1929 年11 月1 日,出版时间1929~1930年。共出两版(1929 年11 月1 日第一版;1930 年1月6 日第二版),改成32 开版本,正文140 页。

《沫若小说戏曲集》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初版1930 年10 月,出版时间1930~1934 年,共出六版(1930 年10 月第一版;1931 年3 月第二版;1931 年11 月第三版;1932 年10 月第五版;1934年10 月第六版)。32 开版本,正文140 页。

1936 年4 月《现代小品文选》丛编分册题名:现代小品文选第一集,俊生编,上海仿古书店发行。47-49 页节选《落叶》《第一信 九月七日夜》竖版版式。

1947 年9 月小说集《地下的笑声》收录《落叶》海燕书店初版,297-398 页,竖版板式。

1957 年4 月第一版《沫若文集》第五卷收录《落叶》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32 开本,265-360页。

2004 年7 月第一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 第九卷,知识产权出版社,55-130 页。

《落叶》汇校把1925 年发表上海《东方杂志》的初刊版(本文简称“东版”)作为校本,东版作为《落叶》最早公开发表的版本最接近原稿,校勘价值更大,初刊版作为最重要的版本历来在汇校研究中被重视。本文选择全集作为底本(一般情况选择文集为底本),虽全集是在郭沫若去世后出版,但全集与文集基本相同,全集采用作者亲自校阅订正的最后版本,且版本较新,市面保有量大,受众面广,读者有广泛基础,同时也有利宣传郭沫若。

其他版本作为参考校本从出版时间跨度和版本变化来选择。1926 年4 月10 日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的《落叶》初版(本文简称“初版”);1934 年10 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的《落叶》第六版(本文简称“光华版”);1947 年9 月由海燕书店出版的小说集《地下的笑声》中的《落叶》(本文简称“海燕版”)这三个版本作为参考校本。2004 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九卷中的《落叶》作为底本(本文简称“全集”),1957 年《沫若文集》第五卷中的《落叶》作为参考底本(本文简称“文集”)。

初版与东版仅隔6 个月,作为图书初版,由东版16 开本竖版变成了48 开本横版,初版与东版在一些用词上做了改动,例如“近来愈见沉溺于文事,”改为“文学”;“这使他的精神便受了没大的伤痍了。改为“莫大”;“所以我把全部定为《落叶》。”改成“定名为”。同时还规范了部分标点。光华版与初版时隔8 年,这期间《落叶》共出版十八版,其中还有开本的变化,除了上海新兴书店和上海光华书局是32 开本,其余都是48 开本。光华版改动多在标点符号同时也有用词的改动。例如,初版(“这是她有一个时候,)改成东版(——这是她有一个时候,);(“Kikuko!Kikuko!……”)改成(——Kikuko!Kikuko!……)光华版加了破折号去掉了引号,初版只有引号。海燕版与光华版时隔13 年,这次以小说集的形式出版,郭沫若重新进行了编订,竖版版式。日期全部改成公历,修改部分标点符号和词句,例如(——“这是她有一个时候,)(——“Kikuko!Kikuko!……”)。

文集与海燕版时隔10 年,这次修订最多。文集是在海燕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以上各书的小说作品,后来都分别收入作者重新编定的,1947年出版的小说集《地下的笑声》和1948 年出版的小说散文集《抱箭集》。本卷作品都是经过作者修订后编入的。现在即根据这两个作品集的初版本。编排次序大体上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同时也结合内容略加分类,将历史小说另外编在一起,排在后面。①郭沫若:《沫若文集·第五卷说明》(第5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文集部分文字改简化字,人名改为全称,例如“但是师武那时”改“但是洪师武那时”,其他异文请看文后汇校条目。全集与文集基本相同,是作者亲自校阅订正的最后版本进行了校勘,个别地方在文字上做了修订,除保留作者自用注之外,增加了一些简要的注释。《沫若文集》出版的时间正是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的时代。1956 年2 月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主任:陈毅,副主任:郭沫若、康生、吴玉章等。“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被确定统一标准。《落叶》的出版从初刊版、初版本到《沫若文集》经历了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到推广普通话,非常清楚的看到词汇语法修改的变化。《沫若文集》收录的《落叶》语法词汇正是以“普通话的语法以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为标准修订的。

目前为止还没有郭沫若小说作品的汇校成果,尤其是还没有从版本变迁、版本修改的角度进行研究。作为首次汇校郭沫若小说的成果,《落叶》的汇校丰富了郭沫若文学著作的汇校类型,为今后郭沫若其他文学著作汇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下一步全面开展郭沫若小说作品汇校起到示范作用。通过汇校形式直观而全面地呈现《落叶》的重编改写,选录的异文对于理解郭沫若的思想变迁、文学观念和语言习惯都起到关键作用。

这次《落叶》汇校仅东版与文集异文共524条,以条数计算是因为有的句中会出现多处异文(包括语法、文字、用词、标点、版式等),再加上其他各版本异文,数目庞大,故择要选录,选择标准如下:文中词句内容改动较大异文,对于标点和明显误植之处不作例举,词句中语义相同重复修改之处只作一次例举,整体修改处如海燕版之后日期全部改为公历不做例举。同时文字全部转换成简化字,异体字改为标准字,旧式标点改为标准标点。汇校条目按照《落叶》原文体例排序例举。

《落叶》六个版本

猜你喜欢
光华文集全集
《熊铁基文集》出版
本刊首任主编吴泽先生全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作曲家邓光华简介
《郭汉城文集》简介
点亮生命的光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How to expand the corpus of spoken English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陈望道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