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中空间的隐喻

2023-06-29 16:40徐耀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种族歧视多丽丝莱辛

徐耀宇

內容摘要:在莱辛的短篇小说中,空间始终是个重要的叙述因素。通过空间书写,莱辛揭露了英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正如她在短篇小说《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中借主人公维多利亚、菲丽丝等黑人女性对空间的渴望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在住房、医疗与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分析小说中“空间”的三重隐喻作用,一方面揭露当时英国社会中存在种种问题,一方面指出莱辛为身处社会边缘的底层黑人发声,呼吁人们正视他们遭受的压迫与不公正待遇。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 空间隐喻 社会弊端 种族歧视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幸存者回忆录》与《暴力的孩子》五部曲等。莱辛也是继伍尔芙以来最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延续了女性经验的叙事风格,在细节处理上也是深刻入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选自莱辛短篇小说集《祖母》中的第二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末以黑人女性维多利亚为代表的移民后裔在英国的艰苦生活。尽管他们勇于同不公平的命运做斗争,可努力终究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所击败。身处逆境之中的她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国内对该小说的论述较少。有学者分别从女性主义的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过解读。虽然他们指出作者通过小说表达了对社会底层黑人的同情,却并未着重关注莱辛试图在该小说中通过空间隐喻英国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莱辛在很多小说中都通过空间书写隐喻了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莱辛本人丰富厚重的人生经历,使其具有复杂的空间存在感,因而对空间认同和文化形态有着深刻体验。”[1]62她在小说中对现实的批判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多丽丝莱辛在多年的小说创作中,注重保持现实主义风格,使自己的小说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批判现实主义特征。”[2]138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分析小说中“空间”的三重隐喻作用,揭露当时英国社会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指出莱辛为身处社会边缘的底层黑人发声,呼吁人们正视社会底层人民遭受的压迫与不公正待遇。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提到空间的生产,人们或将空间凝固化为某一物品,‘空间的生产被还原成‘物的生产;或将空间理解为一种精神产物,‘空间的生产成为了一种意识活动。”[3]22而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理论的突破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空间概念的束缚,进而将其解构赋予了空间社会属性。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物,各种社会关系都囊括其中。“它不是其他物质中的一种物质,也不是其他产品中的一个产品,而是,它包括被生产出来的东西,包含它们之间相互共存和同时存在的关系。”[4]73因此,社会空间体现的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相互交织着。

此外,列斐伏尔还对社会空间进行了三个维度的概括。分别是“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前两个分别指物质化的空间与精神空间,而表征空间则体现为社会文化与象征的意义。它“是指人类实际生活中的空间,既有物质实体、又关联着相关的意象和象征物,隐含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蕴。”[5]114因此,通过分析《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中空间的三重隐喻作用不仅可以看出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还能看清二十世纪末英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二.空间的三重隐喻

1.黑人区与白人区隐喻社会贫富差距

文中通过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的种种渊源向读者展现了二十世纪末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居住在白人区的斯塔夫尼家与黑人区的维多利亚家分别象征富裕与贫穷。这一点从维多利亚对斯塔夫尼家的回忆中便可看出。“她记得那儿的温暖,那亮丽的颜色,还有堆满玩具的房间。有时候她在商业街的店铺前停下脚步,心想,没错,就是这个样子,丰盛,富裕。”[6]70而维多利亚与玛丽安阿姨却住在黑人区的一套保障公寓里。那儿的廉价公寓房是一个个紧挨着的水泥建筑。房中的一些基本生活家具也只够一家人凑合着生活。自此,那夜在斯塔夫尼家的偶然留宿让维多利亚产生了对空间的渴望。她希望自己能安全地待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内,不受到外界的伤害。可好景不长,玛丽安阿姨因胃癌离世。维多利亚也因此失去了最后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丧事过后,维多利亚满怀希望地以为自己有权继承玛丽安阿姨留下的公寓。可当地官员却以她未成年为由强行收回了公寓的使用权。愤怒至极的维多利亚虽对此进行了强烈反抗,可作为弱势群体的她只能被迫离开公寓,同玛丽安阿姨的好友菲丽丝一起生活。实际上,维多利亚并未因此放弃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物质空间。“维多利亚意识到,与官员抗争,争取公寓的使用权,这些都是徒劳的。她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物质空间。”[7]38在菲丽丝的鼓励下,维多利亚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她在牛津街卖过香水,在店里当过销售员,还当过摄影师的模特等。“她一直在存钱,私房钱,她自己的房子的入场费,她自己的,她的。”[6]82她的这些努力都是在为自己的空间梦铺路,维多利亚坚信只要自己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可一天下午,托马斯·斯塔夫尼的介入彻底击碎了她的空间梦。时隔多年的相遇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可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纯粹,只有性爱却无思想上的交流。此外,维多利亚心里真正深爱着的是爱德华·斯塔夫尼而并非托马斯。同样托马斯与维多利亚交往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异国风情般妖冶、性感女子的幻想。实际上,彼此都不是双方所幻想的那样美好。整个漫长的夏天如同梦幻一般,维多利亚也因此怀上了托马斯的孩子,很快生下女儿玛丽,并暂时与托马斯失去了联系。玛丽的存在也让维多利亚放弃了自己的空间梦。多年后,维多利亚才真正看清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实。“不过是‘五类人群,不过是社会底层,够了,这就是我们。”[6]76实际上,维多利亚成为了满足托马斯欲望的一个牺牲品。此后,托马斯换了一个又一个黑人女友来满足他的欲望和幻想。而维多利亚却因孩子与家庭的束缚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可见,空间隐喻的社会贫富差距导致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局面。即使维多利亚很努力地生活着,她的空间梦还是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背景下破碎了。维多利亚虽已无法改变自身命运,但女儿玛丽还小,她身上流着斯塔夫尼家的血。倘若能被斯塔夫尼家接受,那就意味着未来的玛丽能接受真正的教育。因此为了让玛丽获得上层阶级享有的良好教育资源,她最终只能含泪将玛丽送入斯塔夫尼家。因此,空间隐喻的社会贫富差距让底层人民成为了上层阶级的牺牲品。维多利亚正是这一牺牲品的典型。

2.医院隐喻不公平的医疗待遇

不公平的医疗待遇主要体现在社会底层黑人的死亡之上。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黑人无法获得良好的医疗待遇且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正如文中提及的维多利亚的母亲在维多利亚四岁时便去世了;菲丽丝的母亲也在菲丽丝很小的时候便死于斗殴等。因此,莱辛通过医院这一空间形象隐喻社会中不公平的医疗待遇。正如玛丽安阿姨和菲丽丝的外祖父之死都揭露了二十世纪末英国对社会底层黑人不公的医疗保障措施。对中上层阶级的人而言,医院是重获身体健康的场所。他们有足够的金钱支付医疗费并享有国内最好的医疗资源。而对那些贫穷、没有社会地位的底层黑人而言却是迎接死亡的最后一站。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他们无法住院接受真正的治疗,只能由身边的亲人代替医护工照顾。正如玛丽安阿姨,即便她身患胃癌却得不到医护工的精心照料,只能依靠护工带给维多利亚的治疗药物减缓死亡时间。等待最终被送往医院迎接死亡的来临。“她经常不来,她们超负荷工作,手头无助的人太多。而且护士们常常不停留。她们检查药物,或许会清洗一下气味难闻的、生病的身体,然后就走了。”[6]72因此,照顾阿姨的职责只能落在维多利亚身上。再如菲丽丝的外祖父因身患重病而瘫痪。全身已逐渐萎缩成一些隆块与凹陷,脑袋也如狮子般大。尽管如此,他依然无法被送往医院救治,只能呆在家里的一个小房间内依靠药物减缓死亡时间。可见,当时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一旦得了重病,几乎就被无情地宣判了死刑。同时,他们也会成为家人的累赘。因照顾玛丽安阿姨维多利亚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而菲丽丝则为了照顾瘫痪的外祖父不得不单独腾出一个房间供他一人居住。这些在代表中上层阶级的斯塔夫尼家中是不可能出现的。“那里没有贫穷与疾病,只有关爱和温暖。那个大房子已经成为年轻的维多利亚的精神支柱。”[8]118在维多利亚眼中,斯塔夫尼家如天堂般美好,它是富裕与尊贵地位的象征。尽管岁月的流逝给杰茜·斯塔夫尼与莱昂纳尔·斯塔夫尼带来了衰老,但斯塔夫尼一家仍富裕并健康地生活着。这一家人似乎永远不会受到疾病的威胁。由此可见,医院隐喻了社会中不公平的医疗待遇。文中的贫穷象征着疾病,而富裕象征着健康。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黑人始终受到疾病的威胁,这种因贫穷带来的不公医疗待遇蔓延在当时整个英国社会之中。

3.学校隐喻不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文中提到了两种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学校,分别是贝奥武甫学校与白人孩子的学校。贝奥武夫是一所多元文化学校,里面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但总体来说,贝奥武甫是一所很糟糕的学校,只不过当时年仅九岁的维多利亚对此并无过多感触,自小所处的教育环境导致她对贝奥武甫学校的糟糕习以为常。后来维多利亚提到“那不过是个可怜的小地方,小的还不够孩子们课间休息的时候玩……灰色的水泥,潮湿、破旧的砖墙,让人觉得像是犯人放风的地方。”[6]76可见維多利亚逐渐意识到这所学校的糟糕。当女儿玛丽也就读于贝奥武甫时,维多利亚才真正意识到玛丽在这所学校是无法获得真正教育的。并且玛丽也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维多利亚。“这是一个充满暴力的学校,到处都是毒品、打架、帮派,如今上那种学校的孩子,都被看作需要管教的粗野动物。”[6]94与维多利亚的教育状况相比,斯塔夫尼一家接受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虽然爱德华和托马斯以前也和维多利亚一样在贝奥武夫学校接受教育,但那只是他们的父亲莱昂纳尔·斯塔夫尼磨砺他们的手段而已。莱昂纳尔认为他们有必要了解另一半人的生活。到了适当的时候,他会将他们送入白人学校接受真正的教育。很明显从“另一半人的生活”中便可看出这两所学校所代表不同的世界。“两个世界反差太大。一个世界富足多彩,人们见多识广,精通世事,慷慨大度;另一个世界贫穷灰暗,人们无知粗鲁,贫穷困苦。”[8]118因此,贝奥武夫与白人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英国社会中上阶层与底层黑人之间的鸿沟。为了让玛丽同那些白人小孩一样获得真正的教育,维多利亚只能放手让她融入斯塔夫尼家,毕竟玛丽与斯塔夫尼家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同时,维多利亚也意识到融入斯塔夫尼家的玛丽将永远离开她,不会再回头了。与斯塔夫尼家的多次协商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将玛丽送入女子学院,那是一所白人女孩居多的好学校。可斯塔夫尼家的“慷慨”是有限度的,正如维多利亚与黑人萨姆·比利斯的孩子迪克森将永远无法同玛丽那样接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他未来注定在贝奥武夫学校接受糟糕的教育。而斯塔夫尼家对玛丽与迪克森的区别对待也终于让维多利亚意识到了社会中潜在的种族歧视问题。“肤色的问题——是的,这一点无法回避……肤色竟会成为区分的标准,往往还是无法更改的标准。”[6]107同样,身为混血儿的玛丽有时也因肤色问题无法避免被他人歧视。她虽有斯塔夫尼家的血统,但肤色并不是白色,而是焦糖色的。尽管斯塔夫尼一家较为开明对此并不在意,但从爱德华妻子艾丽丝的心理活动中能很明显地看到种族歧视的存在。“这家人让这个黑人小女孩喊莱昂纳尔和杰茜爷爷奶奶,让她有些看不起。但她的确相信自己有这种感觉是不对的,但又无法改变。”[6]113艾丽丝来自外省的一个律师家庭,身为中产阶级的她不仅拥有较高的收入来源,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与维多利亚与玛丽的生活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莱辛借此不仅展现了英国中上层阶级与底层人民生活之间的巨大鸿沟,还表明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即便是维多利亚一直尊敬和爱戴的爱德华,长大后也变了。他自小对第三世界创伤的认同感逐渐消失,甚至对黑人产生了抵触情绪。正如当维多利亚带玛丽来认亲时,爱德华的第一反映便是质疑并提出了DNA检测的必要性。而托马斯·斯塔夫尼也是一样。即便他喜欢黑人音乐,黑人女孩,甚至认为白皮肤挺没劲的。但与维多利亚的相处的过程中依然将她置于边缘化的他者。实际上,托马斯与维多利亚的结合就是上层阶级释放欲望的结果。

综上,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中,莱辛一方面通过空间书写再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状。揭露了英国社会中的贫富差距,种族歧视、医疗与教育不公等问题。一方面莱辛也希望借此为社会边缘的底层黑人发声,呼吁人们正视底层黑人遭受的压迫与不公正待遇。文中以黑人女性维多利亚为代表的社会底层群体应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同情并享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借助于空间的变换、空间意识的表达,以及空间叙事的营构,时刻回应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叩问和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担忧与关注。”[9]95因此小说也从侧面表明了莱辛的人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晶辉.英美及中国多丽丝·莱辛研究中的“空间”问题[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62-66.

[2]赵彬彬.多丽丝莱辛小说创作的特点探讨[J].前沿,2013(16):138-139.

[3]刘兆丰.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1.

[4]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 Donald Nicholson- Smith, Trans.Massachusetts: Blackwell, 1991:73.

[5]夏野.多丽丝·莱辛小说创作的身份书写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9.

[6]多丽丝·莱辛.祖母[M].周小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7]苏芳.《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的女性主义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2013,(36):37-38.

[8]史忆.世事艰难——《维多利亚与斯塔夫尼家》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郑州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36):115-119.

[9]简剑芬.多丽丝·莱辛小说的“空间”问题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8(25):92-93+95.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种族歧视多丽丝莱辛
高贵的“伪证”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肯尼亚中餐馆因“种族歧视”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