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2023-07-03 06:58章婷婷陈彦彦陈圆圆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育人思政

章婷婷,陈彦彦,陈圆圆

(1.合肥开放大学,合肥 230001;2.安徽开放大学,合肥 230022)

一、引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课程设置部分提出课程设置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课程质量为抓手,对标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课程思政要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3],特点是隐性育人,目标是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育人。

OBE即成果导向教育,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简称,亦称结果导向教育、产出导向教育。该理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其区别于传统教育理念以教为中心和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能力达成。自1981年美国学者Spady等人提出该理论后,OBE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逐渐成为多国教改主流理念。我国最早在工程教育领域应用OBE模式,随后各高校各学科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李志义认为实现传统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理顺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4]。曹姣仙等对OBE理念指导下的医药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5]。为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邵友元等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对化学化工类专业课化工原理进行了OBE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6]。童建华对宪法学课程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为一线教师运用OBE理念开展法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一定借鉴[7]。在英语教育领域,一些学者也就OBE理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以及英语专业课教学展开了相关研究[8-10],但目前基于OBE理论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开展得较少。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之一。公共英语系列课程受众面广,课程延续性强,是开展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主阵地。自2017年起,国家开放大学外语部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并推出了系列融媒体教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更肩负着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大使命。因此,如何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做到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传播自觉性,进一步坚定其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当前成人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探索创新的新兴事物[11]。近年来,国家开放大学通过推广多模态试点教学、组织课程思政大赛、开展培训讲座等措施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及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当下仍有部分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认为课程思政只是“一阵风”,未能准确把握课程思政育人本质,不能意识到公共英语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无法从课程思政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本分和初心这一角度理解其深刻内涵。他们在课堂上仅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传播西方文化,忽略了公共英语教学思政功能,从而导致公共英语教学出现单向文化输入、只教学不育人等现象。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树立了课程思政意识,但由于自身能力不够,出现不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情况。这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课程思政教学出现“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直接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西方文化元素过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密不可分。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接受的文化教育以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为主,中国主流价值观及文化元素严重缺失;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资料,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比例失衡的现象不容忽视。以开放教育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为例,全套管理英语、人文英语、理工英语、商务英语四个系列教材共16本,包含128个单元内容。经过梳理教材内容发现中国文化内容缺失严重。教材中西方文化内容比例过高造成了以下问题:首先,学生长期受到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不利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学生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甚至宗教信仰盲目崇拜,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对中国文化缺少认同感,极大地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确立。最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后能运用英语介绍英美国家概况、文化风俗等内容,但无法用英语介绍我国的节日庆典、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中国文化内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弱,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确定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更无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教学方式难以达成育人目标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国内大部分高校开始采取线上教学方式,以保证教学进度,国家开放大学亦迅速切换为线上教学。以安徽省为例,2022春季学期大多数市级开放大学仍采用线上方式开展开放教育公共英语教学。调研发现目前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当前公共英语教学仅完成从线下到线上形式上的转变,知识获取、教授方式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本质上与传统大班面授教学一致,未能充分发挥线上教学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等优势。公共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通识基础课,学习人数较多,个别课程师生比高达1∶208;线上课程思政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地位,效果不甚理想。二是开放教育学生多数为社会在职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思想状况复杂。当前教学方式既不能准确追踪学生学习情况,也不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无法做到“以学定教”、及时跟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三是课程思政方式单一,仅仅以课堂语言教学为载体,如在课后布置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等练习,缺少真实情境的创建,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局限于课内时间,无法延伸至课外。“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不仅在课堂内,还要在课堂之外。”[12]单一、局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无法让学生和教师产生共情,感悟领会大国工匠精神、铁人精神等重要理念,极大损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四)课程思政评价欠缺科学性及合理性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公共英语“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13],英语教学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还要提升其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跨文化交际以及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综合能力。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是把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充分发挥学科课程育人功能。

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公共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首先,目前各级开放大学未能建立适用于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新型多元化评价体系,仍沿用以授课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评价模式,外语教学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及师生合作评价,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其次,现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仅仅关注学生学科成绩,未能根据课程思政教学新要求拓展评价内容,造成评价内容片面性。出于教学惯性,开放教育外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尤其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及价值观的提升与培育。当前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也相应地缺乏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未能体现课程思政育人新要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和效果。最后,现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以练习法和考试法为主,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变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进行评价,因而无法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衡量与评定。开放教育公共英语目前采用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包括线上作业及平时学习表现成绩,平时表现得分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参与情况评定。虽然形成性考核得分占综合成绩比例为50%,但人文英语4等四门课程采取“双及格”评价标准,即线上作业及终结性期末考试均达到及格标准后,课程成绩才被认定为有效。上述标准导致当前评价模式重考试成绩、轻学习过程,未能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考核作用。

三、基于OBE理念的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时代公共英语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科人文性优势,在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意识及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培育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开放教育公共英语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OBE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人人都能成功,要求采取个性化评定等特点,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要求完美契合。课程教研组从自身入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基于OBE理念确定课程思政学习成果,以学习成果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反向设计课程教学,采用超星学习通App创新教学模式,推送丰富的思政学习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通过分析学情、建立学习过程电子档案、延伸课程思政教学至第二课堂等方式开展多元化学习评价,利用学习成果反馈持续改进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课程教研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深挖教材思政元素,补充互联网思政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文化鉴别能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提升公共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2]教师的育人意识及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公共英语教师应着重强化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4]因此,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开放教育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项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了解国际总体局势;同时,要增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性和使命感,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关怀民生热点,不断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2.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理念赋予公共英语课程新的内涵,落实课程思政教学,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上讲思政内容,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15]开放教育公共英语教师应深刻把握课程思政新内涵,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与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内外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培训、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提升育人育才水平。

3.主动融入,发挥教学团队最大效能

自2018年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国家开放大学外语部及各省级开放大学外语学院不断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完成公共英语网络核心课程教学实施团队组建、建立定期教研及考核机制等工作,为促进教学团队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开放教育公共英语教师要主动融入体系内各级教学团队,参与常规性集体备课及课程思政教学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合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立足教材挖掘思政元素,延伸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职业性及交际性,因此“挖掘外语课程素材中的多元育人元素,关照多维能力的融合发展”[16]是实施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团队在仔细研读公共英语系列教材的基础上,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职业素养及文化素养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育人元素的全面挖掘与梳理,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以管理英语1为例,汇总分类教材中蕴含的育人元素见表1。

表1 《管理英语1》教材育人元素

(三)变革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

公共英语传统课堂以“填鸭式”为特点,由知识主宰,重视教的过程,轻视学的成果,极大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17]超星学习通App课堂互动形式丰富,数据分析功能强大,可实现签到、问卷调查、发布电子学习资源、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教学功能。基于此,课程团队选择超星学习通开展公共英语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

1.精准分析学情,充分做好课前教学

成人高校学生多为在职学生,公共英语课程受众面广,学生来自不同专业,英语基础薄弱、个体水平差异性大,因此在课前开展学情调查和分析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课程团队利用超星学习通App发布学情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课程思政学习需求及中华优秀文化表达能力等情况,根据软件数据分析结果确定课程思政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在课前推送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预习资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创新教学方法,把握第一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公共英语单一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极大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利于发挥课堂育人主体性作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课程团队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结合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线下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性。教师在线下开展任务式或项目式教学,答疑解惑,学生围绕各项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进行作品展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实现全方位育人。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主题讨论,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开展讨论后,老师再逐一点评,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和人文综合素养,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变化情况。课后师生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App继续交流,促进课程思政持续开展。

3.开展多种活动,开发第二课堂

课程团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坚定文化及制度自信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特点,开发第二课堂,不定期举办“讲述行业发展,感悟国家兴盛”“我的防疫故事”“工作学习两不误”“中华优秀文化我来说”主题视频录制活动、英语思政竞赛活动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隐性育人作用,凸显大学英语课堂价值引领性。

(四)更新理念,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教学强调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塑造,传统评价方式无法有效衡量公共英语教学育人目标达成与否,已不能满足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在学习评价中融入思政效果评价,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确保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根本保证。基于此,课程团队对评价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首先,在评价主体方面,改变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现状,除开展传统的师生评价外,成立学生学习小组,根据软件线上学习数据及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效果开展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其次,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时长、学习内容完成度、课堂表现、习题测试等;除单元知识测评外,侧重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及思政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最后,优化评价模式,采用线上自学内容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课堂参与情况及作业完成质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逐步增加形成性评价比重,改变目前公共英语终结性考试成绩占主导的评价现状。

四、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大背景下,成人高校公共英语教育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现存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基于OBE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开放教育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从教师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模式几方面对现存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力求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18]的育人新目标。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