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研究

2023-07-04 17:07靳恒宇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学前教育高职院校

【摘 要】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为研究对象,从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不新颖、实践教学不充分、职业培训不扎实四个维度剖析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探讨了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意义,如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从声乐教学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6—113—03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起点,以身心尚未成熟的低龄儿童为教育对象,对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主阵地,而声乐教学则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相脱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素养的发展以及未来就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要从专职融合的角度出发,推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创新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學现状

(一)课程体系不健全

课程是专业教学的物质基础,课程是否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对专业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首先,课程结构有待优化。在时代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高职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课程结构并未作出及时地调整,缺乏体现时代性的课程门类,并且,不同课程的层次也未得到合理地划分。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不足。根据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类,国家、地方课程为统一编纂的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在拓展课程容量,提高教学活动针对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校本课程开发存在滞后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要。

(二)教学方法不新颖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面临着教学方法不新颖的问题。首先,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牢牢掌控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教学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理应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层面,不少教师存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既未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创设课堂情境,也未能推动课堂教学向翻转课堂转变。

(三)实践教学不充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前者以基本理论知识为教学内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后者以各类实践活动为中心,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均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素养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层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面临着实践教学不充分的问题。从课时设置的角度来看,理论教学的课时远远高于实践教学课时,这使得大量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从教学环境的角度来看,高职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中存在滞后性,不少高职缺乏专业的声乐教学实践基地,也未能积极地购置声乐实践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四)职业培训不扎实

高职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之一,肩负着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培训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重点内容。但在实践层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面临着职业培训不扎实的问题。首先,职业培训方式简单。职业培训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既未能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优化职业培训方案,也未能从双创教育的角度出发,发挥好各类比赛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其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培训不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日后就业的“敲门砖”,1+X证书制度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层面,不少学校并未从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需求出发,开展好专门的培训工作,加剧了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困难。

二、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意义

(一)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吹响了1+X证书制度改革的号角。1+X证书制度的提出,既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变革指明了方向,也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而言,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需要高职转变课程建设理念,以品牌课程为品牌专业建设的要点,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而言,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凸显了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要求高职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的需求出发,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提升实践教学的效能。

(二)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前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不断增加,每年的毕业的学生也在增多。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乐观,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学前专业毕业生与学前教育的人才需求存在脱节,既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也不利于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与第一责任人,师资队伍自身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整体效果。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学前教育事业输送高素质师资队伍,这能够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策略

(一)健全专业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保障專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客观需要。因此,基于专职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以健全专业课程体系为首要内容,并从以下三点采取好措施:一是优化课程结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领域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复合型人才取代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成为学前教育领域人才需求的主流。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课程结构,发挥好课程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比如,立足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增设《信息技术声乐教学应用》等课程。二是合理划分课程层次。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涵盖多门课程,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作用有别,对专职融合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要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出发,合理划分课程层次,凸显《声乐》等核心课程在学生技能发展以及技能等级证书考取中的作用。三是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高职课程建设的总体趋势,在弥补国家、地方课程不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从专职融合的内容与要求出发,一方面做好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运用,凸显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属性,另一方面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发契合学生学情、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是制约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多维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比如,推行翻转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也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方法。翻转课堂不仅注重课内、课外的翻转,也注重教与学的翻转,极大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发声器官及机能状态》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从专职融合的角度出发,设计、制作微视频,并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有针对性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又如,采用情境教学法。专职融合高度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枯燥的知识讲解并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情境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核心,能够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把握专业技能,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歌唱的换声”为例,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呈现著名歌唱家歌唱换声的情境,加深学生对歌唱换声的认知,从而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强化专业实践教学

专职融合既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也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专业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助力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必由之路。针对实践教学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三点采取好措施:首先,以课时调整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将实践教学摆放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升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比,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的占比不低于50%,打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以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如歌唱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歌唱中对语言的处理等,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要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强化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加强声乐教学设备的购置与维护,积极申报声乐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实践基地的育人价值。最后,以校园合作拓展实践教学主体。相比于学校而言,幼儿园有着更为完备的实践环境,如完善的实践设备、真实的工作岗位、实践技能丰富的幼师等。要从专职融合的角度出发,发挥校园合作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层次,协同发挥好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四)融入资格证书内容

课程融通是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学变革的着力点,以专业教育与职业等级教育的深入融合为主要内容。对此,要从以下三个角度采取好措施:首先,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析工作。不同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有一定的差异。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主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钢琴考级证等,声乐等级证书同样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内容。要向学生详细讲解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适用场景、分级方式,让学生对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基本的了解。其次,拓展融合路径。专业教育与职业等级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要着力拓展二者融合的路径,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等级教育的内容,并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二者融合的重点内容。与常规的教学融合相比,职业技能大赛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鲜明的实践性,既能提升二者的融合效果,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最后,开展模拟测试。学生若想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须参加相关的考试,以声乐等级证书为例,学生每年有多次考试机会。在学生考试前,学校可先行开展模拟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分析、诊断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顺利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供帮助。

四、结语

声乐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而加强新型教学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则是全面提升声乐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对此,要以专职融合为切入点,围绕健全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专业实践教学、融入资格证书内容四个方面采取好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政.职业教育1+X 证书制度院背景尧定位与试点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3).

[2]焦彩丽.系统论视角下政、校、园、侨合作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系统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2).

[3]乔莲.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21(2).

[4]周志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创新——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5]梁琼.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现状与改革[J].通俗歌曲,2016(9).

作者简介:靳恒宇(1980—),男,汉族,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生,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与表演。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学前教育高职院校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