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文科”艺术学科非遗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3-07-04 01:35王颖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文科

摘  要:文章以“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非遗课程建构为切入点,分析了新文科和非遗课程耦合关系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国家政策、现实需求、实施需要及传统非遗课程建设所遭遇的困境的阐述,在具体层面上探讨了非遗课程与新文科、艺术学科与新文科、非遗课程与艺术学科的关系;从宏观层面上对非遗课程体系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进行了论述和案例剖析,论证了非遗与高校艺术学科课程直接活态对接的实施可能性;提出了从纵向渗透、横向共推、链向传承、活态衍生四个方面建构了艺术学科非遗课程的实施体系。一方面为丰富高校课程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提供了新方法、新对策、新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艺术学科;非遗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81-0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非遗课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1JGB25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传统手工艺转换文创产品途径”(课题编号:20BMZ018)。

作者简介:王颖(1980—),女,土家族,硕士,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装饰、艺术教育。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在当今全球科技浪潮不断席卷,经济形态不断改变,中国力量日益彰显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文科打破传统文科的思维壁垒,以交叉融合、协同共享、继承创新为建设的主旨,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进而完成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的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1]。

艺术学科是指系统性研究关于艺术各种问题的科学,包括了美术学、设计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电影学等,本文主要以设计学为代表对象进行演绎论述。非遗课程在学术界没有专门学术的定义,广义的指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而开设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中直接以非遗命名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第二类部分可以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课程,比如《传统工艺研究》《民族工艺方法与技术实现》《民族工艺创新设计与实践》《民族手工艺装饰品设计与实践》《字体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插画设计》等也是本研究的内容。

一、新文科与非遗课程耦合的客观要求

(一)在新文科背景下建构非遗类艺术学科课程的理论必要性

新文科经历了从概念提出到全面部署的阶段,最早是由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提出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旨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而后教育部在《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对于艺术学科教学提出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的要求,对具体的实施也提出了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原则[2]。新文科是教育部在学科建设上的重要布局,旨在推动文科学科的更新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文科热潮是时代的要求,艺术学科课程建设作为人文学科重要阵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应该顺应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守正创新,寻找促进学科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方面,国家各部委也连续出台了多个文件。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一系列重大工程[3]。同时为推动该工程落地生根,国务院相关部委还从具体层面出台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 “十三五”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展传统文化普及等重大文化工程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4]。纲要重点指出了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生活的相适应,属于传统文化的非遗打造也有着融入现代生活语境的迫切需要。2020年,文旅部继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这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领域的建设,深入思考和探索了非遗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已成为高校艺术学科的重大研究课题,高校艺术类学科应在相关政策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从国家上述重要举措可以看出,加大力度传承和发展艺术类非遗已经成为时代新潮流,也对艺术类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在新文科背景下建构非遗类艺术学科课程的现实必要性

非遗在当代生活的要求是活态传承,高校艺术学科的课程则给活态传承提供了载体。将非遗纳入高校艺术学科课程体系,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保护和开发。有效的课程体系能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获取相关艺术知识,加强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实现对于传承艺术的融合和创新;非遗课程建设推动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建设。非遗文化是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的智慧结晶,其中有很多鲜活生动且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化素材,体现了劳动人民民族精神。根据非遗文化进行课程思政,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非遗课程建设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载体。

(三)在新文科背景下建构非遗类艺术学科课程的实施必要性

艺术学科跨界及多元性与其他学科的天然契合。许多艺术学科本身就脱胎于工科、文科,在学科交融下具有先天的优势。艺术学科具有新文科学科的共性,同时兼具艺术专业的特性,与新文科建设思路天然契合,因此应用新文科的构成理念及发展思路进行艺术学科“非遗”课程建设具有先天优势,在新文科的整体构思布局下,有着共性与个性的发展需要,艺术专业应用型的学科特点与非遗传承的趋势相切合。艺术学科注重应用性,紧密联系市场需求,非遗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结合艺术学科的培养目标实现设计产品的升级。非遗传承具有地方性的特点,与地方高校办学特点相契合。非遗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一般在特定区域传承及发展,而地方高校有着依托地方产业和发展地方产业的要求。二者在发展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把非遗的开发与地方院校的办学结合起来,整合二者资源能为地方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开展非遗类课程在艺术学科培养和专业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非遗文化在高校中的认知度不高

非遗文化教育在高校的课程体系里属于较为边缘的课程。首先受国外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年轻人中对西方文化追捧而认为民族非遗文化是陈旧的、落后的;其次非遗文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缺乏活化的传承,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出现了断层,甚至是消亡。在此背景下,高校所担负的教育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高校作为文化交流最前线的场所,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及推广起到桥头堡的作用,高校的课程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又起到活化作用。但现实困境是艺术学科学生通常更倾向选择更具有时效性的技术类课程或者影响力较广泛的西方艺术课程,潜意识认为非遗类课程属于缺乏新意的传统课程。

(二)非遗课程导师指导难度大

一般而言,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行业性特征明显,大多数传承方式是师徒制的口耳手授相传,这种传承方式具有意会性、经验性和封闭性特点。校内大多数教师在常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积淀,但由于缺乏对非遗等非常规专业的研究和实践,绝大多数导师指导非遗课程还是显得力不从心。目前来讲,学院还没有成熟的科学的非遗教学体系,现行师资的学历教育结构和研究方向并不能胜任传统非遗技艺教学,且非遗开发的系统化的教材都比较匮乏。因此学院教师专业和学术较为单一,非遗传统技能薄弱或缺失,以至于单纯依靠本院师资力量无法完成非遗的传承与教学工作。

三、具体实施思路

(一)以新文科“新趋势”实现“纵向渗透”

新文科的新趋势要求打破固有的思维壁垒实现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这里的“纵向渗透”是指建构“非遗通识课程—非遗技艺专业课程—非遗推广课程”为主线的课程,使非遗形成纵向深度延伸点线面的课程体系,让非遗在高校不同层面的教育得以拓展[5]。

1. 非遗通识课这类课程是教学的面的层次,课程目标是普及大面积学生对非遗文化的通识教育,培养多数学生对非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类课程通常开在公共选修课程板块,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八大类进行阐述,对学生普及了地域性非遗文化知识,这类引导学生了解非遗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重点研究非遗专业课程以及让学生主动学习第二课堂打下基础。

2. 非遗技艺专业课程是教学的点层次,是非遗课程的核心环节。这类课程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以具体非遗技艺为主的课程,这类课程是非遗传承人展开的以实际教学为主的课程,如《壮锦工艺》就是壮锦传承人直接以壮锦的制作工艺进行过程的分解演示及操作的指导[6]。第二类,《民族工艺创新设计与实践》《民族手工艺装饰设计与实践》《文创产品设计》等课程进行非遗内容的有机融合,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对非遗内容进行活化及创新。在《文创产品设计》課程中以非遗项目为设计的载体,应用产品设计方法及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意提升,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日常语境。

3. 非遗推广课程是属于线的层面,是非遗实践的重要补充。这类课程一般以高校第二课堂的形式呈现,需要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学习。高校对各专业和各年级都开设有第二课堂的学分,这类课程并不是以教室授课为主,而是具有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学生的社团活动可以去非遗传承基地进行操作实践,也可以去非遗博物馆担任志愿者,还可以去非遗传承人聚集的乡镇进行文化调研。这些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形式将非遗体验实践式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有效补充。

(二)以新文科“新作为”实现“横向共推”

指的是在非遗教育传承的过程中实施“校行企政研”五轴横向联合,实现课程培养效果的最优化。实际操作就是联合高校、非遗相关行业、企业、各级政府、非遗的研究所博物馆等多元力量进行共同培养。

1. 在学校实施双导师制度,引入非遗传承人进入课程。校内非遗技艺及实践操作课程由实施传承人传习技艺,校内导师结合非遗开发传授现代设计理念的方式,通过双方协作的方式提高教育指导力,最终改变非遗传承教育单一的、封闭的模式为开放的、复合的形式。通过双导师授课的方式打破非遗项目与设计项目之间的隔阂,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创意转化。

2. 高校的学生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共生的系统。按照共生理论机制建构的理论,高校的课程体系需要广纳社会资源,将行业、企业、政府机构、研究所等社会资源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对接,形成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7]。例如《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实践中,南宁师范大学的美术设计学院学生参加由广西柳城县政府主办的广西大学生稻田文化艺术节活动,根据当地的企业和行业提出的设计需求,学生在非遗传承人及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面面具“稻”》系列文创设计作品并获得全场大奖。《面面具“稻”》系列文创作品在这一课程实践中美术设计学院、柳城古砦乡、非遗传承基地、校内导师、非遗传承人(校外导师)、设计专业学生六个主体形成了共生单元构成。

(三)以新文科“新融合”实现“链向传承”

以往的非遗教育多数情况附属于其他课程体系,并不独立有学科体系,具有分散化、零碎化的特点。通过链向连接打造非遗联合研究的体系,改变非遗教育现有的状态。在新文科“新融合”的趋势下,高校搭建多元化非遗教学课程平台形成一贯性、连续性、统一性的教学体系,形成互相联系、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搭建多元化非遗教学课程平台首先要体现新文科“多学科协同”的理念,把非遗知识用交叉共享的方式融入课程体系中去;其次课程实施形式也需改变传统的单一形式,打造线下、线上线下混合、线上的形式,使链向连接方式具有多样性;最后还要做到新技术嵌入,用交互共享数字化的平台带给非遗教育新的技术引领。扩大课程资源共享规模,深化共享层次,拓展共享范围,从而增强“非遗”课程的影响力。最终在宏观层面的教学体系实现一贯性、连续性,在微观层面的课程方法上实现多样性、共享性,深化非遗课程改革与创新。

(四)以新文科“新定位”实现非遗“活态衍生”

新文科的时代背景是学科成长的土壤,服务时代背景是艺术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时代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主要通过多维教育进行“活态”传承,“非遗”课程为艺术学科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同时为艺术学科课程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拓展了培养技术手段及方法体系。如“非遗”美术教育课程中需要将“非遗”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必然要求研究者从身边的一些传统美术资源中汲取创作营养,激发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四、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课程通过纵向渗透、横向共推、链向传承、活态衍生的课程建设将社会教育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相对接,实现非遗产业与高校高层次教育现实需求耦合,通过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为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应用型文科建设提供实践借鉴。将非遗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相结合,一方面,“非遗”课程实施体系能打破非遗传承中口耳相传封闭的、意会的、局限的方式,改变为开放的、系统的、交叉的传承,给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带来新的契机;另一方面,非遗文化给艺术学科的课程提供了底蕴丰富的艺术素材来源,给艺术学科带鲜活的艺术案例,使艺术学科课程体系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非遗文化和艺术学科课程的对接实现了学院派与民间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潇潇. 国际化视野中的“新文科”建设与“一带一路”行动[J]. 黑龙江高教究,2021(06):42-46.

[2] 朱文辉,许佳美. 新文科建设:背景解析、要义分析与路径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1):1-6.

[3]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2017-05-08(01).

[4] 罗微,张勍倩.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

[5] 陈思琦,李雨竹.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PDCD”模式初探[J]. 中华文化论坛,2018(04):124-128.

[6] 過竹. 论乡村振兴战略中广西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路径——以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为例[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01):29-32.

[7] 谷颖.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专业人才跨界培养的思考[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98-100+119.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