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

2023-07-04 04:57谢敏
高教学刊 2023年37期
关键词:思政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社会出现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等现象。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思政课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根铸魂、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地方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视角和途径,对于克服思政课“假大空”的缺点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做好地方建筑、艺术、民俗等文化资源的阐释工作,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应用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案例,提升其融入思政课的高度;还应用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困境的案例,提升其融入思政课的深度。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蕴;思政课;家国情怀;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1-0093-06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piritual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rket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society has witnessed a lack of belief, confusion of values and other phenomena. This is an urgent need to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rooting and shaping the soul and condens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e place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and way to guide students to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has a positive role in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of "false big spa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cal architecture, art, folk customs and other cultural resources, and give play to their role i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innovative cases of loc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improve their integr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e should also make good use of cases of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excellent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improve the depth of their integr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words: local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 impli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teaching path

作者简介:谢敏(1989-),女,汉族,福建龙岩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我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织、交融交锋。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下,社会出现信仰迷失、价值错乱、道德滑坡和丛林法则等诸多现象[1]。迫切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功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有着立根铸魂的基础性作用。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節,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课程,需要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自觉;需要有培育中华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中,包含着鲜明的文化样态和地域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记述方式和表现形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气势恢宏的传统建筑、异彩纷呈的民间技艺及风情各异的传统习俗,是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视角下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重要窗口和途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经验,具有实体化、可触摸化、具象化的特征,是本土思政课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对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以及日用而不觉的文化价值体系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否则脱离了具体形象支撑、特定空间承载、独特价值阐释的的文化讲述,只能是空洞而虚弱的说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思政课应认真挖掘地方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传统建筑和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从审美、德育、哲学等各个角度阐发其德育意义,发挥其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还应从“地方视角”出发,在观察和分析地方文化发展的困境中透视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并形成对困境背后价值观的正确认知,树立起文化创新的意识。

一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  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地方作为透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是与个体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联系最为紧密的场域。基于地方真实情境的教学能够有效促使学生知识经验的迁移,强化其对新知识的建构,推动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纵观当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文化领域则表现为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方性文化与普适性文化之间的激烈矛盾。而这些矛盾又突出地反映在乡土社会中。放眼望去,大到城乡发展定位、小到地方建筑、饮食、服饰、信仰和风俗等都或多或少的遭遇到强势文化的影响、同化、削弱。正确看待并学会分析传统文化所面臨的的实际问题,关系到学生今后在面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时能否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地方思政课可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现象创设议题,并开展课题式的研究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矛盾观、发展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此解构西方中心文化论、文化一元论、文化普适性等观点。通过地方文化思维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研读社会的基本方法与能力,还能为其知识的迁移奠定核心素养的基础,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  是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交织,使得社会价值观变得更加多元,这就迫切的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合作用。地方各级学校的思政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应该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宏观层面的价值凝练,对其抽象的文字理解要通过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鲜活的生活叙事相结合,才能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命力、直观性、生动性和说服力。例如,对于个人层面价值观中“敬业”的理解,可以通过挖掘本地的劳模、优秀志愿者、扎根基层的驻村干部的感人事迹,从“工匠精神、奉献、为人民服务”多个视角阐述“敬业”的内涵。对于国家的层面的价值观“富强”的理解,则可挖掘各个地方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从党、政府、社会及人民群众多个视角挖掘其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做的努力;对于“民主”的理解则可以通过地方抗疫、抗灾、城乡发展等来说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实质民主的内涵。地方精神中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等人们普遍认识的精神特质,具有较强的融合凝聚和传承的功能,因此密切结合本土的生活叙事、文化特征和文化表达习惯,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路径。

(三)  是培植学生家国情怀的需要途径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集中体现,是家国同构、爱国主义、本土观念和民族精神的整合与超越,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①。家国情怀的形成需要经历从“对家乡”的热爱上升到“对国家”热爱。一方面,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是生成“热爱家乡”情感重要载体。地方传统建筑、风俗等文化资源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能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现家乡独特的魅力,增进对家乡的热爱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地方舞龙”这项民俗活动为例,师生可从其历史渊源探究先哲信仰、情怀;从其形成历程探究文化交流;从其功能上了解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从龙的制作工艺感受工匠精神;从美学视角解读龙图案精神价值,探究其与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德修养的关联;从“地方舞龙+民俗旅游”中讲述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参与舞龙活动体验、参与纸龙制作、参观游龙博物馆等本土实践中领悟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乡土中包含的教育资源之广是令人赞叹的。这可令思政教师感到生活中无处不文化,无处不哲学,无处不教化。也可令学生感到生活种处处有学问、乡土处处是宝藏。师生双方在感受本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韵味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家乡的情感和价值认同,从而自觉扛起传承文化的大旗。另一方面,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是生成“热爱国家”情感重要途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的家乡”②。个体对国家的情感和认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家乡的依恋和归属意识实现的。家乡是实现国家认同的重要支点和具体途径,是培植家国情怀的沃土。

(四)  是推动思政教育话语转换的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思政课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接地气的中国式话语表达。导致了思政课政治色彩浓烈,缺乏生动性、说服力、感染力。而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课教学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充满亲和力、特色性、生活性,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助推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异彩纷呈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滋养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使其更加具有中国气派、本土特色、更贴近大众、更接地气。实现思政课由“宏观性话语”向“具象性话语”转变。例如,在讲解“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章节时,笔者将学生的视野拉回到当地的一个古村落中。位于闽西培田古村,选址在“枕山、环水、面屏”地带,“前有罩衫细水流,后有丘陵龙脉来”,切合“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自然观念[3]。而“村内古树环绕、林间书院林立、大小宗祠聚集、九井十八厅户户相接”。体现了培田人崇尚自然、注重家风、讲究“人合”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人文性叠加淳朴的自然气息,突出了培田古村的“天人合一”的儒家观念。在讲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教师从培田村“天人合一”理念引述到当今培田古村的“绿色生态保护+厚重人文开发”的发展之路,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使学生全面领悟“人-自然-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升华到我国“五位一体”生态布局政策,再点睛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主题上。实现思政课话语由“大框架”向“小支点”的一次转化,再由“小支点”向“大主题”升华的二次转化。这种将“宏观性话语”转化为“具象性话语”的方式,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哲思性及说服力。另一方面,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哲思和生动表达融入思政课中,转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刚性表达为生活化的“柔性表达”。以闽西客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为例。客家地区的连城拳法,讲究“阴阳相间”“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借此可讲述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等观点。客家悬空书法中流露出的“不偏不倚,中和唯美”“对称之美”的观念,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中庸之道,可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量变与质变之理。课堂上教师可展示客家文艺的图片或者视频,带领学生感受民间哲学之“精深”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理性”间的碰撞,以“柔性话语”诠释“刚性哲理”。另一方面,地方性谚语、民间故事、传说和民歌等及其所运用的方言能够帮助思政课由“高大上”的话语表达方式向“听得懂、通俗化”的表达方式转变。例如地方方言中有大量的爱国谚语,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引导作用。甘肃天水一带说“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客家方言中也有“宁卖祖宗田,唔丢祖宗言;有树才有花,有国才有家;树高唔离土,游子思故乡。”在讲述这些日常谚语时,教师可使用地方方言,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转变严肃的思政话语为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

二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一)  用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阐释功能,发挥其道德育人的作用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建筑文化、传统习俗文化、传统思想文化和传统技艺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植其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其文化辨析与价值选择能力的重要资源。

1  注重思政课对地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对其外观上的感知上。但实际上传统建筑中还包含古人对自然、人性、道德的理解。例如,传统建筑在选址上讲究风水,一般背山面水,背风向阳,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除注重“天合”外,传统建筑也注重“人和”。例如闽西培田古民居的“九厅十八井”和客家圆土楼,往往数十户、上百人共同居住,体现了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伦理规范和家族观念;而地方传统建筑的外观形态,往往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体现着民族文化交流与历史进程的一种精神融合[4]。再如被称为“民间故宫”的闽西培田古民居,其建筑兼具京派、徽派、江浙一代的风格,形成了北京四合院、江南园林式、闽西本土建筑特色的综合型建筑样式,体现了客家人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不仅如此,地方建筑传统元素中也透露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民族性格。如南方一代的古建筑的马头墙反映出的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读书做官的仕途理想;围合式庭院展现出的中国人注重内在道德修养及家庭的和睦、稳定的精神追求;飞檐、石雕、木雕、砖雕和花窗等多含虫鱼鸟兽、麒麟、龙凤,代表着中国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传统建筑装饰内容多为二十四孝、三娘教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体现了古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尊崇。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善于挖掘地方传统建筑资源中与当今时代相符合、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合的德育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其中的意蕴精华。例如借助地方传统建筑中蕴含的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特征,讲述地方文化的因地制宜性、民间智慧性;借助古建筑“天人合一”“家合人和”的“合和”理念,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人际观念,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良性关系;借助传统建筑的样式、布局、图案元素及雕刻风格讲述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审美特征、伦理规范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提升学生欣赏美、鉴赏美、辨别美的能力[5];借助地方传统建筑物的由来、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建筑装饰内容的文化折射,讲述贤达之士、贤良思想,体会先民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认知及对真善美思想的追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2  注重思政课对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阐述

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基因,展现着族群共同的历史记忆、情感维系和文化凝结,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6]。教师可讲述地方某种传统习俗的历史起源、演化过程,厘清本族群文化的发展脉络,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实现各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7]。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文化的“美美与共”,就必须了解本民族的历史,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知道自身文化的与众不同,自觉坚守文化的主体性;在面对文化差异时,能树立多元文化包容的心态,既能发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学习精神,又能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鲜明立场。乡土传统民俗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根脉,只有把握住其独特性和价值性,才能在传统民俗遭遇的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冲击下激发学生的乡土文化危机意识、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乡土文化创新发展意识,进而提升其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地方认同和文化自信意识。

3  注重思政课对地方传统思想的阐释

传统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地方传统思想突出表现在家训家风、民间谚语、乡规民约等道德观念上。例如传统家风家训中包含着尊老爱幼、母慈子孝、遵纪守法、耕读传家、自律自强、家和万事兴和精忠报国等优秀传统美德,体现着先贤治家方法、身心修养、为人处世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教家风建设,他指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8]。因此努力挖掘地方家风家训的价值内核,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崇文重教和家国情怀等精神,创新其陈旧的表达形式、延伸其时代内涵,是发挥家庭在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和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的重要表现。乡土社会中还包含着大量的乡规民约,与乡土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出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人伦秩序。例如孝亲尊老、和睦相处、勤劳敬业、诚信善良和互助互利等精神。当今的社会,经济理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导致人情冷淡、人性自私、信任危机。而乡土社会中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可整合秩序,教化学生,重建人伦关系。应积极的将其有意义的部分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赋予其时代的价值,形成“亲仁善邻,德恰乡里”好风尚。

4  注重思政课对地方传统技艺文化的阐释

地方传统绘画、音乐、舞蹈、武术、剪纸、雕刻和印染等民间技艺,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文化。如民间绘画中的“对称之美”“文质相符”等理念体现了民众追求和谐、中庸的审美观念;再如地方民歌,常常以歌传情、以歌育人、以歌为礼,内含弘扬社会的真善美的内容。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再如民间武术除了审美价值外,还蕴藏着天人合一、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及阴阳平衡等的整体观念的哲学思想。而民间技艺,如剪纸、雕刻其精湛的技艺,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蕴含着浓厚的“工匠精神”。将地方传统技艺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可从美学角度切入,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其人格修养为目标;可从工艺层面切入,挖掘其工匠精神,激励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劳动观念。可从实践层面出发,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艺术的精神魅力,思考传统技藝在市场中的现代转型。

(二)  用好地方传统文化发展困境案例,提升其融入思政课的深度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内涵阐释”的层面,更应该关注其在时代发展中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背后的价值冲突及社会原因,把握正确地方文化发展观。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静止悬空的产物,其本质是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流、交往中实现的选择性交融的结果[9]。本民族语言、建筑形态、艺术形式、民间风俗和信仰活动的形成,无一不是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并经过本族文化的创新而形成的。应该看到,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会与不同来源的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树立多元文化的包容意识是学生必备的文化心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文化的交流中,一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普适性、同质性的强势话语下被削弱甚至面临被消解的境况。其背后的原因是市场化、全球化下各种文化价值观交锋中所形成的的地方文化偏见,其表现形式是虚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既要坚持文化的相互交流、又要坚守自身文化的主体性,还要直面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树立文化创新发展意识,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主流的大众的西方的文化”就代表“先进的现代的时尚的文化”、“乡土的、传统的、地方的文化”就代表“落后保守的文化”的错误观点。要坚决反对同质化、普适化文化消解地方性文化特色、虚无民族文化的做法。近些年来,以西方城市设计风格为主流的建筑文化盛行,一些地方乡村洋楼、媚俗建筑蜂拥涌现,中国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的形态风貌遭到破坏,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大为盛行,实属多元建筑文化的一场“灾难”;还有许多流传百年的民间工艺因被人看做是“无用、不能赚钱”的技艺而无法找到传承人,一度陷入失传的境地。地方性传统文化是集当地民众娱乐、交际、劳作、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为一体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当地民众独特的视角和生存的智慧,是无法取代的价值宝库。世界文明之所以绚烂多彩,是因为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殊性”文明汇聚而成。没有地方文明,便也就没有世界文明。我们应该深知,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就民族关系而言,并不存在一种绝对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所谓的优越文化。因此要明晰“坚守地方文化的价值”是应对“普遍性文化”“现代性文化”的基本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文化的困境中“发现自己”,在观察本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中树立批判性思维,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固然有其自身的价值,在面对普世性文化、趋同性文化的影响下,坚持其主體性立场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乡土习俗、乡土意识、乡土面貌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封建性、保守性、落后性,与市场经济发展格格不入,与现代人的需求相背离,因此对待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该摒除“只要是地方的就是有特色的,就应该坚决保留”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教师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引导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的文化态度。总之在对待传统文化发展困境的问题上,既要反对地方文化虚无论,又要反对地方文化保守论,要在发展和交流的眼光中看待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并努力寻找破局之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放与创新意识。

(三)  用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案例,提升其融入思政课的高度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止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更为重要是挖掘“守正与创新”的时代案例,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创新就无法产生巨大的生命力。因而思政课要积极推动“双创”进课堂,回应国家的政策之需。以便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方法,在其走向社会时,能运用理论知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表现在其内涵的拓展上。以福建某镇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单从传播技术上来说,雕版印刷已为市场所淘汰。但从其篆刻的内容上说,却可常更常新,不断创新。例如用雕版技艺创作奥运主题、党的二十大主题的作品;其次是对其表现形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表达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市场的需要。例如用雕版小镇的文化背景为主题进行书签、笔筒、T恤、扑克牌和摆件等青年一代喜爱的文创产品的制作;再次是对其传播载体方式的创新。例如以雕版古镇为素材的书籍、纪录片、影视片的创作与拍摄;以纪念馆、陈列馆内的VR技术、AR技术、3D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和虚拟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短视频+直播”等互动方式推动全民参与地方文化的宣传、地方文化创意的征集活动;最后是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经济功能的挖掘。例如,“雕版印刷+研学”“雕版印刷+生态”“雕版印刷+文创”“雕版印刷+乡村旅游”“雕版印刷+影视基地”等。教师可在课上讲授诸如此类的创新案例,课下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技艺研习中心,观看文化创新的形态、体验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在研习的过程中让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文化创新的方法;还可带领学生去参观特色文旅小镇,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总之,思政教师要善于利用在地化的优势,以地方某种优秀传统文化为例,阐释其价值意蕴、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探究其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方法。使学生在与地方社区互动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让学生在探究地方文化过程中,增进对社会和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对社会学科的洞察力、敏感性,提升其科学精神和文化创新思维能力。

注释:

① 纪德奎.文化认同视域下乡土文化教育的失落与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8(2):22.

② 陈再生.家国情怀视域下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和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9):55-56.

参考文献:

[1] 丁恒星.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2] 习近平: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5060763.

[3] 周兵.试论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对大学专业教育的价值[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94-98.

[4]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5] 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 郝彩虹.从文化自觉到学科自信:社会学学科的本土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3-106.

[7] 王永祥.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8] 王瑜,陈晓琪.“文化自信”关照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9(1):12.

[9] 王一萍.浅谈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J].科学与财富,2015(12):104.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