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2023-07-06 09:06陈岗娇
新农民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文化振兴红色文化资源文化建设

摘要:通过阐述依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阐述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村民意识不强、文化建设方面人才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及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不完善、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弱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经过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文化振兴;文化建设

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一直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部署,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广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广西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广西特色的物质、非物质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深挖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是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

1 依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西红色文化蕴涵实践证明了的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深挖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对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有积极影响。

1.1 提升村民思想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是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指物质层面上的富裕,更是指精神层面上的富裕。以红色文化滋养村民,能够培养村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让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2 形成具有红色文化特征的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在文明乡风的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地让村民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形成具有红色文化特征的文明乡风。这样的文明乡风,能够奠定乡村文明治理的思想基础,能够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能够引导村民正确地追求美好生活,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的同时更具有温度,推动乡村治理更加现代化。

1.3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挖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促进农民富裕的同时又不断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力量,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在广西红色文化精神的指导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能够推动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后,广西乡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但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要挖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仍受到以下问题的制约。

2.1 村民对红色文化认识较为浅薄,意识不强

一是因为乡村固有风俗习惯的影响,村民更加注重风俗文化的传承,而这些风俗文化一般没有科学依据,多带有封建思想;二是消极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普遍化,思想也愈加多元化,特别是青年一代,价值观还不成熟,追求个性,多叛逆,不具有成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年轻人中“哈日”、“哈韩”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大多数村民认为无论是文物保护也好还是文化传承也好,都是政府的责任,与老百姓无关,缺乏参与的责任心和好奇心,文化建设传承群众基础薄弱。

2.2 文化建设方面专业人才不足

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在乡村振兴中起关键作用。广西乡村人才严重不足,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更是缺乏,在乡村中的村民主要以老弱妇孺为主,青壮年主要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人才断档现象普遍,乡村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的人才管理乡村,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管理乡村的模式较为单一,乡村文化建设多是照搬以前的经验或者别村的经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文化建设缺乏竞争力。

2.3 乡村基础设施、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不完善,结构单一

乡村红色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红色资源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交通联通的路线,不利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许多乡村虽然建设了红色文化项目,但部分红色文化服务项目没有考虑村民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与时俱进采用具有科技感的先进展示设备,建设流于形式,仅采用较为简单的实物展示或者照片加文字简单介绍,缺少实质性内容,有些项目变为摆设,没有达到红色文化惠民的功效。

2.4 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低

一是乡村的红色文化宣传方式简单单一,多限于使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宣传红色文化,或者制作一些简单的宣传册,一般放在展馆门口让村民或者游客自拿,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吸引力度低,无法激发村民、游客的兴趣。二是红色文化宣传过度看重经济价值,没有深入开发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存在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价值,背离了挖掘宣传红色文化的初衷。

3 依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经过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把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制定解决问题措施的起点,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最主要的问题上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探讨依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3.1 组织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

首先加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培训,强化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根据红色文化精神和村规民约中先进的治理理念指导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带领村民推动乡村振兴,走向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

同时,政府要组织村民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让村民深入了解本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让村民参与到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保护和开发中,积极向村民征集红色文旅建设的意见与建议,提高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主要吸纳本地就业村民就业,让本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村民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以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再者,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加大开展广西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评选文明家庭、红色家庭、书香家庭等,让广大基层党员和村民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从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到村民一起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促进农村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教育,既能够满足村民对物质层面的需要,还能满足村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

3.2 引进和培育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

首先梳理和完善村级各类组织,做好文化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到农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配齐建强乡村文化工作队伍。政府要定时组织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给基层工作人员时刻补充先进文化的知识,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党员,让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发挥好先锋队的作用。

同时,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推进城乡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积极拓宽红色文化创新发展途径,以更加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来落实回乡创业就业的激励措施。

再者,要发挥好乡贤的榜样作用。在乡村多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其他有影响力的青年村民,他们的行为无形中影响乡风,我们要以开放的视角看待这一群体,积极做好与乡贤沟通交流,挖掘乡贤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力量,讲好中国红色乡村故事,壮大乡村文化建设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3.3 加强本地红色文化产品的特色,塑造自己的红色文旅品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打造出与其他地方不同且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旅品牌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长久之计。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中革命、改革、建设的遗址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红色故事是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塑造红色文旅品牌必须对广西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在保护好遗址的情况下理清红色故事脉络,制定合理的红色文化保护、开发方案,将红色文化纳入旅游开发体系,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建设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学习、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复合型项目,比如建设“红色+研学游”、“红色+健康游”等项目,带动当地的观光农业或者工业、餐饮业、民宿业等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融入科技元素相结合,与时俱进,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现代化。比如设置VR、实景体验等项目再现革命场景,让用户处于红色故事环境中,在逼真的情景中沉浸式感受伟大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产生共鸣。此外,设置村民、游客的意见、建议箱,及时了解村民和游客的想法,辩证地看待村民和游客的意见、建议,及时完善红色文旅产品,促进红色文旅产品不断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本地红色文化精神引领下结合市场的需求,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出现形式主义、娱乐主义等错误倾向。

3.4 加大基础设施、文化服务项目的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结合考虑当地的环境和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建造更加方便快捷且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交通之路,把乡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链接为一个整体,有助于推动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

加大红色文化服务项目的建设。了解村民的知识水平和需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多种方式给本地党员与村民、外来游客和学者做好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培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立志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结合起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

3.5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加大合理宣传力度,打造具有本地红色文化特色理念的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让游客旅游放松身心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游客的获得感,让游客潜移默化地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现在流行的传播渠道中打造属于本地文化特色的官网,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官方快手号等,尽可能加大浏览量,扩大知名度。官网中要介绍本地红色旅游景区基本情况,介绍方式要根据不同的群体设置多元化的介绍方式,比如青年通道可以用游戲、动漫等科技感强的方式展开,老年人通道可以通过视频加解说、图片加解说的传统方式展开,其他通道可以以流行歌曲、漫画、小剧场等方式展开。

再者,将游客较为关心的红色旅游景点的天气、客流量、住宿、车辆等数据进行更新,帮助游客做好旅游规划,避免高峰出行,让游客感受到村民的热情与贴心,增加好感度。

总之,深挖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进一步。要实现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发挥最大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村民对红色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引进和培养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塑造自己的特色红色文旅品牌、加大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项目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路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5):37-41.

[2] 张光位.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探析[J].文化学刊,2021(12):164-166.

[3] 吴才唤 周兰羽.乡村红色文化大众化:理论逻辑、实践机制与实现路径[J].图书馆杂志,2021(12):22-27.

[4] 何勇.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的路径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1(11):37-41.

[5] 吴超,贾楠.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经验——以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为角度[J].北京党史,2020(5):12-20.

[6] 吴亭.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资源与高校文化教育的结合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2):56-59.

[7] 陈思敏.红色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8-100.

[8] 潘俊霖.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J].人民论坛,2018(26):132-133.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以广西红色文化为引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2021KY1510);2020年度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利用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研究(GXJZ202012)”

作者简介:陈岗娇(1993—),女,广西钦州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振兴红色文化资源文化建设
弘扬德孝文化 助推文化振兴
浅谈如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关于新时代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
“文艺复兴”的经验启示与辽宁的“文化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