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7-06 17:36隋东旭
商场现代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

课题名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技能培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347Y,课题来源: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H22835)

摘 要:本文梳理了电商环境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概念,从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的现状出发,揭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存在的问题,并从继续加强政府宏观政策对电商创业体系的建设、以品牌战略建设和打造农村地区的电商特色产业,以及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电商创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方面,归纳了提升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信息的深入运用和普及过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互联网+农业”深入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被提出,网络信息不断推进数字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也在不断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基础信息和服务的建设,各大网络电商平台也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办政策,加速拓展农业供给侧市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来看,中国的电商创业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较少,专业性不够,无法起到整体的引领示范作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二、电商环境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概念

1.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对其进行了相对确切的描述,即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说是当下对农民精英群体的最高称谓,彰显了高度的时代气息。但是,不管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是多么的高端和独特,都始终处于农民的范畴当中,其一般特征与农民的一般特征应当是一致的。

2.新型专业电子商务农民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农业建设信息和基础信息不断提高,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理念也适用于农业领域。生产经营理念也运用到各农业生产领域,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前景十分开阔,但也存在许多的挑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民这一新型职业,正在借助各大电商平台找到自身的价值,在产业链上合理分工,实现三方的合作和资源利益的有效共享。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打破了电商平台和农业网站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利用各大电商平台的技术把消费者的需求聚集起来,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销售渠道、技术以及相关服务等,以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帮助农民增收,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化建设和与城市的融合,也最大化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更是能够带动就业,帮助农村地区的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的现状

1.电商创业的顶层设计初步形成、政府重视程度显著增强

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农村,进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的范围也在迅速地扩大,国务院扶贫办在高度关注日常民生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电商创业的工作。2016年,《网络扶贫计划行动》提出了“网络覆盖项目、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网络智能支持项目、信息服务项目和公共网络援助项目”。在具体推进扶贫的工作中,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的甘肃首轮扶贫试点陇南、第二轮、第三轮以苏宁、京东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扶贫试点基本形成了电子商务扶贫体系,特别是与京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要在“十三五”期间投资和帮助做好示范工作創造和建设“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新模式,不断提升和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对电商创业工作的实践和认识。而且,随着试点项目的开展,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规模示范已覆盖832个农村地区。由扶贫示范到并力争未来3年实现综合全覆盖,投资比例也不断增加,电商创业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进入新的阶段,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主体也在同政府、电商平台以及社会各界之间不断探索更好的融合和发展方式。

2.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且与电商平台合作不断深入

2012年以来,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新增农民总数将达到2000万人,其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占30.34%。而且越来越多热爱农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人员活跃和服务在农业经营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且他们立志要成为农村电商这一新兴产业的引领者。平均每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鼓励30名农民使用新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至2018年,包括京东、苏宁、农村淘宝、拼多多等十家电子商务平台与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经典案例。我国甘肃省、山东省、贵州省、江西省、黑龙江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省政府都与大型电商平台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特别是政府与京东集团的合作,致力于在农村深化物流体系,助推乡村物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无法保鲜的问题。

3.电商创业的相互配套政策、服务和策略不断完善

在电商与农业迅速融合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加上政府也联合电商平台推出政策加速建设乡村快递网点。到2020年,我们农村网络零售额将达到近1.7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了迅猛发展的特征。其中,自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后,我国在政策上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网络和物流设施方面的问题。据统计,在2014年至2015年这两年期间,政府在电商创业工作中近50亿元的投资和广泛的电子商务,已经在许多县的农村地区进行,推出的相关扶持政策也主要聚焦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等电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三大主线上。而且,农业银行、金融、邮政和电信等相关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政策范围不断拓宽,在电商创业的工作上基本形成了整体、精准推进的态势。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存在的问题

1.新型职业农民在电商方面的专业性和带动性较弱

总体来说,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在不断上升,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在电商方面的专业性和带动性较弱,具体问题表现在:

第一,农村人民的教育水平很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国,一些沿海城市发展良好,但沿海城市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私营部门相对落后,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难以达到平均水平。由于大部分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导致教育资源不全,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足,广大农民对电子商务知识了解不足,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

第二,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短缺。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年轻人和中年人严重短缺,有“386199”现象,儿童和老年人占很大比例,老年人问题尤其明显。这些群体不仅缺乏电子商务知识,而且缺乏减少电子商务的专业技能,这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第三,电子商务人才“不能留下来”的问题非常严重。由于政府缺乏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缓慢影响,以及不确定的市场趋势,最终决定回到大城市寻找工作。所有这些都是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人才,电子商务“招不来人、留不住人”,政府在人才流失方面还需加强。

2.电商因产品供给矛盾及物流盈利能力不强

我国整体电商创业工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产品供给矛盾和物流的存储配送问题。如果出现农药残留问题,会导致蔬菜水果、农产品不受监管、旅游等行业受挫,产生蝴蝶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针对该行业长期的整体食品风险防范和应对计划尚未制定。

物流行业的供应链协调不够,第三方专业物流行业的发展还非常多。特别是偏远山区相对落后,物流标准化建设不完善,平台、网络、集群、智能化建设不够,运输成本高,服务能力高。而且物流企业的水平不高,基础物流交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需提高。普遍存在投资大、业绩慢的问题,而且地租的支付也有很大的财务压力。专业的大型冷链物流公司寥寥无几,供不应求。然而,普通的快递和物流服务不能适应大量新鲜水果报价后运输销毁的要求,这往往会给生产者造成一定的损害。

3.政府、企业以及生产经营主体对电商创业重视仍不够

随着新型职业电商农民的发展,国家、省、市各级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新型专业农民的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在短期内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但缺乏长期和可持续的效果。

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强调主动参与,通过自下而上的决策,有效开展电子商务行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標。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实践和发展还不完善,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障碍。政府发布使用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不够,案例研究和示范在农村电子商务中没有得到推广。从已经接受电商创业的农民群体角度来看,他们不了解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还处于“小富即安”的满意状态,缺乏深入探究的思想,依赖性太强,只会被动地等待上级的帮助,不主动自主发展。

五、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宏观政策对电商创业体系的支持力度

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和当地政府仍需要进行全局的把控,加强对电商创业工作的政策支持。把农村电商的建设全面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必须要格外注重新型农业这一行业,并且推动这一行业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融合。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制定更加具体和全面的乡村振兴政策。

第一,从农民的角度来讲,要鼓励其向新型职业农民方向发展。例如,出台农村地区“三品一标”认证的扶持政策,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地区开展电子商务更全面有力的补贴和支持政策,让其看到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扶持,以期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具有综合电商素质的人才。

第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政府应当出台更有力的税收减免和相关补贴政策,全面助力优秀的电商创业企业,保证其起到以点带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政府还应当有重点地大力扶持电商创业工作中相关交通运输、物流快递以及供应链金融、物流管理等企业,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对农村脱贫问题的关注。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完善农村电商的相关政策,比如建立和完善当下和未来的以农业生产和消费为主导产品的公共商标和规章制度,并且设立相应的农村扶贫试验区,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杠杆作用。

2.以品牌战略建设和打造农村地区的电商特色产业

2016年,在考察扶贫工作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发展是消除贫困的基本国策,有必要在许多不同地区开辟一条脱贫之路。如果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能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形成多样的、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项目,加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的产业基础建设,那么利用电商进行脱贫的任务可能就会得到更加迅速的推进。

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结合当地所处地区的土地条件、气候以及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因地适宜地生产主导的农产品品牌,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宣传和推广农村地区的产品品牌故事,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在农民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要以集中当地实际的情况,选择优良的、具体特色的、合适的产品进行集中规模化的标准生产,并且以高质的产品在网络等电商网站和平台上进行市场推广营销。另一方面,农村的脱贫任务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特色,配套发展乡村特色的服务和产业,真正建设当地特色的品牌产业。

3.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电商创业能力

电商创业工作的开展要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必须要抓住提升其电商创业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和重点。

政府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必须做细做实,这意味着除了基本电商知识的普及工作,每一个农村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技术和内容培训,其中也可以涉及不同农产品的包装、加工、运输,以及在新型职业农民种植地区拍摄和宣传产品故事等。为此,政府开展了很多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农村电商整体架构和运营模式、如何开设网店、利用“短视频+直播”形式带货以及电子商务实操技能等作了重点讲解,由此来开阔新型职业农民的视野,还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电商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电商自由发展建设的大环境下,政府可以加强宏观政策的支持,由点到面,把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开展起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建设,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只有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坚实的保障,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农产品的品牌文化、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康耀武,秦烨.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题研究——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电子商务,2018(2):13-14,23.

[2]郭卫萍.河南省电商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1(5):143-144.

[3]杨囡,陈画.疫情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创业的机遇、问题与对策研究[J].营销界,2020(43):40-41.

[4]杨丽波,张桂芳.“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以中西部地区调查分析为例[J].成人教育,2018,38(12):55-60.

[5]石锦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创业的困境与路径[J].中国商论,2021(10):39-41.

作者简介:隋东旭(1991.10— ),男,内蒙古赤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