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的动画艺术

2023-07-10 20:08王思睿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关联性动画

【摘 要】动画作为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通过镜头之间的组接构建出叙事空间。其中分屏镜头在平行叙事上具有独特的规律。在动画影片中分屏镜头的运用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影片中以一个阶段的镜头语言出现,另外一种形式是将分屏镜头作为固定镜头,贯穿整部动画影片的多画格的镜头组接。本文将以动画艺术短片《在陆地、在海洋、在天空》为例,通过对同一屏幕中三个画格叙事空间内的角色动作、场景、多条叙事线与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分析,为动画创作者在动画制作中分屏镜头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动画;分屏镜头;关联性;《在陆地、在海洋、在天空》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115—03

“分屏”概念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埃德温·波特执导的《美国救火员的生活》(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此时的“分屏”多被视作一种“花哨”的表现形式,缺乏应用价值。直到19世纪后,“分屏”才逐渐被纳入影视制作的叙事体系中。①对动画制作中分屏镜头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分屏镜头在动画中的运用手段、表现形式等问题上。一些学者从分屏的概念、平行叙事、蒙太奇等方面,对其在动画中的实践情况进行研究与讨论。从2012截至2022年,以“分屏”为主题检索词在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學科下的搜索结果为32条。其中探讨分屏在动画中的理论、应用研究共有10篇,占发表总量的31.25%。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这一主题的文章基本上是围绕分屏镜头在动画中运用的叙事空间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分析的。在期刊方面,蒋巍在《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第20期中发表了《动态图形的分屏显示及应用探析》,论述了动态图形分屏显示的属性和表现;Léa Cousty在《艺术教育》2018年底4期中发表的《快乐时光》分享了她创作的一分钟动画电影《听》 (Sur Ecoute)的实践研究;王露在《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9期发表的《基于平行叙事的分屏动画短片研究》分析了分屏动画中关于平行叙事的镜头组接和屏幕分割等规律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此外以此为主题的学位论文也有7篇。

“窗户—窗框—窗格—屏幕”的框架演化,是一种改变了原有空间和时间物质性的“虚拟视窗”。“窗户最初用来透光通风,很快人们就发现窗框所分隔的景观, 构成了另一个“虚拟”的世界, 也把窗户本身转化为象征或实际意义的银幕/屏幕。”②窗格从动画的视角来看是动态影像传播的一种介质,由于窗格是从同一窗户中的窗框分割而成,所以每个窗格都是一个叙事空间,且它们之间都具有关联性。保罗·德里森在动画艺术短片中分屏镜头的运用方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在他的动画艺术短片中,通常都是将分屏镜头作为固定镜头,贯穿整部动画影片的多画格的镜头组接,如《在陆地、在海上、在天空》。当然也有《世界尽头的四季》这样的作品,作品中各画格之间随着剧情以及时间与空间的转化,画格也在相互转换。在不同的作品中,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践分屏叙事的手段。

一、角色动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在陆地、在海上、在天空》中屏幕被两条直线分割成了三份,中间的画格要大于左右两边的画格,三个画格根据叙事需要巧妙的将各画格中的角色动作进行相互呼应的关联性与逻辑性设计。在《在陆地、在海上、在天空》2分10秒时(如图1)第一画格中的人想吃肉,根据想法起身下床拿起枪对着窗口做等待动作,第二画格中的鸟通过对身体的形变做着拔蚯蚓的动作,第三画格中船降下鱼竿钓鱼在做等待动作。第一画格和第三画格中的角色动作设计为第二画格中角色要做的动作让出视觉焦点。随着第二画格中鸟跃起啄向右侧草坪,第三画格中一条鱼从第二画格中鸟啄的地方蹿了出来,在鱼竿不远处做重复运动。第一画格中人物等待动作经过长时间准备向窗外开枪,打中了此时鸟拽着的蚯蚓,随着第二画格中蚯蚓的断裂,在力的作用下,蚯蚓甩进了第三画格中做重复动作的鱼的空白念头里,使它有了吃蚯蚓的念头。

这里体现出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叙事空间下,通过对角色动作之间关联性和逻辑性的设计来打破画格边缘,各角色动作循序渐进,相互影响,呈现出丰富的视觉信息。每个画格中的角色处在不同的空间当中,但是每个画格中角色所处的时间是同步的。通过配音和角色之间的动作设计,打破了画格之间的界限。如果要使三个画格中的时间与空间一致,在不转场的情况下,则需要特定的情节和动作设计来使三个画格中的角色归于一个整体,将三个画格中的时间与空间的整合,否则就会在叙事时显得混乱,多画格中的叙事内容相互对应不上。

二、场景与角色动作的相互呼应

在动画艺术短片《在陆地、在海上、在天空》中,角色的动作设计也会和场景相互呼应,这种呼应打破了分屏镜头各画格的叙事界限,但在同一时间三个画格却又在叙说着各自的故事。为了不使观者应接不暇,保罗·德里森有意的将第二画格作为主画格,与第一、第三画格进行区分。在影片的第3分28秒时,(如图2)第二画格中的鸟震动翅膀上下飞行,第一画格中人物的肚子随着第二画格中的鸟开始运动,第三画格两个人物中间窗户外的场景,也在跟着另外两个画格中角色的运动开始上下浮动。三个画格的运动节奏看似一致,但仔细推敲之后不难发现,依据每个画格内的剧情以及人物状态的需要,场景和角色运动的节奏也不一样。第一画格人物睡觉时平稳的呼吸使得他肚子起伏的节奏相比另外两个画格中的节奏要慢一些,第三画格中海平线上下起伏的速度要另外两个画格的运动节奏。

保罗·德里森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对三个画格中角色动作与场景设计巧妙的把三个画格中的场景归为一体。但是分割线依旧存在,也没有将三个画格的颜色统一,这说明三个画格依旧能够独立叙事。在同一时间,第一画格中的人物可以感受到第二画格中轮船上的人和鸟登上岛屿的触感。第二画格作为第一、第三画格的中间画格,在场景上的安排,为第一、第三画格之后的叙事奠定了基础,在两个画格景别的过度上和角色动作的关联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第一画格与第三画格叙事的桥梁。同时,第一、第三画格中人物的运动与第二画格中的场景相互呼应。

三、多条叙事线的逻辑和关联性

分屏镜头多画格的特点在叙事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叙事所需要的共同元素,再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多画格之间进行角色或无生命事物的关联性运动,来引起观者的视觉冲击和对多画格之间叙事的联想。在《在陆地、在海上、在天空》中7分20秒(如图3),第二画格和第三画格都下起了雨,第一画格中的角色将手伸向画格右侧,伴随着拧动开关的声音,第一画格上方,水滴成扇形向下滴落,此时角色的动作并没有对第二画格与第三画格产生影响。但是下落的水滴又与另外两个画格中的雨滴产生了关联,第一画格与第三画格的水位线同时上升,在水位马上上升到床边时,第二画格中的鸟掉落在一个小岛上,此时第二画格中的场景里的水位线继续上升,直到三个画格的水位线齐平水滴才停。三条叙事线讲述着各自画格内的故事,第一画格里的人物在给自己放洗澡水,第二画格里的鸟从天空落下,第三画格海面上雨过天晴。

三条叙事线通过水对环境的影响,为后续情节发展创造好了一个整体的叙事空间。在同一时间内的三条叙事线,各自描述着不同的故事,看似无关的三条叙事线,在水元素以淋浴头里的水滴和天空中的雨滴出现在这三个画格中时,共同的元素巧妙的将空间串联在一起。通过对元素使用,以及场景合理的安排,使这三个画格之间具有了关联性,因此三个画格中的水平线归于一个整体时并没有显得不合逻辑。

四、结语

通过对动画艺术短片《在陆地、在海上、在天空》的研究,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和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对角色动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场景与角色动作的相互呼应、多条叙事线的逻辑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在分屏镜头的运用中,每一个画格中叙事空间的时间与空间都具有假定性。时间与空间的假定性可以使观者在分屏镜头的叙事空间内看到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同一空间内发生的故事情节。时间与空间的不同组合为动画影片的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除此之外每个画格之间通过对叙事空间内角色的运动、场景、景别、构图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各画格通过叙事线的相互联系,可以使观者对同一屏幕内的视觉画面同时进行对比,通过多画格的视觉画面对叙事结构进行分块化的表现。

虽然近几年有关分屏镜头的文章逐渐增多,但是关于分屏镜头在动画艺术短片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案例分析还是相对较少,对于分屏镜头在动画艺术短片中的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在信息化的时代里, 信息传播快速,传播形式和技术手段多种多样,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动画的发展和完善,这也会使动画追求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分屏镜头的应用可以使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更加丰富,因此研究分屏镜头在动画中的应用,可以使动画创作者为观者提供更加多样的优秀作品。

注释:

①程前,赵振宁.竖屏剧的视觉美学及其局限性探究[J].中国电视,2021(1).

②孙绍谊.从电影研究到银幕/屏幕研究——安妮·弗雷伯格《虛拟视窗》读后[J].电影艺术,2010(5).

参考文献:

[1]贾否.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露.基于平行叙事的分屏动画短片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9).

作者简介:王思睿(1997—),女,蒙古族,呼和浩特人,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动画理论及动画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
关联性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我是动画迷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设计鲜为人知的一面:匠艺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