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内涵 点亮精彩

2023-07-10 06:04盛瑾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观念经验图形

盛瑾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头脑中的映像,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形成的表象。为了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一、联系生活,感知空间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原型,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经验,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空间观念”不是通过传授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经历、体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相关几何概念,建立空间观念。

二、观察比较,积累空间观念

观察是进行思维活动的一个窗口,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基础,也是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同时,要让他们学会分析、比较,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通過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逐步积累空间观念。

三、加强操作,建构空间观念

动手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儿童几何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识记那些形状、名称或规则,而是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努力感知感念、性质和过程,从自己的活动中构建空间观念。[3]按照皮亚杰的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观察、想像、猜测、推理、验证、思考、交流的过程,只有经历做的过程,学生才能逐步把握概念的本质。搭建活动、剪拼与折叠活动、实物操作活动、测量活动、作图活动以及合作学习、探索性活动都应成为“空间与图形”教与学的重要形式。教材中出现的“画一画、折一折、描一描、搭一搭、移一移”等等都是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并形成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建构空间观念。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猜你喜欢
观念经验图形
维生素的新观念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健康观念治疗
分图形
找图形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