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2023-07-10 06:04黄松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内涵情感语文

黄松花

一、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1.精彩课堂中的情感渗透

一本合格的语文教科书不仅要向学生提供知识,还要向学生传达情感之美和人文之美。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教材内容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领悟字里行间的内涵和感情。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体会语文中的情感世界,老师应该设计引人入胜的场景,使得课本上的知识和文字活灵活现,给学生呈现生动活泼的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一节精彩的语文课需要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更多的享受到文字的深刻的情感内涵。因此,精彩课堂的情感渗透是语文教学情感渗透的基础,它要求教师必须要将课堂内容中的情感尽早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以便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中的情感渗透

语文教学中,诗歌和散文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在诗歌和散文教学中,朗读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朗读不仅对学生积累语言功底,提高文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准确地熏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诗歌的借景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都需要在课堂上以朗读的方式进行情感的渲染和渗透。每一首诗歌都像是一段音乐,都需要用声音的表达渲染情感,通过朗读,可以将书中的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3.在教学点拨中渗透情感

教师的教学是一个点拨和引导的过程,引导的语言要赋予情感和诗意,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生动有趣,才能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帮助学生与文章的内涵和灵魂亲密接触,尽早的步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思想有一定深度,学生对文章内涵和情感较难把握,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及时的进行诗意的点拨和引导。

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

1.让学生敞开心扉

初中阶段的学生内心十分脆弱和敏感,很容易接受老师的信任,同时也十分容易受到伤害。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时对学生进行情绪的观察和心里的疏导。有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困难,老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耐心的倾听者,让学生敞开心扉和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此外,老师要细心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积极鼓励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提出具有发散思维的问题,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学会通过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会思考和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能动性,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

2.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更加轻松开放,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更加积极主动。在课堂讲解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文言文讲解中一些词句的翻译不是特别准确,对文章的理解存在偏差。面对这些问题,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灵活的方式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在这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得到加深巩固,也就使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了情感教育。由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审美。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情感教育中,师生之间要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老师要把情感投入到教学中,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以情育人,使得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3.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艺术,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表现欲望更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和谐不等于安静有序,和谐的课堂应该是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生知识的获得率高的课堂。因此,只有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进行情感渗透。

4.教师要博览群书,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为在课堂上能对学生进行诗意引导点拨,可以很好地驾驭课堂,在教学之余,教师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广泛涉猎,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富有诗情画意的点拨语言中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在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语言中感受到作品的深刻内涵,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升华。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的教学不应是单纯的认知教学,还应渗透情感教育,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素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内涵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活出精致内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情感
挖掘习题的内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