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领域CPC分类分析和应用

2023-07-11 19:45赵雪净陈启军
科技风 2023年17期

赵雪净 陈启军

摘 要:联合专利分类体系(CPC) 按照WIPO分类标准和IPC结构进行开发,相比IPC分类体系而言,CPC分类体系提供了更多的细分条目,对专利文献从技术的划分上更为具体、详细和准确。本文简要分析了折叠自行车领域CPC的分类组成和局限性,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在折叠自行车领域采用CPC分类号进行检索的优势,以期为折叠自行车领域发明专利检索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折叠自行车;CPC分类;专利检索

一、概述

可伸缩或折叠的自行车(B62K15/00)是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折叠自行车因具有能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健康环保的优点,因而有其特定的需求客户。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可以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直接拖行或放入登机箱、折叠包或汽车的后备箱内携带。在收放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折叠自行车经过百年发展历程,演化出纷杂的折叠方式以期获取更便携、体积更小等优势,但折叠自行车在IPC分类体系下始终仅有B62K15/00这一個分类大组,使得在折叠自行车领域进行检索时对关键词的依赖非常大。在实际中,自行车的整车折叠通常是将前车架、后车架进行相对旋转、伸缩、拆卸等操作实现的,在采用这些折叠方式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噪声往往很大,并且自行车中的常规部件在不同的文献中还会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前车架中文还可以表达为:前车梁、前车管、前横梁、第一横梁、前侧/前部车架、前车杆等,英文中“梁、杆”可表达为beam、lever、bar、rod、arm等,车架可表达为frame,管可表达为tube、pipe等。另外,自行车领域中一些个人申请人或外国的公司申请,时常会在专利申请文件中采用自定义的特征名称,如“第一部件”“可折叠部分”“可紧凑化组件”等,因此,在折叠自行车领域想要用关键词全面准确地表达要检索的技术特征并非易事。而折叠自行车领域的CPC分类号在B62K15/00下新增了细分条目以及2000系列引得码,使得分类更加精确。因此,了解并熟练掌握运用折叠自行车领域的CPC分类号进行检索,是更加快速、准确命中对比文件的重要途径。

二、折叠自行车领域的CPC分类体系特点

(一)折叠自行车领域CPC的分类组成

CPC分类体系源于ELCA,其未改变IPC的基本分类原则。这些原则包括面向发明的原则,发明信息和附加信息原则,整体分类原则,功能分类位置和应用分类位置共存原则、多重分类原则等[1]。在折叠自行车领域,涉及的CPC分类号包括原有IPC分类号B62K15/00,以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并增加了三组独立的2000系列引得码,从多个方面对折叠自行车领域的主要分类号所涉及的细节进行了补充。表1为折叠自行车领域CPC分类号情况。

由此可见,折叠自行车领域的CPC分类分别从车架的折叠方式(车架适于容易被拆除、车架是可折叠的)、自行车其他部位的折叠(曲柄或踏板的可折叠)以及折叠辅助部件(附加车轮)几个方面对折叠自行车领域的专利文献做了进一步划分。这为高效命中相关目标文献提供了可能。

(二)折叠自行车领域CPC分类在检索中的应用

IPC分类通常仅针对发明点和权利要求包含的内容进行标引,但折叠自行车领域有些申请中存在一些会对发明点产生限定作用的辅助结构,这些辅助结构仅在说明书中对其进行了描述,而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所起的重要作用,甚至有时都不会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及该辅助结构。在进行检索时若忽略这类辅助结构,可能导致检索走弯路。CPC的2000系列引得码对折叠自行车的辅助结构也有相关分类位置,如B62K2015/003和B62K2015/005,在进行检索时,采用CPC引得码对相应辅助结构进行检索,有时能够更快速地命中对比文件。

[案例]一种折叠自行车

本案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组10、转向组20及后轮组40,该车架组10设有第一主杆11及第二主杆12,该转向组20具有前轮部21,该后轮组40具有后轮部42,该第一主杆11相对该第二主杆12枢转,使该前轮部21及该后轮部42形成上下堆叠状。本案能够在自行车折叠后,更有效地减少占用空间,该折叠自行车更容易随身携带,减轻使用者负担。

其权利要求内容如下: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

车架组(10),该车架组设有快拆件(13)、第一主杆(11)及第二主杆(12),该快拆件(13)一端装接该第一主杆(11),其另一端装接该第二主杆(12),该第一主杆(11)的自由端设有一头管(14),该第二主杆(12)下侧设置一载体(15),该载体(15)一侧装挂大盘组(17),其中,该快拆件(13)具有固定座设置在该第二主杆(12)一侧、第一结合座组置该第二主杆(12)一端、扣紧片枢接该第一结合座、第二结合座组置该第一主杆(11)一端及枢接件装设该第一、二主杆之间,该扣紧片拆装该固定座使该第二结合座靠近或远离该第一结合座;

转向组(20),该转向组装设于该头管(14),该转向组具有前轮部(21)及手把部(22),该前轮部(21)设于该头管(14)下侧;

后轮组(40),该后轮组(40)具有螺接架(41)及后轮部(42),该螺接架(41)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该后轮部(42)组设该螺接架(41)相对其组装该第二主杆(12)下侧位置;

该第一主杆(11)以该快拆件(13)为中心向该第二主杆(12)弯折,该前轮部(21)及该后轮部(42)形成堆叠状。

检索思路:

本案给出的IPC分类号为B62K15/00(含义为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首先采用分类号B62K15/00和表征发明点的关键词(枢转、旋转)进行检索,会遇到与案例1相同的文献量大的问题,只好再采用前、后轮折叠后的状态(堆叠)做进一步缩限,检索过程如下:

1 VEN 17582  B62K15/00/IC

2 VEN 11618131rotat+or pivot+or joint+or hing+

3 VEN 10170  1 AND 2

4 VEN 885851 heap+or stack+or tier+

5 VEN 50  3 AND 4

浏览后并未发现跟本案发明点相关的可用的对比文件。

对本案重新进行梳理分析,由于本案的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有益效果处并未特意提及其具有辅助轮50,更没有描述辅助轮具有何种作用,因而在检索时很容易将辅助轮忽略。然而基于本案说明书附图中自行车折叠后辅助轮为落地的状态和本领域常识可知,辅助轮50是用于自行车折叠后的支撑或拖行,而能够采用辅助轮辅助支撑或拖行本身对自行车的折叠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定作用,基于該判断,可尝试使用CPC分类中的2000系列引得码B62K2015/005(含义为有在折叠或伸缩时使用的附加车轮的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进行检索,检索过程如下:

6 VEN 351 B62K2015/005/CPC

由于文献量不大,可直接进行附图浏览,进而可锁定公开发明点的对比文件EP3025946A1(如附图2所示),其折叠方式与本案完全相同,可作为评述本案权利要求1的X文件。

案例检索小结:CPC对专利文献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多重分类,不仅针对权利要求及发明点给出分类号,还会对发明涉及的技术细节进行标引。因此,采用CPC分类更容易检索到可用的对比文件,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三)折叠自行车领域CPC分类号的局限

(1)自行车通常采用的折叠方式有前后车架的相对伸缩、前后车架相向折叠(包括前后车架均向下折叠至对折状态,以及后车架可相对于前车架翻转至对折状态,前、后车架均可向中部折叠)、车架为拆装折叠,折叠后的携带方式包括手提、直接拖行、装入特定容纳装置如背包、行李箱后携带,CPC分类虽然对IPC分类进行了细分,但对车架是可伸缩的、可折叠的车架的折叠方向(向下折叠、向前/后折叠、向中部折叠)、折叠后携带方式为装入特定容纳装置这些方向均没有细分分类位置,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分类体系。另外,相较于曲柄或踏板的折叠,在自行车折叠领域中,车把和车座的折叠更为常见和常用,CPC在对本领域做进一步细分时也可考虑该方向。

(2)在折叠自行车领域,CPC分类定义并没有更加丰富。通常,CPC分类定义可以由标题、定义陈述、大范围技术主题领域之间的关系、相关分类号参见、信息性参见、分类的特殊规则、术语表、同义词和关键词等部分组成[2],有些定义陈述还配有示意图,使得理解更加方便直观[3]。然而折叠自行车领域中,CPC分类定义仅描述为可伸缩或可折叠的自行车,以及描述本组分类特殊规则:需要给予引得码的附加分类,甚至未给出信息性参见。例如是否与其他自行车相关构架分类号有交叉,以及需要注意的其他分类位置(例如B62M3/00是涉及曲柄的分类号,B62M3/08含义为用手或脚操作的曲柄结构的踏板,这两个分类号与含义为有可折叠的曲柄或踏板的CPC分类号B62K2015/003之间是否有交叉,以及在检索时是否需要注意,均未标注)。由于自行车领域中附图浏览相较于文字描述更为直观,建议可在定义陈述中配加示意图,以使检索人员对CPC细分的区分和理解更为便捷。

(3)截止到2021年7月,采用IPC分类号B62K15/00下的文献量为17582篇,而CPC分类号B62K15/00、B62K2015/001、B62K2015/003、B62K2015/005、B62K15/006、B62K15/008下的总文献量为5740篇,数量差异非常大。因此,若采用CPC分类号进行检索后未命中对比文件,采用IPC分类进行进一步检索是必要的。

结语

折叠自行车领域在IPC分类中仅有一个大组分类号,对折叠方式完全无细分分类位置,因此在折叠自行车领域中采用IPC分类体系进行检索需叠加大量的关键词。然而本领域中一些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常常不采用专业术语对自行车部件进行描述,这给关键词拓展带来很大困难。如果在检索时采用非专业术语作为关键词则会因词义太过宽泛,导致失去采用关键词来进行限缩的意义[4]。而CPC分类对折叠自行车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其能够准确表达核心发明点且细分下的文献量通常并不算太大。因此,采用CPC准确细分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获取对比文件。同时,CPC多重分类的特点使得可从不同角度对发明进行表达,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5]。CPC分类也存在其局限性,例如细分还不够完善、文献覆盖率还不够高等,在采用CPC分类进行检索时,如果没有检索到可用的对比文件,则需要及时调整检索策略。

参考文献:

[1]刘静.CPC分类思想和分类规则初探[J].专利文献研究,2014,12(6):6571.

[2]朱亚琛,黄非.CPC分类体系:开创专利分类体系新纪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2):3943.

[3]刘畅,米春艳,杨静,等.CPC分类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专利文献研究,2013(3):1419.

[4]郭青.浅谈CPC分类体系[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1):9094.

[5]范敏,许志庆,朱宁.CPC分类体系的特点和检索字段分析[C]//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出版者不

详],2014:233240.

作者简介:赵雪净(1988— ),女,汉族,山东肥城人,硕士,知识产权师,研究方向:机械领域专利审查;陈启军(1988— ),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机械领域专利审查,贡献等同于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