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2023-07-12 16:02曾令德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师生合作教学互动小学课堂

曾令德

摘  要:师生合作学习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师生合作学习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将传统的课堂转变为活力课堂、智慧课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而且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学课堂;师生合作;教学互动

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师生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合作意识欠缺、自制力不强等学习问题。本文介绍了在小学课堂师生合作学习中提高师生之间互动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小学课堂师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师生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主流发展模式,也是培养小学生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弱,缺乏合作意识,加之教师的课堂设计可能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小学课堂上师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1. 小学生合作意识欠缺,自制能力较差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通常有着较为强烈的个人意识,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合作意识,且自制能力较弱,在与同学和教师合作学习时较难与对方达成共识。甚至有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想法,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

2. 小学生自信心不足,展现自我的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小学生缺乏交际锻炼,怯于在人前展现自己,不敢主动分享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想法或看法。当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时,部分学生担心出错而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互动,导致课堂教学逐渐演变成教师“自说自话”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也随之下降。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往往会自暴自弃,逐渐丧失学习自信心,怯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3. 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学生合作学习困难多

部分教师虽然力图改革传统教学理念,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这些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未能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考虑,未能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参与热情,导致教学氛围低迷。此外,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师生合作学习应当遵循的互动原则

互动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进程的有效推进,在小学课堂中进行师生合作学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三个互动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在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以确保师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对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师生合作学习中;二是要创设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与教师充分合作联动的学习机会,且相对由学生自主决定和主动参与;三是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教学,保障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和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并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教师的教学行为。

2. 平等对话原则

在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当遵循平等对话的原则,创设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度合作交流、互动交往的教学平台。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谆谆善诱,让学生在相对愉快自在的课堂活动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从而提高与教师积极合作互动的意愿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3. 反馈性原则

反馈性原则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学习状况和效果,以及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反馈。遵循反馈性原则是保障师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明白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进而充分了解学生对所授知识的学习效果。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还能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三、小学课堂师生合作学习有效互动的策略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主体性原则、平等对话原则和反馈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把握细节,开展师生合作学习,实现课堂有效互动。

1.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针对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互相启发解决之道,构建起真诚和谐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师真诚友善的鼓励下,在民主平等、和谐放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敢想、敢做、敢表达,迸发思维火花,大胆表达真实想法,学生之间也能够实现默契配合、互相激励和友好互动。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通过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适时向学生提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对教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深入到教材内容中,围绕学生的学习进度开展互动活动,让师生在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的课堂中学习,享受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 师生平等对话,注重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

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这不仅能够保障师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小学生心理较为敏感脆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尤其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行为,重视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教材知识,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疑惑。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讨论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获得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生生合作,又有师生合作,这种信息反馈机制实现了学生彼此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联动,缩短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师生的合作学习和有效互动更为顺畅自然。再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化的主题任务学习,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社会化和实践化,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内容的价值与内涵,观察和体验生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向教师提出问题,并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反馈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和大胆发挥,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要及时指正,确保师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学习和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合作互动学习有助于教师充分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建立协调的师生合作互动关系。小学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平等对话,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并注重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切实提高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忠全. 试析如何构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

[2]谭发茂. 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分析[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9).

猜你喜欢
师生合作教学互动小学课堂
创新创业融入本科课程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师生合作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谈大数据分析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