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研读要“显”“隐”兼顾

2023-07-12 09:57凌娟
关键词:育人价值初中英语

凌娟

摘 要:语篇研读是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语篇研读要关注显性主题知识的建构,通常包括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知识。语篇研读,还应该注重隐性育人价值的挖掘,包括作者的情感态度、语篇背后的文化价值、对读者三观的影响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篇研读;主题知识;育人价值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美育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批准号:Ec/202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篇研读是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教师备课的重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提出,“开展语篇研读,教师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意义,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等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1。这就告诉我们,语篇研读既要关注显性主题知识的建构,也要注重隐性育人价值的挖掘。

一、 关注显性主题知识的建构

显性主题知识通常指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知识,这些知识能够被学习者具象掌握,也是教师语篇研读的重点。

(一) 明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是语篇的骨架,剖析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语篇是如何根据来架构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语篇中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如句与句、段与段、标题与正文、文字与图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涉及语篇的微观与宏观组织结构。语篇中段与段的关系以及语篇各部分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属于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等,则属于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2明晰篇章结构,不仅要从宏观上感知作者的创作思路,还要在微观上感知细节处理的匠心。

1. 感知宏观结构

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重点需要把握两个方面:分析语篇的组成及探究语篇的线索。可以从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的角度出发,同时深入理解和把握语篇的主线,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和采用的手段。[3因为不同体裁的语篇会运用风格各异的写作结构,研读时尤其要关注文体。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Reading板块的语篇The story of Xi Wang是一则关于大熊猫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文体中,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主体的结构通常以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沙漏式呈现。理想的研读方式是按照标题、导语、正文内容(有时还有评价)三个方面来展开。[4结合新闻文体的结构特征,很容易将这一语篇分成三个部分,即导语(第一段)、主体(第二至五段)、结尾(第六段)。

接下来,通过寻找主体部分每段的主题句,概括出大意:大熊猫“希望”的成长过程和大熊猫面临的严重问题以及作者的呼吁建议。

了解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后,很容易发现,该篇报道是以金字塔结构呈现的,先从“希望”入手论述大熊猫的生长特点,然后说明大熊猫面临的生存问题及人类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最后发出保护大熊猫的呼吁,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了这样的宏观结构,教学中就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整合、分析等一系列流程,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逐步理清语篇的结构,探析语篇的层级关系与逻辑关系,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锻炼其抽象思维。

2. 厘清微观结构

从微观上分析语篇的结构,主要是指利用语篇语境去感知、赏析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乃至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这些词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品味作者“于细微处见真章”的语言魅力。

同样以The story of Xi Wang这一语篇为例。不难发现,每段的主题句分布在段首,除了对所在段落的内容起到引领作用之外,还兼有过渡作用。此外,语篇主要依靠连接词承上启下。研读时,可以尝试删除sadly, for example, also, however, as a result等词汇,通过对比阅读、鉴赏玩味,很容易发现,这些连接词不仅起到语义承转的功能,而且能更精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5。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厘清过渡句和连接词的逻辑作用,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 Which word does the author use to connect paragraph 3 and paragraph 4 naturally and logically?

問题2: What words do you think make paragraph 4 go so smoothly?

问题3: How does the author connect paragraph 4 and paragraph 5? Can we take it away ? Why?

问题1引导学生关注连接副词sadly,启发学生思考,sadly在这里不但起着转折作用,而且还表达出作者对大熊猫面临生存危机的怜悯之情;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问题3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句“Giant pandas are now in danger.”是否可以省略。学生通过思考、判断、分析发现,这一句既是对前一段大熊猫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的总结和提升,又为作者提出保护建议做了铺垫,因此不可以省略。这样的细节充分体现了作者创作的匠心。

可以说,厘清了语篇的微观结构,教学就可以引导学生推敲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对语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连接词和过渡句的表意功能,以及所建构的语用逻辑功能;把握语篇的层次脉络,感知这些词句承上启下的“润滑剂”作用,感受篇章结构的逻辑关联之美,培养语言表达技能。

(二) 品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显性主题知识的另一要素。语篇中经典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语料。在语篇研读中,教师应品味词汇的内涵与修辞作用,分析语言表达所传递的意义。

1. 体会词汇内涵

学会恰当用词是英语学习从低水平走向高水平的必由之路。掌握了词汇内涵,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与语篇互动的过程中自主感知、探究优势语言,明白语用功能,提高其感知语言的能力。[6因此,研读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对词汇内涵的体会。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7 Reading板块是一篇介绍奥黛丽·赫本的人物传记,最后一段内容如下:In 1991, Hepburn discovered that she had cancer. On 20 January 1993, she passed away peacefully in her sleep.

根据“1993”这个时间线索,联想到语篇第一段提到“when she died in 1993”, 可以轻松地推测“pass away”即为“die”的同义表达。从字面功能看,这里使用“pass away” 是为了避免重复,更是对奥黛丽·赫本去世的一种委婉表达。并且,第一段中的“loss”一词也是“die”的另一种表达。品味后发现,作者即将收笔时,已经被赫本的美所折服——她的美不仅体现在她的外貌上,还体现在她的演技上,更体现在她对贫困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上。最后使用“peacefully”一词,体现了作者对赫本去世流露出的不舍之情,更饱含了作者对赫本的赞美与敬爱。

体会到词汇的内涵,教学中就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它们是如何为表达主题意义服务的。通过层层递进的解读,学生不仅可以准确理解关键词汇,感受语言之美,而且能加深对主题内涵的理解。[7

2. 赏析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主要包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从修辞角度研读语篇,可以深入理解语篇中的语言美,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丰富写作技巧,提升思维和鉴赏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Reading板块是一篇描写四季的诗歌,其中关于春季的内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研读过程中,可以仔细品读以下两个句子:

(1) 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

(2) Bees and butterflies fly among flowers,Then fly from the April showers.

不难看出,第一个句子更具美感,这种美感主要来源于“play”和“hide”兩个动词。动词“play”的使用能让读者想象蝴蝶、蜜蜂在花丛中自由自在、飞舞玩耍的欢快场景,灵动唯美;动词“hide”描绘出原本沉浸在嬉闹当中的蝴蝶蜜蜂突遇雷雨,四处飞散、寻找躲雨之处的可爱模样。

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拟人化的表达,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中,生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与诗人表达的情感共情,产生审美的愉悦感。这种联想、共情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二、关注隐性育人价值的挖掘

课堂环境中的语言学习首先是显性主题知识的学习和获得,而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发展隐性知识。[8所以,语篇研读不能仅停留在显性主题知识层面,还应该注重隐性育人价值,包括作者的情感态度、语篇背后的文化价值、对读者三观的影响等。

教师可以从why这个维度,深入分析语篇所隐含的意思,挖掘作品的育人价值。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价值观,感悟作品的价值美,并建构新的价值理念。[9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Reading板块的语篇,是地震幸存者Timmy讲述他在地震中的经历的故事。语篇第3—5段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致地描写了Timmy在黑暗中的紧张害怕,但冷静克服困难,最终获得解救的过程,表现了Timmy临危不乱、机智勇敢、乐观坚毅的品质。探索故事背后的意图,能够领悟到作者对读者暗含的希望。

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评价、欣赏生命精神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遭遇这样的地震,会如何做?这里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朗读表演,让他们联想当时的画面,感受Timmy的遭遇,体会Timmy的心理,充满感情地将语篇中两处语言“Im trapped.” “Help! Please help! Im here!” 表达出来。通过角色表演、交流分享,学生易与作者产生共情,从而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体会作者的观点、意图或思想的过程,也是与作者对话,体验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或思想,并给出自己的价值评判的过程。[10借助语篇研读,给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这样的育人方式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6.

[3]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4.

[4]王为忠.新闻报道文体的语篇教学设计探究[J].教育视界,2019(26):36.

[5]周伟.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11):57.

[6]范文慧,陈玉松.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处理策略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1 (8):37.

[7]鲁周焕.英语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5):17.

[8]顾琦一,陈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发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6):923.

[9]吴红枚. 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策略与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5):3.

[10]党永升.初中英语故事类语篇整体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2(1):58.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试论中学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