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2023-07-13 00:44韦淑玲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

韦淑玲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健康产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健康养老小镇是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健康养老小镇在实际推进与建设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桂林市作为健康养老小镇建设的重要实验区,研究其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极具代表性。以桂林市健康养老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需从基础设施、扶持政策、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健康养老产业;健康养老小镇;产业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证民生,促进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建设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桂林市紧扣“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广西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基地和广西特色医药产业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大力稳步推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建设一批高质量、有品牌的健康养老小镇。但是,健康养老小镇在推进和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桂林市健康养老小镇建设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理论渊源

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首次提出了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健康老龄化的界定,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健康老龄化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增加,尤其是生命质量水平的提高,具体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家庭的健康、经济的富足、社会环境的健康。对于健康老龄化的测量,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中一种测量标准将健康老龄化分为四个测量维度:生活独立性,精神愉快性,社会交往和参与性,社会贡献性。他们通过统计软件分析认为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良好,老年人精神生活比较丰富,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的文体活动。

健康养老小镇在于秉持“健康养老”理念对小镇进行开发,综合健康、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以此为基础,构建功能多样化、体验多元化、服务全面化的全新型的新型城镇。目前健康养老小镇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也是响应党中央关于保障民生,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健康养老小镇的发展宗旨主要涉及以下几点:以中医养生为文化基础。在构建养生养老小镇的过程中,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以儒释道中的相关精神为基础,结合一系列的相应产品与配套环境、设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健康小镇以环境保护为构建之基础,构建一系列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基础理念;以景观园林为设计理念。秉持“以人为本,自然优先,生态营造,环境优美”核心观念,充分结合自然与人文景观,打造休闲养生胜地。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分析——以桂林市为例

(一)桂林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桂林市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尤为明显,选取桂林作为研究对象,极具代表性。桂林人口老龄化一直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老龄人口逐渐增多,未富先老的特征较为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如下:

桂林老年人口的总体基数大。随着健康医疗条件的改善,60后逐渐步入了老年,导致目前60岁以上人口總量巨大。同时,农村老年人也在不断增加,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增大。桂林的老龄化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其不断加大的趋势主要基于如下特征:一是老年人数总量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外来老年人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城市的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农村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这主要是基于桂林城镇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大,三是外来老年人也还会不断增加,并且外来老年人的增加会呈现井喷式增加,四是年轻人将会保持现有状态不变,并且年轻人还有减少的趋势。

(二)桂林市老龄人口健康养老诉求分析

1. 需求现状

桂林的老年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增加,加上外来老年人不断增加,桂林老年人口的总量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并且还会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据调查千名老年人口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只有28.7张,床位数约占桂林市老年人口的2.87%。在提供养老机构服务的同时,桂林市政府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除了传统的机构养老,还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和家庭互助养老。桂林市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共计有184家,服务能力满足不了全市老年人的需求。到2022年底,桂林市建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五十多个,能够服务的老年人数量超过8.5万人。对于这些养老机构,虽然在进一步崛起,但是针对目前桂林老年人口急剧增加的趋势,这些养老机构并没有那么大的供给能力,由经济学的理论推断,目前还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只有大力地发展养老产业,加快建设健康养老小镇,才能解决当前供需不平衡的难题。

2. 需求结构分析

产业有其特殊发展结构,以养老产业为例,有老年服务业、老年保险业、老年房地产、医疗保健业、老年生活消费品业等等。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会逐渐增多,每年很多的国际友人来桂林定居养老,主要看重桂林的整体环境与休闲氛围。另外,本市的老年人数量增多,养老需求激增。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重点培育老年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老年群体能够享受到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

三、健康养老小镇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以桂林市为例

(一)桂林健康养老小镇发展现状分析

1. 桂林健康养老小镇发展概况

截至2022年,全市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320余家,其中社会福利院10个、民办养老机构52家、农村幸福院369家、农村五保村717个、乡镇敬老院126个,还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服务站70个。在桂林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总体规划中,养生养老健康产业是要重点打造和培育的新兴产业。《桂林市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简称《规划》) ,已将发展养生养老产业提升到与旅游并驾齐驱的新高度。在此政策的推动下,桂林健康养老小镇蓬勃发展。以鲁家村为中心构建了集饮食、住宿、医疗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结合周边的养生公寓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特色化、高端化的服务。除此之外,在小镇之中还配建相应的幸福福利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针对老年人群的服务机构,同时,部分地区自发组织成立了相应的志愿队,进一步满足老年游客对于健康、休闲、娱乐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养生养老游客的需求,着力解决康寿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 桂林健康养老小镇发展优势

(1)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桂林市作为旅游文化名城,位于广西东北,常年多雨,阳光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宜居宜业。

(2)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近年来桂林的地理区位优势愈加明显,水陆空交通发展迅速,有了旅游休闲后花园之称。桂林市地处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接湖南,西接贵州,不仅地处“湘桂走廊”,还处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交接处,不但连接了西南地区与东部沿海的经济往来,也成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一个平台。 桂林市交通便利,已搭建起一个集航空、铁路、公路于一体的复合立体交通网络。

(3)政府重视,政策优惠

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积极大力扶持。2017年1月,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导任组长的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桂林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按照“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原则,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责,扎实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这么多的优惠政策,都将给有意参与桂林养生养老产业建设的客商带来直接利好。

(二)桂林健康养老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滞后

目前,桂林市60岁以上老人达92.6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8%,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62.2万,占总人口的12%。根据国际上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标准,桂林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属于老年型。桂林市现有养老服务床位24737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4.87张,养老机构年服务老人约2万名。这与自治区要求每千名老人拥有40张机构养老床位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乡镇敬老院、农村五保村床位数约占77.8 %;市区机构养老床位仅有3545张,既不能满足本地人员的养老需求,更不能满足外地人员高端的养老需求。

2. 健康养老产业市场发展单一

桂林的养老产业发展比较单一。从形式上看,桂林养老产业主要还是养老机构,体育健身、老年用品、老年旅游等,其他养老服务业相对较少;从内容上看,服务内容主要是照顾老人日常起居,对老人进行简单的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还不成熟,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3. 小镇内养老机构、产业缺乏监管,竞争机制不健全

桂林市健康养老小镇内的养老机构缺乏有效的公开竞争,致使养老服务质量难有实质性的提升。此外,健康养老服务机构由于缺少第三方监管, 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养老保障社会化体系得不到良性的运转。

4. 资金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困难已经成为养老保障社会化发展滞后的最核心因素。另外,民间资本注入也面临着困境。政府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往往走偏了,没有落在实处,使得民间资本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运营成本太高导致部分民间资本无法持久停留,降低了服务质量,影响了养老保障社会化的服务水平。

5. 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相关领域人才短缺

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没有形成养老服务工作理念,缺乏耐心、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另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配置不合理,中坚力量不足,在医疗卫生方面表现尤为明显。目前全市大部分社会办医医院医师不是退休就是刚毕业的,退休医师居多,基本是“一老一少”格局,缺少优秀的中坚力量,难以支撑整个医院的发展,村医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45.4岁,30岁以下乡村医生所占比例不到10%,后继乏人,专业人才队伍的缺口达到一千人以上。

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健康养老小镇的建设需要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融入一处,在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可以更好地推动健康养老小镇的建设。桂林要提升健康养老小镇的建设,需要加大旅游、通信、能源、交通与城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提高健康养老小镇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健康养生养老小镇的辐射范围。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要着力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保障设施。在居住环境上,要重点打造一批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机构、康复医院、公寓楼、宜居院落等功能区,同时在小镇内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幼儿园、小学、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以及超市、文化中心、娱乐体育中心等,以满足小镇内定居人群的不同需求。

(二)加快产业融合,建立健全完备的健康养老产业链

第一,促进健康与旅游融合,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打造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围绕“医、康、养、健、智、学”六大发展方向,以项目推进、企业培育、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健康旅游产业聚集区。通过民间资本的引进以及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大健康+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健康旅游目的地。

第二,促进健康与养老融合,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国际健康养老聚集地。支持社区医疗机构在社区养老机构设立家庭病床。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融合机构。鼓励公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将公办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融合型机构,集聚相关健康产业项目,打造养生、养老、康复疗养服务集聚区。

第三,促进中医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医药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圈。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和增强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色和品质,健全集中医康养、养生疗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体验式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建立一批养生堂、养生谷、养生山庄等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多个中医药文化旅游圈。

第四,促进大健康与体育休闲产业融合,培育休闲旅游养生产业带。通过举办大型户外运动赛事,建立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民健身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徒步、骑行、漂流、探险等休闲健身体育+旅游结合产品。

(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健康养老产业质量监管

对于健康养老小镇的评估要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评估考核系统,将小镇的建设目标、取得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辐射范围、老年人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分别对养老机构、居住老人、社会公众、政府职能部门等多方进行调查走访,统筹协调数据分配。除此之外,还可以委托NGO对健康养老小镇的相关企业进行第三方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津贴补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入驻小镇的成本,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评估,给小镇内的同类型机构以压力,进行良性竞争。同时,要对小镇内所有相关服务机构进行监督,通过市场的竞争不断完善桂林健康养老小镇的整体业态质量,打响养老养生品牌。通过政府招投标,逐步建成开放、竞争、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规范小镇市场秩序,健全健康养生产品链条。应用市场手段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降低养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四)吸引民间资本,拓宽健康养老产业建设社会化投融资渠道

1. 有条件地降低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的准入门槛

根据《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行政监管部门要不断简化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养生服务领域的门槛。为了规避市场准入门槛带来的风险,也要提升对民间企业的监管制度,通过近5年企业盈亏情况、企業文化理念、企业未来职业规划等条件,对养老企业进行筛选。避免那些逐利性过强、服务质量差的企业进入健康养老小镇。

2. 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的行为监管政策

民间资本加入健康养老小镇建设的过程中,若出现行为异化就会造成国家公共养老资源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也会造成老无所养的状况出现。所以,在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健康养老小镇建设门槛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发展的行为监管政策,预防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出现行为异化。在监管程序上,要简化前置审批手续、加强对事中的监管、对事后的跟踪;在监管内容上,更趋向于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在监管主体上,更注重社会、行业、政府等多元化监管。

3. 给予社会资本合理的经济利益

在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了社会公益需求的同时,也要通过地产、旅游、健康产品等领域给予企业一定的利润,帮助其更好地在市场运作中生存下去。其盈利的金额也可以用于建设养老小镇内的基础设施,用于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养老机构的福利性效益要依托于经济性效益,它属于一个混合体,一方面体现出公益性,另一方面体现出盈利性。它与传统的慈善组织不同,只有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五)完善队伍建设,加大健康养老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

第一,培养专业化人才。可以在相关医疗院校开设养老保健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也可以通过社会化办学,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的失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一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通过专业化的技能考试,作为人才培养的检测手段,为健康养老小镇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人员。

第二,培养服务型人才。健康养老产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慢的长线投资产业,所需要的服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爱心、社会责任心,才能在繁琐的事务中照顾好老人。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要有助老为乐的“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关爱老人、善待老人,秉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热心勤劳地为老人服务,把小镇内的老人当成家人看待,把小镇打造成一个温馨的颐养乐园。

第三,各级政府出台通过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优质人才。重点引进医疗、中医药、养老、保健品等相关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给予专业人才宽松的科研与创新的政策,鼓励研学同步进行。激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育相关专业人才,扶持重点企业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并联合培养人才,让优秀人才吸引来并能留得下。提高养老养生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降低整体年龄结构,改变以往“一老一少”的年龄结构。

参考文献:

[1]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郑文春.我国老年市场的潜力及趋势分析[J].实证分析,2009(05):15-18.

[3]谭乐.桂林市养老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4]郑成功.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任晓鸿.试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大学化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36-39.

[6]刘昌平.发展养老产业助巧老龄经济[J].学习与实践,2011(5):34-39.

[7]刘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桂林市养老产业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与法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
美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美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区弱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路径选择
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