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整形保乳术患者乳房美观度的影响

2023-07-25 17:57李超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1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李超

【摘 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后对患者乳房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乳房美观度、乳房美容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乳头纵向移位距离、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房凹陷程度、瘢痕增生、乳房对称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后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乳房美容度,提升乳房美容效果,有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整形保乳术;预见性护理;乳房美容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1-0127-04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Breast Aesthe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LI Chao

(Anesthesia Resuscitation Room,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9, Zhejia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breast aesthetics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Methods From May 2022 to February 2023, 4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lastic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2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The breast aesthetics, breast aesthetics effect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nipple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distance, nipple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distance, breast depression degree, scar hyperplasia and breast symmet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breast aesthetic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0.91%, which was higher than 59.09%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the HAMD score and HAMA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reast aesthetics, enhance breast aesthetics effect, and help regulate patients bad moo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Predictive nursing; Breast aesthetics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一種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手术为治疗乳腺癌为主要方法,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容易给机体带来较大伤害,因乳房缺失,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促进术后的恢复。如今,为了能保持乳房形态,临床实现了微创医疗和美容医疗整合。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利用整形美容科技进行重塑,能切除癌变腺体,同时有效保留乳房。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和传统的切除术相比,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然而,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性,且患者由于过度担心预后而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效果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围术期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预见性护理(predictive nursing)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预见小组提供的各个措施,能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以确保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2年5月-2023年2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44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究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整形保乳术患者乳房美观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癌;均为单侧病变;肿瘤病灶直径为3 cm以下;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肿瘤出现转移者;存在其他系统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异常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0.42±0.21)岁;病灶直径1~4 cm,平均直径(2.24±0.42)cm;乳腺癌分期:Ⅰ期16例,Ⅱ期6例。研究组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0.43±0.22)岁;病灶直径1~3 cm,平均直径(2.23±0.41)cm;乳腺癌分期:Ⅰ期15例,Ⅱ期7例。两组年龄、病灶直径及乳腺癌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个检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进行伤口处理,确保敷料具备无菌性,详细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颜色、温度以及渗血情况等。嘱患者保持合理饮食,使病房内获得充足光线、清新空气。

1.2.2研究组 给予预见性护理:①创建预见性护理小组,设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为小组长,资质较长的护士为小组成员;②护士长在期间发挥指导作用,展开专业会议,分析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后患者遇到的护理问题、护理需求及科室内情况等,分析可能影响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的因素,并做出护理计划;③在积极指导下,综合全科内容分析和确定护理方向,在医学数据库中进行有关资料查询,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干预措施,加强对护理质量的优化;④还需要对预见性护理措施具备的可行性、实用性进行评估,促使其满足护理需求,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问题对其有效处理;⑤分析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伤口出血、水肿、皮瓣坏死等情况,并详细记录;术后需加压包扎,需详细观察患者的渗血量,分析出血位置,在医生指导下对其有效止血;若切口和患側肢体位置出现水肿,可协助患者将患肢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从而减轻水肿;还需做好换药护理,对伤口渗出物的颜色、性状、气味等详细记录,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伤口感染等情况;⑥对患者的皮瓣颜色、温度进行观察,分析皮瓣血运情况;期间可以用手指按压皮瓣,手指抬起后综合按压位置的颜色恢复情况、皮肤回弹情况等,分析是否有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等,局部使用酒精湿敷,以促进皮瓣血液循环,保证皮瓣存活率;⑦告知患者做好患侧肢体的功能训练,按照一定计划循序渐进完成,如果发现患者感觉不适,则需要降低锻炼强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乳房美观度、乳房美容效果及心理状况。

1.3.1乳房美观度 通过测量患者的乳头纵向移位距离、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房凹陷程度、瘢痕增生、乳房对称性进行评估其乳房美观度,按照1~4分评分,分值和乳房美观度成正比。

1.3.2乳房美容效果 优:患者乳房对称性好,手感弹性,能自然向两侧展开,且无法触及假体;良:患者乳房基本对称,手感一般,能向两侧自然展开;差:患者乳房无法向两侧展开,触感不佳,能感觉到假体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3心理状况 分别于护理前后应用汉密尔抑郁自评量表(HAMD)和汉尔密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乳房美观度比较 研究组乳头纵向移位距离、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房凹陷程度、瘢痕增生、乳房对称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 研究组乳房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从世界范围内疾病情况调查分析,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乳腺癌疾病大多数为浸润性生长,且存在的侵袭性比较强。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的方式有手术、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一些患者经过化疗后,会出现不同情况的脱发、体质量降低以及闭经或者性功能障碍等,无法保证患者生命质量。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常选择手术治疗,一般应用传统保乳术、整形保乳术。从近几年实际情况发现,乳腺癌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且不断趋于年轻化。传统治疗乳腺癌疾病常采用乳腺癌切除根治术,该方法虽然能将肿瘤组织彻底清扫,但创伤较大,对机体的损伤较大。加上乳腺是女性的主要特征,乳房切除将给女性体貌带来较大改变,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2]。乳腺癌根治切除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较大,如:焦虑、抑郁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外在美观,对治疗后的美容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乳腺癌整形保乳术有效满足了临床的肿瘤临床要求和整形美容要求,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成为主要方法。乳腺癌整形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良好,是整形美容外科联合肿瘤外科的治疗方法,但手术仍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若处理不合理,容易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法有效保证乳房美容效果,使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4,5]。经研究分析[6,7],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中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传统的护理工作仅仅关注临床经验和专业护理,未全面分析多学科交叉性,对存在的并发症、不良反应不具备一定预见性,无法将其危险因素消除,从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不断增加。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后,能综合实际护理需求和目标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8]。经科室内实际情况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具备一定可行性和实用性,有效干预后还需再次评估护理措施,结合护理中产生的新问题逐渐优化,使护理工作中的各个措施达到一定连续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乳头纵向移位距离、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房凹陷程度、瘢痕增生、乳房对称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乳房美观度,提高乳房美观效果,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张祎等[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预见性护理通过临床有效评估,详细观察患者的皮瓣颜色、温度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有利于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对于提升术后乳房美观度具有积极意义[13-15]。

综上所述,为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后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乳房美容度,提升乳房美容效果,有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阳军力,刘东辰,张丽君.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整形保乳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8):163-166.

[2] 黄小玉.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128-130.

[3] 杨春玲,程然,康洪翡.渐进式健康教育联合同理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乳房整形患者美容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2):167-170.

[4] 李思,马彩霞,郭慧.手术室保温联合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核心体温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1):269-272.

[5] 杜红,尚亚婷,王红梅.心理干预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10):144-147.

[6] 彭翠娥,李赞,周波,等.1例乳腺癌术后复发伴左腋窝溃疡全臂丛损伤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保肢修复重建术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7,24(22):61-62.

[7] 黄晓群,胡会英,刘巧刿,等.常规乳腺癌保乳术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2025-2030.

[8] 董惠玲.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025-3028.

[9] 刘月,张青月,于林桐,等.老年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22,29(21):67-70.

[10] 王燕,闫迪,庄淑梅,等.乳腺肿瘤外科护士在手术决策辅助中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11):1643-1649.

[11] 朱珍玉,张凤.集束化护理对硅胶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22,12(4):47-50.

[12] 张祎,张丽,罗婉婷.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整形保乳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6):115-117.

[13] 陈周珍,何波,丘汉彬,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大血管腔内隔绝术后重症监护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9):1068-1071.

[14] 蒋璐璐,王喜益,徐洁慧,等.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6):654-661.

[15] 郭員志,张红梅,赵培,等.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的循证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7):773-781.

编辑 扶田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