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难题:如何让劳动教育不仅在学校展开,还要深入每一个家庭?

2023-07-25 21:31沈小燕莫若男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风家校

沈小燕 莫若男

发现问题:

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在深入理解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指示下,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探究适合学校劳动教育發展的适宜之路。基于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家校共育劳动课程,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家庭生活文化建设之中,是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关注、研究、探寻家风素养在家校共育劳动课程的连接点和生长点。

研究问题:

基于劳动课程“三养”教育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以家校共育劳动课程为基点,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任务群选用的学段划分,探寻家风素养在其中的劳动教育价值。

第一阶段,挖掘教材与家风素养的结合点,增强学生课程认同和劳动意识。针对1—2年级的“日常生活劳动”,学校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第一是“清洁与卫生”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家校联系本”的设计与使用,进行劳动力评优。在一二年级埋下劳动育人的理念,引起家长关注劳动教育的同时,以良好家风正向引导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家校共促。

第二是以“生活力挑战赛”为切入点,对孩子进行“整理与收纳”主题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提前布置整理书包、衣服和系鞋带的学习任务;鼓励有表现欲的孩子在家中的指导下录制劳动教学示范视频等等。

第二阶段,创设家风素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弘扬劳模精神。3—4年级以“生产劳动”为主,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三四年级学生以学校的“种植园基地”为劳动实践的途径,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清理菜园、松土、打窝、种菜苗和灌溉等种植知识,其热情也将在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中备受鼓舞。同时学校也布置“春节剪窗花”“布艺生花”“衣架改造”等“传统工艺制作”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的熏染,强调活动前家长对孩子进行的传统文化输出,一个良好家风的家庭不仅工艺精湛,还能赋予作品背后的精神意义,极大地弘扬着劳模精神。

第三阶段,开展家风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公共参与能力。5—6年级学生则主要以“服务性劳动”为主。在“现代服务业劳动”中,学校的美食工坊是学生们大展身手的舞台。“烘焙课”“甜饮课”“饺子课”等等,总是吸引一批又一批校园美食爱好者。学生在课堂意犹未尽,回到家中仍然会情不自禁地露一手。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能够完成烤蛋糕、包饺子、做小面等,温暖了一整个家庭。还有“防溺水宣传”“安全小卫士”“文明志愿者”等活动体现着“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价值。

总结应用:

通过研究和建立对现实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我们形成家校合力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首先,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作为劳动素养培养的四大领域,制定体现基础性、阶段性和成长性的劳动技能培养目标。

其次,基于“以劳育人”理念,积极建立家校共育现代劳动课程体系,做到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努力培育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公民。

最后,确立培养劳动素养的“三位一体”目标,设置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劳动活动课程,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性素质的培养。

猜你喜欢
共育家风家校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