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气象新变 与时代偕行

2023-07-26 16:35韩生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话剧戏剧上海

韩生

以上海城市为平台和坐标研讨话剧艺术,实际上超越了一个城市的戏剧文化建设范畴,也超越了话剧剧种自身发展概念。中国话剧的出现是中国戏剧历史长河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节点,与上海都市文化发展并行,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物,也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

《上海艺术评论》组织“海派话剧”专题,特约稿以上海话剧的引领性与建设性为题,结合上海城市文化探讨上海地区话剧发展路径、地域风格与文化特色。我感到这是一个超出自己学术能力的命题,但又是在多年从事话剧等演出艺术创作、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一直面临的现实课题,借此整理一下在其中的感受和体会也很有必要。

在参与陈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话剧接受史》项目,承担其子课题《中国话剧舞台美术接受史》研究中,从接受美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维度,从观众接受与现实生活融合视角,以及参与《2023中国文旅元宇宙白皮书》1对数字文旅演艺的探讨等,都对上海话剧的认知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既是指对话剧未来的新发展,也是指对话剧历史的再认识。

我们在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当今话剧及演出藝术整体发展的最大变化是生态和语境的变化。伴随中国现代历史转型发展进程,话剧在中国的引入、生成和发展与上海都市文明发展进程同步。如今到了第二个百年,话剧与上海、与整个中国进入了又一次深刻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两个百年的中国和上海的话剧艺术呈现着不同的历史方位。从在世界边缘的追赶逐渐走到前沿的探索;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接纳和融入世界;从学习引进新型的西方戏剧形式到融汇中华文化的现当代艺术品种;从在上海最初引入生成到逐渐遍及中国大地;从社会文化精英的引领到普通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参与。对当今和未来话剧艺术在上海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中的作为空间和作用发挥的自觉思考,也再次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和话剧艺术发展双重的时代课题。

以上海城市为平台和坐标研讨话剧艺术,实际上超越了一个城市的戏剧文化建设范畴,也超越了话剧剧种自身的发展概念。中国话剧的出现是中国戏剧历史长河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节点,与上海都市文化发展并行,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物,也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舶来”的话剧在上海最初生成,历经百年沧桑早已根植于整个中国大地,成为中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亮丽花朵。中国话剧与上海城市耦合共生的历史也是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的精彩篇章。

话剧与上海城市文化的耦合共生

作为一种对现代性追求的中国社会文化的现象,中国话剧与上海及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产生了多重的现实的关联,而形成其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生存方式和机制,也影响着话剧自身的内容和形态,比如话剧的曾用名:新剧、白话剧、爱美的剧、新国剧、文明戏等也是探索阶段的形式和内容体现。

中国话剧在中国戏剧自身演变进程与西方文化植入的双重动力下生成发展,形成了中国戏剧的新的基因,整体性改变了中国戏剧文化生态。对于话剧艺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随着艺术实践的累积和研究史料的挖掘耙剔,在其产生100多年后更加被人们充分看到和再次认识。中国最早的以戏剧为主的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以及《新青年》等杂志可以反映出20世纪转换时代的演出艺术整体状况,关于戏曲改革内容的篇目占了大多数,关于话剧的文章占比并不高,然而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引领性。上海戏剧种类丰富,话剧在其中尤其体现为一种引领时代的规定性和影响力,包括话剧对戏曲、电影等艺术的影响以及相互借鉴。而当今的状况也与之非常相似。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中产生和发展的话剧,进入了新时代的中国再次深刻转型发展的语境,然而已经是不同质的循环往复,新的螺旋上升。

因此,对上海话剧的认识,需要宏观的高维视角,也需要微观的抵近观察,从中很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体会和直观感受。还有第三个维度,就是话剧的接受和影响的衍生。三个维度的互补映照有可能更接近其意义和价值的本真。

宏观回望:中国话剧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历史探索进程相伴相生,上海国际大都市文明发展又成为中国话剧的最初播种、孵化、杂糅和成熟的沃土,而进入新时代的上海城市文化和话剧艺术呈现出当今全新的形态、面貌与格局。因此,对上海话剧要从既是上海的,更是中国的文化属性来认识,其引领性也就成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历史宿命,站在新的转型发展的历史方位更需要成为一种文化使命的自觉。

抵近观察:话剧在上海、在中国,并非就是按部就班一路高歌的顺利前行,从引入到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艰难、曲折、复杂的具体历史故事,体现着社会的荡涤、思想的碰撞、文明的冲突、路径的转换、方法的博弈、精华和糟粕的大浪淘沙。上海是这一故事中的生动现场,对这一充满着正面和反面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略作复盘,会让今天的人们感到这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启示我们更加要关注当下的城市现实生活。

影响衍生:话剧艺术的生成发展对于中国戏剧和演出艺术整体的影响始终都不仅仅是一个剧种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纵向的在表演艺术范畴的戏曲革新,京剧、越剧、沪剧、淮剧、滑稽戏等发展,音乐剧、环境戏剧、沉浸体验、新型木偶剧、杂技剧等创新;横向的如中国电影生成、数字艺术、沉浸演艺、网络游戏、机器人剧场、时装剧、文化旅游演艺等新型演出艺术的衍生等,其过程中许多率先的探索发生在上海。同时包括与世界戏剧的关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戏剧协会总部2014年从巴黎迁入上海等。从形式到内容、到平台,话剧在其中发挥了整体性的和基础性的影响和作用。

上海是中国话剧的诞生地。中国话剧与上海城市耦合共生的特殊关联,是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社会政治逻辑、经济产业逻辑和文化演绎逻辑的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历史和当下、中国与世界、艺术与生活的汇聚,就构成了上海话剧艺术探索创新的整体生态和语境,也形成了上海话剧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体现在上海城市开放包容的内在品质,都市文明转型探索的重要元素,文化发展创新引领的使命自觉。

上海城市开放包容的内在品质

中国话剧的出现是中国戏剧历史长河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节点。话剧理论家董健先生说:“20世纪中国戏剧最大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是它的古典时期的结束与现代时期的开始,是传统旧剧(戏曲)的“一统天下”被“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崭新的戏剧文化生态所取代,并且由新兴话剧在文化启蒙和民主革命运动中领导了现代戏剧的新潮流。”2中国话剧是一个代表着新时代的文化现象,以全新方式打破了观众传统的观演习惯,促进了古老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觉醒。

在“历史的星空”画展看到,“海派绘画”的艺术家的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同时,海派绘画又辐射到全国各地。这一景象在上海话剧领域也得到重现,汇聚上海的话剧艺术开拓者和建设者们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对地域的依托以及超越,“关注脚下”与“关注天下”高度合一。

中国话剧经过百年多历史的发展和普及,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北京、陕西、四川、广东、中国香港等地的话剧,仅在语言上就都有强烈的辨识度。上海话剧也有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多年前有一次凤凰卫视主持人问:上戏和中戏有什么不同?我回答说,就是两个所在城市的不同。但恰因上海城市在现当代中国的特殊地位,上海话剧的特征就超越了城市地域的空间概念,而更加体现为社会历史文化的时间概念。

上海文化的开放性容易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对其包容性方面认识则存在着内在和表象的反差,因为经常看到对上海文化倾向崇洋和功利排外的观点,认为不能代表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反差的实质是中国社会文明形态和文化语境的转换过程中的现象,也有在计划经济特殊的背景下形成的封闭性的原因。易中天教授将上海文化特征表述为是一整套的生活秩序、内心规范和文化方式。

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和更高文化视角来看,开放与包容也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品质。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刊登的北京大学叶朗的文章《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写道:“在历史上,当中华文明处于强盛时期时,具有一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唐太宗开启的大唐盛世和宋元时期的贸易大港泉州的历史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文明冲突论不适用于中华文明的过去,也不适用于中华文明和平发展的未来。中华文明提倡包容他人,学习他人并乐于更新自我,所以能够尊重外来人所看重的不同的价值、信仰、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各美其美走向‘美人之美。这种‘和的哲学和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3当今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因此,研究上海话剧的观测点应包括,在地域上的,上海本地创作制作的作品及产品、各地艺术家在上海的创作、上海艺术家在各地的创作及延伸的影响;在领域上的,如话剧、各种戏曲、音乐剧、舞蹈、综艺、影视、数字媒体等;在行业上的,演艺制作运营、文化旅游演艺、文化装备、数字媒体、衍生产品等多元全域关联。最重要的,还是话剧在当今市民生活中,已经成为了日常文化生活消费中的特殊形式和内容。

都市文明转型探索的重要元素

上海城市与话剧艺术的特殊关联有其历史文化逻辑的必然性。许多城市都将国际大都市作为建设定位目标,而上海在其中则有着特殊的地位。

正如“百年中国看上海”之说,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分别对上海做出这样的描述:毛泽东在1949年5月29日改定新华社评论《祝上海解放》中描述:“上海的命运实际上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它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上海是一个世界性的城

市”;4邓小平在1990年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习近平在2018年首届进博会开幕式演讲时说:“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5这都构成了话剧艺术的时代背景和语境。

上海是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和当下实践的前沿现场和样本。丁罗男教授的《上海话剧百年史述》以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上海话剧百年的故事。吴保和教授对此评论道:“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的其实并不只是一部话剧发展史,而是话剧中承载的、百年时光里不断变幻的中国人心灵史。”书中描述了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明戏”,1918—1937年现代话剧的成熟,1938—1949年上海话剧发展高峰、1950—1976年对戏曲改革等的横向影响并经历相对曲折的发展、1977—1989年的新时期上海话剧的新气象和1990年后走向21世纪的上海当代话剧的多元化历史进程。

而今天进入数字媒体与实体融合的元宇宙新时代语境下的社会新形态,话剧艺术也在不断演化,新型演出空间和形态也在不断生成。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长三角龙头的上海,又一次提供了话剧艺术发展的新空间。

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我们可以看到话剧艺术发展与上海城市建设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紀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的2007年,恰逢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同年召开,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提出:“我们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今天看到“四个放在”再次被提及,更加体会到其中的深刻意蕴,对上海建设和发展的思维、方法,格局、导向和实践要求。在国家战略中体现政治担当,在服务全国中实现共同发展,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示中国形象,这正是话剧艺术与上海城市发展直接关联的语境下所呈现的历史进程特点和未来发展要求。

话剧在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形成的内在而深刻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对上海话剧艺术的认知也是对上海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认知。如话剧理论家马俊山先生所言:“话剧的现代性既表现在各种内部成分上,也渗透在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中,既是内容实体,又是机制关系”“二者既互为因果,互相包容,又充满了张力。”6

進入新时代,话剧在上海已经成为当今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日常生活。

文化发展创新引领的使命自觉

话剧在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为内容和形态两个方面,即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的优良传统,和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多元形态。

中国最早的以戏剧为主的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10月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为陈去病与汪笑侬,社址设于蔡元培任主编《警钟日报》报社内。办刊简章中表明宗旨: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柳亚子撰写的《发刊词》中写道:“张目四顾,山河如死,匪神之盘踞如故,国民之堕落如故。……偌大中原无好消息,牢落文人,中年万恨。而南都乐部,独于黑暗世界灼然放一线之光明。翠羽明珰,唤醒钧天之梦;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7刊物推动戏剧改革,每册定价2角,出版后“购者甚众”。出版两期后,因其内容的革命性,1905年初正在筹备第3期时遭清政府封禁。

民众戏剧社于1921年春在上海成立,发起者是汪优游,主要成员有沈雁冰、欧阳予倩、郑振铎、陈大悲、徐半梅、熊佛西、张聿光等13人。《民众戏剧社宣言》中写道:“‘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戏剧在现代社会中,确是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推动社会使之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我们的责任有两重:一重是改造戏剧,一重是改造社会。”8

以戏剧服务和引领社会是上海话剧的优良传统。比如1978年伴随思想解放的《于无声处》,1992年伴随浦东开发的《大桥》,1999年伴随改革深化的《商鞅》等,都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勇气。

践行以戏剧服务社会的理念,上海戏剧学院老院长熊佛西在1932年至1937年间应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邀请在河北定县开展农民戏剧运动。熊佛西认为演剧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有效方式,即开展民众教育戏剧,在娱乐中给民众以思想教育。他举办戏剧学习班,成立了十几个农民剧团。他所倡导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在实践开展,如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山东沂蒙、河南兰考、贵州三穗等地的文旅演艺创作实验。

上海话剧艺术辐射影响还体现在对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贡献。1959年,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了第一个藏族表演班,1962年周恩来观看毕业演出《文成公主》并勉励大家:“你们是高原上的话剧种子,要在西藏生根、开花、结果。”这个班学生创建西藏第一个话剧团—西藏自治区话剧团。1981年举办第二个西藏表演班,以藏语演出的毕业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英国演出后引起了国际轰动,这是莎士比亚戏剧第一次出现在西藏高原。后来的1982年内蒙班演出《黑骏马》,1989年举办西藏舞美班等,2010年举办第五届西藏表演班成为电影《西藏天空》的演员班底。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部由巴黎迁入上海。一百年前西方的话剧从上海引入中国,第二个百年新时代的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再次对话,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

上海话剧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戏剧艺术形式和形态创新的率先探索,对此可以追朔到1962年黄佐临先生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以《漫谈“戏剧观”》为题的发言,并刊登在《人民日报》。关于“戏剧观”问题在1978年后再次热议,话剧等演出艺术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探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表演学和人类表演学理念引入,环境戏剧等与日常生活形态融合的戏剧在上海探索,如《明日就要出山》《中国梦》等。上海戏剧学院后来引入理查谢克纳的人类表演学刊物《戏剧评论》。2008年,上海戏剧学院创作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2015年,沉浸戏剧《今夜无眠》引入上海。近年来,上海许多商业中心着力转型为文化综合体以导入流量和吸引消费群。为推进上海“亚洲演艺中心”建设,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开展民营院团优秀剧目评选,于2019年推出《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至今已为一百多个多功能小型营业性剧场授牌,极大促进了多元的演出市场繁荣。最近的如开心麻花的《疯狂理发店》驻场演出400场,徐俊艺术中心的《赵氏孤儿》演出均超百场。被称为“垂直百老汇”的亚洲大厦内的剧场空间2022年增加到20个,《阿波罗尼亚》《宇宙大明星》成为观众多次复刷的作品,与之临近的上海大世界也转型为小剧场演艺新空间。这里集聚了许多戏剧专业院戏毕业生在此进行原创并接受市场检验,其中如沉浸式话剧《维罗妮卡的房间》等。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上半年上海专业剧场共演出3936台,是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102%,其中话剧演出1000场。

话剧等戏剧演出市场的活跃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即市场经济逻辑和文化发展逻辑的必然性,在上海都市文化生活的土壤得到集中呈现。去年底召开的上海国际MCN大会,将MCN创新模式与城市品质生活需求相结合,“网红经济”使得普通人的个体价值体现和释放,正彰显了“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与当今更加强调的艺术的人民性理念相契合。

进入元宇宙时代语境的话剧等演出艺术带来的技术、美学、哲学新课题。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创作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以展望人机共生时代的科学设想和艺术的呼应探讨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人与物的一种独特的共情等,对科技与人的哲学、心理、伦理的思考。回望中国第一个机器人剧场—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剧场,2004年6月至2005年9月由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与上海市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发,在上海科技馆二期工程中成功实施。实验主要解决工业机器人拟人化表演艺术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

2022年上海戏剧学院主办数字演艺国际专家研讨会,非人类科学艺术家AiAi(爱小爱)担任虚拟主持人。这一人工智能科学艺术家在2022年受邀参展第九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她通过算法进行艺术创作,运用影像、图片等媒介来探索数字与生命、虚拟与现实、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被称作“AIAI爱小爱之父”创作和研发者飞苹果说“希望大家不要只关注技术,其实艺术才是更加重要的。”

话剧和社会,文化和科技,艺术和生活,是一个与时偕行的永恒课题。

1.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服务号2023-3-31国家文旅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会、中国首届数字文旅元宇宙峰会发布《2023中国文创文旅元宇宙白皮书》

2.董健.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J].文学评论, 1998(1):11.

3.叶朗.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51(2):5-10.

4.1949年5月31日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解放日报》头版。

5.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6.马俊山. 论中国话剧现代性的生成机制—以“演剧职业化”运动为支点的考察[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3(1):114-123.

7.上海大舞台丛报社.二十世纪大舞台[N].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第一期:1-5.

8.中华书局.民众戏剧社宣言.戏剧[J].1921(第1卷第一期):104.

猜你喜欢
话剧戏剧上海
话剧《坦先生》
上海电力大学
有趣的戏剧课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戏剧类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