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3-07-26 06:55王琴
高考·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生提问能力培养高中生物

王琴

摘 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难题,他们会对这些困难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反應。个别同学善于向老师提出问题,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然而大多数同学很难迈出脚步,向老师或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同学提问寻求帮助。与此同时,高中生物学习指导大纲明确提出了要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发掘、提出、解决的过程。但是,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往往缺少了这种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将从高中生物教学方向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提问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生提问;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在各个学科当中来说谈得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许多要记忆的文科中的概念,而且也包含了理科中的实验。两者交织在一起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虑,就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所突破[1]。

一、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当学生发出问题时,他们将会思考所学习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而不是单纯地记住它。

(二)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有助于他们建立思维逻辑,当学生发出问题时,就会引发一个思想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逻辑,帮助他们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有助于启发思考。当学生不断地发出问题时,就会开启一个新的思想过程,由此引发的各种新的观念将为学习者带来新的体验。

(四)在教学课堂中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有助于学科教师开创新型教学方式。当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困难时,可以激发教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如何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加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一)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化

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只是简单地以讲授式的方式来传播知识(也叫“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不重视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实验室实验和其他形式的参与。因此,我们建议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如动画、交互式课件、在线测验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扮演成一位对话者或者对话对象来进行教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示课堂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理解课本所学内容并激发兴趣[2]。

(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对等

尊敬师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是学生不应该把这种尊敬过于严重化,这会拉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不能接触的,从而过于抬高教师地位。如果老师的地位过高,会造成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缺乏与老师交流的勇气。学生可能会因为担心失去老师的尊重而害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和意见。此外,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对学生未来人际关系中扮演者和领导者的能力产生影响。

(三)生物教学理论大于实际化

如果生物教学理论过于注重实际化,就会忽略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而不能有效激发他们去深入思考、创新思维。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为过度强调实际性会使得学生只能死板地把所有知识都当成一个“复制”而不是去“创造”;如果过度强调实际化,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内容要求,会造成教师准备工作量大、课上时间浪费、人力物力成本大等问题。此外,也会造成课堂上信息过多、难以引导学生吸收并深入理解等情况。如果过度强调实际化,将使得课上气氛单一乏味、难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难以保证真正意义上的体验感受等情况出现。总之,课堂上对于生物理论的介绍过于理论化,对于实际应用的介绍不够深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参与机会,无法从实践中学习和体验[3]。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可取方案的分析

(一)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假说—演绎法”的恰当应用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假说—演绎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想象能力对实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人教版生物教材将这类方法融入教材中,很好地帮助了高中同学在生物学习中能够打开思维对事物进行问题假设的提出,也有利于其形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在人教版教材当中,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二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就合理结合了“假说—演绎法”。其主要设计了5个实验步骤,分别包括:提出假设问题、做出假说推理、进行演绎推理、设计实验流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在通过这5个步骤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步骤都会涉及问题提出与反思,这将大大加强学生培养提问思考的能力。总的来说,假说演绎法是一种以假设为前提的推理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假说演绎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习惯。它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假设来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判断方式。其次,通过重复使用假说演绎法,可以帮助学生锤点出有效的问题。它要求学生不断对已有信息进行分解、分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对已有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通过运用假说演绎法还将帮助学生培养辨别事实的能力。通过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会慢慢形成一套独特的逻辑思维方式,最后能够将所得出来的理解与事实相匹配,并就相应问题做出明快易理解的回应。

(二)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插图的有效运用

插图(亦叫作图像系统)作为人教版教材的一大鲜明特色,给学生学习中的提问带来很大程度的帮助。插图包括了实物拍摄图、表格图、各种形状的结构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插图恰当地利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生物形象转化得更加具体化,让高中学生在看图、读图的过程当中提升其观察能力、分断能力、提问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红绿色盲遗传图、DNA的双螺旋结构图、隐性显性基因标记图等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课本中的现象。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教师不要浪费教材设计的资源,应该加强对教材插图的利用,帮助学生提高提问能力[4]。

四、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對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往往会有一些疑问,希望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疑惑,进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提问是一种向他人提问并要求回答问题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地进行提问,帮助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以及学习能力的目的。通过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类型制订不同的策略来进行引导和培养,进而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问题意识和习惯。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对提问的重视程度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提问策略和方式,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以及竞争等各种关系的形成,进而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权利和机会。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以及探索,让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提问意识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提出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对这一节内容的思考。例如“血液循环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以及血液循环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在这种互动氛围下,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提升问题意识。通过这样的互动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三)创设提问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学生不喜欢主动进行提问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提问情境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基因控制性状”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发现更多的生物问题。比如:在教学“动物细胞全能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动物的细胞核取出并放入到盛有水的玻璃瓶中来观察。然后教师询问学生:“看到了吗?一只公鸡想要飞,是需要有翅膀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发现生物问题,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提问情境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5]。

(四)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进而让学生意识到提问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的能量转换》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细胞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其中包含了哪些流程?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学生在思考后会积极地提出问题,而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通过提问“细胞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可以进一步思考“细胞如何获取食物中的能量”。

(五)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提出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必须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生物膜》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入主题。比如:为什么水要在一定范围内流动才能保持溶解度不变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是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出一些比较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基因与细胞》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基因是一个什么概念?”学生回答说“基因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什么叫基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明白“基因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个意思。

(六)让提问要求简单明了,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良好提问习惯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要求,通过对提问方式和内容的明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时,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植物和动物之间有哪些物质以及能量流动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植物和动物之间有哪些物质流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实验任务,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来操作实验,进而探究出一些生物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植物的营养和呼吸作用”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实验任务,让他们去观察光合作用对植物营养物质消耗有哪些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让其形成好习惯,也能提升提问的水平。

(七)合理设置问题层次,实现有效提问

由于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学习水平能力,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提出问题的层次,这样才能实现提问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都不能独立地完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的层次来引导学生来完成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分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首先从教材中寻找合适的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到能量在细胞中传递过程以及能量调节。随后又提问:“细胞中包括哪些能量?如何利用能量?”

结束语

提问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时可以自主解决问题。此外,提问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提问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希望通过上述建议,能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出提出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闫立荣.浅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C]//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2023:604-606.

[2]童宗敏.高中生物“演绎法”教学分析:以人教版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91,93.

[3]蒋斐雯.摭谈高中生物教材插图的有效运用策略: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J].教师,2020(25):95-96.

[4]李科.培养问题意识  构建高效生物课堂[J].广西教育,2020(2):153-154.

[5]芦成林.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9):176.

猜你喜欢
学生提问能力培养高中生物
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课学生提问的意义及培养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课堂提问点燃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