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融入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探究

2023-07-28 00:00邹凌翔
高考·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园管理积极心理学教育教学

邹凌翔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内外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开展校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充分调动学生成长积极性,是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对积极心理学与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进行研究,目的是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育教学管理中,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调整高中校园管理、教育管理及课程教学管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以正向引导的方法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与约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教育保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校园管理;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管理与校园管理是高中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目的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生活、课程学习的管理,既要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方面的教学帮助,也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引领。教师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开展校园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需要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正向引导作用,将这一理论渗透到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学生心理教育、班级文化建设、学科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要强化高中校园的生命意识教育、“全人教育”等,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在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有关概述

积极心理学最早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的《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中被提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在探索积极心理学,从两个角度来研究问题,分别为:积极力量角度、积极品质角度。1998年,赛利格曼博士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发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在研究各种心理疾病的基础上,探索人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的心理机制,并且归纳这些力量和品质最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发掘潜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就是指以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指以人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组织为基本点,以此形成较为完整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国际上对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促使个体与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利用积极品质和理论为研究的核心”,相较于病理性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以大部分正常人追求幸福的过程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有关理论,具体包括:(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生理需要、身心安全保障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自我认可与社会认可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2)自我效能理论;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某一成就的主观判断和评估,这种主观判断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3)多元智能理论;主要是指人拥有的八大智能内容,分别为语言、运动、音乐、空间、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智能等。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利用学生积极心理辅助开展教学的价值。无论是从学科教师角度,還是从班主任、教育管理人员等不同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积极心理学均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再比如:学科教师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积极心理学表现出较强教育教学管理价值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是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1]。

此外,根据高中校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高中大部分学生是好学、上进、有激情、有责任心的,能够认真听课、遵守纪律,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学能力。还有小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较为浮躁、聒噪,极少数学生甚至只喜欢玩手机、打打闹闹。基于此种背景,为了进一步调动高中校园内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认为可以从学生的积极心理和积极情绪角度入手,利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校园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自我效能。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的思路

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落实积极心理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对学生主体的正向引领与潜力发掘价值,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塑造。在高中校园中,教师应当将积极心理学与“全人教育”相结合,形成积极的校园教育氛围;将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意识教育、学生管理预防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强化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的作用。

(一)坚持落实“三全育人”观念,营造积极教育氛围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应当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贯彻落实思政工作,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无论是“三全育人”理念,还是“全人教育理论”,其均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综合素质。根据当前高中校园教育教学来说,仍然存在较大程度的“唯分数论”,教师过度关注学生智育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不仅难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更会影响学生人格和心理状态的发展,促使学生厌恶学习,形成逆反心理。

因此,在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想渗透积极心理学,应当以落实“全人教育”“三全育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持续关注学生主体的成长状态,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制订以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为角度的教育设计、教育方案。在积极教育方案的制订环节,教师应当对“全人教育”“三全育人”等理念形成深刻理解,以此为导向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班级管理与学生管理中,教师不应当直接指责学生的问题,而是将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告知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同时做出改变;在学科教学与管理中,教师不应当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学习结果,而是应当由学生的学习结果反向导出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态度,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与成长的能力,从而主动调整自身学习态度和方法,以此多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培育学生形成良好品质[2]。

(二)推进生命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形成积极观念

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对自身价值认知之上的。学生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知会形成生命意识,对他人生命价值的认知会形成生命意识,促使学生感悟生命、善待生命,形成对生命关系的良好认知,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心理与积极情绪的表现。在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应当加强生命道德教育。这是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开始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其日常生活中开始出现社会关系,也开始承担各种责任和义务。高中学习开展生命道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的生成。

同时,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成长、学习生活、社会人际互动中逐渐形成的[3]。在生命道德教育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环境、认识自己,帮助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水平,从而改善學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为学生享受校园生活提供更多的教育保障。

(三)以积极预防为手段,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学

高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每一种变化均会对其今后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学生身上微小的闪光点在今后成长中可能会发展为突出的优势,微小的创伤和心理问题都可能发展成为难以弥补的劣势。因此,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应当以“积极预防”为手段,利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学生教育与管理。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应当以事前预防为重点,构建积极预防的教育观念,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和态度,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高中教师可以根据校园学生的情况制订反馈机制,开展长期的动态跟踪工作,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长状态,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及价值观念,以此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教育手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方案,从而提升高中校园管理水平[4]。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积极心理学对于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而言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想按照上述思路,利用积极心理学加强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要调整教育观念,开展生命教育与积极预防管理,更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落实于日常校园管理、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辅助和指导,将健康思想和积极态度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之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真正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以“优雅”落实积极教育,全面搭建积极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优雅”教育是本高中全体教职工一致通过的积极教育管理模式。在“优雅”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中,全体教职人员就本校内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表现、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进行分析,发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很多学生都被浮躁的网络文化所影响,缺乏舒缓、从容的成长态度,过于急切地想要得到努力的成果,这种思想态度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着让每名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和教育的宗旨,学校及教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三全育人”为手段,进一步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优雅”教育管理模式。

“优雅”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历史发展及地区文化底蕴之上提出的。笔者所在学校坐落于浦城县,县城具有180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一代又一代浦城人民的努力之下传承着自己的精神文化、物质财富,形成独具韵味的文化,包括梦笔生花的故事、丹桂文化的风韵、五代军事家章仔钧等。千年历史发展中,县城陆续出现过众多惊才艳绝的人才,如陆游、徐霞客、林则徐、梁章钜等;这里也是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商代窖群和周代士墩墓群的出土区域。这些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凝聚地方人民的思想和智慧,也具有较强的优雅文化特征,能够作为学生教育、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资源。

基于丰富的文化基础,学校将地方文化资源、人文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营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花园式学校。在校园内,遍布花草树木,各个区域均有亭苑、鱼池、雕像等景观作为点缀。学校打造笃学书吧,将三万余册书籍藏于其中,同时设置感恩长?、餐厅、多功能健身室、学生阅览室等阅览场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阅读体验,让学生可以在这些空间内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在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汲取古人智慧、感受优雅人文文化,从而形成舒缓、积极、从容的成长态度。

通过“优雅”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设,进一步将地方特色人文元素和地方文化与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为学生打造舒缓、从容的积极校园氛围;同时以优雅、舒缓为主导调整学生校园生活管理、学生成长实践管理等,进一步形成全面覆盖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为之后推进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奠定良好基础。

(二)把握积极心理学内涵,提升学生心理资本水平

根据上述呈现的积极心理学在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思路,可以看出,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是进一步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提升校园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内容。在高中校园内,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学生培养等目的。因此,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心理资本提升为目标,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促使学生具备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能力。

以高三学生的自我效能培养为例,相较于高一与高二学生,高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弱,而相较于普通学生,班干部的自我效能感更强,心理资本水平更高。因此,教师提升高三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自我效能,应当根据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教学管理方法、学校活动调整角度入手。

在教学管理方法方面,教师应当根据班级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比如:小明同学始终无法将零散的政治课程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帮助小明分析这个学习问题的本质——缺乏系统性思维,之后根据小明的学习倾向给其推荐了“思维导图学习法”,让小明将自己认为零散的知识一一填充到相应主题的思维导图中。经过反复训练之后,小明已经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发散思维,联动有关知识点,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学习思维。

在高中校园活动中,教师为了让高三学生更多地了解各地区高校,会进行“择取院校—校园参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各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在心中形成成长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这些高校的优势、环境特色、人文特色的讲解,促使学生被这些高校内的某特色所吸引,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学生考取某院校的决心。这样的手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还能够充分发挥积极心理特质,以积极的信息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自我效能的驱动下做出努力,以此提升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效率[5]。

(三)加强班级积极文化建设,潜移默化渗透健康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是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健康思想意识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自主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动力。班级文化富含丰富内涵,其中很多元素是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比如:班级墙壁上的标语、班级文化的图示和班级标志等,这些元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立足积极心理学视域,教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不应当局限于单一的文化氛围塑造,更需要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

以高一某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为例,教师紧紧把握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其内涵。关于物质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内部文化、外部环境、各类教学设施的文化形态等。一般来说,积极的物质文化应当具备个体性、温暖性与熟悉性特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校园生活经历和日常生活环境,调整班级内各物质文化元素的布置方法、空间大小和环境温度,以此建设物质文化。比如:本班级强调“励志笃行”“坚韧不拔”,则可以在冬夏两个季节调整班级内部的温度,适当少开空调,营造较为刻苦的环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力,锻炼学生的坚韧品质,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艰

难[6]。再比如:本班级主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则可以在班级板报、墙壁上粘贴关于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人物事迹的文章和图片,同时在班级内放置关于革命历史的摆件等物品,营造红色经典革命精神文化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这种氛围中,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作用。

(四)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在高中学科教学中渗透落实

在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积极心理学作用,应当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环节,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引导,以积极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从而持续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科问题。在高中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积极心理机制,促使学生以轻松的态度面对课程学习,形成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从而自发自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理解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可以让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7]。

以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知识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根据课程知识设计丰富的地理学习活动,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积极的情绪之下形成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开发地理教材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教材内知识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表象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地球的自转、公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利用投影仪、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教学软件,利用直观呈现模型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地球模型的自转过程、公转过程,充分展示地球运动的方向、轨迹,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总结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特点,同时这种直观呈现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辅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形成更加具体且深刻的理解。可以看出,将积极心理学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课程知识,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反馈,兼顾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强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能为高中校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借鉴,有助于提升高中校园管理水平,获取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成效。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为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指导,一方面可以指导高中加强学习环境内文化氛围的建设,让学生处于积极、正向、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应对学习与成长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指导高中学科教育教学,促使教师利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学科知识,以鼓励与肯定的方式推动学生自主探索,以此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吴叶艳,王槐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J].武夷学院学报,2023,42(1):77-81.

[2]董鲁明.立足积极心理学引导高中生理智应对大学生活[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六),2022:577-582.

[3]王菊红.新高考改革时期心理学理论在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建构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19):75-78.

[4]王孟君.积极心理学在普通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22(17):33-35.

[5]何巧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中生命教育策略研究[J].高考,2022(1):78-80.

[6]赵天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德育工作开展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1(97):19-21.

[7]朱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品格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4):139-141.

猜你喜欢
校园管理积极心理学教育教学
校内测量综合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初探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RFID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
小学校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